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赏石篇     
宠物 陆炳辉藏石 施德勇摄影岳母刺字 陆炳辉蔽5 芎燕撮彤大漠遗风陆炳辉藏石 芗燕撮嚣{赏石篇  相似文献   

2.
赏石     
自古以来,人类与岩石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类的祖先就用石块为工具来狩猎。新石器时期的人类用天然石块制成石斧、石皿、网坠或装饰物。这就是石文化的开始。 赏石是石文化的组成部分。4000多年前人类就懂  相似文献   

3.
赏石     
《中国花卉盆景》2003,(2):49-49
天昊石是姓骨收藏孔雀石朱梧氏收藏水晶、鱼眼石朱语民收藏九龙壁石部金川牧藏拒悲i菊花石 朱裕民救藏绿蜡石何定光收藏 张钧和撮秽水晶万解石 靶裕民收鞘蜡石何芷也收葛 张钧壬廿摄{九龙壁石郑侨收藏藜东升摄{墨石明昌酮收巅中国花卉盆景2 J』2{黎纂一豢一II蒸■图赏石  相似文献   

4.
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的天性。赏石并非中国人的专刊。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先后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接受了赏石艺术。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日本,他们的赏石专家承认:“这种对石头的爱好,传说是来自中国。古代中国认为岩石是不变不动之物,它象征着不变的节操和信义……”赏石的风俗很早便在日本贵族中流传。尔后,日本庭园中广泛以石头作为装饰,出现了石庭、坪庭组石等形式。继而在民间又出现了“盆石”,用于婚礼、祭祖、奉神等活动。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赏石方式,会引导人步入不同的境界。我以为有三种赏石方式可以使人们达到三种不同的境界:一为观石,二为读石,三为写石。赏石,观一遍不如读一遍,读一遍不如写赏析文章或咏石诗。  相似文献   

6.
所谓石形模式,是指依石的造型特征概括提炼出规范性的若干形式,如平台石、茅舍石、瀑布石、佛像石、坛子及某些典型组合等等。这些模式对石友影响颇深,其影响不乏积极的,但也不无消极影响。看到今天的赏石队伍在不断壮大,新面孔不断增多,笔者认为探讨一下石形模式,将有助于石友尤其是初学者在提升赏石水平  相似文献   

7.
围绕东方赏石的命名,目前在亚洲地区,有几种不同的名称:日本的“水石”(suiseki)、韩国的“寿石”、台湾的“雅石”,这三种名称在当地都形成比较统一的名称概念。换句话说,这些名称对非赏石爱好者来说,都会明了名称的内涵。情况比较复杂的是中国大陆,名称很多,一般有奇石、雅石、赏石、石玩、灵石、观赏石等等,  相似文献   

8.
太湖石     
太湖石是产于太湖区域的多孔而玲珑剔透的石灰石。它形态各异,柔曲圆润,涡洞相套,永不重复,是叠置假山、建造园林、美化环境的最佳观赏石,为园林建筑的精品石材。 园林石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我国的赏石始于夏代。园林石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即已闻名。太湖石则是历代皇家园林  相似文献   

9.
厦门盆景雅石研究会成立10周年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盆景艺术和赏石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厦门的作品盆景多次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获奖,爱好者队伍不断壮大,人才辈出,名作纷呈,树石文化的热潮正在我市兴起。这里介绍几幅供欣赏。  相似文献   

10.
奇石缘     
人到中年,迷上了奇石。工作之余,觅石、求石、赏石、品石、写石,与石结缘。几年功夫,已集得精品百余,配座上架,在居室辟出一块小天地摆放,取其名曰“抱石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赏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宋代米芾提出"瘦、皱、漏、透"的赏石理念,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质、形、色、纹、韵"的赏石理念已被赏石界认可。综其观点,以感性赏石为主,关于赏石的成因条件、珍稀程度、学术价值等科学、理性的内容鲜有包括。因此,从科学价值、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几个方面,本文提出"像、稀、特、术、文"的理性赏石观点,与同行商  相似文献   

12.
台湾赏石风盛,虽与大陆文化一脉相承,却有诸多不同,比如说,大陆喜欢热烈一点的造型,大开大合的景观,而台湾却偏爱幽静孤寂的岛景。民族有民族文化,地域也有地域文化,各有相通,也不尽相同。台湾近百年的历史,前50年受日本统治,50年的大和民族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台湾,自国民党统治后,中华民族国粹与大和民族文化在台湾开始融和,虽然台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但亦不少见日本文化的痕迹。台湾赏石兴于50年前,赏石理念深受日本水石影响,经过整合充实,得以提升完善。台湾景观石的风格虽与日本水石文化不尽相同,终究难脱岛屿风情的寂静孤美文化风格。日本是岛国,台湾是岛省,  相似文献   

13.
映石盆景     
正4月2日~5月8日,北京园博园北京园、奇石园携手推出了2016"寻古惜春"园艺观赏展。该展将奇石和盆景艺术融合创意成为"映石盆景",同时结合古盆与古典木器家具,在传统园林的氛围里,将中国园艺文化的精髓娓娓道来。寻古思缘拾遗海,古地仙踪释情怀。盆景和赏石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也传承着最多的文化内涵。如何将文化的内容更好地展示出来一直是个难题。此次展览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雅石与根艺     
雄风漫道(九龙璧石) 王闽、叶黄婴藏5 旋德自摄影蜀道{武睦石) 骨u月藏{孔雀石与蓝铜矿 贵妻制作心石(九龙壁石) 许铺鸿藏5施德勇摄影人参果陈忠』且氧石 施建勇摄影秦汉遗韵(梅花玉) 姬民生藏石娃哈哈c方解石包体) 采裕民藏5■裁翟l一一一雅石与根艺  相似文献   

15.
<正>黄莉,江苏新沂市柳琴剧团主要演员,1995年下海经商。她在商海获得成功的同时,迷上了赏石盆景艺术。为此,她拜著名民间工艺美术家张虎先生为师,在形神方面喜获真传。孜孜不倦,虚心好学,十数年来,她石海泛舟,踏名山、爬峻岭,乐此不疲,斩获颇丰。先后在江苏省新沂市、广西桂林建起了"辉煌奇石馆",谈石论石,以石交友,在赏石界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江山如画(青夹石) 陈云胜制作笑卧彩虹方攸注制作分水岭(贵州紫卵石、大湾石) 王乃林藏石水月心(威海卵石) 丛仙亭摄影吕玉华藏石秀峰起舞(丁字山绿石) 鞠环震制作侯忠利摄影 悟空摘桃(九龙璧石)袁其芳藏石施德勇摄影丹凤朝阳(九龙璧石)郑金水藏石施德勇摄影两小无猜(溶岩石) 李庆源藏石长寿老人(九龙璧石)袁其芳藏石施德勇摄影 彩崖千仞(卵石)简志方藏石黄元正供稿雅石与山水盆景  相似文献   

17.
由建设部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主办,北京植物园承办的第八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于2005年9月15日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展览会主题为“木石情缘”。共有南非、德国、法国、美国、阿根廷、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22个国家和23个省市及自治区、行政区,3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本次展览展出了多种流派的329件精品树桩盆景和树石盆景,380余件灵壁石、轩辕石、玛瑙等精美的赏石,及  相似文献   

18.
奇石与雅石     
模 仿々■曩 一■P‘ =一。=一’ 倪吉富藏石富贵鸟(红河石) 雷从军藏石万山红遍(方解石) 王乃林藏石杂技一蹬石 王长禄摄影 回 首(沂蒙石)姬民生藏石奇石与雅石  相似文献   

19.
制作几案山水盆景,无论软石或硬石,以水景旱作为好,选材以魄钟乳石或彩色晶体石为佳。这种石材既可赏石又可观景。如以龟纹石、英石、石灰石等硬石制作,可用碎石拼接,制作时预留沟穴或山石缝隙中垫土,亦可种上草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花卉盆景》2014,(10):66-66
原定于2014年10月16~23日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赏石盆景展,延期于“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闭幕式期间举行。展览时间为2014年11月26日至12月3日,展览地点设在泉州市侨乡体育中心。同期还将举办中国赏石泉州论坛、中外盆景赏石界人士座谈会和赏石交流展销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