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蔗新品种湛引8号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江市甘蔗良种场引进甘蔗新品种,优选出优良株系,暂命名为湛引8号。2006年以来在湛江通过试种,证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等特点,适合湛江蔗区种植。主要介绍该品种在当地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甘蔗种植农户种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湛江地区100个甘蔗种植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湛江甘蔗种植农户现实状况,得出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罗凯 《广西蔗糖》2003,(2):43-44
湛江是我国三大甘蔗生产基地之一。最近 ,被国家农业部列为11个优势农产品 (“双高”甘蔗 )生产基地之一。甘蔗生产能否搞好 ,不但关系到湛江经济的发展 ,而且关系到我国食糖的供给。1甘蔗生产的现状1.1甘蔗生产日趋见好一是种植面积调整适当。湛江既是甘蔗主产区 ,也是老蔗区 ,1992年甘蔗生产达到高峰 ,全市种植面积234万亩 ,产蔗1013万吨 ,产糖105万吨。尔后 ,湛江根据食糖市场和农作物种植结构需要 ,适当调减种蔗面积 ,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164万亩 ,总产900万吨 ,产糖90万吨。二是区域布局合理。从行政区域来说 ,相对集中于遂溪、雷州、徐…  相似文献   

4.
论雷州半岛旱坡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的实施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江农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种植甘蔗,经过40多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出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对指导农垦甘蔗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罗凯 《甘蔗(福建)》2003,10(2):46-49
湛江是一个具有悠久种蔗历史的糖业大市,也是我国三大蔗糖商品生产基地之一。生产高峰时期,年甘蔗种植面积曾达14.67万hm2,年蔗糖产量达104万t。在漫长的岁月中,甘蔗在给湛江带来“甜”的同时,也不时带来“苦”。于是乎,人们对甘蔗糖业褒贬不一,莫衷一是。近几年,人们不大谈论甘蔗糖业了,更失去过去大抓甘蔗糖业的劲头。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甘蔗糖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湛江甘蔗糖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第五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湛江新植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于湛江对第五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的9个参试品种进行新植试验。结果表明:云蔗09-1601、桂糖44、粤甘46产量和蔗糖分均优于对照(ROC22);柳城07-150和福农09-4095产量或糖分低于对照,但含糖量高于对照(ROC22)。这5个品种综合表现突出,可在湛江蔗区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7.
甘蔗受冻害程度不仅与外界条件关,而且与甘蔗品种种性等内在因素也有密切的联系。低温冻害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的甘蔗品种耐寒性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必须注意调整甘蔗良种的种植结构,防止品种的单一化,对于那些不耐寒的甘蔗品种,要适当减少种植面积,提高耐寒甘蔗良种的种植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在严重的低温灾害天气面前,把受损的甘蔗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粤糖88-64系中国轻工总会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试验站用湛蔗12-486×湛蔗74-141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1992年引进徐闻县试种。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和推广,全县已种植粤糖88-64新品种达200hm2,还有雷州、化州等蔗区种植66.7h...  相似文献   

9.
据报导,目前,湛江农垦局与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签署《“依靠科技创新,加速糖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湛江农垦与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将围绕建设糖业创新中心,繁育优良甘蔗品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甘蔗酒精新能源,蔗渣造纸项目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致力打造广东乃至全国最大的蔗糖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蔗糖产业是湛江农垦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支柱性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了湛江农垦蔗糖产业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发展状况。研究显示,湛江农垦蔗糖产业存在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难、甘蔗种植规模化与机械化程度低、甘蔗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较弱等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甘蔗规模化种植及全程机械化、开发深加工产品及拓宽销售渠道,以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白粳占是以五百粒与粳籼89杂交的中间材料为母本,与广东省优质丰产地方品系抗白粳籼占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该品种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1~3级)兼抗稻瘟病,产量与区试对照品种玉香油占相当,米质达到省标优质3级。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季、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季种植,特别适合广东省珠江口以西,水稻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主要发病稻作区江门、阳江、湛江及雷州半岛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鄂马铃薯10号是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以‘文胜11号’作母本、以‘Dorita518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2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薯2012004。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商品薯率高,抗晚疫病、青枯病,高抗病毒病。块茎黄皮淡黄肉,品质优,属鲜食和薯片加工兼用型品种。使用脱毒种薯,采用育芽带薯移栽,每667 m2单作种植4 000~4 500株、套作2 400~3 000株。该品种适于在海拔700 m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濮豆857是河南省濮阳市农科院用濮豆6018为母本、汾豆53号(晋豆29)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河南省各地及周边地区种植。2013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广东湛江地区种植了50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测定其生育期、单株鲜重、株高、茎粗、锤度5个主要数量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相关性、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除生育期外,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和锤度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生育期、株高、茎粗和单株鲜重指标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锤度与其它4个主要性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甜高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幅度为0.1039%~0.2931%;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50份甜高粱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Ⅰ类群5个数量农艺性状均表现良好,产量为90t/hm2,乙醇产量3360L/hm2,可作为今后开发利用的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15.
杨雨明  司智成 《杂粮作物》2005,25(6):356-357
丹玉71号是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以自选系DR179为母本,以自选系E20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于矮秆中熟品种,2002~2003年在辽宁省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耐瘠薄等特点.一般产量在10 125kg/hm2以上,适宜在东北春玉米种植本玉九号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特早熟高糖甘蔗新品种粤糖00-236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粤糖00-23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中至中大茎,原料茎数多,不易风折和倒伏,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宿根性好,特早熟高糖、高产稳产。平均蔗茎产量比新台糖10号增产23.1%,甘蔗蔗糖分10月14.80%,10~1月平均16.63%,比新台糖10号提高1.77%(绝对值)。2005年12月通过了由湛江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7.
木薯新品种华南7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7号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1986年利用华南205的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其块根产量约为42.61t/hm2,与现大面积种植的SC205当家品种(下称对照品种)相比,历年平均增产44.28%;其块根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34.15%和27.32%,分别比对照品种高1.45个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因此,华南7号是一个高产、优质的饲用和工业应用型木薯品种。同时本文重点对新品种华南7号建立分子指纹,实用于新品种保护与产权鉴定。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与大薯留种对‘宣薯2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宣薯2号’为试验材料,探索了以大薯留种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结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宣薯2号大薯留种以密度2.70万株/hm2为最佳,平均单产达34 654 kg/hm2,比常规种薯6万株/hm2和大薯留种2.25、3.15和3.75万株/hm2都增产增收,结薯率从适宜的种植密度2.7万株/hm2开始,随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变少和单株块茎重变轻,大中薯率有变化,但不成规律。‘宣薯2号’在宣威市大薯留种以密度2.7万株/hm2种植既能获得高产,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张茂明 《大豆科技》2009,(4):48-49,57
通过10个优质大豆品种在桦川县的试种试验,从产量和生育期综合来看,结果表明合丰50为该县生产应用首推高油大豆品种,其次为黑农44、合丰45、绥农14-3、垦丰9等宜桦川县生产应用的高油品种。  相似文献   

20.
史鸿儒 《北方水稻》2021,51(1):44-45
稻源香久是营口天域稻业有限公司选育出的中晚熟香型水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60 d,耐盐、抗旱能力强,抗低温能力强,分蘖力强,株型紧凑,增产潜力大,米质达部优三级标准,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