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农药残留的形成、农药在自然环境及动物体中的残留动态、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代谢动态及农药残留的影响因素等研究分析,提出了合理安全使用农药、除污处理、采用避毒、综合防治、发展高效低毒(或无毒)低残留农药、市场监管及加强法制管理等措施,希望对生态环境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农药残留的产生、农药在自然环境中及动物体中的残留动态和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代谢动态等规律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合理使用农药,安全使用农药,进行除污处理法,采用避毒措施、综合防治措施及发展高效、低毒(或无毒)、低残留农药等措施,希望对生态环境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广东省当前农药生产、经营、使用情况和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情况,研究了本省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农药管理、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北春小麦和麦田土壤中15种常用农药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西北春小麦和麦田土壤的农药残留污染状况,在调研和总结分析了西北春小麦的病、虫、草害发生和防治措施基础上,采集了我国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的9个春小麦产区的小麦籽粒和麦田土壤样品。针对春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中常用的农药,使用HPLC-MS/MS和GC-MS方法,测定了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毒死蜱等4种杀虫剂,三唑酮及其代谢物三唑醇、戊唑醇、多菌灵、三环唑、苯醚甲环唑等6种杀菌剂,精噁唑禾草灵、苯磺隆、2,4-滴丁酯、炔草酯及其代谢物炔草酸等5种除草剂,共15种农药及代谢物在小麦籽粒和麦田土壤中的残留量。通过与小麦中农药残留限量相比较,评价了西北春小麦的食品安全。结果显示,仅在采自甘肃金昌的小麦籽粒样品中检出了戊唑醇,且未超过最大残留限量,在其他样品中均未检出15种农药的残留,表明西北春小麦和麦田土壤的农药安全性均较高。本研究为掌握小麦籽粒的农药残留和麦田土壤的农药污染情况提供了研究数据,为进一步指导西北春小麦的绿色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预防与控制其农药残留是我国农药管理的的重要目标。农产品农药残留与农药品种、施药时间、用药剂量及次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金银花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种类、分布和危害特点,梳理了金银花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和残留状况,总结了目前登记用于金银花病虫害防控的42个农药产品及其使用技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基础研究、开展群组化登记、制定农药残留标准和开展绿色防控等推进金银花用药登记,提高金银花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将农药残留定义分为2类,即植物源产品残留定义和动物源产品残留定义;同时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又将农药残留定义分为风险评估残留定义和监测残留定义。JMPR在植物源产品农药风险评估残留定义中包含的代谢产物类型主要分4种情况:一是残留定义包含母体和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是农药;二是残留定义包含母体和代谢产物,代谢产物不是农药;三是残留物定义只包括代谢产物,且代谢产物不是农药;四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本文综述了JMPR关于植物源产品残留定义中含有代谢产物的农药进行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时残留数据的计算,旨在为我国制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归纳三七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其化学防治措施,分析了相关农药的检测技术和残留现状,同时对威胁三七质量安全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指导农民综合治理病虫害,开发不同的检测技术,补充在三七上登记用药的品种并建立多种农药残留标准体系,以实现三七产业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药工业和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农药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施用量越来越大,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搞好农药残留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如何控制好农药残留工作,提高农产品品质呢?笔者将结合造成农药残留的原因及现状发表浅见。  相似文献   

10.
正本书结合农药残留分析领域最新技术成果与发展前沿,系统阐述了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以及毛细管电泳技术等内容,介绍了植物源产品、动物源产品和环境样品中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以及手性农药残留分析、茶叶特殊基质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本书还对农药残留的不确定度评价、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本书涵盖农药残留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最新进展,可作为高等院校农药学、农产品安全、食品科学、环境安全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教材,也可供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人员及科研与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医药资源,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广受关注。在中药材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由于农药不规范使用导致的农药残留问题直接影响着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甚至出口贸易。本文对我国中药材上农药登记情况及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 标准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归纳了炮制加工过程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影响,同时就中药材上农药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降低农药残留污染的相关措施。旨在明确中药材从采收到入口全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加强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控制,降低农药残留污染风险以及为我国中药材上农药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药材中常用农药的使用情况、残留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防止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一些具体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生物防治力度,推广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选育抗病虫害的中药材新品种;科学规划中药材生产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等。应加速科研创新,综合采取各项措施,有效减少和控制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保障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凭借其独特?显著的疗效而被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材料, 然而因其种植及加工过程不规范造成农药残留问题突出?本文对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并对比了不同地区和国家有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提出了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以期加快我国药用植物农药登记和限量标准制修订, 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 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在甘蓝中的消解及残留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在露地甘蓝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分布规律,在田间施用农药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仪,对不同时间甘蓝样品及甘蓝不同部位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农药在甘蓝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中,吡虫啉消解最快,苯醚甲环唑次之,百菌清最慢,半衰期分别为1.35、2.28和2.47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施药后7和14 d,吡虫啉、百菌清在甘蓝中的残留量均符合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要求,而苯醚甲环唑在施药后14 d的残留量仍高于最大残留限量值 (MRL)。3种农药在甘蓝不同部位中的残留量差异显著 (P<0.05),其中甘蓝内球叶中未检出或残留量较低,外球叶中初始残留量较低,1至5 d可降至MRL值以下,外叶中的残留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该结果表明,采后处理甘蓝时若去除其外叶,可有效降低甘蓝中的农药残留量,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膳食暴露风险,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对在福建省主产区采集的88个普通白菜样品中的68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检出农药进行了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88个普通白菜样品中,共有68个样品检出了农药残留,总检出率为77.27%;共检出27种农药,其中杀虫剂18种,杀菌剂9种;检出2种及2种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检出农药残留样品总量的83.82%,存在农药多残留现象。利用相关农药的毒理学数据——急性参考剂量(ARfD)和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农药残留数据和普通白菜的膳食消费量数据,评估了所检出农药的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其中,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值(%ARfD)范围为0~90%,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商贡献率(RQc%)范围为0~46%。研究表明,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的农药残留水平较低,通过食用该地区生产的普通白菜对消费者的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整体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污染是威胁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过程中,田间施用的农药最终会进入土壤环境并在其中转化积累,导致农田土壤环境污染。农作物能够通过根部吸收将土壤中的农药转运至植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造成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土壤中农药残留进入植物体的途径,指出了可能影响土壤中农药进入植物体的内外因素,着重强调了其对农产品安全存在的潜在威胁,并针对农田土壤污染的治理和此类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浙江省各地区芹菜中农药残留水平以及对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采用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标准检测方法,对在浙江省各地区采集的210个芹菜样品进行了检测,并就其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开展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10个芹菜样品中共检出35种农药,检出率为94.8%,其中杀虫剂23种,杀菌剂11种,除草剂1种;97.1%的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其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MRL),残留水平整体较低;检出4种及4种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总样品量的54%,存在农药多残留现象。采用相对强度系数 (RPF) 法将具有相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分组,依据各农药的毒理学数据计算了各组农药的累积当量浓度,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拟除虫菊酯类、三唑类、有机磷类、烟碱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儿童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 (%ARfD) 分别为60.35%、46.96%、20.15%、20.76%和12.40%;对一般人群分别为51.70%、40.20%、17.25%、17.77%和10.65%;所检出5类农药对各群体的%ARfD值均小于100%,表明芹菜中农药残留量及膳食摄入风险总体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应对入世后出口蔬菜面临的种种技术壁垒挑战.2002年11月份起从出口蔬菜基地灌溉水和土壤农药残留普查、蔬菜农药残留量检测、基地所用农药有效成分分析、日本官方未登记农药监控4个方面,实施对宁波出口蔬菜基地农药残留量的监控工作。结果表明,基地灌溉水和土壤农药残留污染轻微,土壤农药残留量达到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一级与二级标准;蔬菜农药残留量控制良好,农药残留量均未超过输入国规定的限量要求:农药有效成分经分析与标识一致:重点监控了日本官方未登记或登记已失效而在宁波地区个别农民可能使用的农药,确保蔬菜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9.
Crop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idues of sprayed pesticides on the different sizes of tomatoes. Pesticide residue data in tomatoes varied due to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three crop fields selected and/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three pesticides tested. The pesticide residue levels in the medium- and small-sized tomatoes were 1.5 and 2.4 times higher than the level in large-sized tomatoes under similar spray conditions, whereas amount of pesticides adhered per unit surface area were approximately equal among all three sizes of tomato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pesticide residue levels were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each tomato size. Resultant residue data of medium-sized tomatoes demonstrated a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sticide residue levels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omato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