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模型和3S技术的数字麦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3S技术、生长模型和管理知识模型的优势,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精准农业关键技术集成方法及应用模式,以软件开发方法论为指导,充分结合小麦生长模型、管理知识模型和3S技术,应用ASP.NET和C#开发Web应用程序,建立了基于模型和3S技术的网络化数字麦作系统.该系统以品种、气候、土壤及生产条件等为基本输入,具有麦作区划、栽培方案设计、模拟预测、策略分析、动态调控、生长监测、精确麦作、生产力评价、病虫草害管理、智能学习、系统管理和系统帮助等功能.以江苏省部分县市的气象、土壤、品种和生产资料为基础,对本系统进行了初步测试与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为农业生产者、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提供麦作数字化和科学化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小麦营养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营养品质状况,对2009年和2010年湖北省主要小麦生产县24份小麦样品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8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亮氨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55、3.70、5.55、4.06、6.03、2.17、1.43和8.79mg·g-1;赖氨酸的平均评分值为49,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苏氨酸平均评分值为70,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10种非必需氨基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37、6.09、37.93、12.64、5.14、4.44、3.70、3.56、5.85和3.50mg·g-1;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为13.18%。(2)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6、3.3和3.9g·kg-1,全磷含量比较充足,全钾含量相对不足。(3)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硒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8.6、43.5、5.6、34.8和0.057mg·kg-1,铁、锰和锌含量较高,铜含量比较适宜,硒含量较低。(4)重金属元素镉、汞、铅、砷、铬和镍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053、0.003、0.061、0.020、0.198和0.191mg·kg-1,铅、砷、铬和汞的含量相对较低,处于清洁水平,部分样品中镉和镍的含量超过了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增施有机肥对番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番石榴一年两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番石榴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以‘红香1号’番石榴为研究对象,以单施化肥为对照,比较每株增施有机肥2.5、5.0、7.5、10.0 kg对番石榴果实外观性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增加单果质量,增大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改善果实外观性状,提高产量,同时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果实风味,提高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其中每株增施7.5 kg有机肥效果最佳,与CK相比,第1批和第2批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横径分别增长了32.48%和20.77%、31.70%和33.97%、25.43%和24.58%,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分别提高了14.95%和25.76%、56.58%和57.55%、56.93%和53.23%、40.87%和50.54%,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25.00%和19.35%,总利润提高了55.46%。  相似文献   

4.
以新理念发展稻米粮食产业 确保供求平衡生态美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稻米和粮食供求态势和平衡进行了简要分析,按照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提出了做好今后我国稻米和粮食发展的一些措施,包括把握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及发展趋势、做好粮食消费引导和调控、科学谋划生产发展布局和规划、创新发展模式和科技、开展节粮减损技术研究和应用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我国稻文化的组成、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稻文化内容上涉及稻的起源、种植、加工、流通、消费、科技等,表现上包括了物质文化、历史故事、成语典故、诗词画影和知识信仰等。稻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理念。提出了我国稻文化的精神实质是“精耕细作、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合人间”,充分体现着中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典型代表,在乡村振兴、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和精致社会、提高公民意识、心怀天下共建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都有厚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棉花种植技术的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分析了我国棉花种植规模和劳动力变化的新情况,针对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新型种植制度、工厂化育苗、轻简施肥和灌溉、统防统治、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播种、地膜覆盖、移栽和收获、冗余器官的开发利用、公益性服务等现代植棉技术和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分析鉴别中药材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的方法,采用热重-微分热重(TG-DTG)和差热分析(DTA)对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进行热分析研究。方法以α-Al2O3为参照物,N2为气氛的条件下,升温速率为10℃·min^-1,温度范围为30~600℃,进行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的热分析图谱的比较鉴别。结果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的TG-DTG和DTA图谱分别存在差异,其中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的DTG曲线分别存在三个不同大小和位置的峰,而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DTA曲线分别存在两个不同大小和位置的放热峰,红参的DTA曲线较为平缓,不存在明显的峰型。结论实验证明热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样品用量少、数据曲线识别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快速鉴别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等5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澳洲坚果种植区中的土壤和叶片养分分析,发现澳洲坚果种植区土壤与叶片养分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47个澳洲坚果园的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为:4.94、29.17g/kg和109.23、36.64、200.05、352.78、85.65、0.60、2.03、2.14 mg/kg;叶片氮、磷、钾、钙、镁和硼、铜、锌平均含量分别为:16.36、0.73、8.39、6.05、0.80 g/kg和17.74、3.46、9.86 mg/kg。土壤pH值低于5.0的样品比例占60%,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达到丰富程度的样品比例依次分别占40%、31%、47%、56%、38%和18%,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硼达到缺乏程度的样品比例依次为71%、67%和84%。叶片氮、磷、钾、钙、镁和锌养分达到适宜和丰富的样品比例为97%、67%、100%、49%、51%和100%,磷、钙、镁、硼和铜养分达到缺乏程度的样品比例依次为33%、51%、49%、87%和88%。因此,云南澳洲坚果园土壤肥力调控的重点是增施有机肥,减施磷钾肥,补施钙镁中量元素及铜硼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闫海霞  张宝石 《玉米科学》2006,14(3):020-024
针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进行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群体改良、地方种质资源潜力的挖掘、热带亚热带优良种质的引进和利用、野生玉米的驯化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等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仅就本室十余年来,对人参、西洋参、刺五加和刺楸等4种五加科药用植物皂苷的化学研究进行综述。从人参地下部位(根和根茎)和地上部位(种子、茎、叶、花蕾和果实)中共分得G-Ro、G-Rb_1、G-Rb_2、G-Rb_3、G-Rc、G-Rd、G-Re、G-Rf、20-gluco-Rf、GRg_1、G-Rg_2、20(R)-Rg_2、20(S)-Rg_3、G-F_1和 Z-R_1等15种已知皂苷。从西洋参叶中分得 G-Rb_2、G-Rb_3、G-Rd、G-Re、G-Rg_1、G-F_2、P-F_(11)和 P-RT_5等8种已知皂苷。从刺五加叶分得 Hederasaponin B、Eleutheroside 和 Saponin-1等3种已知皂苷;又从中分得 Ciwujianoside A_1、A_2、A_3、A_4、B、C_2、C_2、C_3、C_4、D_1、D_2、D_3和 E 等13种新皂苷。从刺楸根中分得 Kalopanax SaponinA 和 B、Chikusetsu Caponin IV(C-IV)和 Spina Saponin A 等4种已知皂苷;又从中分得 Kalopanax Saponin C、D 和 F等3种新皂苷。又从刺揪叶中分得Kalopanax Saponin A 和 B,Eleuthero-side K、Aekboside stb 和 Saponin Pg 等5种已知皂苷;又从中分得 KalopanaxLa、Lb 和 Lc 等3种新皂苷;还发现1种新皂苷配基即 Kalopanax-genin L_1。以上从人参、西洋参(我国引种品)、刺五加(叶)和刺锹(根和叶)4种五加科药用植物中共分得35种已知皂苷;19种新皂苷和1种新皂苷配基。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植物化学分类学、生物活性,以及药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等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月红"果实干物质、水分和养分的累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测定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三月红"果实发育过程中干物质、水分和养分在各个阶段累积量和含量。结果表明:1干物质、水分每隔10d增长量都是随着果实发育而增加的,而养分则在坐果35-45d这10d中增长量有所下降。但在增长速率(每隔10d)上,干物质、水分和养分都是在坐果25-35d这段时期增长速率最大;2在果实各部位增长速率上(从坐果35-65d),以果肉增长最快,果蒂、果皮、果核以前中期增长为主,而果肉在后期仍保持较大的增长;3以10d为1个阶段计,干物质、养分在果实中累积呈"慢—快—慢—快—慢"型,而水分在果实中累积呈"慢—快—慢—慢—快"型;4果实中各部位(除果肉外)水分含量基本上是随着果实发育而下降的,果实中各部位N,P,K养分含量除果蒂外也是随着果实发育而下降,果蒂在果实成熟时N,P养分含量有回升现象;5果实发育过程中,其N,P,K需要比例是不同的,随着果实发育,其需要K养分比例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晚熟龙眼‘立冬本’、‘苗翘’正反交的54个杂种后代单株为材料,研究了正反交杂种后代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厚度、核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经济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正反交杂种后代单果重有趋小的倾向,果肉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超亲的倾向,果核重、可食率呈趋中的倾向,果形指数变异小,趋于近圆形。流汁程度和果肉质地在后代中表现受母本的影响大。其它性状受‘立冬本’品种特性影响较大,倾向于果梗软韧、果实排列较紧密、皮青褐色、汁液多。正反交后代均存在超亲子代,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3.
2005~2011年,对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及鉴定评价(主要包括果实形状、果实重量、果皮颜色、果肉颜色、胚性、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风味等)。结果表明:在调查的50份杧果种质资源中,无论是从果实的大小、颜色、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优良的种质资源;在杧果果实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种子长度间的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食率和种子重量间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除与果宽和果厚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未呈现显著相关。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存在着丰富的优异性状,这些优异性状为杧果的品种选育及品种改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桂花梨为试材,以不套袋为对照,进行不同时期的果实套袋试验,并测定果实的锈斑比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份之前套袋可有效地提高果皮光洁度,降低果皮锈斑比例和病虫害比例,缩小果点,增大果实,增加果实重量,提高口感。  相似文献   

15.
作为辽宁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果树种苗繁育体系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辽宁果业的发展。该文从辽宁果树种苗生产现状入手,从果树种苗供求、种苗市场、种苗生产和脱毒种苗等4方面阐述了目前辽宁果树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对策。重点建立3级配套的果树种苗繁育和供应体系、创新种苗管理模式、规范果树苗木管理立法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果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为辽宁省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套袋时期对‘立冬本’龙眼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晚熟龙眼品种'立冬本'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采前套袋时期(盛花后80、95、110d)对龙眼果实生长发育、外观品质及果肉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采前套袋时期越早,则落果率越高;果实采前3个不同套袋时期都可以增加果实纵径、横径和单果重,提高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以及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综合研究结果认为.'立冬本'龙眼果实的最佳套袋时期为盛花后110d.即果实采收前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4年生木荷种子园中20个结果无性系进行生长、结实量及果实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地径、胸径、树高、枝下高、结果枝数和结果数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冠幅、叉干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无性系C4的结果枝数最多,达10.67个,较均值多1.02倍;无性系A1的结果数最多,达513个,较均值多2.17倍。果宽、果长、单果重在无性系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变幅分别为13.43~17.79 mm,10.86~14.81 mm和0.70~1.45 g。20个无性系中,60%无性系果实已成熟,无性系种实被害率为25%。结果数与结果枝数、叉干数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对20个木荷无性系各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发现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果实形态指标、生长指标和结实指标分别为单果重、树高、结果枝数。按30%的入选率,从测定的20个无性系初步选出了32、C_(22)、A_4、C_4、A_7、A_9等6个生长快、结实量高的木荷无性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的座果率低、成熟期落果裂果严重、果皮着色不均匀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等现象和多种病虫害危害,果农在荔枝果实生长期频频喷药保果,这样既增加生产成本,又不符合绿色果品的要求的问题。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主的科研机构开展了荔枝果实套袋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荔枝果实套袋技术,并加以示范与应用推广。本文对目前荔枝果实套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于常德春露地栽培的辣椒品种,对26个辣椒品种的13个性状作了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并进行群众测评。结果表明:单果重与商品果横径、果肩形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形、果形、熟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单产与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商品果横径、果肩形状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形、熟性、叶形呈极显著负相关;熟性与叶形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呈显著正相关,与商品果横径、单果重、果肩形状呈极显著负相关;将26个品种聚类分成4大类,果形和产量是影响聚类结果的重要因素。农民测评投票的选择意向与株高、株幅、果肩形状、病毒病抗性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38、0.542、-0.570、-0.518,与果实横径、叶形、果形呈显著相关;评选出‘湘研青翠’、‘丰抗21’、‘更新8号’、‘兴蔬201’等品种适于当地栽培。  相似文献   

20.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4):273-278
Summary

Vegetative growth characters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water chestnuts distributed in Japan and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for 12 local lines of 6 species ; i.e., 5 small and 2 medium fruit lines from Japan, and 5 large fruit lines from China. The materials were transplanted and grown in a flooded field usually used for rice cultivation in Saga City in 1995. The lines from China had higher rates of foliage formation, developed emersed leaves earlier and maintained them longer compared with the Japanese lines. The small fruit lines of Japan had the shortest growing period, although the number of rosettes was larger. The fruit yield of the small, medium and large fruit lines, was 250 to 400 g m?2, about 600 g m?2 and 600 to 1,000 g m?2, respectively. The fresh weight of well-ripened fruit was 1 to 5 g for the small fruit lines, 5 to 10 g for the medium fruit lines and more than 10 g for the large fruit lines. The number of fruits per m2 increased as the fruit size of the lines decreased. However,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water chestnut was higher in the large fruit lines than in the small or medium fruit l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