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采自贵州省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279份苔藓植物标本整理鉴定,统计出该区共有苔藓植物35科,74属,131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苔类植物9科,10属,18种;藓类植物26科,64属,113种。其区系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兼有多种区系成分。该区以东亚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32.8%;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也较高,反映该保护区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中国特有种比例仅次于东亚成分,占总数的19.3%。优势科分析表明该区苔藓植物以温带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   

2.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省西南部,多种植物区系在此汇集,区系成分复杂、联系广泛。通过对该区种 子植物进行调查、分类与统计,分析该区种、属、科的现代地理分布特征、区系属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玛 曲与相邻的12 个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得出玛曲共有种子植物83 科353 属936 种,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该区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十分复杂,温带成分占较大比重,温带属有272 属,占总属数的89郾18%,温带种428 种,占总种 数的46.37%,为典型的北温带性质。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该区较多,木本植物较少,同时原始、古老植物种类和中国 特有科、属植物种类缺乏,都能反映出该区地质年代新、物种形成和分化时间短,也能说明该区区系成分相对年轻。 唐古特成分、西南成分、华北成分以本区为汇集处表明该区植物区系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采自遵义海龙囤军事古堡的苔藓植物标本109号进行鉴定,得到遵义海龙囤军事古堡有苔藓植物41种(含亚、变种,下同),隶属于31属,25科,其中藓类植物15科20属27种,苔类植物10科11属14种。对该区域苔藓植物进行区系分析发现,东亚成分占主体,占总种数的42.11%,北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23.68%,总体性质是温带的。  相似文献   

4.
经野外调查及资料统计,已知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91科328属662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11种,被子植物88科322属651种.该区具有多种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分布属237属,占总属数的85.56%(世界分布不计,下同);温带分布种525种,占总种数的81.65%,其中中国—日本分布和东北分布共有248种,占总种数的38.57%,是该区温带地理成分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澜沧江上游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澜沧江上游进行实地野外调查 ,鉴定统计得到种子植物 616种 ,分归 59科 ,2 42属 .对澜沧江上游种子植物区系从科、属、种三级水平统计分析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①区系性质 :属级区系分析表明 ,热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3 3 5% ,而温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90 91% ;种级水平组成中 ,区系的温带种有 3 85种 ,占总种数的 62 91% ,几乎没有热带种成分 .属级和种级两个水平都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 ,几乎没有热带性质 .其中 ,从属级水平来看 ,北温带成分带有明显优势 ,而从种级水平来看 ,东亚成分占有明显优势 .②区系特点 :绝大多数植物为多年生草本 ,灌木和乔木稀少 ;本区系的特有属在种类上缺乏古老、原始的类型 ,大多数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和唐古特地区所共有 ;高原寒、旱生态环境使得本地区植物区系具有年轻性和衍生性质 ;澜沧江上游植被多为高寒类型 ,具有高寒区系的显著特色 ,植物区系的高山特化作用比较显著 ;澜沧江上游的植物区系由横断山区植物区系和唐古特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深度融合发展而来 .针对植物物种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三江源澜沧江上游主要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萨吾尔—塔尔巴哈台山地(中国)植物区系从科、属的角度对区系组成、区系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共有高等植物87科、477属、1592种;植物种类在科属中的分布呈现出一方面集中分布于少数科属中,另一方面在大多数科属中又趋于分散的特点;本区中包含种数较多的12个大科及26个大属以温带性质为主;属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植物区系的来源是多源的,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7.
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进行种子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的基础上,进行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基本组成科、属、种的分析,并与贵州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5个邻近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及其相似性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该区内有种子植物131科、380属、630种,优势科较为明显,但优势属不明显。(2)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区系性质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其中温带分布属有197属,占总属数的57.94%。热带分布类型亦占相当优势,有141属,占总属数41.47%,说明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热带到温带过渡的性质。(3)地理成分复杂,特有成分贫乏。(4)该保护区与其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相似性很大,其中与关山、宽阔水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最大,太平山、茂兰、草海次之。  相似文献   

8.
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共有种子植物256种,隶属于47科160属。根据对该沙漠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区系的性质以温带成分为主,它随着天山隆起和伊犁河谷的地史演化过程逐渐形成,区系组成比较年轻,同时兼具古老性和脆弱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2000-2007年,采用系统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武定县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共统计到种子植物173科、774属、1737种(包括变种、亚种和多年栽培种)。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地理成分略高于温带地理成分,分别为364属和347属,分别占总非世界属数的51.2%和48.8%。热带地理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最多,为154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18.57%;温带地理成分中以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最多,为132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21.66%,其次是东亚分布及其变型,为73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10.27%。说明武定县植物区系不仅具有热带性质,而且具有温带性质,是二者兼容的地区,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中植物省,为古热带植物区系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结合。分布区类型的组成也表明此区系古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呼兰河口区域的初步调查,统计出该区共有种子植物65科,229属,463种,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的27.84%。在科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上,世界广布科占总科数的53.85%,热带性质和温带性质分布科均占总科数的23.08%;属一级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表明,温带分布属占总属数55.46%,而中亚分布属仅占0.87%;温带分布属中以北温带分布属最多,占总属数的25.33%;种的地理成分统计分析可知,呼兰河口区域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且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区系成分种重叠混杂。该区植被大体上分为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4个群系(群从)。区内药用、蜜源、饲用、食用、绿化和和纤维等资源植物丰富,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4种:紫椴( Tilia amurensis)、野大豆( Glycine soja)、莲( Nelumbo nucifera)和浮叶慈菇( Sagitans natans)。  相似文献   

11.
云南富宁县木洪大山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云南省富宁县木洪大山的550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出该地区苔藓植物36科94属245种(包括亚种、变种)。其区系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兼有多种区系成分。该地区共有15种区系分布类型,集中表现为3个类群,其中温带类群占较大比例,反映出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具有以暖温带类型为主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昆明金殿鸣凤山苔藓植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384号.经鉴定,共23科53属112种,其中苔类植物7科7属9种;藓类植物16科46属103种,其中云南新分布记录21种(分属于9科17属).区内苔藓植物的生活型有固着型和根着型,群落类型有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组成土生群落的种类最多,是该区域内具代表性的群落类型.苔藓植物种类、分布、生活型和群落类型与其在区内的地理分布因素、植被条件和适生地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作为地被物,其对生境生态系统将会产生影响.该区域内的苔藓植物在地理分布类型上属云贵区,而与青藏区和岭南区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作为云贵区低纬度高原山地的苔藓分布类型,有一定的代表性.苔藓植物可在组成该区域景观植物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津八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八仙山苔藓植物43种,隶属22科37属,为当地苔藓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对600余号标本整理及鉴定的基础上,初步统计出黄冈大崎山共有苔藓植物26科46属98种,其中苔类植物8科8属10种,藓类植物18科38属88种,其中5种以上的优势科有8种.该区域区系成分以北温带、东亚和热带成分为主,分别占该地区总数的47.4%、14.1%和12.8%,表明黄冈大崎山是热带、亚热带成分向北扩展和北温带成分向南渗透的过渡地带,符合其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5.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鼎湖山苔藓植物已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47科91属187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类植物53种,隶属19科27属;藓类植物134种,隶属28科64属;(2)鼎湖山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丰富,其种系密度达1 619种/100 km2; (3)鼎湖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联系广泛,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占26.82%),东亚成分次之(占25.70%);(4)鼎湖山苔藓植物各热带性质的区系成分有99种(占55.31%),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特征,属于热带性质向北拓展,温带性质向南延伸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苏宝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苔藓植物75种,隶属于22科44属,其中苔类6属6种,藓类38属69种;以东亚成分及北温带成分占多数,分别为22种和19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种数的32%和27%。另外有一定比例的中国特有成分,丛藓科、青藓科、灰藓科、真藓科、绢藓科是其中的优势科。土壤基质、岩面土层厚度和湿度对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大;与土生苔藓植物相比,人为干扰对石生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江苏省盐城市区不同区域进行苔藓植物标本采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域苔藓植物有19科40属91种,其中苔类5科5属5种,藓类14科35属86种.通过对该区域苔藓植物区系地理组成的分析,发现该区域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东亚成分为主,其次是中国特有成分,分别占总数32.53%、22.89%和20.48%,热带成分占一定比...  相似文献   

18.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了解北京地区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对采自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186份苔藓标本进行了鉴定,得知鹫峰苔藓植物共有18科29属44种,其中苔类5种,藓类39种。其中北京地区苔藓植物新记录共有2科10属21种。在所有科中,丛藓科(Potti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种数最多,各有7种,这两个科的种数占全部种数的31.8%。鹫峰苔藓植物主要由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树生群落组成,土生群落以丛藓群落为主,石生群落以灰藓群落和绢藓群落为主。鹫峰苔藓植物以泛北极区系成分为主,有36种,占总数的81.8%,其中又以东亚成分占优势,占总数的27.3%。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树附生藓类植物的资源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笔者于 2019—2020年多次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云雾林开展树附生藓类植物资源调查。在野外采集、标本鉴定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拟厚角藓属(Yakushimabryum H.Akiyama, Ying Chang, T.Yamag. & B.C.Tan)为海南藓类植物新记录属,狭叶拟厚角藓[Yakushimabryum tonkinense (Broth. & Paris) H.Akiyama]和散生细带藓[Trachycladiella sparsa (Mitt.) M.Menzel]为海南新记录种。笔者对新记录属和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特征图版,对生境以及地理分布等信息进行了介绍。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我国和海南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调查和研究对新疆苔类植物资源,为新疆苔类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提供新资料.[方法]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结果]对新疆苔类植物2个新记录科-壶苞苔科Blasiaceae和拟复叉苔科Pseudolepicoleaceae,2个新记录属-壶苞苔属BlasiaL.和睫毛苔属Blepharostoma Dumort.,5个新记录种-壶苞苔Blasia pusillaL.、粗裂地钱Marchantia paleacea Bertol.、睫毛苔Blepharostoma trichophyllum(L.)Dumort.、阔瓣裂叶苔Lophozia excisa( Dicks.) Dumort.和光萼苔Porella pinnata L进行了首次报道,并对它们的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论]通过对阿尔泰山和喀喇昆仑山山苔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鉴立,确立新疆阿尔泰山苔类现知有21科、25属和42种,在喀喇昆仑山有苔类7科、8属和11种,同时确定壶苞苔科和拟复叉苔科为新疆新记录科,壶苞苔属和睫毛苔属为新疆新记录属,壶苞苔、粗裂地钱、睫毛苔、阔瓣裂叶苔和光萼苔为新疆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