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毕节市耕地地力评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石灰土、粗骨土、紫色土和黄壤4种类型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土壤C/N。结果表明,毕节市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钾、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土壤C/N均值分别为30.69 g/kg、1.59 g/kg、301.92mg/kg、175.95 mg/kg、19.29 mg/kg、169.79 mg/kg和19.20;其中,黄壤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最高,土壤C/N也最大;石灰土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最高;而紫色土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低,土壤C/N也最小。  相似文献   

2.
4种土壤对三价锑的吸附及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吸锑量的大小顺序为河潮土>红壤>紫色土.吸锑规律河潮土和紫色土呈直线型,红土红壤服从Langmuir等温式,砂岩红壤服从Temkin等温式.4种土壤的吸锑速度都很快.河潮土、砂岩红壤和紫色土的吸附动力学规律用Elovich和双常数速率方程式能很好地描述,呈极显著正相关.由于红土红壤吸附速度太快,1~2min内就几乎达到吸附平衡,不能用Elovich和双常数速率方程式描述,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土壤速效磷钾是评价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根据780个表层土壤(0~30 cm)样点数据,采用常规统计、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天全河流域土壤速效磷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速效磷含量达(1.40±0.52) g/kg,碱解氮含量达(125.79±56.24) mg/kg.水稻土和潮土速效磷含量高于黄壤和紫色土,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为水稻土>黄壤>潮土>紫色土.它们的空间分布均呈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成土母质、地形部位、土地利用和耕地种植制度都极显著地影响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对毕节烟区4种土壤类型的345个土壤样品进行了养分分析,结果表明:(1)pH值介于4.46~7.65之间,适宜烤烟生长的比例分别为黄棕壤(91.43%)黄壤(85.78%)紫色土(69.57%)石灰土(52.22%)。(2)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依次为黄壤(28.75 g/kg)石灰土(27.54 g/kg)黄棕壤(26.35 g/kg)紫色土(23.76 g/kg)。(3)速效磷适宜烤烟生长的比例分别为黄棕壤(80.00%)紫色土(73.92%)石灰土(73.34%)黄壤(70.56%)。(4)速效钾在临界值以上的比例为黄棕壤(88.56%)石灰土(83.33%)黄壤(83.6%)紫色土(56.52%)。(5)紫色土水溶性氯均在30 mg/kg以下,大于30 mg/kg所占比例分别为黄壤(4.57%)黄棕壤(2.86%)石灰土(2.22%)。(6)有效硼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黄壤(54.82%)黄棕壤(48.57%)石灰土(26.67%)紫色土(26.07%);有效铜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以黄棕壤最高14.29%,黄壤和石灰土分别为1.02%和1.11%,紫色土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黄壤和石灰土分别为18.79%和10.00%,黄棕壤和紫色土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全部为高或极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毕节植烟区土壤管理措施的制定及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18年贵州省毕节植烟区的土壤调查采样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研究毕节植烟区土壤pH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主要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毕节植烟区土壤pH均值为6.34,总体呈弱酸性,处于较适宜(pH 5.0~7.0)烟草生长水平的比例为53.19%,pH<5.0和pH>7.0比例分别为13.3%和33.5%;各类型土壤中,潮土pH最大,为6.62,而粗骨土的pH最小,为6.02,依次为潮土>石灰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粗骨土;植烟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pH与主要养分的关联度依次为速效钾>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对pH变化最敏感。不同等级pH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可为烟草生长提供良好的养分供给,有利于优质烟草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4种主要土壤对三价锑的吸附及动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种土壤对三价锑的吸附及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吸锑量的大小顺序为河潮土>红壤>紫色土。吸锑规律河潮土和紫角土呈直线型,红土红壤服从Langmuir等温式,砂岩红壤服从Temkin等温式。4种土壤的吸锑速度都很快。河潮土,砂岩红壤和紫色土的吸附动力学学规律用Eolvich和双常数率方程式能很好地描述,呈极显著正相关。由于红土红壤吸附速度太快,1-2min内就几乎达到吸附平衡,不能用Elovich和双  相似文献   

7.
外源碳酸钙和稻草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喀斯特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有机碳周转中的特征,设置在干土中添加14C–稻草(每1 g干土添加500μg C)、14C–CaCO3粉末(每1 kg干土添加50 g C)和不添加任何外源物(CK)3种处理,对广西环江县2种典型类型土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和地带性红壤进行为期100 d的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4C–稻草和14C–CaCO3后5 d,红壤、棕色和黑色石灰土中土壤总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均达峰值,红壤中总MBC含量分别为231.7、273.0 mg/kg,分别高于对照70.2%和100.5%;棕色石灰土中总MBC含量分别为288.1、307.7 mg/kg,分别高于对照23.0%和31.3%;黑色石灰土中总MBC含量分别为683.7、787.2 mg/kg,分别高于对照4.5%和20.3%。3种土壤总溶解有机碳(DOC)含量均达到最大值;黑色石灰土总MBC含量显著大于棕色石灰土和红壤,而红壤总DOC含量显著大于石灰土(P<0.05)。14C–稻草对3种土壤14C–MBC、14C–DOC含量的影响显著大于14C–CaCO3的影响(P<0.05)。添加外源碳酸钙和稻草均能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喀斯特地区石灰性土壤较红壤稳定,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对毕节烟区4种土壤类型的345个土壤样品进行了养分分析,结果表明:(1)pH值介于4.467.65之间,适宜烤烟生长的比例分别为黄棕壤(91.43%)>黄壤(85.78%)>紫色土(69.57%)>石灰土(52.22%)。(2)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依次为黄壤(28.75 g/kg)>石灰土(27.54 g/kg)>黄棕壤(26.35 g/kg)>紫色土(23.76 g/kg)。(3)速效磷适宜烤烟生长的比例分别为黄棕壤(80.00%)>紫色土(73.92%)>石灰土(73.34%)>黄壤(70.56%)。(4)速效钾在临界值以上的比例为黄棕壤(88.56%)>石灰土(83.33%)>黄壤(83.6%)>紫色土(56.52%)。(5)紫色土水溶性氯均在30 mg/kg以下,大于30 mg/kg所占比例分别为黄壤(4.57%)>黄棕壤(2.86%)>石灰土(2.22%)。(6)有效硼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黄壤(54.82%)>黄棕壤(48.57%)>石灰土(26.67%)>紫色土(26.07%);有效铜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以黄棕壤最高14.29%,黄壤和石灰土分别为1.02%和1.11%,紫色土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黄壤和石灰土分别为18.79%和10.00%,黄棕壤和紫色土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全部为高或极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盐源烟草种植区362个土样磷素钾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源烟草种植区土壤有效磷、全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1.00 mg/kg和0.52 g/kg;速效钾、全钾含量平均为153.94 mg/kg和7.93 g/kg。从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看,有效磷含量排序为:紫色土>新积土>红壤>黄棕壤>水稻土。速效钾含量排序为:为紫色土>红壤>黄棕壤>新积土>水稻土。从不同海拔高度植烟土壤来看,磷素和钾素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云南烟区土壤钾素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烟区683个土样钾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22.8mg/kg,全钾含量平均为10.06g/kg。从不同烟区来看,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排序为:滇东烤烟区>滇中烤烟区>滇东北烤烟区>滇西烤烟区>滇东南烤烟区>滇西南烤烟区;全钾含量排序为:滇东北烤烟区>滇中烤烟区>滇东南烤烟区>滇西烤烟区>滇东烤烟区>滇西南烤烟区。从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看,速效钾含量排序为:红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全钾含量排序为:黄壤>紫色土>水稻土>红壤。根据云南烟区土壤钾素含量及分布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广西耕型棕色石灰土壤养分状况,采用酵解素菌和分离筛选自广西耕型棕色石灰土壤中的解磷解钾菌等多种微生物研制成混合菌剂。室内土壤试验表明,施入混合菌剂(解磷解钾菌 酵解素菌),土壤中有效氮、磷、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7.4 mg/kg、22.0 mg/kg和11.2 mg/kg。然后将此混合菌剂,配以无机和微量元素,经混合发酵、造粒等工艺研制成复混生物有机肥。通过种植西瓜试验,结果表明该复混生物有机肥可明显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产量比对照提高68.6%,比施用化肥和饼肥分别增产31.9%和25.3%。  相似文献   

12.
桂西北棕色石灰土和红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和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桂西北两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棕色石灰土、红壤),在25℃,100%空气湿度条件下培养80 d,测定培养期间土壤释放CO2量、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含量(MBC),研究桂西北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SOC矿化在培养20 d后达到稳定。80d培养结束后,棕色石灰土SOC含量高的土壤,DOC/SOC、微生物熵以及土壤呼吸熵分别为0.21%,0.94%,0.88 g/kg.h,SOC含量低的土壤分别为0.52%,0.76%,1.21 g/kg.h;红壤SOC含量高的土壤,DOC/SOC、微生物熵以及土壤呼吸熵分别为0.76%,0.22%,5.06 g/kg.h,SOC含量低的土壤分别为1.14%,0.60%,3.29 g/kg.h。在棕色石灰土上,与SOC含量低的土壤相比,SOC含量高的土壤微生物熵大(p<0.05),而土壤呼吸熵小(p<0.05);红壤的情况与之相反。总体上,棕色石灰土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累积释放率、土壤呼吸熵以及DOC/SOC均显著小于红壤;而微生物熵显著大于红壤。从SOC矿化角度反映了棕色石灰土有机碳较红壤稳定,这对维持SOC水平,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结构,增加碳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钙对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的影响。【方法】采取野外取样分析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采集两种喀斯特典型土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和一种对照土壤(红壤)共54个样品,检测了土壤中钙的形态与含量及有机碳含量等理化指标。在此基础上,选取3种土壤类型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设置不添加外源物质(CK)、添加碳酸钙粉末(T2)和同时添加14C标记的稻草与碳酸钙粉末(T3)3个处理,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对培养过程中土壤CO2释放量和4种形态钙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及分析。【结果】土壤中4种形态的钙以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与有机碳关系更为密切。添加碳酸钙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有机结合态钙含量的增量均值在红壤、棕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中依次为2.14%、4.66%、10.23%。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添加钙的激发效应在红壤中最强烈,其次为棕色石灰土,最后为黑色石灰土。【结论】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壤,因此,3种供试土壤中,黑色石灰土最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豆盆栽试验,研究几种肥料配比和调理剂施用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红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与施用NPK化肥相比,土壤调理剂2号的施用可以提高旱地红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减轻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酸化,提高大豆对肥料氮、钾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生物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施用有机肥可以较快地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大豆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度,施用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是提高红壤旱地肥力较好的技术措施.2)3种母质发育的红壤相比较,第四纪红土红壤速效养分较高,板岩发育的红壤植物氮磷肥利用率较高,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植物钾肥利用率较低,应重视板岩发育红壤和花岗岩发育红壤的钾素资源补充.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曲靖烟区5种不同土壤类型土样及其对应的烟样为材料,分析了土壤钾素和烤烟烟叶钾素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钾素含量与烤烟烟叶钾素含量在5种土壤类型中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土壤类型中平均全钾含量高低顺序为紫色土>黄壤>水稻土>新积土>红壤;速效钾含量高低顺序为:黄壤>新积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平均烤烟钾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分布高低顺序为:黄壤>新积土>红壤>水稻土>紫色土。(2)烟叶钾素仅在红壤类型上与土壤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仅在红壤、新积土和紫色土类型上与土壤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其他土壤类型下烟叶钾素与土壤钾素相关性不明显。在将土壤钾素含量分组后,在红壤中,烟叶钾含量随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而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在黄壤和水稻土中,烟叶钾含量在不同土壤钾素分组间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新积土和水稻土中,烟叶钾含量在土壤全钾含量分组中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在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分组中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洛阳市植烟土壤346个土壤样品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该区植烟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4.6、10.2、147.9 mg/kg和12.2 g/kg,总体上处于中等含量水平,78.0%的土壤速效氮含量在30~60 mg/kg之间,87.0%的速效磷含量在5~20 mg/kg之间,74.6%的速效钾含量在100~200mg/kg之间,69.4%的有机质含量在10~15 g/kg之间,各养分的变异程度大小顺序为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经K-S检验(P>0.05)符合正态分布;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的含量分布接近正态分布,经K-S检验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7.
比较研究了不同耕种时间下新疆奇台县沙漠-绿洲交错带用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及相关指数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耕种时间用地的土壤养分呈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速效养分为中等变异性,其余均为弱变异性;土壤pH值和全盐含量均随着耕作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由高到低表现为盐碱地>荒地>灌木林地>3年耕种地>5年耕种地> 10年耕种地;土壤养分指数(SNI)和养分等级均以未耕地为最高,耕种地为最低,且耕种地的SNI值随耕种年限的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各土壤养分含量(全钾磷除外)均随着耕种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降幅表现为速效养分>有机质>全量养分,而速效养分的降幅由小到大为速效磷(-4.49mg/kg·a)<碱解氮(-14.88 mg/kg·a)<速效钾(-38.18 mg/kg·a);未耕地的年均土壤养分退化指数(SNDI,-10.56%)明显慢于耕种地(-21.16%),而耕种地的SNDI均值在最初3年为-4.32%,随后2年(5年)是-6.49%,而后5年(10年)仅为-0.79%,即早期退化速度快,之后(>5年)退化速度减缓.速效氮磷钾退化指数远大于全氮磷钾.  相似文献   

18.
安徽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及镁对大豆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沿淮地区典型土壤样品的分析,结合盆栽试验,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土壤交换性镁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安徽省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18.6~489.1 mg/kg,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质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pH值等;不同土壤类型交换性镁含量高低排序石灰土>潮土>黄褐土>紫色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黄棕壤,剖面土样中由上到下土壤交换性镁呈增加趋势.大豆施用镁肥结果表明,在0.2(Mg,mg/kg)水平处,大豆N的含量达到最高;施用镁肥对P、K吸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15年设在鸡西市城子河区永丰乡城西村与滴道区滴到河乡王家村。供试土壤为黑土,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较好,肥力中等。城西村土壤养分情况:土壤中含速效氮84.9mg/kg、速效磷54.3mg/kg、速效钾87.5mg/kg,有机质含量2.13%,pH值为8.2;王家村土壤养分情况:土壤中含速效氮82.2mg/kg、速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豫中平原许昌市主要土壤类型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大量元素和有效铜、铁、锰、锌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探明豫中平原不同土壤类型养分现状,结果表明,豫中平原不同土壤类型潮土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平均含量较低,分别为15.4 g/kg、0.98 g/kg、119 mg/kg,低于褐土和砂姜黑土。有效磷平均含量10.2~10.4 mg/kg,各土类含量相当,有效铜、锰、锌平均含量均为潮土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