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提高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ilae Kleb)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8-28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影响菌株芽孢形成主要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麦芽糊精、氮源黄豆饼粉、无机盐K2HPO4和MuSO4·H2O;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摇瓶发酵生产芽孢的最佳条件为:麦芽糊精2.0%、黄豆饼粉2.0%、K2HPO40.05%和MnSO4·H2O0.01%、培养液初始pH值为7.0、种龄18 h、装瓶量50mL·(250mL)-1.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8-28茸株的芽孢微量迭到2.67×1 08个·mL-1.芽孢形成率迭到90%.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乙草胺降解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3的产芽孢条件进行优化,以发酵液中芽孢形成率与总生物量为检测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对菌株L3芽孢形成的影响,然后利用2个L16(43)正交试验分别得到菌株L3产芽孢的最佳培养基组合及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L3产芽孢的最优培养基组成为:1%乳糖、3%玉米浆和0.1%Na H2PO4·2H2O;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 H值7.5、种龄20 h、装液量30 m L(250 m L容器)。优化后,该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可达97.1%,总生物量达6.5×109cfu/m L。  相似文献   

3.
ZDC-01菌株为分离自海洋、对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地下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erraneus)。为了提高菌株ZDC-01的活菌数,该研究通过单因子水平筛选和正交试验法对活性菌株ZDC-01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ZDC-01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2.0%,豆饼粉3.0%,葡萄糖0.5%,鱼粉0.5%,K_2HPO_4 0.03%,CaCO_3 0.5%,MgSO_4·7H_2O 0.03%,(NH_4)_2SO_40.1%,NaCl 0.3%。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起始pH 7.0、接菌量3%、装液量50m L/250m L、发酵时间48h。经验证,优化后发酵菌液活菌数为38×10~9cfu/m L,与初始发酵工艺的发酵菌液含菌量(23×10~9cfu/m L)相比,提高了65.22%。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发酵条件,提高其芽孢产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装液量、摇床转速、初始p H、温度、接种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显著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确定3个因素的最佳浓度。[结果]在玉米粉10.7 g/L、豆粕粉24.4 g/L、CaCO_3 7.4 g/L、NaCl 5.0 g/L、MnSO_4 0.4 g/L、KH_2PO_4 1.0 g/L、装液量50 m L/250 m L、转速为200 r/min、初始p H 7.2、温度30℃、接种量2.0%条件下,芽孢产量达到7.4×109cf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80.49%。[结论]响应面法有效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芽孢产量。  相似文献   

5.
番茄枯萎病拮抗细菌S13产芽孢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番茄枯萎病菌拮抗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auefaciens)S13的芽孢数量和芽孢产率.[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的氮源、碳源、pH、温度、培养时间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形成芽孢的影响.[结果]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产芽孢培养基的最佳组分为(g/L):玉米粉0.4,酵母膏0.1,玉米浆1.25,KH2P040.1,K2 HP04 0.1,MgS04.7H20 0.05.对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产芽孢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5℃,最适时间为26 h.[结论]通过优化培养基组分和培养基条件,1 000 L罐发酵液中芽孢数达到4.9×109cfu/mL,芽孢产率为90;,为进一步该菌株在复合生物肥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杆菌摇瓶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法 ,对苏云金芽孢杆菌高毒力菌株 TS1 6进行了摇瓶发酵培养基筛选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原料对发酵液毒力的影响相差很大 ,在几种培养基组分中以鱼粉对发酵液的影响最大 .试验所得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 :黄豆饼粉 3 2 g· L- 1 、玉米粉 1 4g· L- 1 、花生饼粉 3 2 g· L- 1 、鱼粉 1 4g· L- 1 、蛋白胨 4g· L- 1 、酵母 6g· L- 1 、Fe SO4 · 7H2 O 0 .0 4g· L- 1 、Zn-SO4 · 7H2 O 0 .0 8g· L- 1 .  相似文献   

7.
产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ZX-29产芽孢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产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X-29的芽孢产率及芽孢数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产芽孢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摇瓶发酵生产芽孢的最佳条件为:培养基成分:0.5%可溶性淀粉、2.0%蛋白胨、0.10%KH2PO4和0.05%MnSO4·H2O;培养条件:pH 8.0、种龄20 h、装瓶量30 mL(250 mL三角瓶)。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该菌株的芽孢数量达到6.4×109个/mL,芽孢产率达到97.61%。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CN181菌株在发酵液中的数量,本试验通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CN181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和筛选。通过单因子试验得出,玉米粉为最适碳源,豆粕为最适氮源,K~+和Na~+为最适金属离子;正交试验法得到了发酵液中各组分的最佳含量,分别是:玉米粉15.0 g·L~(-1)、豆粕10.0 g·L~(-1)、K_2HPO_4 2.0 g·L~(-1)和NaCl 2.0 g·L~(-1);在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含量后,对CN181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条件为: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8.0、250 m L摇瓶装液量30 m L、接种量2%(体积分数)、培养温度30℃、转速180 r·min-1、培养时间24 h。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对BtWB7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对发酵液菌数影响相差较大,其中酵母粉和鱼粉影响最大.本试验获得的最佳摇瓶发酵配方为:玉米粉4%、黄豆饼粉1%、酵母粉2%、鱼粉2.5%和蛋白胨0.1%(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0.
以营养肉汤(nutrient broth,NB)培养基为对照,通过对比试验、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以味精废液为主要营养源的摇瓶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F-2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F-2发酵液的活菌密度并实现味精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对比试验表明,用12.5g/L浓缩味精废液(concentrated monosodium glutamate wastewater,CMGW)培养的F-2菌悬液的D(600nm)值及活菌密度显著高于NB培养基,其培养F-2后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通过L_(16)(4~3×2~6)正交试验筛选出F-2的优化配方为CMGW 12.5g/L,牛肉膏1.0g/L,蛋白胨4.0g/L,MnSO_4·2H_2O 0.5g/L,H_3BO_30.02g/L,FeSO_4·7H_2O 0.1g/L,MgSO_4·7H_2O 0.5g/L.按此优化配方接种培养F-2菌株,其菌液的活菌密度分别是未经优化的CMGW培养基和NB培养基的2.9倍和6.3倍.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基于该优化配方的F-2菌株适宜的初始pH范围为6.5~7.5,适宜的培养温度为30~35℃.以上结果显示,培养基CMGW对菌株F-2的发酵效果优于NB培养基,其优化配方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王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081-8082,8086
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DPG!01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培养基组成为:高温豆饼粉2.0%,尿素0.1%,玉米浆0.15%,玉米淀粉1.00%,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硫酸锰0.02%;培养条件为:pH值7.5(消前),装量100ml/500ml三角瓶,摇床频率200r/min,温度(37±1)℃。优化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DPG!01发酵水平达到9.1×109cfu/ml,芽孢形成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米曲霉产α-淀粉酶的发酵水平,运用响应面法优化米曲霉产α-淀粉酶发酵培养基。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影响发酵水平的7个因素中高效地筛选出3个关键因素:豆粕粉、pH值和FeSO4.7H2O。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拟合得到多元二次方程,并通过对方程的方差分析和方程求解,获得米曲霉产α-淀粉酶的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豆粕粉18.51 g/L、pH值6.39、FeSO4.7H2O 0.0092 g/L、玉米粉60 g/L、K2HPO4.3H2O 2.5 g/L、NaNO34.5 g/L、MgSO4.7H2O 0.8 g/L。发酵水平预测值为839.5 U/mL,试验验证值为843 U/mL,较优化前提高20%左右,且试验值与模型计算值相差+0.4%。  相似文献   

13.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量指标,筛选出肉色杯伞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和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豆饼粉,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豆饼粉1.5%,KH2PO40.3%,MgSO4.7H2O 0.1%,VB110.0mg/L。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微生物除草剂狭卵链格孢菌株AAEC05-3产Tenuazonic acid(TeA)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酸钠和发酵初始pH值对菌株产TeA影响最大。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麸皮15g·L^-1、玉米粉15g·L^-1、豆粕15g·L^-1、尿素2g·L^-1、乙酸钠2g·L^-1、氯化钾0.5g·L^-1、磷酸氢二钾2g·L^-1、硫酸镁0.5g·L^-1、硫酸亚铁0.01g·L^-1。最适宜的产tenuazonic acid的发酵工艺条件是初始pH为6,温度为28℃,发酵周期为7d,摇床转速为120r·min^-1。  相似文献   

15.
亚硝酸还原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紫外线对巨大芽孢杆菌MPF-906进行了诱变处理,提高了产酶能力,变异株Z85酶活达到28.76 U/mL。进一步对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优化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的培养基为:葡萄糖1.5%,牛肉膏0.2%,硫酸铵0.1%,K2HPO4 0.135%,KH2PO4 0.07%,NaCl 0.1%;无机盐溶液10 mL/L(即MgSO4·7H2O 0.04%、MnSO4·H2O 0.001%、CaCl2·2H2O 0.002%)。发酵条件为:摇床转速160 rpm,接种量4%,初始pH 6.5,30 ℃发酵20 h。在此最优化条件下,亚硝酸还原酶的酶活达到45.94 U/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筛选得到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芽孢杆菌菌株,并进行鉴定,最后优化其产芽孢发酵条件。[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菌株拮抗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3个显著影响因子,最后利用响应面法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佳组合浓度。[结果]菌株JF48对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37±3)mm,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其最佳产芽孢发酵条件为玉米粉14.69 g/L,豆粕粉9.54 g/L,Ca Cl22.00 g/L,Na Cl 5.00 g/L,Mg SO41.00 g/L,装液量50/250 m L,转速为200 r/min,初始pH 7.5,温度38℃,接种量1.0%,最高芽孢产量为3.6×109cfu/m 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05倍。[结论]菌株JF48对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很强抗性,响应面法有效提高了其芽孢产量。  相似文献   

17.
解磷菌株黑曲霉PSFM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液体培养法探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浓度以及发酵时间、温度、初始pH、转速、接种量等条件对解磷菌解磷特性的影响,获得解磷菌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对一株分离自土壤的解磷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SFM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发酵时间0~10d、温度20~40℃、初始pH值3.0~11.0、接种量1%~11%、转速120~300rpm)进行优化,测定其发酵液吸光度值,以解磷量的高低作为评价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劣的指标。【结果】分别在无机磷和有机磷液体培养基、简单培养基(SP)、NBRIY、NBRIP、NBRIYP培养基中培养6d后,以无机磷液体培养基的PSFM菌株解磷能力最高,解磷量为526.42mg/L。在12种不同碳源培养基中,PSFM均能正常生长,其解磷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木糖〉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山梨糖〉甘露糖〉果糖〉可溶性淀粉〉鼠李糖〉甘油。以硝酸钠、尿素、酵母浸膏、氯化铵、硝酸镁、硝酸铵、色氨酸、乙酸铵、牛肉浸膏、胰-蛋白胨、甘氨酸、酪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为氮源时,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解磷效果最好,菌株PSFM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最高(990.31mg/L)。菌株PSFM的解磷能力均随着最佳培养基中NaCl、KCl、MgSO4·7H2O、FeSO4·7H2O和MnSO4·7H2O浓度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其浓度分别为0.03%、0.01%、0.03%、0.001%、0.001%时,菌株PSFM的解磷能力均最强。在不同发酵条件下,以发酵6d、温度28℃、初始pH6.0、5%接种量、转速300rpm的PSFM解磷能力最强,解磷量分别为599.24、528.23、603.69、530.57和731.48mg/L。【结论】最适合PSFM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为无机磷液体培养基,碳源为1.0%木糖,氮源为0.10%硫酸铵,最佳无机盐配方为:NaCl0.10g/L、KCl0.70g/L、MgSO·47H2O 0.70g/L、FeSO4·7H2O 0.01g/L、MnSO·47H2O 0.01g/L;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6.0,转速180rpm,接种量5%,发酵时间为6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