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数据挖掘在农村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薇  李健 《森林工程》2007,23(4):82-84
介绍了应用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挖掘系统,以实例说明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在林业中的具体应用.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理论在林木属性分析中的应用;应用Apriori算法分析了权属、起源、年龄、平均胸径、树高、郁闭度之间的关联,为相关的决策支持提供参考,证明了数据挖掘在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关联规则和证据理论的组合权重的评价方法。分别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和Dempster-Shafer组合理论来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电网,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全网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恶意代码行为自动化分析的两个关键问题,行为监控技术和行为分析技术,并采用关联分析建立恶意行为规则库。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物量影响因子量化研究较少、方法单一及区域生物量评价不足且基于单个树种生物量模型进行评价时工作量过大的问题,以孟家岗林场的三类小班清查数据为基础,选取与生物量水平相关的11个因子,利用C5.0算法进行生物量决策树建模,并进一步利用Apriror算法进行生物量强影响因子的关联规则挖掘。结果表明:生物量决策树模型的分类预测精度为88.78%,生物量影响因子的量化结果分别为树高(0.348)、胸径(0.225)、林分类型(0.196)、龄级(0.162)、郁闭度(0.134)、坡度(0.096)、海拔(0.074)、坡向(0.065)、立地类型(0.052)和坡位(0.037);得到707条置信度在80%以上、支持度在10%以上的因子关联规则,揭示了生物量影响因子间的隐含关联关系。建立的生物量决策树模型能为快速的区域生物量预测和评价提供模型参考,建立的关联规则评估模型能够为以碳汇为目标的森林生产与经营提供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原产地规则的产生起源于国际贸易领域对国别贸易统计的需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原产地规则的应用范围随之扩展。许多国家分别制订了复杂、苛刻的原产地规则,将其作为一种“灰色”的政策工具灵活运用.使其蒙上了浓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对WTO规则中《原产地规则协议》的解读,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原产地规则,并根据我国在这一领域受到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十分重要.近几年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强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首先,国家要从大局出发,从法律方面完善关联企业立法,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银行债权;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关联企业信贷信息咨询系统,并做好对关联企业贷款的统一授信、贷前调查和财务分析,选择合适的借款主体和担保方式,在借款合同中设置预防性条款,加强贷后管理;最后银行监管机构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土壤脲酶活性调控因素和脲酶活性细菌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利用脲酶活性细菌调控土壤脲酶活性的可行性,以土壤、土壤关联脲酶活性材料及土壤无关联脲酶活性材料为对象,采用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脲酶活性细菌分离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包括土壤脲酶细菌在内的土壤脲酶相关理化性质,并分析了土壤与其关联材料及其他环境中脲酶活性细菌的种类及系统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细菌、有机质、总氮、C/N、硝酸根离子、无机氮含量是土壤脲酶活性的关联因素,且土壤有机质、C/N和土壤脲酶活性细菌是直接影响因素。通过细菌分离和16s rRNA测序,土壤中分离出2门5属9种脲酶活性细菌,厚壁菌门是优势类群,土壤关联脲酶活性材料中发现3门8属9种脲酶活性细菌,变形菌门是优势类群。仅粪产碱菌和绿脓杆菌2种细菌在2种材料(即土壤及土壤关联脲酶活性材料)中均被发现。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我校焊接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钣金展开图的关联教学点,阐述了如何将这些关联教学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的研究中,分布式环境下的全局频繁项目集的更新算法尚不多见。为改善入侵数据增加后,更新算法的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入侵检测的关联规则快速更新算法TDUA(Trivial Distributed Update of Association rules)。算法引入强频繁项目集概念,有效地修剪候选项目集数目,采用共享模式的体系结构,具有通信代价较小,挖掘效率较高的特点。并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验证了算法适应在高速大流量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快速准确地建立入侵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群落的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比率法、x~2检验、Pearson相关和Spearman轶相关检验对乔木层5个主要树种、灌木层25个优势树种、草本层16个优势物种的种间联结性及相关程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总体种间关系分别表现为显著负关联、不显著正关联和显著负关联;x~2检验统计显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负关联种均占较大优势,分别占总种对数的40.00%、66.67%、61.67%,正关联种对数次之,分别占总种对数的10.00%、33.33%、38.33%,无关联种对数较少;Pearson相关检验显示乔木层有正关联种对4对、负关联种对6对、正负关联比为0.67,灌木层有正关联种对113对、负关联种对187对、正负关联比为0.60,草本层有正关联种对51对、负关联种对69对、正负关联比为0.74;Spearman轶相关检验显示乔木层有正关联种对3对、负关联种对7对、正负关联比为0.43,灌木层有正关联种对111对、负关联种对152对、无关联种对37对、正负关联比为0.73,草本层有正关联种对46对、负关联种对65对、无关联种对9对、正负关联比为0.71。  相似文献   

11.
功能基因网络既能够衡量基因之间的功能关联关系,也可以预测基因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可为未知功能基因的功能注释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简要介绍功能基因网络的概念、功能基因关联挖掘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功能基因网络的分析方法以及在植物和林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林木生物信息学大数据的不断增长,功能基因网络将得到更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柑桔潜叶蛾9个世代的生命表资料和稻纵卷叶螟6个世代的生命表资料作为例证研究,首次将灰色系统中的斜率关联度分析法,于昆虫生命有关键因子的确定,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作为一种简便、科学、可靠的量化方法,在正确地判明关键因子的同时,还向我们提供了各亚致死力按其作用强度大小排序的有用信息,可在生命表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在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方法对沙冬青群落内主要伴生种种群进行样方调查后,运用种间关联性、显著性检验(X2)、关联程度、联接系数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沙冬青群落种间关联性为显著正关联,物种之间关联程度、共同出现概率较高,轻度和高度种间负联接的对数比正联结占优势;群落正在由沙冬青单优种向沙冬青—霸王共优种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14.
三尖杉所属群落优势乔木树种种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组成大岗山三尖杉所属群落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通过计算重要值确定三尖杉所属群落优势乔木树种,在此基础上,研究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两树种间的联结性和种间协变.结果表明:三尖杉所属群落内的15个优势乔木树种总体间存在显著正关联;两树种间具有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是细枝柃-梾木、红楠-杉木,呈显著负联结的种对是石栎-杉木;三尖杉与其他优势乔木树种的联结性均未达到显著程度,细枝柃-鹿角杜鹃、细枝柃-梾木、细枝柃-三尖杉、梾木-紫楠、红楠-杉木、红楠-拟赤杨等6个种对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变,鹿角杜鹃-柃木种对表现出明显的负协变;种对正协变的存在是由于这些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相似性所致.  相似文献   

15.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择伐40年后的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样地中,调查所有岷江冷杉个体的坐标、胸径和高度,根据胸径和树高将岷江冷杉分5个大小级。用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岷江冷杉是个聚集型分布的种群,各龄级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趋于随机分布,存在过渡到随机分布的特定尺度;大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主要取决于20世纪60年代的择伐干扰,小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与其母树种子散布的方式相关;各龄级间在小尺度范围内正关联较强,随尺度增大,空间关联趋于零,在所有尺度上都未出现负关联,种内关系协调;大树与中树在所有尺度上均是正关联;幼苗仅在7m的尺度内和幼树正关联,在所有尺度下和大树、中树和小树都不关联,相对独立于大龄级个体而存在。结合种群空间属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特性,可进行相应的人为干扰,以促进群落向择伐前的箭竹岷江冷杉林进展演替。  相似文献   

16.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ownership is an important outcome of structural changes for the whole economy as well as for the forestry sector in Estonia. Cooperation between forest owners has been seen as one possibility for increasing the provision of various forest-related benefits and goods. Yet the extent of cooperation between forest owners is still not at a sufficient level, but the reasons have not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The authors’ aim was to find out the key determinants for forest owners to join a forest owner association and to explore how cooperation between owners could be increased. Survey data were used to divide the respondents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were members of forest owners associations or not. It was found that one key aspect is the size of the forest property—association members usually manage larger forest areas than non-members. In addition, the members tend to be more active and consistent in forest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an non-members. Also there is potential towards cooperation within non-members as their plans for the future are much more targeted. Although there are limits to voluntary cooperation, a huge potential for Estonian private forest owners could be realised by diversifying forest owner association activities and services to meet th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of forest owners.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森林流域地表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经济建设对木材及木质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人工林的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其中,华南地区的桉树(Eucalyptus L’Hérit.)人工林的发展速度极快,至2008年我国桉树林面积为260万hm2[1]。桉树人工林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很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4];然而,部分桉树种植区的居民甚至少数政府部门人员认为桉树污染水体,出现停  相似文献   

18.
北京雾灵山保护区蒙椴林空间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蒙椴林样地调查资料,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该群落的树种组成、优势种群及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蒙椴林中乔木层共有9个种群,种群密度差异较大,蒙椴种群的株数比例和断面积占有明显优势。2)蒙椴林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与空间尺度的关系密切,在研究尺度范围内,蒙椴种群和山杨种群均呈显著性聚集分布,白桦种群呈随机分布。优势种群的空间关联性以负关联为主,种间竞争激烈。3)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空间格局随尺度的变化明显,大树在整个空间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中树和幼树在中小尺度上(r<24m)呈显著性聚集分布,在较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种群之间空间关联性以负关联为主,当空间尺度大于临界值时,大树和中树、幼树的空间关联性减弱,而中树和幼树的负关联增强。  相似文献   

19.
黑斑侧褶蛙蝌蚪栖息地和饲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斑侧褶蛙产卵、蝌蚪水中生活时期多与稻田相关,稻田是蛙类的最佳栖息地。蛙类从卵到幼蛙成活率约3%,很低。影响繁殖成活率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水源挖沙农药捞鱼水质天敌。人工饲养蛙卵,放归田间,实验数据支持这一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创新设计思维的两项原则,即最短路径原则与相似性联想原则。分析了基于实例推理(CBR)技术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用遗传算法进行组合优化来解决。介绍了基于WEB的创新设计知识库。提出了功能要求、作用原理及物理结构的相似性量化方法,用相似度作为计算机辅助联想及遗传算法初始群体筛选的依据。形成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依据上述理论阐述了基于WEB的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