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在爬蜂病暴发的时候 ,我从爬蜂病严重的几个蜂群中提蛹脾和幼蜂组织了几个交尾中并单独摆放 ,事后发现组织的交尾群在以后的几个星期内基本不爬蜂了。根据这个“发现” ,今年 5月 2 0日 ,爬蜂病流行季节前 (刺槐流蜜期已结束 ) ,我将所有的蜂群都一分为二 ,老王带小幼虫脾、空脾留在原地 ,所有封盖蛹脾带蜂分群 ,介入一个成熟王台 ,以后隔日喂含 1万单位的“先锋 4号”(抗菌素 )糖浆 2 0 0克 (喂 1 0天 )。分后老王原群仍发生爬蜂 ,而分出群喂药后不爬蜂了。我猜测 :这么一分为二后 ,新分群头几天几乎没有采集蜂从外头采集东西进巢 ,把…  相似文献   

2.
2003年春季,洛阳市绝大多数定地蜂场几乎同时出现恶性爬蜂.根据蜂农反映的情况,我们组织人员对这些蜂场进行现场调查和电话询问.调查结果表明:爬蜂体色正常,肢体完整,多数都是青、幼年蜂,与正常健康蜂没有区别.开箱检查,箱内没有异常现象.多数蜂农认为是"爬蜂病",只有一家认为是药物中毒,并多数喂了不同的蜂药.  相似文献   

3.
"爬蜂病"是一种难以防治的蜜蜂疾病,但从这几年的养蜂经历来看,我认为"爬蜂病"的防治,不仅要靠药物预防,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早春开繁时就开始预防.下面谈谈我的预防措施,供蜂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爬蜂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刚 《中国蜂业》2004,55(1):12-12
2003年春,我饲养的蜜蜂得了爬蜂病.开始病情较轻,喂两种西药均不见效,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每天都有大量死蜂.我附近的蜂场,也发生了严重的爬蜂病.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蜜蜂"爬蜂病"一直是蜂群管理中最让养蜂人头痛的一大病害."爬蜂病"的发生与否不仅关系到蜂群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养蜂经济效益."爬蜂病"的发生,除了与细菌、病毒、气候及管理不善有关外,蜂螨的危害,也是造成"爬蜂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爬蜂病"是蜂群常见病.有由某种疾病引发的,如孢子虫病引起的"爬蜂病",受寄生虫如蜂螨引起的"爬蜂病";有受水污染或药物及有毒蜜、粉而引起的"爬蜂病"……但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爬蜂病"都会影响蜂群发展,给养蜂效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危害性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病虫害的袭击.下面谈几件事例,请蜂友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7.
在蜜蜂疾病防治过程中,有多种疾病均出现"爬蜂"现象,从症状上看是工蜂在巢门前爬行后死亡."爬蜂"仅仅是病蜂在症状上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病因及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对有爬蜂症状的病蜂应仔细鉴别诊断,查出发生此症状的病因,从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规范用药,减少蜂群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我饲养的8群意大利蜜蜂出现爬蜂,采用许多方法医治也没有治好,原80脾蜜蜂,10只蜂王,到2004年春繁时仅剩下1脾蜂1只蜂王,最后找出发生"爬蜂病"的原因是蜂种退化.为了恢复生产,我引入4个繁殖群,邮购山东省实验种蜂场的蜂王1只.  相似文献   

9.
我养蜂多年 ,以前多次遇到爬蜂 ,都用中草药控制住了。但在 2 0 0 0年晚秋 ,我的 90多群蜂都患了“爬蜂病” ,却怎么也治不好 ,到 2 0 0 1年早春合并后只剩 4 0余群 ,爬蜂仍然不断。油菜花期只采到 2 5 0kg蜜 ,洋槐花期滴蜜未收 ,只取了 6 0kg王浆。 2 0 0 1年 8月 ,我只好又把蜂群并成 2 8群 ,每群蜂只有 4框。对此病我十分苦恼。我突然想起败酱草可治疗五脏浓肿并能止痢。我就用黄花败酱草(干品 ) 2 5 0g ,煎水 2 5kg ,掺入白糖 5 0kg ,分作 2晚饲喂 ,后来 ,爬蜂消失了。用败酱草防治“爬蜂病”@李应林$安徽省繁昌县新港下高安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通过实际观察和试验性的管理,加之对蜂友们的访问、交谈,总结了"爬蜂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在养蜂管理中总结了以下一些防治爬蜂的经验:(1)春天开繁时,如果外界粉源不充足,须及早补喂,切记不可缺粉缺蜜;(2)群势弱的蜂群及早合并,不要因为舍不得而导致爬蜂,因小失大;(3)蜂群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保证常年宁冷勿热;(4)在补喂花粉的同时,在蜂箱门口利用饲喂器喂水,水中加入乳酸菌素片(最好用哈药六厂生产的)。药片在前一天晚上用水溶开,用时搅匀;(5)奖励饲喂时糖水浓度适中,不能太稀薄。以上5点中的4点大多蜂友都能体会到,惟有第4点喂水时添加乳酸菌素片,对治爬蜂来说至关重要,我地许多蜂友试用过此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既…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建德县养蜂协会副理事长王乃章,连续二年用西药氟哌酸治疗螺原体引起的“爬蜂病”均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将氟哌酸0.1克溶于少量冷开水,加入500克糖浆,晚间喂2~4箱病蜂。螺原体引起的“爬蜂病”主要症状是病蜂夜间爬  相似文献   

13.
<正>不少养蜂人只重视给蜂群喂糖和花粉,而忽视了喂水,尤其转地放蜂的蜂场。如果蜜蜂到不清洁水源而采污水,易出现爬蜂、下痢。人工饲喂清洁水,不但蜜浆增产,蜂群繁殖加快,还能预防蜂病发生。在蜂场内喂水,蜜蜂在场内采水,形成习惯。一、蜂群喂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自从该文在本刊2002年第2期刊出以后,最近一段时间内,我收到几位蜂友的来信.他们所问各异,归根到底在1个问题上:就是夏秋季"爬蜂病"严重,哪些属传染性?哪些属非传染性?就此本人作点补充.  相似文献   

15.
1.必要性“爬蜂病”给我国养蜂业带来的危害仅次于蜂螨。据王强等报道,蜂螨造成的损失占总病害的30%~40%,而“爬蜂病”占到总病害损失的20%~30%[1]。因“爬蜂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综合征,很难根治。大量使用药物,致使蜂产品出口受阻,影响了我国蜂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治疗“爬蜂病”的根本出路在于抗病蜂种的选育。采用抗病蜂种防治“爬蜂病”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虽然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耗费较大的精力,但是抗病蜂种对蜂业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吉林省养蜂研究所选育的抗白垩病蜂种,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蜂…  相似文献   

16.
点滴经验     
用茶叶水喂蜂: 我每年在越冬饲料中,兑入浓茶叶水喂蜂:第二年早春蜂群群势没明显减弱,不会出现下痢病和大肚病。夏天喂茶叶水,也能增加工蜂寿命,维持群势。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我购回6群蜂,秋天发生"爬蜂",我在报刊亭购回旧的<蜜蜂杂志>,按书上介绍的防治方法--饲喂酸饲料,"爬蜂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8.
关振英 《蜜蜂杂志》2007,27(11):38-38
"爬蜂病"是蜂群常见病.有由某种疾病引发的,如孢子虫病引起的"爬蜂病",受寄生虫如蜂螨引起的"爬蜂病";有受水污染或药物及有毒蜜、粉而引起的"爬蜂病"……但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爬蜂病"都会影响蜂群发展,给养蜂效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危害性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病虫害的袭击.下面谈几件事例,请蜂友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初,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暴发"爬蜂病",此次发病范围广、患病蜂数多(近万群蜂)、发病突然.自从2003年以来,在豫西地区的灵宝市、陕县、渑池县、新安县、孟津县、偃师县、宜阳县等均暴发了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爬蜂现象,蜂友们称之为"爬死病"或"爬蜂病"."爬蜂病"来势凶猛,暴发范围广,给养蜂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20.
我和内兄都是业余养蜂爱好者.2003年春夏我的十几群蜂发生了白垩病.经秋繁消毒后,今年春繁,蜂群先后仍然发生,而且并发了爬蜂病.我内兄的十几群蜂爬蜂病特严重,几个原群绝种,油菜和柑桔花期只取了百把斤蜜,抵不上人家两群蜂的产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