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业科学》2021,57(10)
【目的】探讨黑皮油松组织培养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处理对外植体中相关酶活性、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以寻找酶促褐变的主要底物,为黑皮油松组织培养褐变这一瓶颈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黑皮油松休眠叶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PVP处理对其休眠芽褐化与萌发的影响,筛选适宜的PVP处理浓度,测定PVP最佳处理浓度下外植体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酚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添加300~1 500 mg·L~(-1)PVP可以有效抑制黑皮油松外植体褐变,促进其休眠芽的萌发。PVP处理第8天开始抑制外植体褐化,第24天褐化率达到峰值,随后趋于稳定,并以添加1 500 mg·L~(-1)PVP抑制外植体褐化的效果最佳,褐化率仅为25.56%,休眠芽萌发率也最高(37.78%)。与对照相比,PVP处理下多酚氧化酶(PPO)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在处理过程中均处于较低的水平,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从PVP处理的第4天开始,PPO活性显著下降;从第8天开始,PAL活性明显被抑制。在褐变加重的第8~12天,PVP处理下绿原酸含量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对照。与对照相比,PVP处理下,在0~12天内阿魏酸含量变化较小,但在16~32天时阿魏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香豆酸含量在处理全程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结论】PVP处理可有效抑制黑皮油松休眠芽的褐化并促进其萌发,并以1 500 mg·L~(-1)的PVP处理效果最佳; PVP处理抑制PPO、PAL活性上升而使外植体褐变较轻;同时PVP处理可以保护绿原酸与阿魏酸不被氧化进而抑制组织褐变。  相似文献   

2.
黧蒴栲引种调查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怀化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引种栽培的黧蒴栲(Castanopsis fissa)生长量等的调查,该树种的年平均胸径生长量为1.276cm,年平均高生长量为0.998m。据此,我们认为黧蒴栲是一速生树种,是至今为至,在我省索斗科树种中生长最快的一种,并且抗性强,无严重病虫害。黧蒴栲四季常春,枝繁叶茂,叶整年为黄绿色,嫩叶为红色。因此,我们认为黧蒴栲是一生长迅速,抗性性强的用材和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3.
黧蒴栲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变异规律及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黧蒴栲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和估测其遗传参数,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52个6年生黧蒴栲半同胞家系进行生长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黧蒴栲家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52个黧蒴栲半同胞家系平均胸径为8.53em,变异幅度为6.31~10.85am;平均树高为8.23m,变异幅度为5.08~10.14m;平均材积为0.02828 m^3,变异幅度为0.01099~0.05407 m^3。黧蒴栲半同胞家系胸径遗传变异系数为13.74%、广义遗传力为0.7404;树高遗传变异系数为13.74%,广义遗传力为0.7150;材积遗传变异系数为35.36%,广义遗传力为0.7539。表明黧蒴栲半同胞家系胸径、树高变异较小,受较强遗传控制,材积变异较大,也受较强遗传控制,通过一定强度的选择,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4.
硝酸稀土对黧蒴栲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黧蒴栲(Castanopsis fissa)是我国南方营造防火林带的树种。但苗期生长缓慢。在生长盛期的5—8月定期用不同浓度的硝酸稀土溶液喷施到苗木的叶面,可促进其高生长。处理浓度为(10,30,30,50)×10~(-6)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对栲苗地径生长,单株栲苗生物量和叶片数量的增加影响最适浓度为(30,50,50,100)×10~(-6)。  相似文献   

5.
从良种材料选择、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造林地选择、整地、栽植、施肥、抚育管理、间伐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黧蒴栲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黧蒴栲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引起天女木兰褐化现象的酚酸种类,筛选出最佳抗褐化剂及使用最适浓度。[方法]在B5培养基中分别添加各种抗褐化剂,芽外植体培养30 d后计算出褐化率,对褐化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三种抗褐化剂的抗褐化效果;另外,在组培过程中定期取样,利用HPLC测定芽外植体中咖啡酸、绿原酸和对香豆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天女木兰芽外植体褐化过程中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而对香豆酸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说明咖啡酸和绿原酸容易被氧化,而对香豆酸较为稳定;三种抗褐化剂控制褐化现象发生的最佳效果排序为VCPVPCA;尽管PVP控制酚酸氧化效果不如CA,但是预防褐化效果确强于CA,其原因是由于二者抗褐化机理不同所致;VC使用的最适浓度为500 mg·L~(-1),如果超过此浓度会导致外植体褐化率增加;PVP最适浓度为1 000~1 500 mg·L~(-1),CA最适浓度为300 mg·L~(-1)。[结论]天女木兰芽外植体褐化底物是咖啡酸和绿原酸,而与对香豆酸无关;VC、PVP和CA三种抗褐化剂抗褐化机理各不相同,综合比较VC抗褐化效果最好,其次是PVP,CA排在最后。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黧蒴栲半同胞家系根际土壤理化特性差异,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试验方法,通过对52个7年生家系生长测定,选取9个代表性黧蒴栲家系的根际土壤为材料,对根际的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性及根际土壤养分与黧蒴栲树高、胸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黧蒴栲根际土p H值低于非根际土p H值,而有机质含量规律则刚好相反,且根际与非根际p H值、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差异;黧蒴栲家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速效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水解N以及速效K含量有极显著差异。黧蒴栲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树高、胸径与全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 4、0.598 0;与水解N、速效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树高与水解N、速效K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7 8、0.630 7,胸径与水解N、速效K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5 0、0.774 2;而与有机质、全N、全K、速效P呈较弱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1996年设置的常绿阔叶林调查样地上,对江西省信丰县金盆山林区现存常绿阔叶林主要森林类型丝栗栲林、南岭栲林、米槠林和黧蒴栲林进行连续调查,2009年底对其生物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丝栗栲林、南岭栲林、米槠林和黧蒴栲林群落总生物量分别为360.8、428.0、397.7、195.0 t/hm2,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地上...  相似文献   

9.
黧蒴栲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材早,是开发潜力较大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作者在多年栽培试验基础上,总结了黧蒴栲人工林培育配套技术措施,可为该树种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防止欧洲七叶树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植体发生褐变现象是欧洲七叶树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以侧芽为实验材料作不同处理,探讨其控制褐变的有效程度。结果表明:培养基添加琼脂8g/L,选择1/2MS为基本培养基,接种前用4%PVP处理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2000mg/L的PVP可有效抑制褐变的发生。黑暗培养不能减轻外植体褐变。  相似文献   

11.
介绍文化、旅游文化及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定义,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下,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对石林县生态文化中的森林生态文化、花文化、虎文化、石文化、火文化、祖灵文化、酒文化作了论述,认为其综合特性是:多元与融合、封闭与开放、自然与粗犷.对弘扬和传承石林生态文化的路径和方式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多倍体连翘的快速繁殖,以多倍体连翘幼嫩叶片、茎尖、茎段为外植体,开展了初代培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比茎尖和叶片更适合作为多倍体连翘芽诱导的培养材料;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适合腋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 6-BA 2.0 mg/L+ NAA 0.2 mg/L.诱导产生的新芽生长迅速,而且长势较壮,有利于组织培养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人类的“木文化”创造了科学世界,森林文化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森林美学是森林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3个方面论述了对“园林文态”的理解,并进一步阐明在当今园林建设实践中,实现“园林文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今的国际关系中,文化问题已经成为比以往更加敏感的话题,并引起了国际关系中不少重要的变革。文化主权和文化扩张构成了当今国际关系上主权斗争的一个新的领域,文化争执更应该说是对主权这一概念的一种挑战。主权在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在世界"全球化"的环境中,我们必须正视我国的文化身份问题,伟大的复兴需要我们伟大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的腾飞,也是古老文明得以重新焕发生机,以新的姿态和形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海南龙血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海南龙血树优株顶芽和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以及培养基不同浓度的组合对诱导芽的分化、增殖、伸长及生根的对比实验及试管苗移栽管理,筛选出MS 蔗糖30 g/L 6-BA 3.0 mg/L NAA 0.01 mg/L培养基诱导芽的形成,MS 蔗糖30 g/L 6-BA 2.0 mg/L NAA 0.01 mg/L培养基用于芽的增殖,MS 蔗糖30 g/L 6-BA 0.5 mg/L培养基用于壮芽伸长;1/2MS 蔗糖15 g/L NAA 0.2 mg/L用于诱导芽生根;选用泥炭土、椰糠和珍珠岩混合基质,于晚春和秋季移栽试管苗,成活率达90%左右,达到工厂化苗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金线莲组织培养几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金线莲无菌幼苗带腋芽的茎段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经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分别是:继代增殖培养基Ar+6-BA 2.0mg·L-1+IBA 0.2mg·L-1+NAA 0.4mg·L-1+KT 0.5 mg·L-1+糖3%+AC 0.2%;壮苗培养基Ar+10%马铃薯+10%香蕉+糖3%+AC 0.2%;生根培养基Ar+IBA 0.5mg·L-1+NAA 0.5mg·L-1+糖2%+AC0.2%。生根炼苗时,移栽到腐殖土、河沙、珍珠岩比例为7∶2∶1的基质上,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病毒是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茎尖处理、茎尖结合热处理、冷处理、化学药剂处理及愈伤组织处理等方法可以去除植物病毒。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资料,综合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冷处理脱毒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香味全缘孔菌是一种可以提取天然香料的高等真菌。本项研究对分离于野外的香味全缘孔菌从不同的温度、pH值以及不同的C源和N源的营养成分进行室内培养。其结果显示香味全缘孔菌营养菌丝生长的相对最适温度为33℃;最佳N源为酵母汁,其次为牛肉膏;相对在培养基pH值为6.0时菌丝生长较快,较好的C源为葡萄糖。这些结果为大规模人工培养香味全缘孔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双江县市政广场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将当地的文化很好地融入广场环境中,以建设生态型文化广场为目标,创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绿色自然式广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