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日葵是具有强大杂种优势的作物,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品质,故扩大利用杂交种对发展向日葵生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介绍了利用向日葵商品杂交种快速选育"三系"材料的方法及其向日葵杂交种选育试验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2.
<正> 1969年法国人勒克莱尔格,在野生的具柄向日葵(Helianthus Petiolaris)与栽培向日葵(H.annuus L.)杂交后代中选出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920年美国人金曼首次从T66006-2材料中,选出了育性恢复系。使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于生产成为可能。一些国家先后从法国引入不育源,进行研究,选出了向日葵“三系”,并育成胞质不育杂交种。其子实产量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20~30%。目前,南斯拉夫、法国等国家向日葵杂交种已基本普及。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仅有十几年的历史。1934年苏联首次发现遗传雄性不育性,1958年美国 Stubbe 第一个报导了向日葵胞质雄性不育系。1964年法国克勒蒙菲朗城育种站的勒克莱尔克用 H.Petiolaris 与栽培种杂交得到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法国和罗马尼亚育种家利用核不育系与花青甙连锁遗传标志性状于1967年育成了杂种。之后,在1969年法国又育成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使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发展到实用阶段。杂种向日葵问世以来,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1978年与1960年比,世界杂种向日葵种  相似文献   

4.
葵花油的价值被人们认识以后,向日葵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仍然是向日葵育种的首要目标。本世纪三十年代,苏联B.C.普斯陶沃依特创造了贮备法育成了一系列含油率高的品种,子实含油率达到38~43%,对提高向日葵油脂产量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使向日葵产量大幅度提高则应归功于杂种优势的利用。法国著名向日葵育种家勒克莱尔格,于1964年育成了核型雄性不育系;1969年又育成了胞质型雄性不育系,从而揭开了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的新篇章。由于杂交种产量高,一般可比品种增产15~30%,秆矮、抗病,生长整齐,适于密植和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5.
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当前国内外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概述,简要对天然杂交种、自交系杂交种,自交不亲和系杂交种、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等5种杂交优势利用途径的实践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育成品种以及各途径的育种优势及缺陷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对甘蓝型油菜细胞核 细胞质的新型育种手段进行了简述,以期为白菜型油菜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的新途径。本文还对白菜型油菜育种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总结出今后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应综合利用现有的杂交途径;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及野生资源,积极引进国外资源,丰富遗传资源;加强基础研究,为雄性不育的利用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油用型向日葵NH2202(澳秀)是"三系"配套杂交种,通过研究不育系最佳种植密度、保持系与不育系的播种比例、保持系与不育系的播种期,形成规范的不育系繁育技术,为油用型向日葵NH2202亲本种子的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油用型向日葵的特点与用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日葵又名葵花、瓜子或毛嗑,起源于北美,明朝时期传入我国。油用型向日葵在解放后由前苏联引入我国,有些地方称为油嗑或油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人发现了向日葵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并逐步实现了油用型向日葵三系杂交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因具有株型整齐一致、高产、高油、抗病性强、适合于机械化管理等诸多优点,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2年我国种植向日葵面积达1190万公顷,共收获1900万吨籽实(农业部信息中心数据),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油葵,…  相似文献   

8.
木豆、苜蓿和大豆3种豆科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豆科作物曾被认为是难于利用杂种优势的物种。木豆、苜蓿和大豆杂交种的问世,为豆科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开辟了道路。本文从应用技术研究层面,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这3种作物在不育系和杂交种选育,杂交种种子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豆科作物普遍存在杂种优势,杂交种开发的关键是找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高异交率基因型。数量充足的传粉昆虫和适于制种的环境条件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9):F0004-F000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向日葵研究室成立于1979年,主要从事向日葵育种、栽培、植保等研究,30余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黑龙江省科技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部门的向日葵抗病新品种选育、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杂交种选育、中俄向日葵技术合作及新品种产业化、食用向日葵综合开发利用等研究课题。在向日葵遗传育种、病理、生物技术应用以及实用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PM360是以雄性不育系2010-4A为母本、恢复系2010-7R为父本配制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该杂交种具有矮秆、高产、高油等特性,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15,(10):105-106
文章论述了番茄、茄子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并对目前我国辣椒育种工作中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形式与概况,主要包括品种间杂交种、自交系间单交种、核胞质互作型三系配套的应用和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利用等育种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小麦增产的途径之一,其育性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从1965年起就对小麦提莫菲维(T.timopheevi)雄性不育(简称T型不育系)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未获得强优势的杂交种在生产上应用,这与恢复系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CHA杂种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化学杂交剂 (CHA)GENESIS配制了 11个小麦杂交种 ,研究了CHA杂交种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CHA杂交种在蛋白质含量、湿 (干 )面筋含量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正向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 ;而沉淀值和降落值的平均杂种优势和超亲杂种优势较小 ,但通过合理选配亲本 ,利用杂种优势改善小麦的烘烤品质和加工品质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4.
胞质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是向日葵杂交种的母本,是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选育出高产高油的优良杂交种,必须首先选育出理想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众所周知,作物育种工作,是一项既复杂而周期又长的工作,并受气候、环境和作物本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期内难以取得卓有成效的育种效果。因此,在育种方法上,要根据作物遗传规律进行创造和探索,不断学习和运用先进经验。不育系选育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1.回交转育工作利用保持型材料,对稳定性不育源进行连续回交转育,经过6~7代即可转育成不育系,而保持型材料成为同型保持系。这种直接回交转育工作比较容易进行。当然,在转育过程中要不断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新品种JK105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产抗病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JK105是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以不育系07057A为母本,恢复系FE44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该品种的特点是熟期适中、品质优良、丰产性、抗逆性突出。  相似文献   

16.
食用型向日葵白葵杂1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抗病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白葵杂12是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以不育系CH668A为母本,恢复系9849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该品种的特点是熟期适中、品质优良、丰产性、抗逆性突出。  相似文献   

17.
食用型向日葵龙食杂1号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龙食杂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以自育的胞质雄性不育系02N97202A为母本,与自育的恢复系R8830为父本,组配成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于2006年完成全部育种程序,该杂交组合表现优质、高产、抗病和商品性好等特点。2007年6月经全国向日葵鉴定委员会鉴定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国内进口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如何在有限的面积上提高单产已成为当务之急。雄性不育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提高产量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也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种单产可提高15%~20%。迄今国内外已开展了一系列的大豆核不育基因研究,多集中在杂种优势利用及遗传机理研究,但鲜见基因克隆的报道。我国已将大豆ms1核不育系成功应用于轮回选择群体创制和新品种选育。由于ms1育性基因尚未克隆,限制了核不育(NMS)系统进一步在大豆杂交种生产中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吉林省在向日葵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分三个阶段回顾了过去近五十年的向日葵选育历程,分别于20世纪70年代填补了我国无向日葵杂交种的空白,80年代加强籽实产量和含油率提升的育种工作,90年代至今在新品种选育和"二比空"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并对抗性育种和栽培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进行简要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未来吉林省向日葵育种方向应重视种质资源的保护、创制及利用工作,尤其是针对目前菌核病危害严重的问题,尝试在野生近缘种中寻找相关抗性资源,并对其进行发掘和利用,结合"三系"杂种优势模式,借鉴国外育种公司繁育及营销的成功经验,推动我省向日葵育种工作乃至产业的健康发展。希望对吉林省向日葵的育种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一种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杂交种近日在陕西选育成功。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董振生主持选育的白菜型油菜三系杂交新品种“白杂1号”,近日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这是中国第一个白菜型油菜三系杂交新品种。选育杂交油菜新品种一直是国内外油菜育种领域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而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有许多,其中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国科学家已先后育成适合低海拔地区种植的甘蓝型和芥菜型油菜杂交种,而在选育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杂交种育种方面一直未有突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