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蓝在栽培过程中,时常出现叶球开裂现象,影响甘蓝外观品质。一、发病病因叶球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胞吸水过多胀裂所致。甘蓝组织中含水量在90%以上,甘蓝根系分布较浅,叶片大,蒸发量大,在土壤湿度70—80%时生长最好。若土壤水分不足,甘蓝结球小,而且不紧实。因此,要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甘蓝结球后,叶球组织脆嫩,细胞柔韧性小,一  相似文献   

2.
<正>在甘蓝栽培过程中,时常出现叶球开裂现象,影响产品外观品质,开裂的叶球在贮运过程中易因病菌侵染而腐烂。甘蓝裂球最常见的是叶球顶部开裂,有时侧面也开裂;多为一条线开裂,也有纵横交叉开裂;开裂程度不同,轻者仅叶球表面几层叶片开裂,重者开裂深至短缩茎。1.病因。甘蓝叶球开裂主要是由于细胞吸水过多胀裂所致。甘蓝组织中的含水量在90%以上,根系分布较浅,叶片大,蒸发量大,在土壤湿度70%~80%时生长最  相似文献   

3.
陈凤艳 《新农村》2013,(12):30-30
1.保鲜特性甘蓝依叶球的形状可分为平头型、尖头型、圆头型三类。平头型甘蓝较大,其叶呈绿色或暗绿色,叶球为扁圆形,大多晚熟或中熟。其品质优良,产量高,耐贮藏。代表品种如黑叶小平头等。尖头型叶球呈心脏形且较小,抗寒力强、结球紧、品质中等。圆头型叶球呈圆形,栽培较少。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10,(19):27-27
春丰甘蓝春竹蓝王牌品种.全国审定,早熟,丰产,耐寒.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抽墓),品质优.成熟期一致,晚收1周无裂球现象。亩产3000~4000公斤。叶球桃形(胖尖).结球紧实.单球重2公斤以上。外叶12片左右,叶色灰绿.蜡粉中等.亦可作秋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灌水频率对甘蓝栽培中抗病性、品质和产量3个主要性状指标的影响,为确定甘蓝生产的最适宜灌水频率及制定其标准化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国家审定甘蓝品种"秦甘60"为试材,秋季栽培后于第1片莲座叶展开时进行1次统一灌水后,采用相同灌水量不同灌水频率,即间隔6,8,10(CK),12和14d灌水共5个处理,在甘蓝结球中后期调查处理间病毒病和黑腐病的发病株数和发病程度,在叶球采收期统计产量并测定品质,比较灌水频率对"秦甘60"甘蓝品种抗病性、品质和产量等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在"秦甘60"甘蓝品种栽培中,灌水频率为8d时病害最轻,病毒病和黑腐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48(HR)和1.85(HR),产量最高,可达71896.0kg/hm2,较对照增产9.3%;5个灌水处理中灌水间隔越短,结球越紧实,帮叶比较大,中心柱变长,可溶性糖和干物质含量增加,叶球鲜食口感更为脆甜,品质更优。【结论】"秦甘60"甘蓝品种在秋季栽培的水分管理中,当第1片莲座叶展开统一灌水后,以灌水频率为8或10d的灌水效果较好。总体而言,灌水频率为6,12,14d时,甘蓝植株容易感染病害,叶球品质变差,产量较低;而灌水频率为8或10d时,甘蓝植株高抗病毒病并兼抗黑腐病,叶球紧实度≥0.6g/cm3,帮叶比≤25.3%,中心柱≤5.86cm,营养丰富、质地脆甜、品质优良,产量高,可实现"秦甘60"甘蓝品种抗病优质丰产的标准化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6.
早春保护地栽培的甘蓝易发生叶球开裂,这样不仅影响甘蓝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还容易感染病害,影响贮藏和运输。  相似文献   

7.
甘蓝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蓝品质性状已成为当前主要育种目标之一。其主要品质性状。球叶帮叶比、叶球紧实度、叶球中心柱长度。球叶纤维素、可溶性糖、粗蛋白、VC、VB、干物质等相互间相关性是可溶性糖与纤维素含量之间(r=-0.4087)呈显著正相关;帮叶比与干物质含量之间(r=0.3268)、帮叶比与纤维素含量之间(r=0。3015)呈显著正相关;其它品质性状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越冬甘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冬甘蓝耐寒.不加任何设施保护,能露地安全越冬。省工,省本.管理方便。结球紧实,叶片肥厚.中心柱较短,品质优良,食味佳,叶球净重1kg左右。能在12月至翌年3月陆续上市,比大棚甘蓝提前上市,具有较高经济效益。而且,冬季栽培无病虫害危害,不需使用农药.生产出的甘蓝是一种优质无公害蔬菜和绿色农产品。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春甘蓝新品种春甘2号叶球高扁圆形,植株表现生长势旺盛,耐抽薹性、耐裂球性突出,开展度中等,可适当密植,外叶蜡粉少,叶球鲜绿,品质好,适合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作露地越冬栽培。介绍了该品种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特征特性、播期育苗、定植、大田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正甘蓝原产自欧、美洲国家,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等较冷凉地区及华南等地。甘蓝定植后约50天采收,生长势旺,栽培容易,叶色鲜绿,圆球形,叶球紧实,叶质嫩脆,品质优良,商品性好,且耐运输及储藏,是出口及内销较受欢迎的品种之一,适合南方春、秋及北方春季种植。一、品种选择甘蓝栽培所用的品种,按其栽培目的和上市时间的不同而定。小拱棚早春地膜栽培多选用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春冠甘蓝株高25厘米,开展度60厘米;叶色翠绿,蜡粉中等,外叶数12片;叶球桃形,单球重1.5公斤左右;肉质脆嫩,味甘甜;具有耐寒、早熟、外观好、品质佳等特点。市场前景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春冠甘蓝品质较优,适合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栽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紫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顶芽或腋芽能形成叶球的一个变种。别名紫洋白菜、赤甘蓝等。植株生长中等叶球为卵圆形。紫甘蓝结球紧实,色泽艳丽,产量高,耐贮运。在乐都县主要以早春温室育苗,大田定植栽培。其栽培技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寒绿甘蓝是山东省菏泽市高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于1997年从进口甘蓝品种材料中选育出的一个中熟、高产、抗寒、耐抽薹的优良品种. 寒绿甘蓝属中早熟品种,叶球呈圆形,植株开展65厘米,叶球高20~24厘米,横径16~20厘米.叶色浓绿,包球紧实,外叶8~9片,品质极优,在市场上极受欢迎.单球重1.5千克,中柱短,极耐裂球和抽薹.采收期长,耐贮性好,抗寒力优于同类品种.  相似文献   

14.
《农家科技》2008,(2):7-7
西园四号甘蓝系国家科技攻关成果,是西部地区夏秋甘蓝主推品种,也是高山蔬菜基地反季节栽培的首选品种,该品种早中熟,抗病毒病,性状整齐;叶球扁平,结球紧实,品质佳,耐储运;亩产4500-5000千克。  相似文献   

15.
小路 《北京农业》2010,(4):55-55
雄性不育中甘11号甘蓝新育成的早熟春甘蓝。整齐度高,杂交率近100%。近圆球形,品质优良,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定植到收获50天左右,667米。产可达3000~3500千克。主要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栽培。中甘17号甘蓝早熟春甘蓝。叶球紧实,近圆球形,品质优良,耐先期抽薹,耐裂球。整齐度高,可密植,抗逆性强,定植到收获约50天左右。单球重约l千克,667米。产约3400千克。适于北方地区春季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南方部分地区也可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6.
《当代农业》2010,(15):26-26
一、品种简介 春丰春甘蓝王牌品种,全国审定。早熟,丰产,耐寒,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抽薹),品质优,成熟期一致,晚收1周无裂球现象。亩产3000~4000公斤。叶球桃形(胖尖),结球紧实,单球重2公斤以上。外叶12片左右,叶色灰绿,蜡粉中等。亦可作秋甘蓝栽培,经济、社会效益均佳。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0,(15):26-26
一、品种简介 春丰春甘蓝王牌品种,全国审定。早熟,丰产,耐寒,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抽薹),品质优,成熟期一致,晚收1周无裂球现象。亩产3000~4000公斤。叶球桃形(胖尖),结球紧实,单球重2公斤以上。外叶12片左右,叶色灰绿,蜡粉中等。亦可作秋甘蓝栽培,经济、社会效益均佳。  相似文献   

18.
春眠甘蓝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平头型中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75厘米左右,株型较大。叶色灰绿,蜡粉中等,叶缘微下卷,外叶14片左右。叶球扁平,单球重2.5公斤左右,亩产量4000公斤以上。冬性强、中熟、丰产、品质优。  相似文献   

19.
对3个甘蓝品种叶球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研究表明,甘蓝叶球不同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由外向内其含量变化可分为3个区段:色素含量速减区、色素含量缓减区和色素含量近零区;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r≥0.989,其中叶绿素a对叶绿素含量的贡献最大;品种之间,叶球叶绿素总含量秦甘80表现最高,秦甘70次之,秦甘60最低,表明甘蓝品种间叶球叶绿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生产中,种植春甘蓝有时会发生先期抽苔现象,给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特别是遇到暖冬的年份,更容易发生.为保证以幼苗越冬的春甘蓝能够顺利地形成叶球,提高产量和质量,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