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雷锋精神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也是弘扬雷锋精神的主体,高校应加强舆论引导、发挥时代雷锋典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扩大群众参与度,将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推进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成才、国家社会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下大部分大学生有明确的价值观,但是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出入,且有相当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抵触或无所谓的心理。部分大学生对于涉及自身利益以外的社会存在关注度不高,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传播方式上,大学生更喜欢大众传播方式和社会实践的形式。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表述,做到理论彻底,并明确其具体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解释力;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创新校园大众传播方式,注重实践性;要加强价值观和责任感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发挥其重要教育作用;要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相应的校园软环境。  相似文献   

3.
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已经传承了六十多年,它的基本内涵是忠诚精神、敬业精神、仁爱精神和勤俭精神,暗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弘扬雷锋精神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农耕文化残留的小农思想影响着农业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农业高校大学生的现实性与理论的指导性之间缺乏有效桥梁纽带,新媒体传播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等成为制约因素。通过培育先进农业文化、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和新媒体传播引领作用、以"三农"社会实践为重要载体等途径,在农业高校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弘扬民族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品质,探讨如何弘扬时代化雷锋精神,可以进一步探索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发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为此,阐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并通过回顾雷锋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的历史经验,从而探讨出雷锋精神时代化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
主流价值的认同障碍在大学生中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化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危机是高校思政课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等方面来教育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如何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雷锋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弘扬雷锋精神,做好高校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及非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太平桥村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现状展开调查,有助于在红色乡村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加强道德风尚建设。调查表明:村民对雷锋精神普遍持认同态度,村民践行雷锋精神形式多种多样,村委会对雷锋精神进行了一定宣传,雷锋精神传承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在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村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狭隘、践行过程中顾虑较多,村委会宣传方式创新不够,国家及社会关注度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着重从村民、基层党组织、地方政府等层面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主力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群体。对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力的培育可以从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个人修养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各城市的道德建设也正突飞猛进。将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城市道德建设的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内涵。如今城市建设发展迅猛,要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产生新的时代道德模式,通过优化高校教育、丰富社会活动载体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等多种途径,来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文人画"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它是转型期文化中的一个比较特殊而矛盾的复杂案例。其"新"主要表现在: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半个文人画家对理想之美、生活之趣、时代气息的不倦追求。  相似文献   

12.
《念奴娇》自产生起,历来为文人雅士所追颂。由起初可能讴歌“念奴”歌女而兴,起于“香艳”,经两宋文人整理扩充,词牌迭变.内涵渐丰富,脱离了曲调偏于香艳的本色限制,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苏轼词创的影响,其题材、神韵以及表现方式开始被后世词人广泛接受和沿袭,新风并出。《念奴娇》一调在宋代共有616首词作被用于依调歌唱,成为宋代使用频率最高的三大长调“金曲”之一。苏轼之革新更开启了后代词人对其声律特征和民族情感的沿袭之风。文章对《念奴娇》词牌、格律、声韵、以及诗风的发展和沿革略作考证,以探《念奴娇》源流演变以及其在宋词史上的领袖地位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蓄水池”,康德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深刻影响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其贡献在于倡导并实践批判的精神。然而康德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当前,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高扬“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精神,“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由康德所奠定的那种高瞻远瞩的理性批判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珍惜和深思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汪榕培、潘智丹的《英译〈诗经.国风〉》中《邶风.静女》第二章有关诗句的理解和翻译,从训诂学、文学文本、名物学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论证,结论是《邶风.静女》中"彤管"不是指"乐器或笛子",而是一种"红色的管状茅草",因而该诗中的"彤管"不应译为"a flute all red",而应译为"a red grass"。所以原诗第二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宜译为"The maiden chaste,demure,gives me a red grass.The grass bright and pure,stirs love of my lass."因为从汪榕培先生提倡的"传神达意"的标准来看,修改后的译文无论从韵式、意境还是文化意象、内涵的翻译方面更贴切。  相似文献   

15.
从理念与文化层面上解读“农家书屋”工程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书屋"工程的概念是在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背景下,源于对农业发展内外环境的认识和判断提出的,对加强新农村文化内涵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引作用。笔者认为,"农家书屋"工程不仅是涉及到民生的命题,同时也是发展的命题;它的建设和发展除了要创造自身"造血"功能,谋求"内外兼修"外,也要创新服务模式,探索走市场化的路子,真正实现"农家书屋"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6.
“是”与“应当”的问题是伦理学的基础问题,高校学生工作的“是”与“应当”问题则主要表现为如何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使高校学生工作实现自我本质的问题.高校学生工作要体现大学精神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目标,但主要阻碍在于面对理想与现实、权利和责任的矛盾冲突,失去了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为此,高校学生工作需以批判精神为基础,奠定自身本质的根基,在具体方案和根本目标之间寻求统一的合理性,并坚持以大学精神为导向指引本质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实习是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而教育实习模式是实现教育实习目标的基本途径。通过结合我校思政教育专业20多年的教育实习经验,界定了"定点定向、委托代管"教育实习模式的主要涵义,分析了它的主要特点及其现实意义,并提出了该实习模式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探讨了“Visual FoxPro”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进而分析了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被大家所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各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特点,提出了端正大学生自主学习态度,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培养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重视教师的监督作用等具体的方法,希望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被王德威先生评为“有别于‘感时忧国’的文学正统”的胡兰成于五四之后形成了对于“中国文学的作者”独到的诠释。他将中国文学作者划分为士与民两类,并分别论述士与民的文学及文学精神。将士的文学精神概括为“礼乐文章的自觉”,把民的文学精神刻画为“好玩”与“喜反”。同时,胡兰成对士与民的文学之关系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发现了民的文学与士的文学兴盛期交替出现,阐释了士与民的文学之间教化与被教化的关系。同时将士与民一同安放在中国千百年来深邃而现实的人世礼乐风景里,认为他们同是人世礼乐风景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