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烯效唑包衣处理对花椰菜种子活力和幼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栋栋  宋文坚  熊自立  杨杰  胡晋 《种子》2005,24(4):65-67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包衣处理对花椰菜种子发芽、幼苗素质、POD和CAT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包衣花椰菜种子会延缓其出苗,延长其平均发芽时间,降低种子的发芽率,但适宜浓度的烯效唑包衣能有效地降低苗高、促进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加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有利于壮苗的培育.在本试验所用的几种不同浓度的烯效唑种衣剂中,2号种衣剂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对镉胁迫下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珍 《种子》2009,28(2)
研究了镉胁迫下外施水杨酸(SA)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01~0.10mmol/L)的Cd2+对花椰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随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根长、活力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上升,POD、CAT、APX活性增加.SA处理能有效缓解高浓度镉引起的细胞伤害和氧化胁迫,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Cd2+(12.5,25,50,100mg/L)处理花椰菜种子,研究花椰菜种子萌发、根生长以及叶绿素、Pro、MDA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花椰菜种子的发芽率、根生长受抑制;MDA和Pro含量升高、叶绿素含量总体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黄金百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形成规律和糖酸代谢限速酶活性变化,本研究以黄金百香果为研究材料,测定黄金百香果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EMP-TCA代谢限速酶活性等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黄金百香果的果实发育,果皮厚度不断减少,可食率不断增加。(2)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在T5时期(花后14周)均达到最大值,且在T7时期(花后16周)出现退糖现象;可滴定酸(TA)含量在T3时期(花后12周)含量最高。因此,T6时期果实风味最佳。(3) EMP-TCA代谢限速酶与果实糖酸含量具有相关性,TSS与磷酸果糖激酶、柠檬酸合酶呈负相关,与丙酮酸激酶、胞浆异柠檬酸脱氢酶呈正相关;可溶性糖与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呈正相关,与柠檬酸合酶呈负相关;TA与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柠檬酸合酶、胞浆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呈负相关,与丙酮酸激酶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黄金百香果最佳食用期的选择和品质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柠檬酸合酶与柠檬酸的积累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其与酸含量的关系,为研究该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柠檬酸合酶基因进行克隆,并采用半定量PCR法对哈姆林叶片、果肉和果皮中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克隆得到柠檬酸合酶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535bp,ORF区含471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对显示,哈姆林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与其他植物的该基因高度同源。半定量PCR结果显示果肉和果皮中柠檬酸合酶基因在各个时期的表达基本没有变化,而叶片中其表达水平随果实发育成熟不断降低,与果实中柠檬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叶片中柠檬酸合酶基因表达与果实酸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黄皮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一些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皮种子在吸水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的含量下降;异柠檬酸裂解酶、α-和β-淀粉酶的活性先上升,然后下降;10~(-2)~10ppm ABA处理种子,使种子活力增加,100ppm ABA明显地降低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7.
张二芳  李元圆  郝旺林 《种子》2022,(12):93-97+105
以芫荽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9%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0、20、40、80mg/L)的甜菜碱(GB)对芫荽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未加PEG和GB的蒸馏水组为空白对照(ck),以只添加PEG未添加GB的为条件对照(CH)。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芫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下降,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増高,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与CH组相比,随外源GB浓度的增高,芫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先增高后降低,芫荽幼苗叶绿素含量、POD、CAT活性先增高后降低,MDA、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其中20 mg/L的GB对PEG胁迫下芫荽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的缓解效果最显著,显著提高了芫荽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臭椿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采用0.O%、0.2%、0.4%、0.6%、0.8%、1.O%NaCl溶液对臭椿种子萌发进行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臭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种子萌发后幼苗的苗高、根长、叶绿素含量也呈下降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平稳下降后在NaCl浓度达到0.6%时又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差异极显著.臭椿种子发芽可忍耐0~0.4%的NaCl胁迫环境,发芽幼苗生长可忍耐0~0.6%的NaCl胁迫.  相似文献   

9.
探讨水果黄瓜幼苗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揭示水果黄瓜抗铅性提供理论依据。在200 mg/L硝酸铅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0,100,300,500μmol/L)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水果黄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硝酸铅对水果黄瓜种子的萌发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使可溶性蛋白与丙二醛的含量升高,POD、CAT活性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加入硝普钠(SNP,NO供体)对水果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增加POD、CAT、SOD活性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外源NO能显著促进Pb2+胁迫下水果黄瓜种子萌发,增强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提高保护酶活性,明显缓解幼苗叶片受到的氧化损伤,其中以100μmol/L SNP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4种苔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千粒重、生活力、含水量)和种子主要内含物(淀粉、粗脂肪、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矿质元素)含量与发芽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活力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正相关,千粒重、含水量与发芽率、发芽指数负相关;粗蛋白、粗脂肪、纤维素和矿物质含量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影响较小,淀粉含量与种子的发芽显著正相关,半纤维素与种子发芽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罗勒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实验研究不同浓度NAA、GA3、IBA和6-BA对罗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NAA、GA3、IBA和6-BA浸种24 h,通过浸种后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以及幼苗各项指标的不同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罗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的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提高26.6%,总叶绿素含量增加30%,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加70%;25 mg/L的IBA浸种后种子发芽率提高26.6%,总叶绿素含量增加25%,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加60%,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明显增加,因此,100 mg/L的GA3和25 mg/L的IBA浸种能够促进罗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建议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均分子量分别为3000、5000、10000的0.3%(w/v)壳寡糖溶液处理黑麦草种子并对处理过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幼苗抗病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分子量壳寡糖溶液处理黑麦草种子,均可以提高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且提高了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强了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诱导了病程相关蛋白(即,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表达。其中,以平均分子量为10000的壳寡糖对种子活力及幼苗的生长和抗病酶活性的影响最好,其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4%、60.47%;苗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98%、33.80%、43.17%、15.73%、26.41%。  相似文献   

13.
李阳  毛少利  李倩 《种子》2016,(8):21-23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二裂委陵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时,二裂委陵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当发芽温度为5℃或者超过20℃时,发芽特性均下降.当温度为10~15℃时,种子千粒重和种子发芽特性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二裂委陵菜种子最适合在10℃发芽.这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柠檬酸合酶与柠檬酸的积累密切相关。为了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进行了克隆,采用半定量PCR法对哈姆林叶片、果肉和果皮中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克隆得到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535bp,ORF区含471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对显示,哈姆林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与其他植物的该基因高度同源。半定量PCR结果显示果肉和果皮中柠檬酸合酶基因在各个时期的表达基本没有变化,而叶片中其表达水平随果实发育成熟不断降低,与果实中柠檬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叶片中柠檬酸合酶基因表达与果实酸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氯化胆碱提高烟草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燕  方力  姚照兵 《种子》2003,(5):44-46
用不同浓度的氯化胆碱(CC)溶液浸种后,能提高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脱氢酶及α-淀粉酶活性提高,烟苗株高和根系伸长降低,但根系活力和单位长度内的苗干重显著增加;叶片可溶性糖、脯氮酸、抗坏血酸及叶绿素含量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和外渗电导率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随氯化胆碱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明显提高。该结果表明氯化胆碱能提高烟草种子活力及抗逆性。  相似文献   

16.
多胺对玉米种子吸胀期间耐冷性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玉米耐寒自交系黄C和低温敏感自交系Mo17为材料, 研究了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引发对玉米种子吸胀中的耐冷性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种子经0.25 mmol L-1的Spd和Spm引发72 h后, 在5℃下低温吸胀不同时间(12、24、36和48 h)。结果表明, Spd和Spm引发提高了胁迫期间两自交系胚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 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Pro)含量, 降低了胚渗出液的核苷酸含量, 同时显著提高发芽率, 并显著缩短平均发芽时间。低温吸胀48 h后, 与对照相比, Spd和Spm处理分别提高两自交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18.5%和14.0%, 分别缩短平均发芽时间1.21 d和1.14 d。黄C在种子吸胀期间的耐冷性强于Mo17。总之, Spd和Spm处理能提高玉米种子吸胀期间的耐冷性, 提高低温胁迫下种子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21,(6)
为探讨外源赤霉素(GA_3)对NaCl胁迫下泡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毛泡桐、台湾泡桐和白花泡桐种子为试材,于不同浓度的GA_3溶液中浸种12 h,在0.3%NaCl胁迫下研究泡桐种子发芽参数和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以及对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泡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适宜浓度GA_3浸种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泡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泡桐根和芽的生长,增强了NaCl胁迫下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MDA含量,促进Pro和Chl的含量,明显缓解NaCl胁迫对泡桐种子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且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毛泡桐、白花泡桐和台湾泡桐分别在400、600 mg·L~(-1)和600 mg·L~(-1) GA_3处理时缓解盐胁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种子裂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裂颖的危害水稻谷粒的内颖与外颖的两缘相互勾合包被着糙米,构成完全封闭的谷壳。但杂交稻种子及其不育系却有严重的裂颖(包括谷壳裂纹和开裂)现象。种子裂颖在成熟期易导致穗上发芽;在种子贮藏过程中,裂颖粒(特别是其中的开裂粒)种子的生活力迅速衰退;催芽和育秧时,胚乳物质易外渗,严重影响整个种子批的发芽及幼苗生长,使混合种子(正常粒与裂颖粒自然混合)的发芽势、发芽率、成  相似文献   

1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755-5767
为探究辐射处理对朝天椒种子诱变效应的影响,确定辐射诱变朝天椒种子的最适宜条件。本研究选用朝天椒常规种‘中农千斤红’为试材,以25、50、100、200、300、400、500和600 Gy为辐射剂量处理,以不辐照(0 Gy)干种子为空白对照,分别对诱变种子发芽情况进行分析;60 d观测成苗植株形态状况和叶片气孔器特征;测定成苗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力(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出苗率、成苗率和壮苗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致畸率则上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植株表型性状突变情况愈加明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辐射剂量为400 Gy时出现最大值;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度持续升高;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逐渐增加,保卫细胞长先增大后减小,保卫细胞宽和气孔开度先减小后增大。在~(60)Co-γ辐射为100 Gy时发现优良变异株,结合回归分析,最终确定该品种辐射剂量的半致死剂量为377.14 Gy,也为最适诱变剂量。通过朝天椒材料诱变以期获得一些可遗传的变异,能为诱变育种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孔红  刘恬 《种子》2017,(11)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以不同浓度(10,20,30,40,50,60,70 mmol/L)的Na2CO3对非洲凤仙种子和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与Na2CO3胁迫浓度呈明显负相关.当Na2CO3浓度达到50 mmol/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显著下降,说明高浓度Na2CO3溶液对种子的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Na2CO3胁迫使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严重影响幼苗的光合能力,抑制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