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峰 《中国茶叶》2006,28(4):7-8
江西省婺源县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也是我国最早产茶的地方之一。婺源县在2005年7月1日正式启用了“婺源绿茶”原产地证明商标,要求全县茶叶企业今后统一使用“婺源绿茶”商标,其主打品牌“婺源茗眉”也于同年10月1日上市。从此,“中国茶叶之乡”婺源县告别了无统一商标,无主打品牌的历史,进入了一个以统一品牌为抓手,全面振兴茶业经济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婺源茗眉     
婺源是江西主要外销绿茶产区之一,县境位于赣东北角上,和浙江开化、安徽的休宁接界。境内山岭连绵,峰峦起伏,河川环绕,四季云雾不绝,气侯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栽培茶树的优越自然条件。远在唐朝之前,婺源就以盛产茶叶著称。由于茶叶产量多,质量好,婺源也就成为我国著名的绿茶产  相似文献   

3.
<正>一、基本情况江西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茶业是婺源传统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近年来,婺源县因势利导,调整茶叶产业结构,提出"大力发展有机茶产业,全力抓好婺源绿茶品牌整合,引导茶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快茶产业从资源经济向品牌经济、产茶大县向茶业强县转变",把茶产业发展定位"有机"高度,推进经济新常态下的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婺源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在最近两年国内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口数量相对减少、大宗茶销售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婺源县为了维护茶叶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重视科技开发,重视搞活流通,积极探索科技与企业联姻、企业与茶农联体、生产与市场对接的新路子,使茶叶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1994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内外销精制茶供货量均居江西全省各县市之首,茶叶产销两旺,效益不断提高,茶叶已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的重要地位。总结婺源茶叶的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经验。 1.县委、县政府对茶叶十分重视 婺源县产茶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婺源茶叶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对茶叶生产十分重视,把茶叶作为全县经济支柱产业来抓,提出婺源茶业须走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进精制加工、大幅度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新路子。自1993年以来,每年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指导茶  相似文献   

5.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分院位于婺源北郊,处于旅游热线上,婺源分院以茶叶和旅游为骨干专业。为更好地促进我校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促进旅游业和茶文化的更快发展,学院将通过招商引资途径建设一个“茶叶博览园”。博览园建成后,她将成为全国产茶区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全省茶文化和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茶产业科研和新技术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6.
潘水源 《茶叶》2004,30(2):121-121
婺源县委县府于5月1日至1 5日举办第一届婺源国际茶文化节。婺源地处中国绿茶的金三角地区,种茶、制茶已有1 2 0 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茶乡”之美誉。目前婺源县经营茶叶的个私企业已逾两百家,其中从事无公害茶生产经营并且年产值5 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0家,年产值1 0 0 0万元的企业有2家,婺源有机茶在欧盟市场占据70 %以上的份额。本届茶文化节以“展茶乡风采,会四海宾客”为主题,有百余家厂商来婺源展销茶叶产品,众多来自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茶文化专家欢聚婺源,共商茶事。茶文化节期间,举办了茶乡风情文…  相似文献   

7.
婺源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婺源是中国绿茶之乡,茶产业是婺源的传统特色产业。2006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3.77万亩,茶叶总产量5800吨,茶业总产值3.08亿元。本文将对国内外茶叶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婺源县茶产业发展机遇和威胁,通过对婺源县茶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判断婺源县茶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从而对婺源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婺源县产茶始于晋而盛于唐,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奠定了“婺源绿茶”的优秀品质和产业地位。2007年,婺源成功举办了“婺源绿茶杯”中国·江西首届茶叶博览会,“婺源绿茶”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县、乡财政扶持茶产业资金突破千万元大关,引进外资达3.16亿元,4家茶叶外贸企业挤进江西省农副产品创汇50强;当年发展标准化良种茶园1万亩,涌现出了一批“万亩茶乡,千亩茶村,百亩茶户”;实现茶业产值3.9亿元,  相似文献   

9.
汪松能  江茗  金彩虹 《茶叶》2009,35(1):36-37
本文介绍了江西婺源乡村的茶树栽培管理和茶叶初精制技术以及茶叶贸易的历史概况。简要描述了大畈茶叶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余接成 《中国茶叶》2005,27(5):10-11
2005年元旦前后,婺源县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去年12月22日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二是今年1月8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婺源被列入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该县江湾景区还新晋级为"国家4A级旅游区".旅游业是婺源开发的最成功的一个产业,茶业是婺源的传统主导产业,旅游业已经带动,并将更好、更快地促进婺源茶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玫瑰茶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茶是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分院(原江西省婺源茶校)科研工作者创制的一只茶叶新产品,曾获1993年新加坡国际饮料博览会金奖,多次获江西省茶叶优秀产品奖。该茶的品质特征为:外形完整美观,呈花朵形;内质香气馥郁,滋味醇和,汤色金黄。用玻璃杯冲泡,像一朵玫瑰花在水中缓缓开放,黄色的花蕊,红色的花瓣,绿色的花萼,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2.
“婺绿”之魁——“鄣公山茶”皖赣交界的婺源北乡的鄣公山所产茶叶,色泽翠绿油润、条索紧直、清秀如眉,白毫显露。开汤后,叶底芽壮肥厚、嫩黄柔亮、清汤碧液、滋味醇和、清香扑鼻,可谓是“婺绿”之魁。鄣公山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唐代之前就已生产,所产茶叶,绝大部分运往浮梁销售。自鸦片战争以来,鄣公山茶就以“大鄣山云雾细茶”而驰名远外。解放后,鄣公山上的茶农以采摘肥壮茶芽特制的“云峰”,品质极佳。现在,婺源茶校总结的“婺源茗眉采制技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日,从江西省农业厅获悉,经公示,狗牯脑、婺源绿茶、庐山云雾等5个品牌成为江西茶叶省级重点整合品牌,省政府今年整合1亿元涉农专项资金对这5个茶叶品牌进行重点整合和扶持。据悉,此次茶叶品牌整合是依托江西省现有名优茶叶品牌,选择有品牌基础、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茶叶品牌,集中力量从品牌宣传、创新研发、标准制定、质量监管、生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11,(5):38-38
4月20日,为期3天的2011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茶博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家参展商带来西湖龙井、婺源绿茶、普洱等品种的茶叶供参观者挑选、品尝。图为参展商在茶博会上向顾客介绍茶叶。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5月19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国内各地综合试验站70名茶叶植保专家到婺源举办茶树病虫害测报及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现场会。会议代表一行参观考察了该县鄣公山公司茶树病虫害测报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救济处理中,茶文化的天生合一、尊人、贵生、坐忘、无己、道法自然等,扮演着重要的"润滑剂",除了法理之外的体育课伤害事故补偿及救济对策,人道主义的救济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婺源墨菊     
婺源是江西的茶都,也是全国定点茶叶基地县。县内山峦叠障,云雾缭绕,溪涧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得天独厚的传统名茶产地。 1987年该县茶叶局的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创制成功一种色泽墨绿、汤色黄绿清澈、香气高爽、形如雏菊的新名茶——墨菊茶。同年在上饶地区名茶评比中,荣获创新优质名茶奖,在1989年参加农牧  相似文献   

18.
正江西省婺源县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婺源茶叶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1999年昆明世博会金奖,是中国名牌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婺源县提出了坚定不移地以发展有机茶为方向,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的茶业发展战略。2014年,该县茶园面积11734hm~2,其中有机茶园2000 hm~2,绿色食品认证茶园7334 hm~2,生产茶叶1.35万t,实现茶产业系列产值22亿元,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西地处全国绿茶金三角产区,产茶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庐山僧侣劈岩削谷,取诸崖壁间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到了唐代,江西茶叶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饮茶之风也极为盛行。当时江西浮梁、婺源一带不仅是著名的茶叶产区,还是重要的茶叶贸易集散地。宋代江西进入茶叶生产飞跃发展的时期,江西的年产茶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宋史·食货志》谈到东南各地六十六州二百四十二县中的紫笋、阳羡、日铸、谢源、黄龙、双井六个极品名茶,江西就占有一半。江西的婺绿、饶绿、浮红、宁红、遂川狗牯脑、庐山云雾、井冈翠绿、宁都小布岩茶等均为茶中珍品,在国际茶叶贸易中享有较高声誉。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婺源茶厂技术革新小组设计制造成功减震式茶叶圆筛机。经过试验,效果良好。减震式茶叶圆筛机的机体长95厘米,宽78厘米,高140厘米,重达175公斤。动力功率0.8千瓦,转速185转/分钟。筛框倾斜5°。振动频率约2.5赫兹,噪声82分贝。加工量200件/日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