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4月8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海南三亚滕桥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课题责任专家郑家团研究员,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广西区农科院水稻所、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华南稻区水稻育种团队专家,到三亚市的福建南繁育种基地,现场观摩了项目组展示的  相似文献   

2.
正为加强华南稻区强优势水稻优异种质资源交流,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华南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负责人郑家团研究员召集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区农科院水稻所、海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等5家单位,在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开展强优势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由袁隆平院士、朱英国院士和谢华安院士等领衔,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涵盖全国6大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内数十支强优势杂交稻育种研究团队,于2015年4月8-10日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了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4年课题年度总结会暨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现场观摩会。院水稻所作为子课题的牵头单位,其三亚藤桥的南繁基地承担了此次会议华南稻区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展示观摩现场。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4月12-14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承办的国家863项目"水稻航天生物育种关键技术与新品种选育研究"水稻航天诱变新品种现场考察及学术交流会在海南三亚顺利召开。四川省农科院、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等与会代表一同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三亚藤桥南繁育种基地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4月1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教授在武汉大学李绍清教授、胡俊博士的陪同下莅临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考察、指导。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谢华安研究员、我院院长助理郑家团研究员和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黄庭旭研究员等陪同朱英国院士一行详细查看了我院水稻研究所在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展示的水稻新品种,谢华安院士向朱英国院士等一行详细介绍了展示的水稻新品种和后备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由袁隆平院士、朱英国院士和谢华安院士等领衔,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涵盖全国6大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内数十支强优势杂交稻育种研究团队,于4月8日-10日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了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4年课题年度总结会暨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现场观摩会。院水稻所作为子课题的牵头单位,其三亚藤桥的南繁基地承担了此次会议华南稻区强优势杂交稻新品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4月8日,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农业良种选育及集约化种养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二"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启动会暨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南繁基地召开。在重大专项首席专家谢华安院士、农科院张伟光副院长、院长助理郑家团研究员等陪同下,福建省科技厅张天明副厅长、农业处程绍汉处长一行莅临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与在海南南繁基地的全体科技人员一道,对福建省重大专项专题二"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的参加单位,包括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4月8-10日,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同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项目2018年度总结与工作计划会在海南三亚召开。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谢华安院士、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员叶世英博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齐绍武主任、项目首席专家袁定阳研究员、院水稻所占志雄所长,以及来自7个课题共44家科研院所的近120名代表参加会议。9日上午,与会代表们参观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亚基地、国家水稻公园、院水稻所强优势杂交种展示示范现场。下午,召开项目2018年度总结与工作计划会。会上,项目组和7个课题的首席专家或责任专家分别从课题实施情况、凝练阶段性重大成果、2018年工作亮点、2019年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汇报。课题二由我院水稻所责任专家郑家团研究员进行汇报。谢华安院士对项目进行了点评,他对项目研究进展表示充分肯定,特别指出各稻区对杂交优势利用、优势类群创建和强优势组合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的研究对国内杂交稻领域乃至国际上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强调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面临着市场劳动力紧缺等问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强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简称体系)的内部交流,宣传体系近年来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成果,2021年4月18日,体系首席专家黄庭旭研究员召集体系及福建省水稻联盟成员在海南福建省南繁育种新品种展示基地召开现场观摩会。参会人员对展示品种进行详细观察,对品种的优缺点进行评价。通过此次观摩,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福建省水稻育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尤其是育成了米质优、抗病、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各承担单位协同攻关,促进水稻育种材料与技术方面的交流,2016年9月19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杂交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沙县夏茂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基地,福建省农科院谢华安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教授、  相似文献   

11.
张建福 《福建稻麦科技》2010,28(2):F0003-F0003
<正>2010年4月11日,在福建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研究员的倡议下,经重大专项专题一责任专家郑家团研究员的积极组织和号召,福建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专项专题一:水稻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召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翁伯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24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第1次课题组工作会议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召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中心党委书记青先国研究员等有关领导与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课题负责人邓华凤研究员主持,各成员单位课题主持人分别从研究基础、2009年工作计划、组织管理及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制定了2009-2010年工作计划和强优势杂交稻的技术标准,提出了加强组织管理及课题组成员之间交流与协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0月29-31日,我院水稻所黄庭旭副所长带领团队蒋家焕博士、周鹏助理研究员一行3人参加由华南农业大学举办的"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华南稻区2015年晚季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科院、福建省农科院等11个省市农科院(所)、高校的51名水稻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此次观摩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处副处长赵炳然研究员、Monsanto公司科学院吴坤生博士全程参加了此次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落实院两会精神,做好新品种示范和部署2019 年院士工作站工作,2019 年3 月1 日,在走访宁化县后,谢华安院士继续带领水稻所占志雄所长、张建福副所长、郑家团研究员、王乌齐研究员一行来到尤溪县、沙县,开展春季水稻种植和示范基地建设调研、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4月5日,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省三亚藤桥福建省南繁基地举行。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岿然、院领导陈永共、张伟光、陈世奎莅临现场观摩指导。现场观摩会由谢华安院士主持,福建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处、院科研处、党办负责同志以及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生物所,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厦门大学等项目承担单位的有关科研人员参加观摩会。现场观摩会上,谢华安院士、杨惠杰  相似文献   

16.
特优716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龙特甫A×南恢716”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在国家863计划海南研发基地进行的全国水稻新品种大区展示中,试验产量达740 kg/667m2,比对照1培杂双七增产35·8%,比对照2Ⅱ优128增产28·5%,单产居参试的158个水稻组合第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作物冬季南方繁育基地第一个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生物技术实验站 ,近日在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试验中心建立。该实验站的建设 ,旨在改善我国农作物冬季南方繁育基地农业科研的设施条件 ,提高研究水平。近年来 ,飞速发展的生物技术给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带来了新的希望 ,生物技术正与常规育种相结合 ,成为选育新品种的重要手段。由于种种原因 ,作为我国农作物良种冬季繁育基地的海南南繁基地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生物技术实验室 ,更没有一个面向全国南繁科研人员的开放实验室。此前 ,南繁期间科研人员要么被迫放弃实验…  相似文献   

18.
王颖姮 《福建稻麦科技》2019,37(1):F0003-F0003
为推动和加快水稻所优质稻选育步伐,展示农业农村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优质稻育种的最新成果,2019年2月1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举行农业农村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优质自育稻米品鉴会。鉴评专家组包括谢华安院士、水稻所占志雄所长、王乌齐研究员、郑家团研究员及科技人员等20余人。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周少川研究员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一文中扼要介绍了核心种质的提出、核心种质的表型研究和育种实践、核心种质的分子育种及核心种质育种探索的重点,较系统地勾勒出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的全貌。丰丝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2003年在广东省试种面积达4000多hm^2,2004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目前在华南稻区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0.
赫诚 《北方水稻》2006,(1):73-73
水稻良种繁育单位要严格按种子繁育规程繁育良种;严格除杂除劣,保证种子纯度;安排好水稻新品种展示田;找好代销商;搞好稻农技术培训工作;适时召开水稻新品种观摩会;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