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陆市位于鄂北岗地与江汉平原交汇处,属丘陵粮食主产区。辖15个乡镇办事处、1个开发区,国土面积1355km2,总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口48.5万,耕地面积3.6万hm2,其中水田2.9万hm2。安陆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全国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2.
1基本情况 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游.全县辖27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13.74万人,乡村人口74.73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58万hm^2,其中水田5.77万hm^2.旱土0-81万hm^2。该县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1万hm2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70万t以上.年均出12I商品粮30万t。198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1996年、2003年、2004年、2009年和2010年5度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光荣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同时2010年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县”。2发展粮食产业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57.05亿kg,其中商品量约占78%,首次实现了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全国双第一。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种粮大户发展较快。根据黑龙江省农委统计,6.67hm2以上种粮大户的粮食总产已经占到全省粮食总产的4.16%。这一群体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观察点1000个玉米及大豆种植大户调查,对调查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农户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设江西优质粮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其国 《土壤》2005,37(3):225-229
江西省是我国13个国家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是保证50年不断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的重要省份。为进一步发挥江西省粮食生产潜力,向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本文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针对江西省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建设优质粮仓的资源潜力与关键问题,提出建设优质粮仓的有关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6.
1研究背景 从我国粮食生产布局看,95%的商品粮生产集中在13个主产省区,近几年粮食增产的90%以上来自主产省区,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初步确定的679个粮食生产优势主产县和471个有较大提升潜力的县中,90%的主产县和50%以上的潜力县集中在13个主产省区。  相似文献   

7.
河南是全国小麦生产和调出第一大省,小麦面积500万hm^2,每年向市场提供的商品小麦占全国的25%-30%,河南小麦长期保持着“三个第一”(面积第一,总产第一,提供商品粮第一)。2008年全省小麦收获面积526万hm^2,总产306亿妇,占全国夏粮总产的25.4%,单产383.1kg/667m^2,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纪录。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347.2万hm^2,占麦播总面积的66%。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丰歉已经密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形势和人民温饱饥饿,日前正在进行的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必将为今后河南省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白城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始终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和"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粮食生产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素平  张乐勤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3):167-173,187
[目的]探索安徽省粮食安全与耕地压力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为管理层制定粮食安全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C-D生产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安徽省1995-2013年粮食生产与耕地压力的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的矛盾突出.人口由1995年6 000万,增至2013年6 929万,呈线性增长态势,而耕地面积则由1995年4.29×106 hm2减少至2013年4.19×106 hm2,呈下降态势;(2)研究时序内,耕地压力指数均值为0.345,承载力指数均值为0.747,耕地资源禀赋尚处盈余状态,为全国商品粮盈余地区,平均盈余率达25.32%;(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影响,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001 458,0.116 508,有效灌溉面积、劳动力、农机总动力、化肥、农膜、农药、农村用电量对粮食生产具有弱负向影响.[结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是保障安徽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探索》2010,(6):F0003-F0003
枣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万亩,常年种植小麦面积120万亩左右,总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80万人。下辖12个镇、3个城区办事处、2个农场管理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04年、2006年、2007年、2Q08年先后四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09年又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粮食生产连续6年喜获丰收,总产达25亿斤。  相似文献   

11.
二熟耕作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3.2%。1985年以来该区粮食生产形势及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黄淮与江淮地区粮食总产量分别增长47.63%和61.67%,四川与西南地区粮食总产量增长43.76%和10.32%。二熟耕作区未来粮食增长的重点应放在黄淮与江淮地区,其技术对策为主攻高产田,大力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以提高综合效益,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科学评估湖北省土地资源和人口可持续发展现状,对湖北省1949—2012年的粮食生产特征和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引入粮食生产相对波动指数、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模型进行详细评估。[结果]研究期内湖北省粮食生产呈周期性波动特征,生产过程受自然灾害和政策影响显著,平衡外界影响因素能力薄弱,容易出现起伏;人口增幅小于粮食产量增幅,人均粮食占有量呈4个明显波动周期;2012年湖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主要以人口超载、粮食短缺为主要特征。中部平原湖区耕地资源丰富,人粮关系协调,为粮食盈余区域;西部山区和东南部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缺乏,人口压力较大,粮食短缺,为人口超载区域。[结论]保护耕地,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稳定粮食生产政策是切实保障湖北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农业部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来.辽中县连续5年承担国家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任务。县委、县政府转变粮食生产工作机制.以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协调涉农部门、统筹支农项目,以科技进步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合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使辽中县农业生产飞跃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九联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其中2012年粮食总量达到61.65万t。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农作物果实而忽视农作物的秸秆。我国每年生产5亿t粮食.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亿t(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t)。却有2亿t秸秆白白腐烂和焚烧,这其实是白白浪费了生产2亿t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因此.充分发展秸秆产业,提高秸秆利用率,实质上等于提高了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产出率。  相似文献   

15.
素有“农业上县”美誉的高安市,以盛产粮、棉、油、猪、牛、菜等著称于赣,先后列入国家商品粮基地、优质棉基地、商品猪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优质肉牛生产基地,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自1989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至今,该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东北三省区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17,(5):1055-1060
东北三省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粮食生产能力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以1980/1996~2014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分析预测了东北三省区2020年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作与非粮作面积比、粮食作物结构、三大粮食作物单产和粮食总产量。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东北三省区耕地面积为27841×103 hm2,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面积比为90.9:9.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2448×103 hm2,粮食总产能力为1.41×108t,与2014年相比增产60.2%,未来东北三省区粮食总生产能力呈稳定上升之势。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甘肃省农业种植结构的战略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后,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经济效益成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通过对气侯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农业种植结构的战略调整方向:中部地区应大规模退耕还草,发展畜牧经济;陇东南特别是陇南地区应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粮食和特种经济作物;河西地区应发展成为优质瓜果及商品粮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8.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著名的玉米带和大豆主产区,但水土流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剥蚀表土、恶化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和侵蚀沟侵吞耕地上,估算坡耕地水土流失导致的粮食减产和侵蚀沟导致的粮食损失总量达108亿kg左右。通过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改造中低产田、治理水土流失、科学施肥、应用新品种和耕作栽培新技术等,在未来15~20年内,可实现增产粮食约2 000万t的目标,相当于全国为保障粮食安全需新增4 000万t粮食生产能力的50%。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湖北省枣阳市承担农业部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涉及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共建立“万亩示范片”25个,示范面积2.22万hm^2,较2012年增加2133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0.1%。创建过程中,该市以提高单产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吉林省25个商品粮基地县为研究对象,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收敛问题,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在2005-2010年间呈现出绝对β收敛,并对原因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