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方式种植山药,容易出现多毛、表皮粗糙、弯曲和分杈等现象,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商品性.而采用塑料套管栽培山药,不仅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山药的商品性,而且山药伤损数量大幅度减少,同时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省工省时、收获方便和一次投资可多次使用等优点.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常规方式栽培山药,容易出现多毛、表皮粗糙、弯曲和分叉等现象,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商品性。而采用塑料套管栽培山药,不仅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山药的商品性,而且山药伤损数量大幅度减少,同时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省工省时、收获方便、一次投资多次使用等优点。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高效农业示范园的菜农,采用塑料套管新技术栽培山药,不仅解决了传统方式栽培山药容易出现多毛、表皮粗糙、弯曲和分权,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商品性等问题,使山药的产量和效益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4.
山药营养丰富,可药食兼用,滋补食疗。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山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传统的种植方法产量低而不稳。为提高山药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其商品性,我们在太谷县胡村镇北阳村,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与示范,  相似文献   

5.
山药烂种死苗是由于缺少某种元素、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或生产管理措施不当,导致早春田间出现缺苗断垄,不仅影响了山药的品质和商品性,还会造成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5,(8):66-67
通过套管栽培试验,研究套管填充物及入土深度对山药产量和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套管内填充细泥土并将套管埋入土壤深度90cm(即处理A1B1)的产量最高,为2587.96kg/667m2,为大棚网室套管生产山药的最佳组合,且生产的山药块茎商品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山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传统的种植方法产量低而不稳,产量一般每亩在1500kg左右,而且品质差,农药残留重.为提高山药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其商品性,近几年经过大量的栽培试验和研究,探讨总结出一套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每亩产量突破了3500kg,经济效益显著,产品符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现将出口山药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秸秆套网袋栽培对紫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秸秆(稻草)套网袋栽培技术对浙江黄岩紫山药(又名紫莳药)的产量、品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山药秸秆套网袋栽培可适当增加单株块茎数,同时块茎也相对较大,因此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秸秆套网袋栽培的紫山药块茎相对细长,外形比较受欢迎,同时还能在生长过程和收获时保护紫山药免受地下害虫危害和损伤,外形美观、光滑、完整,具有较好的商品性;另外,秸秆栽培有利于提高紫山药的山药皂苷、可溶性糖、粗多糖和黏液多糖等营养和保健养分含量。秸秆套网袋栽培也属于秸秆栽培,虽然套网有降低山药皂苷和黏液多糖含量效应,但其营养和保健养分的含量仍然较高,因此秸秆套网袋栽培紫山药的商品性和内在品质均提高。  相似文献   

9.
山药营养丰富,可药食兼用,滋补食疗。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山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传统的种植方法产量低而不稳。为提高山药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其商品性,我们在太谷县胡村镇北阳村,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与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每666.7平方米产量突破2000公斤,产值达28000余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引进的8个山药品种生育周期、植株性状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和长芋、麻山药、平遥山药生长势最强,产量最高,但麻山药与平遥山药块茎出现分叉,畸形率高,商品性差;西施山药、河北紫药山药生长势较弱,产量中等,但表皮光滑,肉质细腻;紫山药、铁棍山药生育周期长、生长势较弱、产量较低。综合考虑适应性、产量、品质和市场因素,大和长芋、西施山药和河北紫药适合陕西榆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采用"3525"肥料试验方法,以怀山药1号(铁棍山药)为试验材料,连续三年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施用对山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得出最佳的组合比例。结果表明,在怀庆府焦作辖区,种植怀山药1号(铁棍山药)最佳的配方为N_3P_2K_5,即每亩施纯N为23.0 kg、纯P为18.7 kg、纯K为46.3 kg;N∶P∶K为1.00∶0.81∶2.00时,山药产量最高,商品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正山药是薯蓣科植物,又名薯蓣、山药蛋、山薯,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作为常见的蔬菜之一,具有益肾、固精、补肺、健脾胃的作用。但在山药种植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或种植技术不规范,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山药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畸形、烂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山药的品质和商品性,造成产量下降效益下降,挫伤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主要探讨山药在大田大面积生产时的合理栽培密度,包括合理的株距、行距。从通风透光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株距、行距对最终产量和商品性的影响。其中,商品性按等级分为4级,一级为直径8 cm以上,二级为直径6~8 cm,三级为直径4~6 cm,四级为直径4 cm以下。根据最终经济产量计算出各种密度下的光能利用率,最高为0.459%。从商品性而言,等级为二级的行距为80 cm,株距为20 cm的占26.9%;等级为三级的行距为80 cm,株距为20 cm的占73.9%;由此可见,行距为80 cm、株距为20 cm的栽培密度下,较大直径所占的百分率均为最高。表明行距为80 cm、株距为20 cm时产量最高,山药的商品性也最好,为晋山药大田大面积栽培的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14.
在江西全省范围内累计收集紫山药种质资源30份,经多年评价、鉴定,其中编号为JYW4的紫山药表现突出。JYW4属早熟紫山药品种,块根肉紫色均匀为扁块状参薯,其薯皮光鲜外观品质及商品性好,花青苷含量高,在连续2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增产显著,具有产量高、抗性强和适合机械化栽培等特点,开发前景好。作为一个特色农产品,为江西地区紫山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 6 个福建参薯品种的田间性状、抗性、产量等性状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浙西地区栽培的福建参薯,以期丰富周边地区群众的菜篮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FSY-04 单株产量 2 787 g,比对照江山廿八都山药增产 267.1%,居第 1位,因其薯形块状,可考虑少量栽培,逐渐培养市场习惯;FSY-05,FSY-06特色鲜明,商品性好,薯形棒状,可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山药的繁殖材料有山药栽子、山药段子、零余子,在生产中常用前两者作为山药播种材料。近几年来,山东寿光种植户直接播种零余子,节约了播种材料,且山药当年就可获得高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零余子生产的山药外表根毛少,肉质洁白幼嫩,商品性好。目前  相似文献   

17.
5个山药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 4个山药栽培品种太谷山药、铁棍山药、花籽山药、日本白山药和 1个野生山药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调查 ,结果表明 ,花籽山药生长势强 ,产量最高 ;其次是日本白山药 ;太谷山药生长势和产量水平中等 ;嵩县野山药产量水平居中等 ,生长势强 ;铁棍山药生长势较弱 ,产量水平最低。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 ,铁棍山药的可溶性总糖、淀粉、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表现最高 ,分别比其他 4个品种高 12 .8%~ 2 96 .8% ,5 9.7%~ 85 .8% ,5 5 .4 %~ 10 8.7% ,114 .3%~2 0 8.8% ,74 .8%~ 135 .7% ,品质最好 ,且含水量最低 (71.8% ) ;太谷山药的淀粉、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略高于日本白山药、花籽山药和嵩县野山药 ,但可溶性总糖含量最低。因此 ,可利用上述品种资源的优良性状 ,采用常规杂交和细胞工程技术 ,对现有的栽培品种进行改良 ,以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山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福建省优质地方山药种质资源,对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性状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参试山药品种产量、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口感、不易褐变、商品性等因素分析,棒桩薯、永兴大薯、紫薇淮山、芹峰淮山等4份山药资源表现较好,植株长势健壮,抗炭疽病,不易褐变,产量较高,口感好,品质优,适宜在德化县及周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一、选对品种,选好种苗 1、选对品种.选择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少药等品种.细毛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的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一、选对品种,选好种苗1、选对品种.选择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少药等品种.细毛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的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