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提高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11个甘蓝型油菜基因型为材料,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如何提高可培养的基因型范围和产胚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油菜基因型中有10个基因型可以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达90.9%,表明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油菜基因型范围比较宽,但各基因型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很大,每花蕾产胚量为0.08~3.53个,TR4和TR9两个基因型每花蕾产胚可达3.23,3.53个。以TR4和TR9两个基因型为试材,进一步改进培养基和培养方法,采用NLN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和活性炭方法,可大大提高产胚率,产胚量分别达到7.11和10.05个/蕾;接种后,小孢子经33℃高温预处理可显著影响产胚量。子叶形小孢子胚在光下适当培养后转入B5 BA 0.2 mg/L NAA 0.02 mg/L继代培养基上,大多数胚能长成绿芽,B5 6-BA 0.2 mg/L 3%蔗糖 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相似文献   

2.
提高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对提高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和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个大白菜品种(品系)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有21个品种诱导出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极大,每花蕾产胚在0.1-14.66个之间。比较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和激素的NLN培养基的培养效果,以NLN+13%蔗糖的效果较好。接种后,小孢子在33℃高温预处理24—48h,产胚量较高。B5+6.BA0.2mg/L+3%蔗糖+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相似文献   

3.
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成胚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个不同基因型的不结球白菜为供试材料,对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秋冬季日光温室内,供试植株主花序第一朵花开后第7~14天取样,即初花期是最佳取样时期;不同基因型间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差异很大,在接种的17个基因型中,有12个诱导出胚,诱导成功率71%;其中102号产胚量最高,达到32.78个/蕾;在已产胚材料中,产胚量最高的基因型是产胚量最低的基因型的546倍;较易抽薹型材料的产胚能力大于易抽薹型和不易抽薹型。以B5有机成分代替NLN有机成分,能够提高产胚量,尤其是对难成胚基因型的小孢子胚胎发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甘露醇对小孢子分裂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4个小白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在NLN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活性炭,研究其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5 g/L),有利于小孢子胚的诱导和形成,供试材料(N4,N8)添加活性炭处理胚诱导率较未添加活性炭的处理分别提高19,66.5倍.采用添加活性炭(0.5 g/L)的NLN培养基对24份小白菜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有20份材料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为83.3%.表明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有较好的效果.不同基因型间胚诱导率差别较大,每花蕾诱导胚数为0.4~86.7个.依据胚诱导率的高低可将其分为极易诱导、易诱导、难诱导和不能诱导出胚4类.B5 6-BA 0.2 mg/L NAA 0.02 mg/L 活性炭0.5 g/L 3%蔗糖 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幼胚长成植株.  相似文献   

5.
饶勇  徐涵 《种子》2003,(1):66-67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对9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组合的F1代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2月底,当供体植株的第一朵花开时,取长度在2.5-3.5mm的花蕾通过离心分离出小孢子,并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浅层培养诱导胚状体产生,培养30天左右,可见到多种类型的胚状体产生。其中,黔杂991、黔杂271和黔杂18分别诱导出了30个、12个和2个胚状体,其余组合未能产生胚状体。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不同培养密度和不同生理状态,其小孢子胚状体产生的频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花药漂浮培养提高花椰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花药漂浮培养,成功地诱导两个秋花椰菜基因型的小孢子胚胎发生.在液体培养基与固、液体双层培养基上,小孢子胚胎产量相仿,但后者褐色胚产生较多.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62.5mg/L的硝酸银对诱导小孢子胚胎发生效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花药漂浮培养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花椰菜小孢子胚产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对9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组合的F1代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2月底,当供体植株的第一朵花开时,取长度在2.5~3.5mm的花蕾通过离心分离出小孢子,并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浅层培养诱导胚状体产生,培养30天左右,可见到多种类型的胚状体产生.其中,黔杂991、黔杂271和黔杂18分别诱导出了30个、12个和2个胚状体,其余组合未能产生胚状体.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不同培养密度和不同生理状态,其小孢子胚状体产生的频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小白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小白菜杂交种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影响小孢子胚状体形成因素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胚状体的诱导率不同;NLN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有利于小孢子胚诱导,其诱导率达到100%;培养基中添加0.05 mg/L的6-BA和0.2 mg/L的NAA可以提高胚状体诱导率;活性炭和琼脂糖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可使子叶胚的比例达90%以上;花蕾经4℃低温预处理24 h后的成胚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离体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一套甘蓝型油菜6×6半双列杂交组合和1个F2群体进行了离体小孢子培养。 不同基因型(组合)间产胚率差异极显著, 小孢子产胚率的广义遗传力为0.85。 F1小孢子产胚率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平均优势率为10.52%。 小孢子产胚率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 根据一般配合力的大小, 可将供试亲本分为高和低配合力  相似文献   

10.
以10个小白菜杂交种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影响小孢子胚状体形成因素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胚状体的诱导率不同;NLN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有利于小孢子胚诱导,其诱导率达到100%;培养基中添加0.05 mg/L的6-BA和0.2 mg/L的NAA可以提高胚状体诱导率;活性炭和琼脂糖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可使子叶胚的比例达90%以上;花蕾经4℃低温预处理24 h后的成胚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尿素配施不同比例的氯化铵对菜心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尿素配施氯化铵比例的增加,菜心氯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下降,而全N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收获前的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菜薹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ISSR分子标记筛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et Lee)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原产中国,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特产蔬菜之一.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菜薹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定位对菜蕞品质创新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未见有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菜薹雄性不育分析的研究报道.利用ISSR技术对菜薹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00个ISSR引物中,只有引物UBC843的扩增结果在两系之间表现出了差异性,找到了不育系和保持系间的特异扩增片段.回收该特异扩增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为462 bp.与白菜其它育性相关序列比较,同源性均低于50%.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将其转化为更稳定的SCAR标记.经F2群体验证,ISSR引物扩增得到的特异片段很有可能来自核DNA.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尿素配施不同比例的氯化铵对菜心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尿素配施氯化铵比例的增加,菜心氯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下降,而全N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收获前的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因组DNA的RAPD、ISSR与SRAP等3种分子标记技术,以日本芜菁品种作为外类群,对来自于温州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0个盘菜品种进行品种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10个RAPD引物共产生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率为71.7%;12个ISSR引物共产生142条清晰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率为49.3%;8个SRAP引物组合共产生10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78条,多态性比率为74.3%,表明品种间存在较高的多态性。用单个引物NAURP299、NAUISR43以及SRAP引物组合mel/em2,都可以将11个品种完全区分开来。基于3种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材料可以分为3大类,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品种之间园艺学性状的相似性及亲缘关系远近。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在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水溶肥对青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5种水溶型肥料,以施用常规肥料为对照,在化肥总养分减少34.5%的条件下,以水溶肥品种为因素,针对青菜生育表现、缺棵情况、产量体现、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等,开展水溶肥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条件下,在青菜上搭配施用(15-6-9)和(9-6-15)的“沃土”系列氨基酸水溶肥,上述指标综合表现较优,既能实现15.79%的增产,同时又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产品品质,适合在当地进行推广应用;施用“优多收益”大量元素水溶肥(20-20-20+Te),增产幅度最高,达17.64%,但产品品质大幅下降,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仅为CK的70.77%;施用“力亨”大量元素水溶肥(31-10-10+Te),增产12.97%,但营养品质表现差;施用“美农”(20-10-20+Te)水溶肥和“费尔诺”(25-5-10)和(10-7.5-20)海藻肥,增产和节本增效均不理想,分别增产5.01%和2.91%,营养品质表现为一般或差。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在青菜作物上,施用水溶型肥料,其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以1:0.45~0.5:0.75为宜,既能保证在化肥减量条件下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同时又可取得较好的产品品质,实现生产效益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6.
选用对小孢子培养反应较好的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茅山种)为供体材料,研究了换培养液和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分离小孢子对胚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小孢子所获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水平。结果表明,分离小孢子在10%蔗糖浓度的NLN-10培养基上培养2 d后换成新鲜培养液,能显著提高出胚产量,比不换培养液的胚产量  相似文献   

17.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李德明  贺立红  朱祝军 《种子》2005,24(6):27-29
本试验研究了镍(Ni^2 )、镉(Cd^2 )、铜(Cu^2 )、锌(Zn^2 )、铬(Cr^3 )、银(Ag^ )、铅(Pb^2 )7种重金属离子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萌动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5mg/L浓度下Zn^2 、Ag^ 、Pb^2 略促进萌发,Cu^2 在50mg/L浓度下极显著地抑制萌发,500mg/L浓度下各离子均显著抑制萌发。0.5mg/L低浓度处理时,Zn^23 和Ni^2 促进小白菜幼芽伸长。随浓度增加,重金属离子均引起小白菜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但幼芽长度降低。发芽率与细胞膜透性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综合考虑,Zn^2 对小白菜种子萌发毒性相对较小,Cr^3 毒害最大,Cu^2 毒害仅次于Cr^3 ,500mg/L处理浓度下以Ag^ 毒害最大。  相似文献   

18.
海藻酸钠寡糖对菜薹光合特性和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海藻酸钠寡糖对菜薹光合特性和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寡糖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和CO2羧化效率(CE),增加光饱和点(LSP),并降低光补偿点(LCP),提高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效率(ETR)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显著增强,促进蔗糖积累;处理前期转化酶活性有所提高,第6天显著降低,葡萄糖含量也相应下降;淀粉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纤维素则相反。说明海藻酸钠寡糖可促进光能的捕获及转化,提高其光能利用效率,并改变碳代谢过程,促进碳代谢产物积累。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质对小白菜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降低单独使用泥炭育苗的成本,选用丹麦进口泥炭、珍珠岩、蛭石为原料,按照3种原料的不同配比配制出6种穴盘育苗基质,调查不同基质对小白菜出苗率、叶长、叶宽、叶面积、叶柄长、株高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小白菜育苗且成本相对比较低的基质。通过对小白菜生长发育的调查得出,出苗率的快慢顺序是3>4>1>5>6>2,子叶展平快慢顺序是1>3>4>5>2>6,2叶1心快慢顺序是3>1>5>4>6>2,3叶1心快慢顺序是1>3>5>6>2>4;通过对幼苗生长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3号处理的叶数比CK降低了0.9%、叶长降低了1.6%、叶面积降低了1.7%、柄长升高了4.4%、株高升高了0.3%;通过对6项测定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叶长、叶宽、叶面积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泥炭∶珍珠岩∶蛭石的比例为7∶2∶1时,栽培效果较为理想,接近丹麦进口泥炭。  相似文献   

20.
H.H. Gu  W.J. Zhou  P. Hagberg 《Euphytica》2003,134(3):239-245
Brassica rapa (syn. 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is an important vegetable crop, but it is relatively recalcitrant to microspore culture. One genotype each of B. rapa ssp. chinensis var. communisand var. utilis were used formicrospore culture. Embryo production of3.8–42.4 embryos/bud was obtained. A high rate of plant regeneration directly from microspore-derived embryos without subculture was achieved by an improved protocol involving replace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reduction of sucrose concentrations after 48 h of induction,among other modifications. More than 70%of regenerated plants were spontaneous diploids. Some spontaneous tetraploid plants were also obtained from isolated microspores of both genotypes tested. These tetraploids may be directly exploited a snew varieties in a Brassica rapabreeding programm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