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羽衣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辉  姜凤英  冯建云  王超楠 《园艺学报》2007,34(4):1019-1022
以10个羽衣甘蓝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胚状体发生和小孢子胚成苗的影响因素,以及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和单倍体加倍方法。结果表明,盛花期为最佳取样时期;培养基中13%的蔗糖较为适宜;继代培养以MS+6-BA 2 mg·L-1+NAA 0.1 mg·L-1为宜,平均增殖系数为5.06;小孢子再生植株成活率74.6%;小孢子植株自然加倍率为23.33%~37.50%;单倍体试管苗的加倍处理以秋水仙素浓度70 mg·L-1,处理时间9~11d为宜,加倍率达54.55%。  相似文献   

2.
君子兰未成熟胚四倍体诱导及染色体数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冲  雷家军  邢桂梅  姜闯 《园艺学报》2011,38(7):1371-1376
 以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品种‘胜利’为试材,采用一种新型外植体未成熟胚,利用秋水仙素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和不同胚龄对未成熟胚诱导加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 + NAA 2.0 mg · L-1 + BA 1.5 mg · L-1培养基上,0.01%秋水仙素处理180 d胚龄的未成熟胚20 d诱变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变率最高,达30.8%,形态变化率达36.5%,死亡率为34.1%。经0.03%秋水仙素处理120 d胚龄的未成熟胚30 d诱变效果也较好,四倍体诱变率较高,达24.0%,形态变化率达21.1%,死亡率为46.7%。经染色体数观察,加倍处理后代中存在2x、4x和混倍体植株。随机调查了267株加倍处理植株,得到30株四倍体(2n = 4x = 44)、194株二倍体(2n = 2x = 22)和43株混倍体,平均四倍体诱变率为11.2%。秋水仙素处理出现的植株生长缓慢,生根明显较晚,叶片变宽变短等形态变化可以作为加倍的初期有效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诱导剂和诱导方法对西瓜单倍体染色体加倍的效果,以西瓜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和氟乐灵进行培养基加倍、浸芽加倍、滴生长点加倍3种方法研究单倍体植株诱导二倍体植株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加倍方法对单倍体加倍的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秋水仙素诱导加倍,植株的存活率均达到100%,氟乐灵诱导加倍,加倍植株的致死率最高达到100%。组培法诱导加倍时,秋水仙素和氟乐灵均在质量浓度为60 mg·L-1时,加倍诱导率最高,分别是50.00%和41.67%。浸芽法诱导加倍时,600 mg·L-1秋水仙素浸芽4 h加倍诱导率最高为75.00%;300 mg·L-1氟乐灵浸芽2 h加倍诱导率最高为50.00%。滴生长点诱导加倍时,600 mg·L-1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率最高为50.00%;500 mg·L-1氟乐灵诱导加倍率最高为27.78%。因此,秋水仙素诱导西瓜单倍体植株加倍效果优于氟乐灵,且浸芽法诱导加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黄瓜未授粉子房诱导出胚和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黄瓜基因型为材料进行黄瓜未授粉子房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出胚率差异显著,其中密刺型黄瓜北京102出胚率最高,达25.3%,鄂黄3号出胚率最低,为0.7%。以北京102、中农26号和津优1号为试材进一步研究热激诱导、外源激素、植株不同生长阶段对胚状体诱导产量的影响,发现35℃热激处理2d胚状体产量最高,分化培养基中NAA为0.20mg·L-1、6-BA为0.8mg·L-1时最易分化出胚,在植株第21~30节位采收的子房出胚量最高。再生培养基中GA浓度达到0.4~0.8mg·L-1时,可有效打破再生植株"花打顶"现象从而提高植株再生率。再生植株中二倍体植株比率为70.0%,二倍体植株中DH株比率为84%。  相似文献   

5.
辐照花粉诱导西葫芦单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西葫芦花粉后授粉,剥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胚接种在E20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 同基因型、辐照剂量、剂量率对西葫芦单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单倍体的产生和植株再生率受基因型、胚发育阶段和 辐照剂量的影响明显。281基因型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30 %;点状胚和箭形胚易发育成单倍体苗;辐照剂量80~100 Gy时获得点状胚和箭形胚及胚总数最多,杆状胚的植株再生率和植株成活率最高,分别是83.33 %和35.71 %;适宜的剂量率 为45.19 Gy·min-1。  相似文献   

6.
青花菜小孢子胚植株再生及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庆农70和庆农80为试材对青花菜小孢子胚状体植株再生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胚龄为30~35d且发育健壮的子叶形胚再生成苗率最高,超过75%,胚龄超过40d再生成苗率显著降低;琼脂浓度为1.2%时,小孢子胚再生成苗率最高,达60%~70%;大多小孢子胚不能直接成苗,二次分化频率较高;植株继代和复壮培养适宜培养基为MS+3%蔗糖+1.0%琼脂;小孢子再生植株一半左右为单倍体,二倍体率为30%~35%,存在少数四倍体和嵌合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6,(6):1-4
花粉辐射和离体胚挽救技术是葫芦科作物获得单倍体胚和单倍体植株的一种重要方式。该技术在葫芦科作物育种上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影响该技术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基因型、辐射剂量、辐射剂量率、植株生长环境、花粉发育阶段、离体胚挽救时间、胚发育时期、染色体加倍、倍性鉴定和植株再生技术等,为该技术的开展和应用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象鼻兰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泡法,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蝴蝶兰种子染色体加倍的影响,以期获得诱导多倍体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浸泡法诱导种子染色体加倍时,种子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d,再采用0.20%秋水仙素处理1d的处理效果最好,萌发率达到6.41%,高于1.96%的自然萌发率,四倍体、嵌合体诱导率分别达到了27.75%、34.84%;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形态与气孔特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态特征表现为,植株粗壮、根系发达且粗壮、植株生长较快等;气孔特征表现为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气孔增大,长宽分别增长25.19%和26.19%。该研究得到了秋水仙素浸泡象鼻兰种子诱导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条件且提高了象鼻兰种子的萌发率,获得了四倍体植株和嵌合体植株,为把象鼻兰优异基因高效导入栽培品种奠定了基础,为蝴蝶兰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小孢子胚状体和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用胡萝卜7个常规品种、10个自交系、16个F1代杂交种和6个F2代材料研究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AgNO3以及低温预处理(4 ℃)对花药培养的影响。在参试的39份材料中有6份材料产生小孢子胚状体,其中50071号材料出胚率最高,达到3.89%,有30份材料产生小孢子愈伤组织,其中600Q6号材料出愈率达到36.70%。在B5培养基上添加2,4-D和NAA组合中,选用的4份参试材料均产生小孢子愈伤组织,其中50071和70Q67号材料产生胚状体,而添加6-BA和NAA组合中均未产生胚状体和愈伤组织。培养基中添加AgNO3对部分材料的出胚率有一定促进作用,50071和70Q67号材料在8 mg · L-1 AgNO3下出胚率分别达到10.00%和2.00%。低温预处理对部分材料的胚状体及小孢子愈伤组织形成有一定作用,50069号材料经4 ℃ 1 d预处理出胚率达1%,预处理2 d和3 d出愈率均达到11.25%,70Q67号材料在3 d预处理后出胚率达到4.00%。经细胞学鉴定,在121株由胚状体产生的再生植株中93.39%为二倍体,说明胡萝卜花药培养过程中易发生自然加倍。  相似文献   

10.
以夏天无块茎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0.00%、0.05%、0.10%、0.20%)添加2%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浸泡24、48、72h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染色体加倍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20%秋水仙素处理24h较优,成活率为31.4%,加倍率为50.0%,其次为0.10%秋水仙素处理24、48h和0.20%秋水仙素处理48h。其中,未加倍的植株染色体数为2n=28,加倍后的植株为2n=56。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萝卜的20株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显示:流式细胞仪清楚地显示了每份材料的DNA含量,其中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的比例分别为20%、30%、25%、25%,并对照再生植株田间生长情况,从形态学角度验证了FCM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梨叶片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用梨(Pyrus) 4 个栽培品种的叶片诱导不定芽。暗培养20 d , 取试管苗顶部幼嫩叶片, 远轴面向下接触培养基, 叶片再生效率高。八月红品种的叶片再生效率高于其它3 个品种。在NN69 + TDZ 1. 0 mg/L + IBA 0. 5 mg/L 培养基上, 八月红梨叶片再生频率为100 % , 平均再生芽数为5. 78 。八月红梨和水晶梨叶片再生苗在附加IBA 的1/ 2MS 培养基上生根。  相似文献   

13.
从PCR检测水平评价了PPT在再生过程,再生植株喷施和体外浸泡中筛选方法的效率,结果表明PPT浸泡方式效率最高,能够准确鉴定出转Bar基因甘蔗。  相似文献   

14.
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染色体倍数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7个甜椒F1和3个辣椒F1的花药培养的再生株,在幼苗期进行了倍性鉴定.流式细胞仪的矩形图中清楚显示出每份材料叶片的DNA含量,即检测出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或单倍体加二倍体的混倍体.研究表明: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中,单倍体和二倍体比率约为70.91%、25.45%.流式细胞仪可以快速且准确的检测出试材的染色体倍性,与座果结子的鉴别结果相一致.本文还讨论了采用流式细胞仪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贾玉芳  陈曙  柴明良 《园艺学报》2010,37(8):1311-1316
以沟叶结缕草匍匐茎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连续3代的培养,比较了MS、N6和N6AA 3种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0.5、1.0、1.5、2.0 mg · L-1)2,4-D组合对愈伤组织生长速度、胚性保持、再生能力、再生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染色体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添加2.0 mg · L-1 2,4-D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和胚性保持效果最好,胚性愈伤组织比率达85.00%。但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再生植株的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表明其染色体倍性也没有发生变化,植株个体间没有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6.
红龙草叶片的组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权宏  施和平 《园艺学报》2005,32(4):735-737
 建立了红龙草叶片再生体系。叶片外植体在培养基MS + 6-BA 1.0 mg/L + 4-PU 1.0 mg/L +NAA 0.1 mg/L上形成浅绿色愈伤组织, 20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约45.31%的愈伤组织在添加6-BA 1.0 mg/L和NAA 0.4 mg/L的MS培养基上分化出紫红色的不定芽, 约6%的愈伤组织在该培养基上产生出细小叶片和绿色变异幼芽。所产生的紫红色不定芽在1/2MS +NAA 0.4 mg/L的培养基上可全部生根,长成完整植株。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Pre-thermotherapy apple plants and their homologous regenerated virus-infected apple plan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e of plant virus variants. The target bands of 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 (ACLSV), 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 (ASGV), and apple mosaic virus (ApMV) in the plants of the two populations were purified and cloned, and 16 positive clones of each sampl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predominant haplotype could be found in the two populations. The main variant was the same both in the regenerated and homologous treated plants, but the percentages in regenerated plants could be lower than, the same as, or higher than that in pre-thermotherapy plants. Two types could be divided depending 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predominant haplotype in the treated plants, diversity (less 70%) and simple (more 80%), respectively. The clones of different haplotype in each isolates were sent to sequence, and the alignment results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of the SSCP analysis. A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motherapy could not affect the predominant variants of virus in treated plants, just change its percentage.  相似文献   

18.
以马铃薯四倍体普通栽培种Desiree脱毒试管苗叶片游离的原生质体为试材,采用PEG法转化菜豆几丁质酶基因。结果表明:DNA浓度为75 μg?mL-1时转化效率最高,采用延迟筛选的方法获得3株再生植株,PCR检测呈阳性。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高效的朱顶红植株再生和种苗繁育技术体系,以幼嫩花梗为外植体开展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对2,4-D和噻苯隆(TDZ)浓度、外植体发育时期及大小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将切片厚度为1 mm的幼嫩花梗外植体置于添加0.5 mg ? L-1 TDZ 和2.0 mg ? L-1 2,4-D的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8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5.3%。将胚性愈伤组织转移至相同的培养基上,每月继代1次,平均每月增殖10.6倍。在不含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率达98.0%,平均每块愈伤组织可再生出12.3个小植株。经过36次(3年)继代培养后,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和植株再生效率没有显著变化。幼苗移栽至温室驯化,成活率达97.5%。再生植株移栽到田间,没有发现明显的表型变异。对随机选择的再生植株和母株进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扩增分析,证实再生植株没有发生DNA水平变异。  相似文献   

20.
以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而成的胚囊植株组培苗为试材,分析影响西葫芦组培苗驯化、移栽成活率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开始驯化时组培苗的苗龄、驯化温度、移栽基质组成、驯化方式等对西葫芦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有较大影响;7~8叶1心的组培苗,在昼温22~28℃、夜温12~18℃的变温条件下,先闭瓶适应自然光照再开瓶逐步适应自然湿度,采用蛭石∶草炭=1∶1的移栽基质配方,成活率在9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