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卫阳 《江苏蚕业》2006,28(2):19-21
<正>春制蚕种冷藏浸酸主要供应秋用蚕种,实际生产中冷藏浸酸蚕种容易出现孵化不良、死卵多等问题,提高冷藏浸酸蚕种的孵化率,确保秋用蚕种质量,是蚕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蚕种冷藏浸酸的生物学原理分析冷藏浸酸蚕种在产卵后25℃左右保护约2d后开始冷藏,冷藏过程中蚕卵的滞育进程虽然迟缓下来,但不停止,至少在冷藏开始后20-30d内蚕卵没  相似文献   

2.
温度、光线对蚕卵滞育解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明  朱勇 《四川蚕业》2005,33(1):10-12
对蚕种进行同浓度、同浸渍时间的处理,由于浸酸液温的不同,蚕卵孵化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用871×872、夏芳蚕种试验发现,保持明暗规律变化的蚕种有孵化现象,而完全黑暗保护的蚕种均未见有蚕卵孵化,说明蚕卵保护中明暗规律性对蚕卵孵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引起的家蚕微粒子病是对蚕种生产危害最为严重的家蚕病害,蚕种浸酸处理是蚕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防病处理手段。为探明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将家蚕二化性四元杂交组合两广二号的带毒蚕卵分别进行常规即时浸酸处理和高温即时浸酸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卵龄24~240 h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发现,常规和高温浸酸处理后每日取样蚕卵中家蚕微孢子虫的检测值较阳性对照组均显著降低,高温浸酸组又明显低于常规浸酸组,表明2种浸酸处理对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均有灭活作用,且高温处理的灭活效果更为显著。对蚕卵孵化后饲养至3龄眠和5龄起的幼虫逐条进行显微镜镜检,结果显示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92.30%±2.95%和81.80%±0.06%。综上表明,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带毒蚕卵对家蚕微粒子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省农业厅对省蚕种公司的蚕卵快速干燥装置研制与推广(以下简称蚕卵干燥装置)和杭州蚕种冷库蚕种浸酸成套设备的改进与推广(以下简称蚕种浸酸设备的改进),于1986年11月26日至27日在杭州召开鉴定会通过鉴定。与会代表对蚕卵干燥装置和蚕种浸酸设备,听取该设备的设计、改进和应用报告,审查了有关技术文件,观看了现场操作和测试。自1981年以来,蚕卵干燥装置先后在全省蚕种冷库和部分蚕种场推广使用87台,累计蚕种881万盒,蚕卵快速干燥装置,由排  相似文献   

5.
一、怎样做蚕卵的胚子解剖?蚕种到了蚕室,还要经过多少天蚁蚕才会钻出来呢?现在应该把蚕种放在什么温度中来保护呢?这是每个养蚕的人都很关心的事,一般都是问一下发种的同志,了解一下蚕种出库日期,再来推算,这样虽然也能做到一个大概,但是在认真贯彻科学养蚕的今天,却已感到不够了。要真正掌握蚕卵胚子发育的进程,以便用最合适的温度来保护蚕种,就必须学会做蚕卵的胚子解剖工作。现在介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春制秋用家蚕种冷藏、浸酸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不同用种时期,应掌握的蚕卵胚子入库适期,浸酸注意事项及浸酸后的蚕种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青志勇 《四川蚕业》2010,38(1):40-40
<正>即时浸酸蚕种是指蚕蛾产卵后在正常温度(24~25℃)保护下,经20个小时左右,给越年蚕卵以盐酸浸渍处理,使其停止滞育的过程,从而使越年蚕卵继续发育至孵化。在生产中,采用此法主要是为调节夏季用种的供应。但由于运输关系,各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用种计划,自行进行蚕种即浸,然后入库作短期冷藏、以备出库,然即浸蚕种由于各种因素,易造成蚕卵孵化不齐,给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8.
新九×7532、9·芙×7·湘蚕种即时浸酸后置于有NaCl溶液的缸中保护,冷藏时间90天,实用孵化率保持在88%以上,冷藏至120天,其实用孵化率仍不低于85%。9·芙×7·湘蚕种即浸后冷藏至140天的养蚕结果,孵化率为80%左右,稚蚕发育不够齐一,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略低于正常冷藏的蚕种。对即浸冷藏期不同的蚕卵进行生化分析,粗脂肪、山梨醇和蛋白质含量均随着冷藏天数增加而下降,但降幅均低于常规冷藏的蚕种。  相似文献   

9.
影响家蚕卵短期冷藏浸酸成绩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正> 家蚕卵短期冷藏浸酸方法在秋季蚕种供应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在冷藏时间较短时,部分蚕品种,特别是现行春用品种的孵化不够稳定,对生产有较大影响。近年来,蚕种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和经验总结工作,本文将这方面的内容作了归纳,并结合谈谈笔者的理解和体会,以图为生产提供一点资料。一、影响短期冷藏浸酸种浸酸成绩的因素(一)蚕卵条件的影响1.蚕卵的滞育性家蚕卵短期冷藏浸酸孵化的方法是在  相似文献   

10.
<正> 蚕种催青是养蚕的基础,催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率的高低和蚁体健康程度。影响蚕种一日孵化率的因素很多,与原蚕饲养、制种、蚕种保护、冷藏、浸酸、催青、蚕种领运、补催青等方面的技术处理都相关。但作为技术推广部门,要提高蚕种的一日孵化率,主要是采用先进的催青设备,抓好蚕种的催青管理工作,根据我局近年来的实践,针对不同的季别、蚕品种、批次、性状和蚕卵胚子发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四元种蚕卵间胚子是较小差异的多种杂合基因型,蚕卵对体积比例表面积较小,因此,缩小孵龄开关,加大浸权种刺激量是提高蚕种孵化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蚕种生产上,秋用冷藏浸酸蚕种的冷藏日数一般都要求在40日以上.冷藏日数在35日以内的短期冷藏蚕种,浸酸后一般孵化率较低,孵化整齐度较差,因此早秋期蚕种供应的调节余地较小.已知用电晕放电方法处理蚕卵,能使即时蚕种和冷藏40日以上的冷藏蚕种获得与浸酸蚕种大体相当的孵化效果.那末用电晕方法处理短期冷藏蚕种,其人工孵化效果又如何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进行了短期冷藏蚕种的电晕人工孵化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3.
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可以通过胚种垂直传播,如能在蚕种人工孵化处理过程中杀灭家蚕微孢子虫,阻断其胚种传播,将有效控制病害对养蚕业尤其是蚕种制造业造成的危害。对家蚕二化性四元杂交组合两广二号的带毒卵进行高温即时浸酸处理,考察浸酸温度和浸酸时间对蚕卵中Nb的灭活作用及实用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卵后20 h的带毒蚕卵用47.5℃或48℃质量浓度为1.075 g/m L的盐酸溶液分别浸渍6.0、6.5和7.0 min,对蚕卵实用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依据蚕卵孵化后饲养至3龄眠蚕用显微镜镜检Nb的数据,测算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可达90%~97%。此外,采用Real-time PCR扩增方法,检测高温即时浸酸处理组蚕卵孵化蚁蚕样本中的Nb孢子目标基因的相对拷贝数,较常规浸酸处理组蚕卵孵化蚁蚕样本下降了97%~99%。上述结果表明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蚕卵中的Nb孢子有显著的杀灭作用,能有效阻断家蚕微粒子病的胚种垂直传播,可作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一种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对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孵化不良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蚕种遗传因素、蚕种卵质不充实、蚕种补种不当造成卵龄开差大、蚕种入库时间与冷藏时间把握不当、蚕种浸酸技术把握不当、其他管理不当等,提出通过提高蚕种质量、减少蚕卵卵龄差、准确把握蚕种入库时期、掌握好蚕种浸酸技术、加强人员管理这五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为蚕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蚕种生产上,早秋、中秋或晚秋用蚕种,一般都采用冷藏浸酸孵化法。早秋用种由于冷藏期短,孵化往往不齐。为提高早秋用种的孵化率,国内外曾开展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在冷藏浸酸过程中采取某些措施,促进蚕卵活性化的进程来提高孵化  相似文献   

16.
桑蚕卵电晕人工孵化技术研究I.即时电晕处理的人工孵化效果浙江农大蚕学系杨明观,卢启建华东师大物理系陈家森,叶士璟,叶永青嘉兴市农林局蚕桑站吴春泉蚕种的人工孵化技术对保证在养蚕季节随时供应蚕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蚕种人工孵化最常用的是盐酸孵化法。此外尚...  相似文献   

17.
蚕种的供需平衡往往受多种变化因素的影响 ,蚕种准备少了 ,会影响蚕桑生产需要。如果提前出库浸酸 ,因冷藏时间不足造成蚕种孵化不齐 ,不符合生产用种要求。反之 ,蚕种准备过多 ,则造成报废损失。因此 ,搞好蚕种余缺调剂工作是蚕种供应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站近两年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 1999年进行了成批中秋用种改早秋用种的浸酸处理 ,结果表明 ,浸酸前采用高温冲击2小时 ,浸酸时适当增加浸酸时间 ,其实用孵化率将显著提高 ,孵化和养蚕成绩与早秋入库蚕种一样 ,均获得丰收。1 处理操作1.1 入库冷藏。按照传统的浸酸…  相似文献   

18.
2020年起,西昌市蚕种场所制的夏秋用即浸、冷浸一代杂交种均采用以化纤白布作为蚕卵产附材料,进行脱粒浸酸、散卵冷藏、散卵浸渍处理.经过留样调查和蚕种质检部门抽样检验,成品检验各项指标与常规连纸蚕种无明显差异,均达到或超过农业行业标准.但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即浸产卵布蚕种伤卵多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蚕种冷藏是蚕种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控制蚕卵的发育,调节蚕种的供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蚕种冷藏主要有冬期冷藏和冷藏浸酸种产卵后的冷藏。冷藏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蚕卵的发育进程,使在预定的收蚁日期齐一地孵化,并且孵化率高,蚁体强健,但不同时期冷藏对蚕卵的生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0.
孵化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养蚕单产及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孵化率的因素较多,有内在的、外在的,有先天的、也有后期形成的.春制越年蚕种从蚕种繁育到出库催青大约经过10~12个月,这一过程中,蚕卵要经过越夏、解除滞育、浴消、冷藏、感温、冷藏、催青等许多技术处理,蚕卵的营养消耗较大,胚子发育受外界的影响明显.一日孵化率反映了蚕卵胚子发育的整齐程度,提高越年蚕种一日孵化率对降低养蚕成本,控制蚕病发生,提高蚕茧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