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青贮玉米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1号、青贮玉米2号和墨西哥饲用玉米品种在试验区种植适应性好,鲜草产量为127 725.0 kg/hm2、131 625.0 kg/hm2和180 465.0 kg/hm2,分别比当地普通玉米增产59.8%、64.6%和125.7%,青贮后品质优良,肉牛喜食,有很重要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青贮玉米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1号、青贮玉米2号和墨西哥饲用玉米品种在试验区种植适应性好,鲜草产量为127725.0kg/hm2、131625.0kg/hm2和180465.0kg/hm2,分别比当地普通玉米增产59.8%、64.6%和125.7%,青贮后品质优良,肉牛喜食,有很重要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品种群体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2种类型饲用玉米品种的密度定额试验,结果表明,2类饲用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不同。明确了青贮青饲型玉米科多8号的适宜栽培密度为6.73万株/hm2左右,合理叶面积指数吐丝期为6.80左右,成熟期保持在4.05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应维持在417.88万(m2.d)/hm2以上,平均净同化率应在5.72 g/(m2.d)以上,平均作物生长率在226.12 kg/(hm2.d)以上,其生物学产量可达到20 778.4 kg/hm2;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的适宜栽培密度为6.90~7.95万株/hm2,合理叶面积指数吐丝期为5.71~6.47,成熟期为3.54~3.94,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应在358.11万(m2.d)/hm2以上,平均净同化率在5.06 g/(m2.d)以上,平均作物生长率在183.66 kg/(hm2.d)以上,其籽粒产量可达7 248.5 kg/hm2,生物学产量可达到14 798.0 kg/hm2。  相似文献   

4.
26个苜蓿品种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新疆地区引种国内外26个苜蓿品种,进行了3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可以在该地区较好生长,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所测各指标表现良好。全能、巨人、皇冠、凯撒和新牧1号5个品种产草量较高,平均干草产量在11 600 kg/hm2以上,其中全能,巨人与皇冠,平均干草产量在12 000kg/hm2以上;干叶率(3年平均)5个品种均在40%以上,巨人可达到47.4%。产量低于9 000 kg/hm2的品种有北极星、日本03、荷兰、阿尔冈金、费纳尔和赛特,产量最低的品种是德宝,为7 152.8 kg/hm2。德宝和王后2个品种染病率极高,引种要特别慎重。  相似文献   

5.
采用播量、品种二因子,进行了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引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种植投入比常规地膜玉米低330元/公顷,籽实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高895.5 kg/hm2、11 145 kg/hm2,生物量折合粗蛋白质比地膜玉米高1 514.7 kg/hm2,种植效益提高20.84%。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不仅生物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加工调制成青贮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应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川北地区不同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试验在施肥水平、管理方式、播种密度一致的条件下,对7个饲用玉米Zea mays品种产草量等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鄂玉10号产量最高,其干物质产量21 060.75 kg/hm2;青饲02号产量最低,其干物质产量仅15 448.95 kg/hm2;从总体上来看,各个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青贮饲用玉米品种经济效益不同,鄂玉10号的经济效益最高,比经济效益最低的青饲02号高145.8%。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在管理一致、播种密度一致的条件下,对科饲1号和玉草2号2个饲草玉米品种在追施纯氮300kg/hm2、375 kg/hm2、450 kg/hm2、525 kg/hm2水平下的产草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科饲1号的处理4产量最高,处理4和处理3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2和处理1(对照)差异显著.玉草2号也是处理4产量最高,与处理3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处理1(对照)和处理2产量差异显著.从总体上来看,不同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显著.饲草玉米各品种处理的经济效益不同,玉草2号处理3的经济效益最高,比经济效益最低的科饲1号处理1高260.6%;相同品种内不同处理中均以处理3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处理4,最低为处理1(对照).  相似文献   

8.
在"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研究中,5月初播种的不同种类饲用玉米产量有较大差异.兼用型玉米奥玉5102干物质产量最高,达21 138.1 kg/hm2,是青刈型玉米玉草1号的干物质产量的3.15倍.通过种植系统优化,科饲1号-华农1号-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产量最高,年干物质产量达44 303 kg,hm2,但兼用型玉米-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饲用玉米生产性能与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饲用玉米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施肥量的生产性能以及主要营养物质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经过物候期观测,东陵白和中原单32为早熟品种,而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为晚熟品种。各品种的鲜体产量差异显著(P<0.05),依次顺序为科多4号>科多8号>科青1号>东陵白>中原单32。②不同施肥水平对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450kg/hm2和300kg/hm2的氮肥施肥水平与150kg/hm2和0kg/hm2(对照组)差异显著。茎叶比的变化显著,以中原单32和东陵白变化幅度较大,与其它3个品种差异显著。③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种的CP、Ca、P、CA含量显著下降(P<0.05),NDF、ADF、OM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各品种在同一生育期内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小黑麦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9个小黑麦品种(系),进行了连续3年的引种品比试验,通过对生育期、抗逆性、饲用价值评价与生产性能的分析比较.筛选出FH2158和WOH 939两个饲用型品种,其叶量丰富,茎叶比高,饲用价值较高,干草产量分别为12 166.94 kg/hm2和11 763.41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9.28%和5.66%...  相似文献   

11.
饲用玉米生产性能与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五个饲用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施肥量的生产性能以及主要营养物质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物候期观测,东陵白和中原单32为早熟品种,而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为晚熟品种;(2)不同施肥水平对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450kg/hm^2和300kg/hm^2的施氮水平与150kg/hm^2和0kg/hm^2(对照组)差异显著,茎叶比变化显著,以中原单32和东陵白变化幅度较大,与其它3个品种差异显著;(3)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种的CP、Ca、P、CA含量显著下降(p〈0.05),NDF、ADF、OM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各品种在同一生育期内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与其它营养物质不同的是WSC含量在抽穗期显著(p〈0.05)高于拔节期和乳熟期。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测定10个引进燕麦品种(青燕1号、青海444、加燕2号、青引1号、林纳、青海甜燕麦、青引2号、莫妮卡、青莜3号、骏马)的田间农艺性状、饲草产量、营养成分及籽粒产量,使用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对饲草品质进行评价,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早熟,生育周期73~88 d。青海444株高最高,达到113.22 cm(P<0.05);且其开花期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6623.3和9990.5 kg·hm-2P<0.05)。各品种燕麦的鲜、干草产量与生育周期、株高、旗叶长、旗叶宽、茎粗、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茎比和干鲜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籽粒产量最高的是青引1号,达到5348.85 kg·hm-2,与加燕2号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籽粒产量与生育周期、株高、茎粗、穗长、轮层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小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乳熟期青燕1号(P<0.05),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抽穗期青引1号(P<0.05),粗灰分含量最高的是抽穗期青燕1号(P<0.05),干物质最高的是抽穗期青引2号(P<0.05)。GI与RFV饲草等级划分总体趋势相同。综合分析得出,青引1号、加燕2号和青海444的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喂价值表现较好,综合排名靠前,具有作为优质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推广种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优良苜蓿品种中苜1号进行播种、施肥、灌水以及施肥和灌水相结合的试验,探索出中苜1号在呼和浩特地区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苜1号适宜在每年的5月10日-6月1日之间播种,播种量为1.5g/m^2,播种行距为30cm,播种时尿素75kg/hm2与磷酸二铵375kg/hm^2混合施用且第二年灌水2次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20775.75kg/hm^2.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呼图壁县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播种量、行距和施肥灌水组合对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产量的影响显著,当播种量7.50kg/hm^2、行距60cm时种子产量最高,平均达211.46kg/hm^2;在此最适密度配置条件下进行施肥灌溉试验,得出的最佳水肥组合为:施厩肥30t/hm^2,尿素150kg/hm^2,二胺225kg/hm^2,灌溉6 000m3/hm^2.种子产量最高可达431.70 kg/hm^2,比未施肥前的产量比较差异极显著,增产效果明显.因此,从投入与产出比综合考虑,以收获种子为目的时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田适宜播种量7.50kg/hm^2、行距60cm,最佳水肥组合为施厩肥30t/hm^2,尿素150kg/hm^2,二胺225kg/hm^2,灌溉6 000m3/hm^2.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高寒阴湿区引进10种国外优良牧草,通过3年的生育期和产草量测定,结合抗病虫害能力、家畜适口性评估以及牧草营养成分的分析,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的优良牧草品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苏丹草、俄菜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丰产性好,适口性佳,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推广。其中,俄菜年平均产量(干重)为695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20.1%;紫花苜蓿年平均产鲜草产量折合干重为1550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18.6%;苏丹草年平均产鲜草产量折合干重为188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14.8%。  相似文献   

16.
对9个禾本科牧草品种,经过一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品种中,种子产量最高的是按60%理论播量的赣选一号,高速116.7kg/666.7m2;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中,种子产量最高的是按80%理论播量的Mendat,产量为53.9kg/666.7m2;其余7个品种也适应石棉县气候环境。由此可见,牧草种子生产可在石棉县推广。  相似文献   

17.
22个苜蓿品种在甘肃永登地区的生产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2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甘肃永登地区进行生产适应性评价,测定了各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干草总产量最高的是甘农4号(17 537.0kg/hm2),其次为德宝(16 610.8kg/hm2)、甘农5号(16 356.7kg/hm2),陇中苜蓿(10 220.0kg/hm2)最低;平均株高最高为驯鹿(88.1cm),其次为阿尔冈金(84.6cm)、中苜1号(83.7cm),最低的是陇中苜蓿(65.2cm);生长速度较快的是驯鹿(1.39cm/d)、阿尔冈金(1.33cm/d)、中苜1号(1.31cm/d),最慢为陇中苜蓿(0.99cm/d);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三得利(18.51%),其次为北极星(18.24%)、驯鹿(17.77%),最低的品种为柏拉图(15.3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太阳神(33.38%),其次是苜蓿王(33.40%)、皇后(33.58%),最高的是甘农1号(40.04%);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陇东苜蓿(41.6%),其次是甘农3号(41.9%)、太阳神(42.5%),含量最高的是甘农8号(48.7%);粗灰分含量最高是驯鹿(11.39%),其次是甘农3号(11.29%)、中兰1号(11.17%),含量最低的是皇后(9.64%);粗脂肪含量最高为北极星(2.41%),其次为中苜1号(2.34%)、太阳神(2.33%),含量最低的是甘农1号(1.77%)。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22个品种中,甘农4号、德宝、甘农5号、阿尔冈金、陇东苜蓿、皇后、中苜1号品种产草量高、品质好,综合评价较高,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适宜于在甘肃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河套地区中轻度盐碱地麦后复种饲草大麦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年来筛选的适宜内蒙古河套地区种植的4个大麦品种(08PJ-25、蒙啤麦3号、蒙啤麦4号、蒙啤麦5号)为参试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综合分析各品种同一时期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从而筛选适宜盐碱地种植的大麦品种,评价大麦在河套地区中轻度盐碱地的饲草应用效果,提高大麦在盐碱地的利用率。结果表明,在参试的4个品种中,蒙啤麦3号在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等方面表现更好,作为饲草,其鲜草产量为24 364.28 kg/hm~2,干草产量为6 710.84 kg/hm~2,粗蛋白含量为10.00%,适宜在河套地区中轻度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杨伟光  李红  刘昭明 《草业科学》2011,28(11):2061-2066
牧草种子是改良退化草地、建植栽培草地,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黑龙江省牧草种子本土化生产水平低,是长期制约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目前全省已收集牧草种质资源2 000余份,育成国审牧草饲料品种19个,制定牧草种子生产相关地方标准9项。重点研究了苜蓿(Medicago sativa)良种繁育技术,并进行了推广应用,使苜蓿种子产量由原来的150 kg/hm2提高到225 kg/hm2。年生产各类牧草种子700 t,但现有的牧草种子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求,牧草种子产业仍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优良品种缺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西北旱区16个饲用玉米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的饲用、兼用型玉米品种(系)16个,用已在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粮饲兼用品种(陇单4)做对照,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观察其生育期,测定不同时期的株高、茎粗、农艺性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等,筛选适合甘肃定西旱区的饲用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品种陇引3号(农大375)、陇引7号(瑞德1号)、陇引8号(瑞德2号)从拔节期到收获期,株高的日均生长速度均快于对照组(陇单4号),而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也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陇引3号(农大375)、陇引7号(瑞德1号)和陇引8号(瑞德2号)的鲜草产量分别为64.54、65.12和68.19 t/hm^2,与对照组(陇单4号)相比,每公顷增产15.41~28.88 t,增幅达18.65%~34.94%。综合分析认为,陇引3号(农大375)、陇引7号(瑞德1号)、陇引8号(瑞德2号)可作为在甘肃定西旱区的初选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