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农业》2012,(7)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退牧还草项目工程从2002年开始实施以来,全旗共实施退牧还草工程1280万亩,惠及牧户2445户8260人。2011年退牧还草项目总投资2510亿元,国家投资2150万元,地方配套360万元,该项目将于2012年7月末正式完工。  相似文献   

2.
李晓鹏 《甘肃农业》2014,(17):51-51
文章介绍了玉门市的基本概况及近几年退牧还草的实施情况,重点说明了退牧还草围栏工程带来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古浪县干旱山区,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为了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必须加大山区移民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封山育林(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大力推广舍饲圈养,发展畜牧业,减轻生态环境的承载量.从而达到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4.
古浪县干旱山区,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为了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必须加大山区移民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封山育林(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大力推广舍饲圈养,发展畜牧业,减轻生态环境的承载量,从而达到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8月31日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同农业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完善退牧还草政策的意见》。这是继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进一步完善退牧还草政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按照哈密地区草原站与哈密市畜牧兽医局双方鉴定的退牧还草项目动态监测技术服务合同书的要求,哈密地区草原站于2010年7月6日正式启动了对哈密市2008年退牧还草项目,即20万亩休牧围栏草场动态监测工作。通过对比分析,休牧围栏后的草场植被的盖度、高度、产草量均好于围栏外的,退牧还草项目初显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和扬沙天气发生的频率增加,而且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危害日益严重,生态恶化的严酷现实,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国家先后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禁牧舍饲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力求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恶化的势头,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04,(11):21-21
在内蒙古举行的全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畜牧业司副司长宗锦耀介绍,随着退耕还林工程进入巩固成果阶段,速度将放缓,今后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中退牧还草的力度和  相似文献   

9.
搜集了古浪县生态移民规划、政策和实施资料,实地调查统计了干城乡446户移民农户基本情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草原生态移民情况.结果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古浪县移民具有必然性;该地采取了高海拔山区整村搬迁和绿洲川区部分搬迁相结合的移民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总体上看,移民是古浪县恢复生态和脱贫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作出的重要决策。"十一五"期间,退牧还草工程累计投入中央资金93.19亿元,退牧还草面积超过3000.0万hm2,其中禁  相似文献   

11.
韦惠兰  孙婉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70-11874
针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我国实行了禁牧休牧、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黄河重要水源功能区建设等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这些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牧民生计。本文在回顾学界关于各项草原生态治理项目对牧民生计影响的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问题研究的角度、影响评估以及成因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最后总结了针对牧民生计问题的研究结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牧民生计问题的更多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韦惠兰  孙婉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70-11874
针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我国实行了禁牧休牧、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黄河重要水源功能区建设等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这些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牧民生计。本文在回顾学界关于各项草原生态治理项目对牧民生计影响的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问题研究的角度、影响评估以及成因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最后总结了针对牧民生计问题的研究结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牧民生计问题的更多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退牧还草"工程是国家草原生态建设重大战略举措,对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工程实施过程各种资料信息的分析,对内蒙古退牧还草工程进行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基本结论是:内蒙古退牧还草工程总体上效果明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存在政策措施不到位、配套政策和产业发展脱节等问题,影响了工程实施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三江源移民接受新技术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生态移民是因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同时考虑到三江源地区生态战略安全而进行的人口空间转移活动。通过对玉树州曲麻莱县30家移民户的走访调查,发现移民户接受新技术的行为受到心理素质和资金状况、政府部门政策、宣传教育形式、提供技术的有用性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顺利转变,必须提高牧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决策水平、政府的指导水平,并且为移民户选择技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系统结合林区"廉租房"、"危旧房改造"等工程,采取多种方式,改善了林区职工的居住条件,生态移民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林业生态移民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全面实施县域内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针对地方林场经营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保护区内居民对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严重破坏了保护区各生态系统和关键物种繁衍地的环境,给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带来巨大压力等林业生态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相关的生态移民政策,把生态移民工程与国家扶贫攻坚等重大工程结合起来,把生态移民工程与加快城市化进程及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贵州省盘州市天然草原出现过牧、退化、石漠化问题,制约了当地生态与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改善上述现象,盘州市于2013—2015年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截至2015年12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本文概括分析盘州市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生态建设现状与项目管理的具体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改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许隆君  杨帆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23-7026
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植被类型,也是一些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退牧还草是国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对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退牧还草的效益以及退牧还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态移民,是指政府为了保护地区生态或为了使生态脆弱地区居民脱离贫困而实施的移民工程。滇桂黔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面临政府对生态移民区搬迁后期关注度有待提高、产业基础较差,产业链短,移民收入来源单一、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政府对移民地的早期规划与现实实施存在冲突等问题。为此,应采取提高生态移民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健全生态移民保障体制,提升生态移民重建程度、保护民族文化,增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等措施提高生态移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实施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加快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是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原州"的重大举措。为切实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作,确保实现迁出一片、恢复一片、见效一片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陈晶 《甘肃农业》2014,(24):20-22
区域生态补偿是从"区域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和实践生态补偿问题,是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受损者与受益者之间进行的公平性调控。生态移民是我国影响深远的区域人地关系协调行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对解决生态移民工程现实困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