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肥大细胞(mast cell,MC)来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广泛分布于人和多种动物体内.MC的前体发现于骨髓、血、黏膜以及结缔组织中,经适当刺激即增生分化成MC.在不同种属、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甚至同一部位的不同MC,在形态大小、解剖定位、颗粒化学成分、染色特性、超微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存在异质性(heterogeneity).哺乳动物、人类和家禽的淋巴器官中均有大量MC存在,因此,淋巴器官中MC的研究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成年猪结肠按常规制备石蜡切片,用甲苯胺蓝改良法显示肥大细胞.结果粘膜型肥大细胞(MMCs)主要分布于固有膜深层,不同部位结肠粘膜中MMCs的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缔组织型肥大细胞(CTMCs)主要分布于粘膜下层且不存在数量上的区域性差异(P>0.05).结论猪结肠MMCs的分布类型具有区域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试验用甲苯胺蓝染色(TB)、长时间甲苯胺蓝染色(LTB)、中性红染色方法对兔跟腱愈合过程中肥大细胞异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兔跟腱愈合过程中肥大细胞确存在异质性。兔跟腱中肥大细胞多数呈椭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细胞表面有一至多个突起,细胞内颗粒有圆形、杆状,颗粒有的均匀分布,有的密集分布,颗粒染色有深蓝色、浅蓝色及紫红色。通过对三种染色方法的比较,跟腱愈合中肥大细胞的染色方法以TB效果最好,操作简便,细胞轮廓清晰;其次是LTB,中性红染色效果欠佳,对照组未见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4.
采用H.E和甲苯胺染色,对育雏期鸵鸟胸腺和腔上囊的解剖结构、组织学特点及肥大细胞在中枢淋巴器官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雏鸵鸟胸腺分叶少,仅分布在颈部后段两侧,且聚集在一起,髓质内有典型的Hassall小体;胸腺内肥大细胞分布较广,其中髓质和皮-髓交界处数量最多。腔上囊前部形成盲端,覆盖于泄殖道和粪道后段背侧,后部构成肛道背外侧壁,不形成真正的囊,其内表面皱褶上有密集分布的乳头;腔上囊小结单个分布并凸出于黏膜上皮;黏膜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移行至腔上囊小结处变为单层柱状上皮;腔上囊内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以上结果表明,雏鸵鸟中枢淋巴器官与其他禽类的同类淋巴器官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中枢淋巴器官内肥大细胞数量较多,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肥大细胞的形态、大小和颗粒染色深浅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寄生而引起的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疫病,深入解析Nb孢子的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异质性对病害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拉曼光谱技术采集不同感病家蚕个体内的单个Nb孢子的拉曼光谱信息,应用化学计量学分析Nb孢子光谱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结果发现,来自同一感病家蚕个体内的Nb样本可观察到几种类型的拉曼光谱,成熟Nb孢子中最为显著的拉曼峰主要来自孢内的海藻糖;通过主成分分析,来自不同感病家蚕个体的Nb孢子间的拉曼光谱差异主要体现在海藻糖峰和脂类物质峰,而且在部分感病家蚕个体来源的Nb孢子之间,其拉曼光谱中的海藻糖和核酸、蛋白质的峰强度甚至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来自同一感病家蚕个体的Nb孢子间,还是来自不同感病家蚕个体的Nb孢子间,都有一定的异质性,利用拉曼光谱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便捷地分析微孢子虫孢子的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试验旨在通过对6月龄剑白香猪肥大细胞的观察,以期了解肥大细胞在剑白香猪不同组织器官的数量、分布及形态。方法:采集剑白香猪心、肝、脾、肺、肾、肾上腺、小肠等部位样品用多聚甲醛和carnoy’s液固定后,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分布及形态,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表明,肥大细胞数量在不同性别问无明显差异;Carnoy’S固定液是测定猪各组织器官MC的较理想固定液;肥大细胞在各种组织中分布及形态复杂多样。本试验可为剑白香猪肥大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犬肾移植术包括自体移植和同种移植两种。自体肾移植是将肾取下后再植入同一个体内,供者与受者为同一个体。例如,肾动脉起始部狭窄时,可将该肾移植到自体的髂窝。同种肾移植是一个种属的不同个体间的肾移植术,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对抗,受肾者对移植肾往往会产生排斥反应。同种肾移植多用于患有不可恢复的肾疾病并有慢性肾衰竭的病犬。若双侧肾均出现此种严重病变或肾衰者,则需要  相似文献   

8.
山羊肥大细胞组织化学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甲苯胺蓝和阿尔辛蓝组织化学方法,对山羊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特性及形态学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组织采用 Carnoy 氏液固定,甲苯胺蓝和阿尔辛蓝染色对所有的肥大细胞均可获得的染色反应。但对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仅有少量的肥大细胞着染。用 Carnoy 氏液固定阿尔辛蓝染色,可使更多的粘膜肥大细胞着色。在山羊粘膜肥大细胞和结缔组织肥大细胞之间存在着组织化学及形态学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固定液对鸭小肠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效果的影响及鸭小肠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试验选择5只100日龄的健康淮南麻鸭公鸭为研究对象,取鸭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样品,均分为两份,分别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和卡恩氏(Carnoy)固定液中固定,常规制作石蜡切片,切片经甲苯胺蓝染色后,观察小肠肥大细胞染色效果和肥大细胞形态、数量及分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arnoy固定液对肥大细胞的染色效果优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染色评分极显著高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P<0.01);Carnoy固定液固定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肥大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高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P<0.01)。鸭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肥大细胞形态和数目不同,在黏膜固有层血管、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分布较多;空肠中肥大细胞数量最多,形态多样;十二指肠和回肠中肥大细胞数量递减,形态多为圆形。说明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相比,经Carnoy固定液固定的鸭小肠组织染色后,可清晰显示肥大细胞的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10.
以陕西省杨陵区长期撂荒的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出现次数和个体数两种调查方法对该植物群落所有植物种进行调查研究,以2016和2017两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幂乘方模型解析法研究该群落整体和各个植物种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探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幂乘方模型解析法在研究植物种空间异质性时的优劣程度,为草地群落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该撂荒地草地群落各植物种出现次数和个体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均与幂乘方模型具有高度的吻合性(R~20.87);(2)各植物种出现次数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与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2016年该撂荒地草地群落中植物种的平均出现次数、平均个体数与各自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对数相关性(P0.01),2017年它们之间也存在正向对数相关的趋势,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并且两年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平均个体数与其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大于出现次数与其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幂乘方模型在解析杨陵区撂荒地草地群落植物种出现次数和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时,得出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致,且个体数的幂乘方模型解析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时比出现次数更为精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