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东西变化和垂直分异明显,水土流失问题突出。“长治”工程的成功实践说明,从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入手,遵循水土保持技术路线,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原则。建设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要切实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执法;以安居乐业为前提,树立新的防治理念;切实解决好水的问题;坚持以流域为单元治理,统一规划原则;重视滑坡、泥石流和崩岗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黄土高原早在黄土沉积期间就存在着自然侵蚀现象,以后随着人口增长土壤侵蚀在加剧,流域一年中的径流和泥沙往往由一两次较大暴雨形成。战乱破坏、人为开荒和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是导致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人为因素。本区的水土流失应实行坡沟兼治,坚持综合治理,坚持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结合,做到措施功能互补。大面积造林种草必须讲求科学,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林草建设应统一纳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总体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3.
前言     
黄土高原地区地域辽阔,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剧烈.特别是山坡地面积大,约占总面积的80%.山坡地不仅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同时又是地表径流产生、汇集以及土壤侵蚀产生发展的主要区域.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大量洪水泥沙下泄,淤积抬高河床,直接威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于这一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问题十分复杂,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反复“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充分认识自然,尊重科学,才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土保持》2008,(2):F0004-F0004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于1996年成立,主管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公告;负责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状况普查和动态监测,承办综合防治情况及效益调查分析工作;承办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法规的调研和拟定、水土保持规划、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土保持》2008,(4):F0004-F0004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于1996年成立,主管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公告;负责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状况普查和动态监测,承办综合防治情况及效益调查分析工作;承办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法规的调研和拟定,水土保持规划,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沂蒙山区退耕还林(草)规划方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和重要途径。尤其在沂蒙山区,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利用GIS技术,结合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通过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坡度、河流、居民点等数据进行叠置处理,以获取退耕还林的区域面积。同时对退耕还林的时序及经济林分布问题也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显示:沂蒙山区坡度>25°需退耕还林的面积为5.47×104 hm2。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经过多年持续不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局面初步扭转,入黄泥沙大幅减少,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与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面临着诸多挑战。新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坚持政府主导,夯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坚持保护优先,依法严控人为水土流失;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各生态要素治理;坚持因地制宜,精细配置各类措施;坚持两手发力,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协同治理,构建齐心共治新格局;坚持科技支撑,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1 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 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7.1万km~2,主要分布在豫东北的沂蒙山区、豫西的伏牛山区、豫西南的大别桐柏山区和黄泛平原风沙区。与其它地方相比,淮河流域水土流失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自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以来,黄河上中游各省(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一是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进一步完善法制体系;二是强化监督管理,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规模化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四是注重淤地坝安全运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五是持续封育保护,促进区域自然恢复;六是不断深化改革,激发水土保持发展活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健全,机制和体制还需要创新;二是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距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人为水土流失尚未全面遏制,生态保护任重道远;四是水土保持信息化程度不高,科技防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结合当前水土保持需求,建议继续做好以下重点工作:坚持依法监管,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平;坚持自然恢复,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坚持安全生产,保障淤地坝安全运用;坚持深化改革,增强水土保持发展内在动力;坚持行风建设,落实水土保持廉政责任。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和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水土流失依然是严重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需从以下几方面全面加强各项水土保持工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服务,即: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维护优良生态;全面强化监督管理,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突出重点,综合治理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切实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预报,实现信息共享;坚持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结合,强化组织领导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山区,开发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耕作粗放,管理不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农业环境质量最差,生态平衡失调最突出的地区。解放初期,经7—8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自1958年开始,经“大炼钢铁”、“十年内乱”和“农业学大寨”等一系列破坏,原有的治理成效丧失殆尽,新的水土流失急剧扩展,对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巨大损失。今后防治的对策,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制定稳定的政策;其次是克服经济社会中种种限制因素,切实帮助山区人民解决实际困难;第三是采用正确的治理方法和各项技术措施,普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山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治理和开发山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他,应与重点开发沿海发达地区统筹兼顾,发挥各自优势,互相支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山区贫困的根源,是山区开发的主要障碍。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山区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发展多种商品经济,脱贫致富的战略措施;是山区交通、工矿等基本建设的根本保证和开发山区的基础。治理开发山区总的方向是:预防为主,治管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发展多种经营为主,同时不放松粮食生产,尽快脱贫致富;还要把观念和职能,转到以预防为主,治管结合的轨道上来,加强以监督管理和法制来防治新的水土流失。同时还要依靠政策、科学和投入,特别要建立健全全国各级水土保持机构体系,以强化水土保持和山区开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海河流域地处京畿要地,严重的水土流失正在成为制的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头号环境问题。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流域上下必须把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搞好水土保持,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建设山区高效生态农业,建立京津水源工程上游生态与水质保护区,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环境、保持水土是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保障。"一山三带"植被恢复模式(林—果—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山地丘陵区广为运用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对"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产生、原理、生态意义以及模式的实际应用等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该模式在我国南北方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水土流失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分析认为水土流失与经济贫困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加剧了经济贫困;而贫困导致人们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又加速了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是实现水土流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基石,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三川河流域生态恢复和重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流失是三川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与退化的主要形式,是制约该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其危害,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 ,提出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态势、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该文利用 Landsat TM/ETM数字影像,监测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末期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的时空格局特征与规律,分析了形成土地石漠化的原因,并通过构建系列模型,量度了不同因子对土地石漠化发展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得出一些新的结论.认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建设应与农村扶贫开发统筹考虑,立足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大力推进综合开发,培值乡村替代产业,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扶贫开发"双赢"目标.研究结论对广西乃至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扶贫开发、生态恢复与重建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甘肃省的生态环境特点 ,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现状 ,认为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人口的超负荷对该地区构成了双重压力。指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甘肃省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是甘肃省的惟一选择。并探讨了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方向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指导思想 ;(2 )走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生态建设之路 ;(3)实施生态建设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19.
密云水库集水区河岸生物工程措施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芳  高甲荣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238-240,243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城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水库集水区流域多山,夏季降水高度集中,水土流失面积大,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着水库集水区生态环境,如何治理集水区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集水区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生物工程以其具有生物生态学属性这一最突出的特点,而不同于传统的土木工程.它把植物及其对坡面、河岸不稳定的影响与侵蚀过程联系起来,在防治侵蚀和保护环境中具有快速的工程效应和持久的防护作用双重功能.从河岸带的功能出发,阐述了河岸生物工程措施的复合功能,介绍了河岸生物工程措施植物的选取原则,以此为基础,详细介绍了集水区河岸生物工程措施的类型及设计模式,以期为密云水库集水区河岸整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为水土保持科研所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世纪山西省水保科研拟开展的重点课题有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研究、开发建设项目区水土保持研究、城市与小城镇水土保持研究、水土保持产业开发研究、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研究、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研究等,重点技术推广项目有山地微灌技术、坝地防洪保收稳产栽培技术、干旱阳坡造林绿化技术等16项。科研所站应转变职能、创新机制,面向社会搞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