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草药添加剂组,每组10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草药添加剂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头奶牛补充200 g/d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共6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期为50 d。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奶牛高19.93%(P0.05)。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改善了瘤胃内环境,中草药添加剂组奶牛瘤胃液pH比对照组奶牛高2.19%,瘤胃液NH3-N浓度比对照组奶牛低8.42%,瘤胃液微生物蛋白浓度比对照组高13.59%。因此,本试验条件下,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改善瘤胃内环境,有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提高瘤胃微生物菌群数量,降低NH3-N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沙葱水溶性提取物和脂溶性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体况良好、体重为(37.1±0.5) kg的杜寒F1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沙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粉[10.0 g/(d·只)],脂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脂溶性提取物[2.8 g/(d·只)],水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3.4 g/(d·只)]。饲养试验共持续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在正试期的第0、30和60天晨饲后2 h通过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pH(P<0.05),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的浓度(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菌体蛋白浓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和其脂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丙酸浓度(P<0.05),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丁酸浓度(P<0.05)并显著降低了异丁酸的浓度(P<0.05),乙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在30、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含量(P<0.05),对溶纤维丁酸弧菌、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瘤胃液真菌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降低瘤胃液原虫含量(P<0.05)。综上,沙葱及其提取物改善了瘤胃发酵模式,显著影响了肉羊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羊瘤胃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自制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绵羊瘤胃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60只4月龄健康杜寒杂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进行试验,分别为公羊、母羊对照组(常规日粮),公羊、母羊试验组(常规日粮+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试验期为45d。试验结束后取绵羊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蛋白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α-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该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绵羊瘤胃蛋白酶、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P<0.05)提高了绵羊瘤胃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且上述3种酶活性的变化均与绵羊性别无关。研究结果提示,该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能提高绵羊瘤胃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可促进饲草料中纤维素在羊瘤胃内的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饲粮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只平均体重为(40.83±4.11) kg的4周岁新疆细毛羊×杜泊羊杂交的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牛至油),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5%、0.030%和0.045%牛至油的试验饲粮。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2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2 d。第1天于早餐采食后2、4、6及10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总氮、氨氮和尿素氮浓度,第2天利用尼龙袋法测定基础饲粮的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添加牛至油对饲粮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2)添加牛至油对各组在各时间点的绵羊瘤胃液pH、总氮、氨氮和尿素氮浓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3) 0.030%和0.045%组绵羊瘤胃液4 h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0.015%组绵羊瘤胃液0、2、6 h乙酸比例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6 h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2 h丙酸比例显著高于除了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牛至油不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对瘤胃氮浓度也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添加0.015%牛至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对8只10月龄南江黄羊母羊(平均体重30.16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采用对比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精料中分别添加1%、2%、3%中草药。采集瘤胃液测定pH值、氨氮浓度和细菌数量。试验结果表明:试羊瘤胃液平均pH值在6.447.10范围内变动。随中草药添加水平的提高,pH值上升(P<0.01)。瘤胃液平均氨氮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2.737.10范围内变动。随中草药添加水平的提高,pH值上升(P<0.01)。瘤胃液平均氨氮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2.7339.84 mg/100mL,随中草药添加水平的提高,氨氮浓度增加(P<0.01)。添加中草药后,瘤胃中乳酸杆菌和淀粉分解菌数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但中草药添加水平对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说明,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改善瘤胃发酵功能,并促进乳酸杆菌和淀粉分解菌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3只健康,并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羯绵羊,采用3×3无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以玉米秸、小麦秸和苜蓿草为粗料的全日粮颗粒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YC)对绵羊营养物质代谢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用日粮为基础日粮 0%YC、基础日粮 1.5%YC和基础日粮 3%YC,基础日粮粗、精比为67∶31。试验分3期,每期预试期10 d,正试期6 d,共16 d,全期48 d。试验结果表明:①全日粮颗粒料中添加YC,对绵羊瘤胃液pH、瘤胃液总氮、氨态氮、尿素氮和蛋白氮的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全日粮颗粒中添加YC,有提高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的趋势(P=0.053),仅在食后2 h显著提高(P=0.022),其他时段影响不显著。③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在粗饲料为主的绵羊全颗粒日粮中添加YC,具有一定促进食欲、增强消化代谢的效果。④两YC添加水平之间,上述各项测定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添加效果和成本,以添加1.5%为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硫酸钠对泌乳中期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4个处理组,添加不同水平的硫酸钠,即0%(对照组)、0.4%(试验1组)、0.8%(试验2组)与1.2%(试验3组),试验分为4期,每期18 d(预试期15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硫酸钠对瘤胃液pH、NH3-N平均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硫酸钠后,瘤胃内原虫数均有所提高,其中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3)添加硫酸钠的试验2组瘤胃液菌体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钠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环境,提高瘤胃液菌体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8.
观察添加刺五加提取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以揭示其对瘤胃发酵影响的机理。选择6只健康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2组,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分别添加0、50mg/kg刺五加水提取物。不同时间点采集试验羊的瘤胃液,测定pH值、氨态氮(NH,-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收集试验动物粪便,测定日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的添加可以降低绵羊瘤胃NH,-N浓度,使瘤胃液pH值变化趋势减缓;明显提高日粮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瘤胃液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P〈0.05)。该试验为刺五加添加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对中草药添加剂日粮在反刍动物中的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取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雄性东北细毛羊,体重35 kg左右。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各添加500、750、1000 mg/kg精料的三聚氰胺。试验分4期,每期7 d预试期,2 d采样期,中间过渡期为7 d。在采样期,收集晨饲后0、2、4、6、8 h的瘤胃液,测定瘤胃液的pH、NH3-N、VFA。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之间的pH、NH3-N、VFA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500、750、1000 mg/kg精料的三聚氰胺对瘤胃发酵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单宁和聚乙二醇对绵羊和山羊瘤胃纤维降解菌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单宁和高单宁饲粮条件下添加聚乙二醇( PEG )对绵羊和山羊瘤胃纤维降解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5岁、体重约45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和绒山羊各4只,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4期进行。第1期饲喂基础饲粮(Ⅰ组),第2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的单宁(Ⅱ组),第3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的单宁(Ⅲ组),第4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单宁+12% PEG(Ⅳ组)。每期试验30 d,其中预试期12 d,正试期18 d。每个正试期第1天,采集绵羊和山羊瘤胃内容物,测定瘤胃液pH、氨态氮( NH3-N)和菌体蛋白( MCP)浓度;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固相、液相及全食糜中所附着的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拟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添加6%单宁显著降低了山羊瘤胃液NH3-N浓度和绵羊瘤胃液MCP浓度( P<0.05)。添加6%单宁+12% PEG后,这2个指标恢复至与Ⅰ组相当的水平。2)与Ⅰ组相比,添加6%单宁显著降低了绵羊和山羊瘤胃固相、绵羊瘤胃液相白色瘤胃球菌数量( P<0.05);添加2%和6%单宁显著降低了绵羊和山羊固相黄色瘤胃球菌数量( P<0.05),添加6%单宁显著降低了绵羊和山羊瘤胃液相黄色瘤胃球菌数量( P<0.05);添加6%单宁显著降低了绵羊和山羊瘤胃固相、绵羊全食糜产琥珀酸拟杆菌数量( P<0.05)。添加6%单宁+12% PEG后,绵羊和山羊瘤胃这3株纤维降解菌数量恢复至Ⅰ组水平或高于Ⅰ组。由此可见,饲粮单宁添加量达到6%时降低了瘤胃液NH3-N的浓度,影响MCP的合成,抑制瘤胃固相纤维降解菌的增殖;添加PEG可以削弱单宁对瘤胃纤维降解菌生长的负面影响,促进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1.
奶牛分娩前后瘤胃代谢物变化规律及其代谢通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阐明奶牛分娩前后瘤胃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规律。选取10头体况和胎次相近的健康待产荷斯坦奶牛,分别于分娩前后晨饲前采集瘤胃液,采用UPLC-MS/MS代谢组学技术和MetaboAnanlyst 5.0中的通路分析方法研究奶牛分娩前后瘤胃发酵产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奶牛分娩后瘤胃中57种代谢物含量较分娩前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34种代谢物含量显著降低,23种代谢物含量显著升高,9个代谢通路(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的生物合成、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半乳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和维生素B6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本研究表明,奶牛在分娩前7~10 d与氨基酸、糖、核苷酸和维生素相关的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发生了应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条件下,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数量的变化。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动物自身前后对照法,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含量的方式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瘤胃内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升高,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均增加,但当饲粮NFC/NDF比升至2.58时,与其他试验期相比,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却极显著降低(P<0.01);②牛链球菌的数量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到第Ⅳ期又恢复到第Ⅰ期的数量。结果提示,当奶山羊发生SARA时,瘤胃牛链球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对低pH值敏感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急剧下降,而耐酸性的埃氏巨型球菌数量表现为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究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瘤胃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40 头泌乳奶牛,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2%和3%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周期为预试期7 天,正式试验期30 天。通过检测奶牛生长性能指标、泌乳性能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产奶量及牛奶中的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奶牛瘤胃液pH和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乙酸/丙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奶牛基础日粮中混饲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生长性能和泌乳性能,改善瘤胃发酵参数,治疗瘤胃酸中毒。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及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选择3头体况良好,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相近,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牛作为供体牛。试验一采用尼龙袋法,分别在投入尼龙袋后2、4、8、12、24、36、72 h取样,测定壳聚糖在瘤胃内的实时降解率。试验二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依据壳聚糖在基础培养底物中的添加剂量分为6个处理组(0、0.02%、0.1%、0.5%、1%、2%)。其中,零剂量组为对照组,其余为壳聚糖组。分别于培养0、2、4、8、12、24 h时间点取样,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壳聚糖对奶牛瘤胃液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在奶牛瘤胃内降解率很低,在72 h时的降解率仅有7.79%;添加不同水平的壳聚糖,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培养液的pH值、NH3-N浓度、菌体蛋白(BCP)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产气量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不同饲喂模式对奶牛采食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采用4头体重(600±50)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经产奶牛进行试验,比较传统精粗分开饲喂向全混合日粮(TMR)转换时泌乳奶牛的采食、瘤胃发酵及生产性能的变化。试验动物所用日粮组成在整个试验期完全相同。前17 d采用精粗饲料分开饲喂的模式,后13 d则采用TMR进行饲喂。在由传统的精粗分开饲喂向TMR饲喂转换过程中,试验牛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中型洗涤纤维进食量(NDFI)差异极显著(P<0.01),而与之相对应的采食时间差异不显著;全天的瘤胃pH值试验期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但pH曲线但有趋于平稳的趋势,瘤胃中氨态氮浓度在试验期结束时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3~5胎)、产奶量、产犊日期相近,体重(600±20)kg健康荷斯坦泌乳高峰期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1组为对照组,饲喂牛场常规日粮;2、3、4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常规日粮基础上添加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Ⅰ、Ⅱ、Ⅲ500 g/(d.头)。正式期60 d。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后,均可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总干物质含量。尤其是复合物Ⅲ,添加效果最为理想,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总干物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1.19%(P<0.05)、21.31%(P<0.05)、9.72%(P<0.05)和10.34%(P<0.05),平均日校正乳产量提高35.70%(P<0.05)。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NFC)饲粮对泌乳后期奶牛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77.46±27.31)kg、胎次(1.5±0.15)胎、泌乳天数(242.92±15.28)d、产奶量(18.75±0.62)kg/d的奶牛12头,随机分配到3组,每组4头。各组饲粮NDF/NFC分别为2.10(精粗比为42:58)、1.96(精粗比为37:63)、1.52(精粗比为30:70),采用六氟化硫(SF_6)示踪技术测定自然状态下泌乳奶牛甲烷排放量。预试期14 d,正试期9 d。结果表明:饲喂不同NDF/NFC饲粮的泌乳后期奶牛甲烷排放量、甲烷能、单位干物质采食量的甲烷排放量以及单位总能摄入量的甲烷能均有显著差异;随着NDF/NFC降低,奶牛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综上,在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前提下,NDF/NFC为1.52的低NDF组饲料能显著降低泌乳后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复合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2.30±0.06)胎]、产奶量[(37.00±0.03)kg/d]、泌乳天数[(90±0.15)d]相近的9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3头。采用3×3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0和2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进行3期动物试验。每期21 d,其中14 d为预试期,7 d为采样期。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1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奶牛瘤胃液中丁酸的浓度(P0.05),而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其他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奶牛对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P=0.06);3)饲粮中添加10和2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P0.05),且10 g/(头·d)组的4%校正乳(4%FCM)产量、乳脂产量和乳糖产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85(P0.05)、0.49(P0.05)和0.32 kg/d(P0.05);4)复合酶制剂的添加未对奶牛血清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10 g/(头·d)复合酶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乳脂产量和瘤胃液丁酸浓度,且饲喂效果优于添加量为20 g/(头·d)时。综合考虑,泌乳奶牛饲粮中复合酶制剂的推荐添加量为10 g/(头·d)。  相似文献   

19.
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各组分别灌服0(对照)、20、30、40 g/d茶皂素,茶皂素与水混匀灌服,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的饲养试验。正试期期间每隔7 d,在晨饲前1 h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瘤胃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 H(30、40 g/d组)、氨态氮的浓度(20、30、40 g/d组)(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值;茶皂素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蛋白(30、40 g/d组)、丙酸(20、30、40 g/d组)和丁酸浓度(20、30、40 g/d组)(P0.05),30 g/d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提高了20.20%;但茶皂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各组的瘤胃液原虫、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补饲茶皂素改善了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并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30 g/d的剂量对奶牛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研究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原虫区系的影响。选取12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体重(550±30)kg,产奶量35 kg/(头·d),胎次2~4],随机分为4组,每组3头,均饲喂基础饲粮,分别于晨饲前灌服0(对照)、20、30、40 g/(头·d)的茶皂素。试验期49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正试期内每7 d于晨饲前1 h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采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DGGE)结合18S r 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瘤胃原虫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茶皂素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瘤胃中原虫的生长。2)与对照组相比,30、40 g/(头·d)茶皂素组的丰富度指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都显著降低(P0.05),优势度指数显著增加(P0.05),但是均一性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茶皂素显著减少了瘤胃中前庭亚纲内毛目的原虫数量。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30、40 g/(头·d)茶皂素均可抑制奶牛瘤胃原虫的生长,并且降低瘤胃原虫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