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韩洪云  杨增旭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962-4970
 【目的】研究农户逐步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行为的技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T检验和Bivariate Probit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样本地区农户“未采纳”、“部分采纳”和“完全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行为在技术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地块特征、技术指导对农户“部分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农户的年龄对农户“完全采纳”该技术呈显著负相关;而农业收入比重、农户的耕地面积、施肥观念、技术理解能力、技术指导、技术获得对农户“完全采纳”该技术的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农户耕地采用平均分地的分配方式、与农技人员联系不方便会导致农户“未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农户的年龄偏高、农业收入比重相对较低、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具有传统施肥观念、未能全面理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缺失配方卡是农户“部分采纳”该技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果园节水灌溉现状、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波  郭向红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9):1037-1039
通过分析山西省果园灌溉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中深层灌溉技术、微喷技术、农业节水技术等为目前山西省果园节水灌溉的急需技术;并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速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节水灌溉新技术的研发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云南马里兰烟实用栽培技术,包括:①选用优良品种;②适宜的长势长相;③择优布局、连片轮作;④育苗 技术;⑤大田移栽技术;⑥施肥技术;⑦大田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高效生态农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从高效生态农业的提出、内涵、特征、原理、模式、技术等6个方面,对高效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高效生态农业是1991年在国内首先提出;(2)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强调“高效”、“生态”、“结合”;(3)高效生态农业具有生物多、环境佳、结构良、功能强、质量优、效益高、低排放、可持续的特征;(4)高效生态农业增产增效的原理在于充分用地、立体用光、超额用季、多层用水、高效用肥、共生互补、生态减灾、循环利用;(5)高效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有立体利用型、生物共生型、多业结合型、产业延伸型、科技带动型、环境整治型、资源再生型、休闲观光型;(6)高效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有资源节约技术、水肥调控技术、生物养地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综合利用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结构调整技术、能源开发技术、流域治理技术、现代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主要从事种子加工技术,农产品干燥储藏技术.果蔬加工技术、油菜籽加工。肉类加工技术、饲料肥料加工技术、农产品产地加工处理技术等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农业产业化技术及装备的组装集成与推广;农业工程新设备.新设施和农业产业化装备配套设施的开发.研制与生产;  相似文献   

6.
试似了一门新课程《技术生态学》的教学大纲:引言;第一章 结论;第二章 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第三章 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成结构和演化;第四章 技术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中介;第五章 技术负效应现象及其概念和类型;第六章 技术负效应形成的科学机制;第七章 技术负效应放大的人文社会因素;第八章 技术负效应的经济损失;第九章 技术生态规范和决策;第十章 技术选择予测、创新和评价;第十一章 STS教育。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推广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对兴聚农业合作社社员和周边个体农户实地调查,比较两种生产方式下大豆生产技术需求的差异和投入产出情况。农业合作社技术需求次序为:农业机械和设施>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经济分析咨询、信息服务与政策扶持;个体农户技术需求的次序为: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农业机械和设施>经济分析咨询、信息服务与政策扶持。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在同类技术的需求内容及最终效益方面亦有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依据不同生产规模种植户的技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提高中国大豆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以往我国森林植被恢复重建工作中存在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根据与森林生态恢复工程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科学原理及工程技术方法,提出了森林植被恢复重建工程系统集成的概念、技术流程和技术集成体系.技术流程包括:①森林退化的监测与诊断;②森林植被恢复重建工程的可行性分析;③集成规划与设计;④集成实施;⑤评估;⑥集成管理体系等.技术集成体系有:①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监测、诊断、发布与预测的集成技术;②不同层次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重构或重组集成技术;③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价值恢复的集成技术;④森林生态系统信息网络重构与延展的集成技术;⑤森林植被恢复重建工程管理的系统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2):45-46
介绍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紫玉淮山浅植定向种植技术,包括了种薯选择、处理、催芽;U型槽的开挖、放置、种植规格、密度;播种方法、架式搭建技术、滴灌设施安装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最近公布“八五”期间国家农业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共四十项:1.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杂交组合及配套栽培技术;2.杂交稻高产与再生稻利用技术;3.吨粮田技术;4.杂交玉米配套新技术;5.麦棉两熟配套增产技术;6.主要农作物模式化栽培技术;7.北方旱地粮食作物丰产技术;8.油料综合高产栽培技术;9.糖料高产、高糖栽培技术;10.南方耕作改制间套复种技术;11.低产潜育化水稻综合治理技术;12.半旱式栽培技术;13.北方内陆、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木;14.节水农业技术;15.优化配方施肥技术;16.秸秆、地膜覆盖技术;17.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新型耐低温沼气池的保温和产气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方沼气池传统越冬技术的研究与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耐低温沼气池,并进行了一系列冬季产气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有保温层的沼气池比常规保温沼气池料液温度提高3℃左右,产气量提高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
李生  郑林  张英  陆远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80-184,214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等一系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以江西省8家规模化养殖场及场内沼气工程为研究对象,获取各养殖场及沼气工程的基本信息,并对养殖场内大气环境进行了监测。同时,采集进料池、发酵罐和沼液池料液样品,对所采集料液的理化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沼气工程设计施工规范,配套设施较齐全,主要以畜禽粪便为原料,但进料料液总固体(TS)3%,以低浓度发酵为主。发酵温度以中温发酵为主,由于冬季气温偏低,难以达到中温发酵标准(25~40℃)。沼气利用方式单一,且沼气产量存在季节差异,夏季沼气产量高,冬季产气量低。沼液、沼渣综合利用配套不足,且利用方式不规范。养殖场恶臭污染物浓度下风向高于上风向,冬季高于夏季,夏季和冬季NH_3和H_2S浓度日均值分别为0.078和0.011 mg/m~3,0.104和0.016 mg/m~3,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自进料池到沼液池料液pH处于7.2~7.4,呈中至微碱性,经厌氧发酵后沼液中NH_4~-N、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分别400、800和1 400 mg/L,养分含量仍然非常高。该调查结果可为规模化养殖场及沼气工程的健康运行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温度对户用厌氧发酵沼气池产气的影响。[方法]以标准户用沼气池和红泥沼气袋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温度对两个厌氧发酵沼气池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沼气产生和产气率高低与温度密切相关。临安地区,标准户用沼气池稳定产气的气温阈值约为4.0℃(沼气池内温度在7.0℃以上),而红泥沼气袋稳定产气所需的气温阈值为7.0℃(沼气袋内温度在14.7℃以上)。[结论]该研究为临安地区冬季适时采取保温或增温措施以提高户用厌氧发酵沼气池的产气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出现沼气池产气量少甚至不产气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沼气池在农村的应用与推广,逐渐兴起的太阳能沼气池法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太阳能集热器只能在有日照的白天进行储能,为保证沼气池正常连续高效的运行,一种含辅助电加热器的户用太阳能沼气池系统被提出,文章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根据k-ε湍流模型与相应的计算网络及边界条件对沼气池进行了二维定常数值仿真,并进行了实验观测从而验证了该系统的合理性。最后又从经济角度阐述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自然条件下的产甲烷生物菌种难以适应我国北方寒冷低温条件,使得沼气生产工艺难以满足连续、高产、高转化率的要求。通过对低温适应菌群的筛选和新型规模化沼气生产工艺及产气装置的研究,旨在实现北方冬季条件下连续、高效的产气。  相似文献   

16.
在寒冷的冬季,沼气的使用中存在产气率低、使用率低、使用时间短、沼气使用综合效益差等问题。浙江省诸暨市银辉生态养殖场的沼气工程利用太阳能加热,巧妙地解决了寒冷地区冬季沼气生产的问题。采用跟踪监测和对比参照的方法对该沼气工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冬季,该系统厌氧发酵池的池温最高温度为22.8℃,最低温度为12.7℃,产气率在75m^3.d^-1以上,可产生经济效益23万元·a^-1,可以切实提高沼气工程的温度及产气率,并对沼气工程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估,值得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分析了大型玻璃钢沼气池冬季运行效果,结果表明该沼气池冬季保温效果良好,气温变化对池温影响小,均衡产沼气,且出水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庞凤仙  崔彦如  张永锋  郗登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36-17837,17841
[目的]优选秸秆反应堆作为一种北方寒冷地区沼气池增温方法的工艺参数。[方法]以秸秆粒度、菌剂量、温度、料液比为试验参数,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当秸秆粒度1mm,菌剂量0.5%,温度55℃,料液比1:1时,单位容积产气率最高,达到1.1m^3/d。[结论]采用秸秆反应堆覆盖沼气池,不仅起到物理保温作用,而且将达到最佳发酵温度的秸秆加入沼气池中,可提高沼气池冬季产气量。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套解决北方地区冬季沼气使用难的技术方法,包括改进建池技术、添加沼气菌剂、加强保温措施等内容,可确保沼气池在冬季正常使用,平均产气量高于0.46m3/d。该方法简单有效、易于掌握、投资低廉,可以促进沼气池在北方地区的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北京农业废弃物沼气工程建设情况,于2009年和2015年对周边20座典型农业沼气工程进行了实地跟踪调研,同时对工程的运行管理和三沼(沼气、沼液和沼渣)的后续利用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调研工程原料都以猪粪为主,与2009年相比,以猪粪为原料的工程持续增加(占调研沼气工程的55%),这主要受到京郊区县的农业养殖规划影响。同时,沼气冬季燃煤加温工程由2009年的16座降到了2015年的10座,其中由太阳能加温替代燃煤的工程由2009年的3座增至2015年的9座。沼渣沼液的固液分离技术使用由2009年的3座增至2015年的5座,多数沼气工程仍未进行固液分离,这主要与工程原料有关,故沼肥农用方式仍限制在简单的果蔬灌溉,高值利用途径缺乏。除此之外,经过政府和地方的不断努力,2015年工程持证上岗人员比2009年整体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