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探究DCPTA[2-(3,4-dichorophenoxy)triethylamine]浸种对寒地玉米种子萌发及根系建成的影响。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DCPTA(0,0.5,1.0,1.5mg/L)浸种处理,研究DCPTA浸种对玉米子粒萌发、幼苗根系特征参数(根长、根系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系生物量积累及根系活力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0.5~1.5mg/L的DCPTA溶液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单株幼苗鲜重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1.0mg/L的DCPTA浸种处理效果最好。0.5~1.5mg/LDCPTA浸种处理发芽出苗后进行水培的幼苗,其根系特征参数均增加,根系生物量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口DCP-TA处理能够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全苗和壮苗,同时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增强其吸收转运养分的能力,为玉米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莫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水稻根际含氧量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多个水稻品种为材料,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 通过气泵增加水稻根际的含氧量, 研究水稻根际含氧量与根系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 抽穗期根系吸收氧气的能力最强, 需氧量最大。根际含氧量对水稻根系形态与分布有影响, 增氧显著增加根长, 提高根系自根基到根尖10~20 cm、>20 cm部分所占的生物量比例, 同时减少根数; 而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的水稻根数增多, 根长缩短。氧溶量对水稻根系活力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 提高水稻根际的氧溶量, 杂交稻汕优63和国稻1号齐穗期根系的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加; 根系活力较高的常规籼稻湘早籼11和甬粳18在充氧处理中的根系活力也明显提高, 但根际氧含量的增加对根系活力较低的水稻品种湘早籼24和春江06的根系活力并无明显作用; 缺氧环境下生长的水稻根系的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3.
增氧对水培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增氧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3种增氧方式,分别为持续性增氧(Physical continuous oxygen,PCO)、间歇性增氧(Physical oxygen,PO),化学增氧(Chemical oxygen,CO),种棉花不增氧CK,不种棉花不增氧CK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增氧方式对营养液中溶解氧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为PCOPOCOCK;PCO处理对根体积、根系总吸收面积、根活性面积、根系生物量、株高、地上部生物量、氮和钾的吸收量的促进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比CK增加了194.62%、261.89%、301.73%、57.15%、22.76%、38.03%、35.27%、84.78%;间歇性增氧PO处理对根系生物量、株高、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分别比CK高30.83%、15.65%、21.19%。通过以上结果表明,棉花对氧的需求敏感,不同增氧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棉花生长,其中持续性增氧效果尤为突出,特别是对棉花生物量的积累,说明增氧可以提升棉花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菇渣、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化处理产物对番茄苗期发育特性的影响,将菇渣经基质化处理后,与草炭、蛭石原料复配进行番茄基质育苗试验,菇渣基质化处理产物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33%,50%,67%,于播种后25,45,65 d对番茄幼苗成活率及发育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表明,复配基质处理T1、T2和T5番茄幼苗的成活率均为100%,高于CK 3.3%,处理T3和T4的番茄幼苗成活率分别低于CK 23.4%和33.4%。对45 d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和根系的发育指标进行比较,T3和T4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CK,也显著低于T1、T2和T5。但随着番茄幼苗发育至65 d,T3、T4根长指标显著高于CK,株高和茎粗指标与CK基本无显著差异,T1、T2和T5茎粗和根长指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株高指标高于CK。研究表明,T1处理(菇渣∶草炭∶蛭石=1∶1∶1)培育幼苗的各项发育指标优于其他处理的幼苗,随着复配基质中菇渣基质化处理产物的添加比例增高,对番茄幼苗发育初期根系的发育可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在番茄幼苗发育后期,增加菇渣基质化处理产物的添加比例可以显著促进番茄幼苗根系的发育,提高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5.
滕萌  多立安  赵树兰  廉菲  王礼莉 《种子》2007,26(2):17-21
通过研究稀土元素浸种对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初期生长影响,结果表明:铈浸种有助于高羊茅和黑麦草的萌发和初期生长,其最适宜的浓度范围是200~300 mg/L.硝酸铈浓度为250 mg/L时,黑麦草种子活力指数最高,和对照相比增加了63.0%,而高羊茅在硝酸铈浓度为300 mg/L时最高,比对照提高了90.9%.200 mg/L和250 mg/L硝酸铈能显著促进两种草坪植物幼苗株高生长,和对照相比,黑麦草在播种后第4天最高增加了86.4%,高羊茅在播种后第7天增加了58.9%.铈浸种也能明显促进草坪植物生物量的积累及根系生长,硝酸铈浓度为200 mg/L时,黑麦草获得最高的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增加了28.8%,而高羊茅在硝酸铈浓度为300 mg/L时地上生物量为最大,比对照增加了39.9%.当硝酸铈浓度为250 mg/L时,黑麦草根长、根重分别比对照增加65.4%、83.8%,而高羊茅的根长是对照的2.07倍,根重比对照增加50.0%,须根数也明显多于对照;并且两种草坪植物的根冠比也都得到明显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草坪植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根际增氧模式的水稻形态、生理及产量响应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表积水是导致水稻地下部分(根系)缺氧胁迫的主要原因。根际缺氧时,提高水稻根系通气(增加孔隙度)可能会减少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因此,根系必需在形态和代谢上进行一定的调节,而这种调节又会影响作物生长和根际状况。控制灌水(增加土壤和空气的接触时间)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根际增氧途径,而化学物质增氧模式还处于试验阶段。为考察不同增氧模式对水稻根际缺氧调控的田间应用效果,本研究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采用过氧化尿素(T1)、过氧化钙(T2)以及干湿交替灌溉(T3)的根际增氧模式并以长期淹水田块为对照(CK),监测水稻根系及地上部分形态、生理、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与CK比较,处理T1、T2和T3对国稻1号和秀水09的增产幅度2007年分别为3.1%/11.5%、10.2%/14.9%和18.9%/16.4%;2008年分别为11.56%/6.57%、8.48%/9.20%和13.56%/9.39%。使根际增氧的响应大致表现为根系孔隙度下降、齐穗期根体积增大、根系活力提高;前期分蘖数增加较快,有效穗多;叶片叶绿素含量在齐穗后下降较慢,剑叶SOD和POD含量较高,MDA含量较低;齐穗后叶片光合作用对穗部干物质积累贡献大。不同增氧模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土壤淹水导致的根际缺氧胁迫,均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物有机液体混合肥对甜高粱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生物液体有机混合肥对陕北农牧交错区青贮饲草作物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通过盆栽控制试验,以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L.)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生物活性水(BMW)(B1、B2、B3和B4)和Aidoora溶液(A1、A2和A3)处理,并测定甜高粱幼苗期的根系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大多数单一液体肥和混合液体肥下,甜高粱的根系生物量(RB)、根冠比(RSR)、根系体积(RV)、总根长(TRL)、根系表面积(RSA)、平均根直径(RAD)、比根长(SRL)和比根面积(SRA)均显著高于CK,表明BMW和Aidoora溶液有利于促进甜高粱苗期根系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吸收能力;甜高粱的RB、TRL和RSA两两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根系表面积和总根长均随着根系生物量的升高而增加。综上分析表明,B3A2和B3A3相对于其他BMW和Aidoora混合液体肥,有利于促进甜高粱幼苗根系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8.
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铅胁迫对三种蔬菜根系生物量及根系形态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下(≤1 mg/L)的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2mg/L),根系生物量及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随之下降,抑制了根系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9.
镉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0、1、5、10、25、50 mg/L Cd2+浓度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镉胁迫对油菜幼苗期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Cd2+浓度<5mg/L时,对油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当Cd2+浓度≥5 mg/L时,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根根长、根鲜重、芽长、芽鲜重都有显著的抑制.(2)当Cd2浓度≤5 mg/L时,幼苗期根系的根长以及根鲜、干重都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Cd2+浓度>5 mg/L时,幼苗期根系的根长以及根鲜、干重都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当Cd2+浓度≤1 mg/L时,根系活力明显高于对照,当Cd2+浓度≥5 mg/L时,根系活力开始降低,且随着Cd2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当Cd2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Cd2浓度<5 mg/L的环境有利于油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但Cd“浓度>5 mg/L的环境不利于油菜的种植.  相似文献   

10.
番茄土传病害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番茄种植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筛选优良的土传病害拮抗微生物用于生物防治对解决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番茄根际土壤为材料,以4株番茄根腐病致病菌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链格孢菌为对峙菌,筛选得到NSB-26和RSB-6两株具有优良拮抗性能的细菌。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及16 SrDNA序列分析,发现NSB-26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SB-6为暹罗芽孢杆菌。通过盆栽试验对菌株NSB-26和RSB-6的生防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病原菌处理(T1),拮抗菌+病原菌处理(T2)和等量清水处理(CK)。结果表明:与T1和CK处理相比,T2处理番茄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株高、根长、鲜重、干重均明显提高,T1和T2株高的最高增加幅度分别达10.06%和3.95%;根长的最高增加幅度分别达67.09%和26.48%;处理15天时,植株鲜重的最高增加幅度分别达133.21%和93.20%;植株干重的最高增加幅度分别达126.42%和81.82%。此外,叶绿素a、b含量也显著上升。说明拮抗菌处理可有效减轻土传病害,提高番茄幼苗的抗性,这为番茄根际拮抗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缓解水稻秸秆还田对直播油菜的负面影响,实现水稻秸秆还田下直播油菜全苗、壮苗,本研究以‘沣油737’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浸种剂处理,探究不同浸种剂对水稻秸秆还田下直播油菜发芽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C1(40 mg/L赤霉素+200 mg/L钼酸铵+2000 mg/L磷酸二氢钾+400 mg/L的硼酸)和C2(100 μmol/L褪黑素+200 mg/L钼酸铵+2000 mg/L磷酸二氢钾+400 mg/L的硼酸)试剂浸种处理后水稻秸秆还田下直播油菜每平方出苗数分别较CK增加23.28%和3.97%;C1试剂浸种后油菜幼苗根长增加,下胚轴的伸出长度变长,C2试剂浸种后油菜幼苗的根长变长,下胚轴长度较CK有所降低;C1、C2试剂浸种后幼苗干物质积累较CK增加。C1、C2试剂浸种一定程度缓解秸秆还田对直播油菜出苗的不利影响,C2试剂浸种更有利于促进油菜根系发育,促进秸秆还田下直播油菜壮苗。  相似文献   

12.
油菜素内酯诱导番茄幼苗抗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油菜素内酯(BR)诱导二叶一心期和五叶一心期番茄幼苗,研究BR诱导后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在5℃~10℃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BR处理,可降低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减少叶片中丙二醛的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明显升高,同时增加了幼苗的根系活力,提高幼苗抗冷性。研究表明,低温条件下,五叶一心期对番茄幼苗喷施0.1mg/LBR,其冷害指数可比对照降低32.7%,电导率比对照降低58.4%,丙二醛含量最少,仅为25.5649nmol/g,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137.27umol/g,脯氨酸含量最高,为542.3ug/g,同时幼苗的根系活力变化较平稳,变化幅度仅为20.9%。  相似文献   

13.
探究竖管通气对覆盖栽培条件下雷竹生长的影响,为雷竹林集约化经营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本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不覆盖不通气(CK)、不覆盖通气(A)、覆盖不通气(M)、覆盖通气(MA),分析各处理的土壤氧气浓度、土壤矿质元素以及雷竹根系活力、光合参数等指标,探究通气对集约经营雷竹林生长及立地条件的影响。与不覆盖处理(CK)相比,覆盖处理(M)显著增加了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等的含量,而覆盖加通气处理(MA)则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等物质的分解;在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的各土层中,覆盖通气处理(MA)下的土壤氧气含量比覆盖处理(M)分别提高了:26.19%、28.36%、30.77%、26.92%(P<0.05)。MA处理下的雷竹根系活力比M处理增加了57.16%(P<0.05),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了49.47%(P<0.05)。竖管通气显著改善了雷竹林因长期覆盖经营而引起的土壤缺氧、雷竹根系生长不良、净光合速率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多效唑和烯效唑对油菜新品种‘秦优1618’抗寒性的影响,采用多效唑150 mg/L(C1)、300 mg/L(C2),烯效唑80 mg/L(C3)、160 mg/L(C4)喷施6~7叶期油菜幼苗1次,研究多效唑和烯效唑对幼苗生长调控、生理特性和抗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多效唑150 mg/L(C1)或烯效唑80 mg/L(C3)处理6~7叶期幼苗,可有效降低苗期薹茎高、茎叶干质量、最大叶长度和宽度,对绿叶数影响不显著,有效提高根茎粗、根长、侧根数、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形成壮苗;同时可增加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越冬死亡株率和冻害指数,提高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方法]采用菇渣为原料,在菇渣中加入蚓粪和蛭石,复配成育苗基质。菇渣与蛭石按8:1和4:1体积比混合的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的根鲜重、根干重和为育苗基质培育番茄幼苗,[目的]研究其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影响特征。[结果]结果表明,相比市售基质,菇渣复配育苗基质能够明显提高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菇渣与蚓粪、蛭石按8:1:1体比混合的育苗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在茎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壮苗指数都大于市售基质。菇渣加入蚓粪、蛭石复配基质的各处理的番茄幼苗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总鲜重、总干重和根冠比与市售基质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总之,菇渣可以作为基质材料培育番茄幼苗,添加蚓粪和蛭石都有利于提高番茄幼苗的壮苗指数。本实验条件下,推荐采用菇渣与蛭石按照8~4:1体积比复配的基质进行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16.
不同缺硼处理对甜菜苗期叶片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不同缺硼胁迫处理对甜菜叶片生长发育及光合性能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甜菜品种‘H004’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方法,设定硼浓度0 (B1)、0.5 (B2)、5 (B3) μmol/L为缺硼处理,以硼浓度50 (B4) μmol/L为正常硼浓度对照,于胁迫后21天对甜菜幼苗叶片形态参数及光合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缺硼胁迫对甜菜叶片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缺硼胁迫程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具体表现为:缺硼显著降低了叶片面积、叶片鲜重和干重,增加了叶片厚度、叶色值;使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2.3%~51.5%、23.3%~42.3%;光合参数在缺硼处理时较对照下降了0.6%~28.4%。相关分析表明,缺硼胁迫下叶面积与光合色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综上,缺硼胁迫影响了植株叶片形态、抑制了光合色素的形成,降低叶片光合特性,进而阻碍了甜菜幼苗叶片生物量积累,导致叶片的生长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7.
邱甜  牛力立  朱江  蔡甫格  王庆伟 《作物杂志》2021,37(2):160-1590
为提高试管苗品质,优化马铃薯脱毒继代培养,以延薯4号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选用6-BA(0.5、1.0、1.5mg/L)、水杨酸(0.2、0.4、0.6mg/L)和油菜素内酯(0.01、0.10、1.00mg/L)处理试管苗,以不添加生长调节剂为对照,研究3种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根活力、移栽后幼苗成活率及结薯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株高、茎粗、鲜重、平均根长、根条数和叶片数,6-BA、水杨酸和油菜素内酯分别在1.0mg/L、0.4mg/L和1mg/L处理时促进效果较好,叶绿素含量、根活力以及移栽后幼苗成活率和结薯特性均较好,且在水杨酸浓度为0.4mg/L时,试管苗生长最好,移栽后成活率最高,结薯特性较好,是最适壮苗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对滨海盐碱地棉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滨海重度盐碱地棉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设置增施有机肥、播前秸秆还田、冬前秸秆还田3个处理,测定了棉花苗期3个层次土壤含盐量、水分和容重,棉花叶片光合参数、叶片SPAD值以及干物质积累和棉花产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的处理各个土层含盐量和容重明显降低,棉苗叶片LAI和SPAD明显增大,光合能力提高,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以及棉花产量明显增加。其中,冬前秸秆还田各土层含盐量低于2.00 g·kg-1,容重保持在1.15~1.40 g·cm-3,叶片SPAD值高于40.0,LAI提高65.5%,光合性能系数增高23.4%~92.8%,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降低12.2%,干物质积累总量增大46.3%,根冠比提高56.5%,产量提高36.2%。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冬前秸秆还田更有利于滨海盐碱地改良及棉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秸秆中化感物质对玉米种子萌芽和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丁香酸和香草酸混酸液为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CK),培养玉米种子及幼苗并测定其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混酸液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100 mg/L、200 mg/L和500 mg/L混酸液处理极显著降低胚轴长和玉米苗期根系活力。混酸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CK,无显著差异。随混酸液浓度升高,玉米叶片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50 mg/L以上浓度混酸液对玉米种子及苗期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