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茭白系多年生缩根性水生蔬菜,主产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茭白对光、温的反应,可分为单季与双季茭白两类。单季茭白集中在10~11月采收;双季茭白夏、秋两季采收,夏季集中在6月份采收。秋季10~11月采收。本文所述春季茭白系双季茭白通过大棚设施栽培促成早熟,将夏茭采收期提前到春季(即4~5月采收)。我们通过两年栽培研究表明:优选茭种、适时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培土、加强大棚期管理等措施,是提高春季茭白产量、品质及上市时间的关键。春季菱白4月初即可上市.单产(即每667平方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崇茭1号原名杭州冬茭,是2005年以当地主栽品种梭子茭中发现的较耐寒变异株系为原始材料,经辐照处理和系统选育而成的茭白新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崇茭1号夏茭采收期比梭子茭时间略长;秋茭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温能力,采收结束期较梭子茭平均迟32 d;夏茭产量约46725 t·hm-2,秋茭产量约24315 t·hm-2,分别比对照梭子茭增产149%和450%。  相似文献   

3.
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又名茭笋,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沼泽草本植物。茭白采收期为5~6月和9~10月,对调节春淡和秋淡,增加上市花色品种有着重要作用。一般单季亩产量1200~2000kg,单季茭白和双季茭白中的夏、秋茭兼用型均宜春季4月初定植。  相似文献   

4.
茭白笋,别名菰笋、茭笋、脚白笋,为禾本科菰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浅水性作物,原产中国.茭白笋依叶鞘包叶颜色分青壳种、赤壳种和白壳种等3种.根据采收期的不同,又可分春作与秋作兼收品种及秋作单收品种,青壳种和白壳品种属于前者,赤壳种属于秋作单收品种.  相似文献   

5.
余茭3号是从余姚地方品种八月茭的优良变异单株中选育出来的单季茭白品种,分蘖力强,茭白肉质茎竹笋形,长165~185 cm,直径35~40 cm,单茭质量110~130 g,洁白、光滑,肉质细嫩、鲜糯,VC含量高,品质优良。极早熟,8月下旬开始上市,产量135 t·hm-2。适合余姚市及周边茭白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2个茭白品种以不同的间栽模式对茭白主要病虫害二化螟、长绿飞虱、胡麻斑病和锈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茭白品种河姆渡:水珍1号=3:1的间栽模式能有效地减轻各种病虫的发生,二化螟、长绿飞虱、胡麻斑病和锈病的发生均比河姆渡和水珍1号单栽田轻。同时河姆渡:水珍1号=3:1的间栽模式能促进2个茭白品种提早孕茭,提高产值,间栽区667m^2产值分别比河姆渡单栽田和水珍1号单栽田增收290.5元和811.8元。  相似文献   

7.
余茭4号是从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该品种株型高大紧凑,分蘖力强,孕茭性好,茭型大,品质优,商品性好,抗病虫性强,产量高,秋茭晚熟,2012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余茭4号秋茭单个壳茭重136.7 g,净茭重90.8 g,667 m2产量1 324.8 kg;夏茭单个壳茭重118.1 g,净茭重70.4 g,667 m2产量2 704.3 kg。总结了余茭4号栽培要点及繁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茭白系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主产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茭白对光、温的反应,可分为单季与双季茭白两类。单季茭白集中在10~11月采收;双季茭白夏、秋两季采收,夏季集中在6月份采收,秋季10~11月采收。本文所述春季茭白系双季茭白通过大棚设施栽培促成早熟,将夏茭采收期提前到春季(即4~5月采收)。我们通过两年栽培研究表明:优选茭种、适时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培土、加强大棚期管理等措施,是提高春季茭白产量、品质及提前上市的关键。春季茭白4月初即可上市,亩(1亩=1/15公顷)产在2000公斤左右,由于采收上市早,市场最高售价达8元/…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1997,(11)
茭白,古称菰,别名茭笋,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蔬菜。绍兴水乡泽国,如诸暨、嵊州等市都有上千亩的种植基地。今年8月上旬受11号强台风的袭击,许多蔬菜地受涝后损失很大,茭白则能补缺上市,而被誉为“抗灾蔬菜”。根据茭农经验,为提高明年茭白的产量和品质,应做好茭白采茭后留种田的管理工作。1.清理茭田,防治病虫茭白采茭后要及早清除地上部的杂草、病叶和枯黄残叶。并结合亩用25%杀  相似文献   

10.
茭白又叫茭瓜、茭笋 ,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作物 ,以洁白肥嫩、味道鲜美的肉质茎供食。双季茭白 1年两熟 ,即夏季和秋季均可采收。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茭白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取得了比种稻更好的经济效益。1 选用良种目前栽培的主要是双丰 1号、广益茭、刘潭茭等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长江荆江段学堂洲一个 3年弃耕地的植物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 :该地植物物种丰富 ,共有3 9科 ,10 0属 ,13 9种。根据生物量计算出的 4类物种多样性指数都反映出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小顺序为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该弃耕地上植物物种的季节性替代明显 ,水平结构在不同季节变化也大 ,即在该弃耕地演替的早期 ,植物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森林经营与管理降低土壤呼吸是实现CO2减排的重要手段。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确定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毛竹林地下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并有助于了解毛竹林土壤呼吸对气候变化的正负反馈。【方法】以无经营毛竹纯林为对照(Ⅰ),以垦复(Ⅱ)、施用除草剂(Ⅲ)、劈草(Ⅳ)毛竹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壕沟法和凋落物移除法区分了各组分呼吸,利用LI-8100测定了土壤呼吸速率及5cm土壤温度,并分析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结果】①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5cm处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②土壤总呼吸Q10冬季>夏季>春季>秋季。垦复、施用除草剂、劈草均降低了土壤总呼吸温度敏感性;③根呼吸Q10夏季>冬季>春季>秋季。垦复、施用除草剂、劈草均降低了根呼吸温度敏感性;④凋落物呼吸Q10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垦复、施用除草剂、劈草均降低了凋落物呼吸温度敏感性;⑤矿质呼吸Q10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垦复增加了矿质呼吸温度敏感性,施用除草剂、劈草降低了矿质呼吸温度敏感性。【结论】相对降低土壤表面CO2通量和土壤呼吸适应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而言,施用除草剂是本研究区毛竹林经营较为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北郊高、中、低三种肥力水平的潮土上,研究了土壤有效氮、磷、钾的周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氮的含量为冬、春季低于作物生长时期的夏、秋季,而有效磷、钾含量则是夏、秋季低于冬、春季.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气温、降水、作物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等.  相似文献   

14.
太泊湖底栖动物种群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现阶段太泊湖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时空分布,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对太泊湖底栖动物进行为期1周年的季度调查。7个采样点共记录底栖动物10属11种,现阶段底栖动物优势种为羽摇蚊幼虫(Chironomus plumosus)、多鳃齿吻沙蚕(Nephtys polybranchia)、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占83.53%以上。密度和物种数在四季差异较大,密度高值在春季,为1 019.64 ind/m~2;冬季和秋季为437.5ind/m~2和287.5 ind/m~2;夏季为264.29 ind/m~2。生物量最高为夏季和冬季,为87.53 g/m~2和86.32 g/m~2、秋季和春季低,为47.26 g/m~2和35.41 g/m~2。多样性分析显示各指数绝对值低,采样点间采集到底栖动物数和物种数差异大。研究结果表明太泊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单一,生物总数四季差异明显,水质营养化严重。  相似文献   

15.
茶树叶片内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随着新梢叶片的逐渐成熟而增加,当叶龄在33~48天,叶片完全成熟时,蛋白水平达最高值并持续稳定,以后随叶龄的进一步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叶位试验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以芽下第4~6叶位叶中的蛋白水平为稳定最高;在年生育过程中,不同品种春梢叶在春、夏、秋三季中的蛋白水平均以夏季最低,但福鼎大白茶表现为春>秋,而龙井43与龙井长叶表现为秋>春;不同品种春、夏、秋三季新梢叶中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差异,福鼎大白茶与政和大白茶表现为春>秋>夏的规律,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水古四品种则以秋季最高,春、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凯  李清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97-1699
对渤海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湾浮游动物全年平均丰度为2 651.5个/m3,最大为7 047.2个/m3,最小为328.9个/m3.其中桡足类在各航次中占据大多数,是数量的主要构成者,且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动物主要的高峰期出现在春季,此外,夏秋两季各有一个小高峰.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长腹剑水蚤和中华哲水蚤是春季的优势种;强壮箭虫和真刺唇角水蚤是夏季的优势种;小拟哲水蚤、强额拟哲水蚤和长腹剑水蚤是秋季的优势种.结合多样性指数的分析方法对渤海湾水质进行评价,结果为:由于陆源排放和养殖业的发展水体受到相当程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4 个季节的大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基质有机碳含量,以研究植物组成与多样性,包括植物物 种多样性,功能群多样性与植物组成对有机碳季节动态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院在大型人工湿地中,春季,冬季 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基质有机碳含量有显著正效应且植物组成四季都有极显著的影响,而功能群多样性四季中都没 有显著效应,因而,当衡量植物多样性对基质营养季节动态如有机碳”的影响时,一般是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要 比功能群多样性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基质有机碳含量在春季,冬季较高而在夏秋季较低,表明基质营养(如有机 碳)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与植物的生长周期相一致,另外四季中基质有机碳含量与基质容重呈显著正相关,而在 2008 年10 月植物生物量与基质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额尔齐斯河鲤鱼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及寄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寄生虫种类组成及寄生特性.[方法]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分四季,对额尔齐斯河111尾鲤鱼进行剖检,分析其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及其感染情况.[结果]共检出寄生虫8种,分别为伸展指环虫(Dactylogyrus extensus)、日本真双身虫(Eudiplozoon nipponicum,)、复口吸虫幼虫(Diplostomum larva sp.)、鲤蠢绦虫幼虫(Caryophyllaeus larva sp.)、线虫幼虫(Nematoda larva sp.)、泡吻棘头虫(Pomphorhynchus laevis sp.)、鳋(Ergasilidae larva sp.)、椭圆尾鲺(Argulus ellipticaudatus).隶属于4门、6纲、8目、8科、8属.[结论]伸展指环虫在夏季、秋季、冬季三季均有感染,感染率较高,Berge - Parker优势指数在群落中最大,为鲤鱼寄生虫群落中的优势种;泡吻棘头虫集中在春、夏季感染,感染率均大于10;,在春季的感染率最高;复口吸虫幼虫和鲤蠢绦虫幼虫都仅在一季发现,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相对较高;日本真双身虫、线虫幼虫、鳋、椭圆尾鲺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不同山地竹笋品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贵州省3个林场4个竹笋品种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产区山脊、山沟和山坡竹笋品质没有差异,不同产区之间竹笋营养品质有显著差异。其中,桐梓金佛山方竹笋(Chimonobambusa utilis)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及氮、磷、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产区竹笋品种,赤水楠竹冬笋(Phyllostachys pubescens)则以低纤维素、高维生素使得品质和口感优于赤水楠竹春笋(Phyllostachys pubescens)和"黎平楠竹春笋"(Phyllostachys pubescens)。  相似文献   

20.
马红  陈庆富  黄凯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50-4951
[目的]为茭白的食疗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茭白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有机肥和无机肥处理的不同规格茭白肉质茎对重金属离子Pb2+和Cd2+束缚能力的影响。[结果]随茭白肉质茎的膨大,2个茭白品种对Pb2+和Cd2+的最大束缚量和最小束缚浓度总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肥料处理间以有机肥处理时茭白肉质茎对Pb2+和Cd2+的束缚能力明显强于无机肥处理;品种间存在差异,以葑红早对Pb2+和Cd2+的束缚能力同比强于蒋墅茭。[结论]茭白肉质茎对Pb2+和Cd2+具有较强的束缚能力,是一种优质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