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依据杂种优势利用原理,探讨天麻不同类型间杂交组合,旨在寻求并利用其优势性。[方法]以红天麻、乌天麻、绿天麻作供试亲本,开展类型间正反交试验,分析不同组合间的产量差异。[结果]天麻不同类型组合中,以绿天麻(父本)×红天麻(母本)F1代有性种产量最高达2.84 kg/0.35 m2优势明显;以乌天麻(父本)×红天麻(母本)组合F1代个体平均单重及商品天麻产量分别达5.07 g和5.11 kg/0.8 m2为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结论]天麻杂交优势明显,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乌天麻和红天麻在台州当地的开花习性。[方法]以乌天麻和红天麻作为研究对象,考查2种天麻在台州地区进行有性繁殖期间的各项生物学特性,并开展了人工繁种试验。[结果]红天麻种子和红×乌杂交天麻种子在当地繁育效果显著优于乌天麻种子及乌×红杂交天麻种子,其中以红天麻种子的种麻产量最高,可达6.97 kg/m~2。[结论]该研究为在台州当地推广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鄂天麻一号是湖北三峡科技学校用云南乌天麻为母本,宜昌红天麻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也称乌红杂交天麻。该品种商品麻形态质量优,产量高, 抗性强,是我国首次培育并通过审定的第一个天麻杂交新品种。适于在海拔1000米-2000米的地方栽培。1.选择树种。壳斗科、桦木科、蔷薇科、豆科等不含芳香油脂的树种均可栽培天麻,以栎树、白桦、水冬瓜、樱桃树、合欢树、化香树等树种  相似文献   

4.
“鄂天麻2号”天麻2002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有性繁殖的花茎灰红色.花淡黄色.果实椭圆形:无性繁殖商品麻块茎肥大、粗壮,长椭圆形至长圆形,含水量80%左右。商品鲜麻平均单块重250~350克.最高产量达12公斤/平方米。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分生能力强、耐旱、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海拔500~2000米的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德江县及类似生产区实现天麻种植产业的区域特色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实地走访、文献调研等方法对德江县城区及其辖区乡镇仿野生天麻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德江天麻仿野生种植品种主要为红天麻、乌天麻和黄天麻;主要采用春、夏、冬连续滚动种植模式,春冬栽以无性繁殖技术扩大规模,生产商品麻;夏栽以有性繁殖技术培育麻种。德江县仿野生天麻种植存在种植技术应用及推广力度不够、资金不足及资金利用效益低、市场对接及产品研发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提升"两菌一种"的规模和质量、夯实产业持续发展基础及推进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升仿野生栽培天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霍川 《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59-161
天麻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与药用价值,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全球有30余个天麻品种资源,除西欧、美洲等地的少数国家外,其余国家均有种植。我国天麻主要有4个类型,即红天麻、乌天麻、绿天麻和黄天麻,以红天麻和乌天麻居多。天麻具有有性生殖的特点,生产上常利用天麻杂交种子进行商品麻生产,以提高产量和保证品质。天麻杂交种子生产主要有箭麻准备、精细管理、授粉和种子收获储藏等四个重要环节,授粉时以开花当天上午10:00以前和下午16:00以后授粉所结果实质量最好。不同品种之间杂交产生的杂交天麻不仅在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具有杂交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对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培育出新的杂交天麻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不同地区天麻的栽培及药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4个天麻品种乌天麻、红天麻、绿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试材,采用箱栽的种植方法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法,对比分析了4个天麻品种在相同条件下的种植效果及毛细管电泳测定的生化指纹图谱。[结果]种植5个月后米麻数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米麻生长势最好的是红天麻;种植17个月后产生的白头麻数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白头麻的重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重量最大的是红天麻,均值达到3 042.20 g。4个天麻品种种植17个月后的白头麻采用毛细管电泳测定的生化指纹图谱中可见4个较大的峰,其中峰4与峰1的特征明显,乌天麻峰4与峰1面积比≥1,未表现出种内变异。[结论]对乌天麻生长适宜环境和变异发生时期的研究可以为天麻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吴佳新  段院生  李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416-4417,4421
为分析不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品种中的天麻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ODS-2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0.05%(V/V)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比较了乌天麻(产地云南)、红天麻、乌红杂交天麻(产地湖北麻城)中天麻素含量.结果表明,乌天麻中的天麻素含量为0.423%,马红天麻为0.321%,红天麻为0.225%.大别山低海拔地区种植的乌红杂交天麻中天麻素含量高于红天麻.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适宜天麻区域性规模化种植所需的优良蜜环菌菌株。[方法]对不同来源的3份蜜环菌菌株(gza46、sb1、wmt1)与伴有萌发菌的天麻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伴栽试验,测定天麻产量,并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天麻有性繁殖栽种6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其产量上较"sb1"菌株具有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有性繁殖栽培18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产量(箭麻和种麻)上与"sb1"菌株均呈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但其中的单产种麻呈显著差异,单产箭麻相当。[结论]"gza46"号蜜环菌菌株适于贵州德江县及周边地区的天麻种植。  相似文献   

10.
杨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6):170-172
[目的]研究荥经县野生环境种植天麻的适宜海拔范围。[方法]利用泥巴山和荥经气象站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直线回归方法得到各季平均气温垂直递减率,采用内插法计算出泥巴山北坡1 000~2 000 m的平均气温和降雨量,通过对泥巴山野生天麻的生态气候环境分析,在保证优质兼顾产量的条件下,研究其生长适宜的海拔范围。[结果]根据天麻正常生长发育、越冬休眠对温度、水分条件的要求,在保证优质兼顾产量的条件下,确定出荥经县野生环境种植天麻的海拔为1 300~1 800 m。[结论]该研究为荥经县仿野生天麻的种植、农民增收、山地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灵芝菌引起的茎基腐病是油棕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在亚洲、非洲、中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均有报道.给东南亚的油棕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综述了油棕茎基腐病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学、病原物与传播途径、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来源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产生多种多样的晶体(Cry)蛋白.基于这个特性,人们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向工程菌中转入编码多种Cry毒素的基因来控制虫害.通过DNA重组技术,从BtHZM2菌株中克隆出了cry1Ea基因,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源比对结果表明.cry1Ea8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cry1Ea的同源性为99.77%~99.91%.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49%~99.74%.对cry1Ea8基因的分析还揭示出了cry1Ea8及其编码蛋白的一些生物和理化性质.结构域预测表明,Cry1Ea8由3个结构域组成,其中N-末端螺旋状结构域与膜插入与孔隙形成有关,而第二和第三个结构域与受体的结合有关.该研究为转基因抗虫植物和微生物杀虫工程菌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大黄田赖草,减少对土壤水分、养分的消耗,对赖草的生物学特性、危害损失及其控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赖草株高45~120cm,单生或丛生,具下伸土壤30~50 cm耕层间有横走根群,每平方米内,深50 cm耕层内赖草根茎总重量为1129.3 g,根茎总长度为2783.3 cm,根茎上的新芽589.7个,使土壤严重缺水,肥力下降;土壤水分在13.4%左右时,对出苗影响不大,对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气温在-6~6℃,根茎萌发出土,高峰期为4月上旬,平均单株结种量为468.4粒;每平方米内有赖草120~160株时,大黄产量损失达15.8%~17.8%;田间每平方米内有赖草1株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深耕捡出地下根茎,减轻翌年危害来源.赖草密度较大时,采用10%草甘瞵铵盐水剂22.5~30.0 kg/hm2,将大黄苗用塑料薄膜遮盖,于赖草1~3叶期茎叶均匀喷施,防效达98%.田阍无赖草时,应重视田埂赖草的防治,有效切断田埂赖草根茎传播于田间,且不污染农田土壤环境,有利于中藏药大黄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笔者着重对玉米转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玉米转基因方法的相关研究及影响转基因效果的各种因素.着重阐述了农杆菌在玉米转基因方法中的作用和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Xi-55处理稻曲病菌和水稻种子,测定对稻曲病菌的孢子萌发影响、抑菌率、致畸性以及对水稻的促生性作用。结果表明,Xi-55的发酵液对稻曲病菌平均抑制率为54.64%,对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平均抑制率为69.33%,对水稻促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利用引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175份六倍体小黑麦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对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HMW-GS类型丰富,在Glu-A1,Glu-B1和Glu-Rx三个位点上分别检测到3种、4种和7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在Glu-A1位点Null 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49.14%,其次为1和2* 频率分别为30.29%和20.57%;在Glu-B1位点13+16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45.71 %;黑麦染色体编码的亚基主要是21*和22*。共检测到27种HMW-GS组合类型,其中(N,21*,13+16)、(N,21*,14+15,22*)、(1,21*,13+16,22*)、(N,21*,7+8)和(1,21*,13+16)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10.29%、9.14%、8.57%、6.29%和5.71%。  相似文献   

17.
以刺苦草(Vallisneriasp inulosa)根状茎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水温8~10℃条件下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为延长其保鲜及其生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水分、淀粉含量不断下降:还原糖含量、褐变度逐渐上升;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酚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PO活性以及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棉田和茶园开展了添加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5%氟铃尿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和10%吡虫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结果表明:5%氟铃尿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施药后7d增效作用显著,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10%吡虫啉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施药后1d、3d和7d、11d增效作用均显著,施药后1d、3d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但添加稀释600倍竹醋液,施药后1d增效作用显著,施药后3d、7d和11d增效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杰作、TF64和猫王等5个高羊茅品种的颜色、密度、盖度、越夏率几个指标,比较几个品种在南京地区的耐热性.结果表明,5个参试高羊茅品种经过南京地区夏季高温后,颜色、密度、盖度均显著降低,其中杰作的颜色、密度、盖度和越夏率最高,其次是TF64.说明杰作的耐热性最强,其次是TF64.  相似文献   

20.
利用滤纸吸附噬菌体 PCR法,从毛白杨花芽cDNA文库中分离克隆了PtPCP-like基因cDNA全长序列,测序表明克隆得到的该序列全长595 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1个氨基酸;经BLAST分析发现,该基因包含与拟南芥花粉外被蛋白基因相似的序列,命名为PtPCP-like。采用RT PCR技术检测PtPCP-like基因在各个组织部位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在毛白杨的根和雄花芽中表达丰度最高,而在雌花芽部位表达丰度最低。并且构建35S∶∶PtPCP-like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tPCP-like基因导入烟草中,获得了一批阳性转化植株。采用qRT-PCR技术检测PtPCP-like基因在各个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在转基因烟草中各个株系均比野生型表达量高,且不同株系间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