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冠果作为生物油料能源植物,具有经济、药用、食用价值,是荒漠治理的重要树种,其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研究文冠果的种子产量问题可以为资源开发利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引进的11份文冠果种质为研究材料,通过观测单株枝叶性状、花性状、种实性状、产量相关性状等共2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找出影响引进文冠果种质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种子产量与花序数目、可孕花数目、4心皮结果数、单株结果个数、果实鲜重、出籽率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心皮结果数、果实鲜重、出籽率是影响单株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在初步筛选高产单株时,可选择花序数目多、可孕花数目多、4心皮结果数多、单株结果个数多、果实鲜重大、出籽率大的单株作为优良高产单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主要表型性状和单株产量的变异特征及相关关系,确定牡丹单株产量的构成因素。【方法】以25份牡丹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主要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供试材料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36%~82.57%,单株产量与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果实数、单株有效果实数、出籽率、蓇葖宽、冠幅面积、单株新枝数、单株2年生枝数、单株花朵数和小叶数等性状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产量与聚合蓇葖果直径、复叶宽、复叶叶长叶柄比等性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产量与种子含水量、顶小叶长和顶小叶叶形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发现共有5个主成分特征根大于1,累计贡献率69%;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果实数、单株有效果实数、出籽率、千粒质量和顶小叶叶形指数等性状显著相关。【结论】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表型性状依次为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有效果实数和出籽率,应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腾冲红花油茶自然和人工种群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选择改良腾冲红花油茶的种实经济性状,对面积较大的3个天然种群和6个人工种群样株的12个种实性状和指标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果径在起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起源间、起源内种群间及种群内单株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为单株间起源内种源间起源间,不同性状相对变异程度有所不同。果实性状中果型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性状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型、单果籽质量、出籽率、仁油率、籽油率及果油量是主要的遗传变异性状;果型、海拔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呈显著负相关。提出了腾冲红花油茶群体和优株选择的主要指标和策略,为其可持续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红色籽用西瓜果实与种子经济性状相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选出的红色籽用西瓜24个自交单系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的纵横径、固形物和种子长、宽、厚、千粒重、出仁率等11个经济性状.通过性状之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探讨了红色籽用西瓜经济性状遗传的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大小与产籽量、果肉固形物含量与种子大小、果肉固形物含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出仁率与种子厚度呈正相关、与其余测定性状呈负相关,但均未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单果产籽率与种子重呈正相关,与单果重、种子数、千粒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红色籽用西瓜果实与种子经济性状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选出的红色籽用西瓜24个自交单系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的纵横径、固形物和种子长、宽、厚、千粒重、出仁率等11个经济性状.通过性状之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探讨了红色籽用西瓜经济性状遗传的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大小与产籽量、果肉固形物含量与种子大小、果肉固形物含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出仁率与种子厚度呈正相关、与其余测定性状呈负相关,但均未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单果产籽率与种子重呈正相关,与单果重、种子数、千粒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个鲜食蚕豆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鲜籽百粒重、百荚鲜重、单株荚数和荚长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7.88%、17.66%、13.66%和11.22%,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仅0.21%);在相关性上,鲜籽百粒重、百荚鲜重和荚长与鲜籽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荚鲜重、鲜籽百粒重、荚长、荚宽四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荚数、单株荚数与节数、出籽率和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主成分分析上,前2个主成分为产量因子和熟性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4.75%。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选择时,应注意选择鲜荚较长、鲜籽百粒重和产量均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油棕47个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和主次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果穗产量与果实重量及数量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和种子大小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果实品质性状与含水量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2)主成分分析发现,主要农艺性状分为种子性状因子、产量性状因子、种仁性状因子和果实品质性状因子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41%。(3)通径分析发现,各性状对果穗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顺序为外层果实重量每果穗果实重量每果穗果实数量外层果实单果粒重量外层果实数量。综合分析可知,油棕育种应选择适当果实重量和果实数量,适宜的果实和种子大小,果实品质性状和含水量相协调的大果多粒品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9个施肥水平研究施肥与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以及各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施肥与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程度依次分剐为:地上部鲜重〉株高〉主茎数〉茎粗〉叶面积系数,单株产量〉平均薯块重〉667m^2出苗数〉大中薯率〉单株结薯数;茎粗与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叶面积系数与茎粗、地上部鲜重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结薯数与叶面积系数呈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和平均薯块重分别与茎粗、叶面积系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主要分布区,选取7个群体共1 044个单株进行种实采集,每株树采用四分法选取20个果实、50粒种子,对12个种实性状进行观测。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文冠果群体间、群体内种实性状变异规律。结果显示:①群体间种实性状差异均极显著(P < 0.01),单位投影面积种子产量(CV=46.39%),结果数(CV=45.32%)等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果形指数(CV=8.84%),种子横径(CV=11.50%)等种实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②文冠果种实性状在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67.86%)和群体内变异(表型分化系数为32.14%)都较为丰富,且种实性状在群体间的变异大于群体内变异。③单位投影面积种子产量与果质量(r=0.786),结果数(r=0.782)和每果种子数(r=0.688)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含油量与每果种子数(r=0.765),种子横径(r=0.662),果实横径(r=0.627)和果实纵径(r=0.541)极显著正相关。④UPGMA聚类将7个群体分为3类。研究结果表明:朱代沟(ZDG)群体的单位投影面积种子产量(平均0.13 kg·m-2),每果种子数(平均17.6粒),结果数(平均77.7个)和果质量(平均3.67 kg)等产量性状均优于其他群体,可作为高产型种质资源收集的重点群体;坤都(KD)和承德(CD)群体种子含油量(平均0.35 g·g-1)高于其他群体,可作为高油型种质资源收集的重点群体。  相似文献   

10.
新麦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回归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新麦草单株种子产量以及与种子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对多样本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单株穗数和结实率对新麦草种子产量构成的直接贡献最大,是制约新麦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每节小花数;而每穗节数、单穗饱满种子数和结实率都通过单株穗数这一性状对种子产量产生显著的间接作用;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提高结实率对新麦草种子的增产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蔷薇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在中国城市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目前应用的蔷薇品种较为混杂,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对部分蔷薇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蔷薇种、品种,为引种育种以及材料选择提供参考。对蔷薇属植物的2个种、1个变种、20个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16个引物对供试蔷薇材料PCR扩增获得17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1条(86.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且不同花色系蔷薇属植物间的遗传多态性不同,白色系75.16%,粉红色系73.46%,黄色系37.50%。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蔷薇属植物的2个种、1个变种、20个品种在阂值为0.667处被分划为两大类群,这两大类群间的遗传距离较近,黄蔷薇与黄刺枚单独被划分为一个类群,与上述两类群间的遗传距离较远。聚类结果显示出了蔷薇的演化趋势:白色、单瓣是蔷薇较为原始的一个性状,花径大、重瓣性高是现代蔷薇栽培品种的性状,而部分粉红色半重瓣蔷薇则是从野生种到现代栽培品种的中间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长白猪的11个繁殖性状,并计算各性状的表型参数和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探讨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确定长白母猪繁殖性状选育指标。结果表明:11个繁殖性状被综合为4个主成份,且这4个主成分可保留88.312%的信息量,基本反映了长白母猪繁殖性状指标所含的信息。2种分析结果提示:在长白母猪繁殖性状的选育和性能测定的选育指标中,至少应包括断奶窝重、初生个体重、育成率和乳头数4个性状指标。研究结果为长白猪繁殖性状的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推测稻瘟病菌Subtilases家族基因可能在其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本研究以进化理论为基础,结合一些生物信息学的软件对稻瘟病菌基因组中Subtilases家族基因进行了比较基因组、进化分析及功能域分析,分析了Subtilases家族对稻瘟病菌致病性的重要性,并推测家族中不同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参与的生理过程可能的异同之处,以基因MGG_07965.6为例,分析其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其基因表达产物确是分泌蛋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和测定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含量,确定一种简单准确测定维生素E异构体含量的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用ZorbaxNH2柱分离,以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洗脱,在波长292nm处进行检测,采用外标法对七种维生素E异构体:α-生育酚、α-生育三烯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γ-生育三烯酚、δ-生育酚和δ-生育三烯酚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分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3~0.9998),精密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加样回收率在97.0%~102.1%,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不同样品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探讨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Glu-1的亚基特点及其多样性,并有针对性地筛选含有优质亚基的亲本。用SDS-PAGE法对山东省建国以来推广的主要品种及其亲本的HMW-GS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山东省小麦品种及骨干亲本在Glu-A1位点主要为两种等位变异类型“Null”和“1”;Glu-B1有“7+8”、“7+9”、“14+15”、“17+18”、“6+8”5个等位变异类型,但主要以“7+8”和“7+9”为主;Glu-D1有“2+12”、“2+10”、“5+10”、“4+10”、“4+12”、“2+11”6个等位变异类型,以“2+12”为主。在3个位点中,Glu-B1位点的多样性最丰富,其次为Glu-D1位点,Glu-A1位点的多样性最差。Glu-1的多态性指数从50年代的高点开始下降,在60年代达到最低点,之后缓慢上升,在90年代达到最高点,当前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山东省小麦品种及其亲本缺少优质亚基组合,这为山东省小麦品种的改良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由灵芝菌引起的茎基腐病是油棕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在亚洲、非洲、中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均有报道.给东南亚的油棕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综述了油棕茎基腐病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学、病原物与传播途径、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给烤烟新品系的选育和评价以及品种审定提供参考依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1个烤烟品系进行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分析评判,分析结果表明:品系2002005-8和2002004-11综合表现最好,其中有8个品系都好于对照K326.等权灰色关联分析与加权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其分析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优于对照的8个新品系综合性状都具有相当的优势,可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18.
近50年来,冀南冬麦区日平均气温≥0℃终日、冬小麦冬前≥0℃积温和10~12月平均气温年际间波动较大,总体线性增长趋势不明显.但近5年来,日平均气温≥0℃终日明显推迟,冬小麦冬前≥0℃积温显著增加.小波分析表明:日平均气温≥0℃终日变化存在4~7年和14~17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冬前≥0℃积温存在5~10年和15~20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未来3~5年日平均气温≥0℃终日将处于偏晚期,冬前≥10℃积温呈增加趋势;10~12月平均气温存在3~5年、8~10年和20~25年三类尺度周期变化规律,未来8~10年升高趋势比较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未来3~8年冬小麦冬前热量仍呈增加趋势,但年际间波动明显,冬小麦播种期应根气象部门中长期气候预测年际间适当调整,避免热量资源波动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适时准确监测作物生长状态,对于提高水肥等精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植被光谱特征分析,通过提取光谱敏感波段,运用植被指数、导数光谱、红边位移分析和连续统去除等光谱处理方法,结合运用统计回归方法反演植被(作物)生长及生物理化参数,从而达到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和预测产量和品质的目的。本文概述了目前利用光谱分析技术估测作物生长状态及其生化组分含量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作物产量预报和品质预测的研究概况,指出作物光谱监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来源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产生多种多样的晶体(Cry)蛋白.基于这个特性,人们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向工程菌中转入编码多种Cry毒素的基因来控制虫害.通过DNA重组技术,从BtHZM2菌株中克隆出了cry1Ea基因,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源比对结果表明.cry1Ea8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cry1Ea的同源性为99.77%~99.91%.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49%~99.74%.对cry1Ea8基因的分析还揭示出了cry1Ea8及其编码蛋白的一些生物和理化性质.结构域预测表明,Cry1Ea8由3个结构域组成,其中N-末端螺旋状结构域与膜插入与孔隙形成有关,而第二和第三个结构域与受体的结合有关.该研究为转基因抗虫植物和微生物杀虫工程菌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