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青椒的生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3个时期:发芽期是从种子萌动到真叶显露;幼苗期是从真叶显露到第一朵花现蕾,幼苗期要完成基本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期是从第一花现蕾至拉秧,这一时期的前期(从第一花现蕾至第一果坐果)应适当控水,防止落花。此后进入结果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保护好叶片,维持植株的生长,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秧  相似文献   

2.
应用植物形态学解剖观察、苏木精整染、石蜡法连续切片以及显微观察拍照技术,研究火柴头初始花芽分化与叶生长的同生关系。结果表明:火柴头种子萌发后,经过约20 d的营养生长,至主茎出现4~6张真叶时,主茎顶端花芽开始分化,其分化进程与真叶数、真叶面积呈正相关,整个分化过程历经约15 d;幼苗进入4叶期后,花芽分化从分化初期过渡到苞片及花序原基分化期;幼苗进入5叶期后,花芽分化进入萼片及花瓣原基分化期;幼苗进入6叶期后,花芽分化进入雄、雌蕊原基分化期。  相似文献   

3.
1.苗期生育特点和管理的中心任务。花生从出苗到开始开花为幼苗期,苗期的长短,因品种类型和环境条件不同,一般约需一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花生高产栽培措施上,除土、肥、种,密度等条件外,加强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花生从出苗到成熟时间较长(晚熟大花生一般在140天左右,中熟大花生120天以上,早熟小花生也在110天以上)。在这较长的生育期间, 田间管理是不可忽视的。在田间管理中主要是做好蹲苗, 促花和控棵。增果的技术措施,以协调花生各生育期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从而实现高产。 1 蹲苗、促花花生幼苗期(出土至始花)主要是生根发棵的营养生长阶段,也是第1段侧枝花芽分化时期, 这时根系生长快,吸水肥能力很强,但由于营养体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花生在不同间作果树下的开花结实、生长规律及产量状况。【方法】 以花育25号、花育33号、山花7号、山花9号为参试材料,分析花生在枣树、巴旦木2种果树下的开花结实、干物质积累、产量性状等指标。【结果】 (1)不同果树间作下花生主要开花时间在第10~27 d,枣树间作较巴旦木间作花生总开花量多;(2)红枣间作下花生根、茎、叶干重积累更快,幼苗期2种间作果树下花生营养生长表现一致,随生育期的进展,营养体与生育体比值(V/R)发生变化,苗期最大后逐渐减小;(3)同一果树间作下,不同花生品种间的主茎高、侧枝长差异显著,花育22号、花育33号较山花7号、山花9号更强壮;(4)枣树间作下花生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较巴旦木间作高。【结论】 红枣适宜间作品种为花育22号,巴旦木适宜间作品种为花育22号、花育33号,红枣更适宜与花生间作。  相似文献   

6.
棉花苗期是指从出苗到现蕾阶段,其生育特点是以长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为主,并开始花芽分化。苗期对水分养分需求不多,但要求充足的光照和较高的温度。温度低于16℃时,会严重影响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7.
沈慧 《新农村》2013,(2):24-24
花生产量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植株在各个生长时期中的表现均对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根据不同地区花生的栽培经验,高产花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前期苗壮花生生长前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阶段,包括出苗期和幼苗期两个生育时期。该阶段植株生长的总体要求是根深、叶浓、茎粗、节密。具体生育进程和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8.
诸葛菜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栽培试验观察,诸葛菜花期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替时间长,分枝数量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生育周期划分为出苗期,苗期,蕾苔期,开花期和角果成熟期。试验证明诸葛菜在本地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马娜 《河南农业》2010,(7):12-12
一、苗期 (一)苗期生育特点 棉花苗期足以长根、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2~3片真叶期,开始花芽分化。进入孕蕾期。根系是该期的生长中心,现蕾时主根下扎达70~80cm,上部侧根横向扩展达40cm左右,是根系建成的重要时期。此期对肥水要求不高.但对光温敏感,低温是该期主要限制因素。该期再生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一、花蕾期的生育特点及管理技术棉花蕾期是指棉花从现蕾到开花所经历的时间,约28~30天。一般春棉6月上旬进入蕾期,7月上旬进入花铃期。此期生长发育特点是:棉花生长发育速度还比较缓慢,由苗期营养生长(根、茎、叶)逐步转变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果枝、花蕾)同时并进的阶段,但  相似文献   

11.
植物蛋白饮料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均匀混料设计对以大豆、花生、核桃为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进行配方试验,采用消费者总体接受性评定值及单位成本为指标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当核桃浆、花生浆、大豆浆含量分别为0.31861,0.60838,0.07301时,消费者接受性最大为7.13,单位成本为2.25元/L;根据成本结合消费者接受性进行配方比较选择,实验表明当核桃浆、花生浆、豆浆的含量分别为0.16367,0.55157,0.28476时,其消费者接受性与前面的最优配方并无显著的差异,成本较低,为1.55元/L。  相似文献   

12.
选用8个品种作为亲本,其中包括2个龙生型品种A596和荔浦大花生,4个中间型大花生品种丰花1号、丰花3号、丰花5号及鲁花11,2个珍珠豆型小花生品种白沙1016和丰花2号.采用GriffingⅡ杂交设计配制28个杂交组合,F_1进行田间试验,3次重复,结荚后期测定植株单叶光合速率.结果表明:龙生型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如A596达到22.45 μmol·m~(-2)·s~(-1),中间型大花生其次,小花生最低,白沙1016的净光合速率仅为16.0 μmol·m~(-2)·s~(-1);亲本净光合速率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不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均较大;龙生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大,小花生品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小;丰花5号与荔浦大花生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最大,达到2.8933,而丰花1号与荔浦大花生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最小,仅为-3.2767.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花生耐荫性,筛选耐荫鉴定指标,建立耐荫评价模型,为花生耐荫资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30个花生品种(系)和1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玉米间作花生和净作花生,在花生结荚期测定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X13)、气孔导度(X14)、胞间CO2浓度(X15)和蒸腾速率(X16);成熟期测定主茎高(X1)、侧枝长(X2)、总分枝数(X3)、有效分枝数(X4),单株结果数(X5)、单株饱果数(X6)和单株产量(X11);收获晾晒干后测定其百果重(X7)、百果仁重(X8)、百仁重(X9)、出仁率(X10)和小区产量(X12)。根据间作遮荫和净作条件下的各单项指标的耐荫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等多元统计分析法,对花生耐荫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花生品种(系)各单项指标的耐荫系数变异幅度不同,除出仁率外各个单项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33.860%、26.666%、11.176%、8.471%和6.954%,代表了全部数据87.127%的信息量。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对于综合指标CI1CI5,其隶属函数值最大的分别是6-2、天府29号、201150118A、201240413和闽花6号。对耐荫综合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将30个花生品种(系)划分为3类,第一类属于耐荫型,包含11个品种(系),第二类属于中度耐荫型,包含18个品种(系),第三类属于敏感型,包含1个品种(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花生耐荫性评价最优数学模型,D=-0.741+0.576X9+0.507X11+0.298X13+0.272X12+0.406X10R2=0.990),估计精度在93.18%以上,筛选出5个鉴定花生耐荫性指标,分别为百仁重、出仁率、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净光合速率。对参试材料耐荫类别特征分析可知,耐荫型花生净光合速率较高,百仁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出仁率高,而敏感型百仁重、单株产量、净光合速率、小区产量和出仁率均最低。【结论】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花生耐荫性进行评价分析是较为科学的,30个花生品种(系)被分成3类(耐荫型、中度耐荫型和敏感型);百仁重、出仁率、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净光合速率可作为鉴定花生耐荫性的指标,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这5个指标,计算耐荫综合评价值预测花生耐荫性。  相似文献   

14.
花生蛴螬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乐至县花生蛴螬有5种,暗黑点爪鳃金龟为优势种群;在花生生长期,蛴螬主要分布于表土下10cm以内,平均入土深度为7.05cm,水平活动范围为0-5cm;收获期平均入土为10.33cm,水平活动范围为0-3cm;越冬期平均入土深度为19.19cm;种群密度变化从4-7月呈逐渐上升趋势,自7月至翌年3月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从不同连作年限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优势细菌,结合菌株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对优势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种植过花生及花生连作后,土壤中优势细菌种类发生明显变化,从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7种优势细菌,分别为Leifsonia xyli、氯酚节杆菌(Art...  相似文献   

16.
苏花3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临花6号为母本、日本巨型花生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培育出的普通型中熟大粒花生新品种。2015年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荚果平均产量6 667.12 kg/hm2,籽仁平均产量4 412.85 kg/hm2,分别比对照徐花13号增产9.4%、9.9%。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4.12%、23.61%。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编号:苏鉴花生201506),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北花生产区推广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花生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花生离体茎尖作外植体,在诱导生根培养基(MSB+0.2 mg/LNAA)中分别添加20、40、60、80和100 g/L的PEG6000,统计外植体不定根的再生率,观察其生长情况,探讨培养基中添加PEG6000对花生不定根再生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至第4周时,外植体在PEG浓度为60 g/L~100 g/L的培养基的生根速度明显低于对照培养基.PEG浓度为80 g/L时,外值体不定根的再生率显著降低,且品种间差异显著.渗透胁迫对不定根的生长也有明显的影响,PEG浓度为60 g/L~80 g/L时,单个外植体的主根数显著降低,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EG浓度为40 g/L时,单个外植体长度为4~6 cm的主根数显著降低且品种间差异显著.在80 g/LPEG渗透胁迫的生根培养基上,6个供试品种的相对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相对生根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鲁花11、丰花1号、丰花2号、鲁花12、0616和白沙1016.因此,可以根据培养4周时,80 g/LPEG渗透胁迫下外植体的相对生根率,60 g/L~80 g/L PEG渗透胁迫下外植体的主根数以及40 g/LPEG渗透胁迫下单个外植体形成长度为4~6 cm的主根数作为评价指标,利用花生茎尖离体培养鉴定花生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广东低塱渍水地区主要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利用改良。采取田间调查研究与分析化验相结合的办法,结果表明:水稻土的养分含量较高,如有机质、氮素和全钾量均较高,伹速效磷和钾均偏低,冲积土和堆叠土的养分含量则较低(全钾量除外);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活性铁、锰和有效锌含量均较高,符合一般作物的需要;耕层土壤多属强酸性,pH多为4.5~5.1;土壤质地偏粘(冲积土除外),粘粒含量达30~45%;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不良,容易发生涝害,生产没有保证。因此,土壤利用改良的主要措施应是:继续整治水利,改善土壤生态条件;适施石灰,每亩一造约施25kg,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特别要注意早造施磷肥,晚造施钾肥;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适当发展养鱼(塘与基的面积比例以3:2为宜)、种植甘蔗、花生和水果等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9.
1984—1985年,在涪陵地区进行花生根瘤菌剂接种试验,以不同花生根瘤菌株C_1、01、97—1、009接种“天府三号”花生品种,均比不接种增产,C_1增产达到极显著,又用C_1菌株接种不同花生品种,以793—28,795—122增产效果显著;在该区紫色土壤上接种C_1根瘤菌剂5208.7亩,平均增产10.37%,增收花生23.03万斤,经济效益11.51万元。实践证明,选择根瘤菌株与花生品种组合发挥了根瘤菌剂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单粒精播花生高产栽培原理,以普通型花生品种“鲁花1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穴播单粒,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花生群体生态特征的变化及产量效益,确定了适宜的精播密度。结果表明,花生植株的主茎高度、侧茎长度均呈低密度范围内(13.5-19.5万株?hm-2)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但主、侧茎节数呈减少趋势。同时,适宜密度单粒精播可增加穴数,改善单株生长环境,植株间相互影响小,有利于塑造丰产株型,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0万粒(穴)?hm-2左右。研究认为,在一定密度范围内,花生单粒精播一方面有节种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增产效果,二者结合会带来更大效益,是取得花生高产高效的一项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