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烟区不同品种烟叶质量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特定区域选育出最适合当地自然生态的特色烤烟品种,通过田间栽培对比试验,研究了CB-1、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C2、F1-35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内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K326、C2及云烟87的烟叶外观质量较好;CB-1、F1-35的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协调性较好;内在质量以CB-1、红花大金元、云烟87烟叶较好。综合评价可知,各品种中以CB-1、红花大金元、云烟87烟叶的综合质量较好,工业可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杂交棉新组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关联度对本院 2 0 0 1年组配的 1 8个杂交棉新组合 F1代的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在 1 8个新组合中 ,0 1 - 42的加权关联度最高 ,其表现为产量高 ,比对照增产 1 0 .65 % ,纤维品质优 ,综合性状好 ;其次是组合 0 1 - 2 3、0 1 - 35。  相似文献   

3.
甘蔗新品种引进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国内外引进15个甘蔗新品种在广西3个不同的试验点进行了1年的新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表现高产的品种有:台98-2817、台98-1626、C1-2003、台98-0432、台引2号和粤糖96-86;表现高糖的品种是:台引2号、CP84-1198、福农15号、赣蔗18号、C1-2003和园林6号;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是C1-2003、园林6号和台引2号.  相似文献   

4.
福建特色烤烟品种烘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两个特色烤烟品种CB-1、F1-35进行了烘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最佳烘烤措施基本相同,下部烟叶均以变黄后期40~42℃时延长12 h,湿球保持36℃处理质量最好;上中部烟叶均以现行烘烤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小黑麦产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群体杂种优势的表现,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利用农艺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小黑麦15个F1、F2代组合7个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株高、穗下节间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遗传率达到了显著水平,穗下节间长和株高的遗传率较高。单株产量、千粒重和株高在F1、F2代都具有很强的群体杂种优势,F2代优势比F1代降低了50%左右,F1杂种优势平均可延续1.1~2.0代,强优势组合杂种优势可延续到3代。  相似文献   

6.
2009-2010年通过对11个甘蔗品种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参试品种在开远区试点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综合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云蔗03-332、闽糖96-1027、云蔗03-194、福农04-3504;另外,C1-2003可作为早熟、高产高糖亲本加以杂交利用.  相似文献   

7.
烤烟易烤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烤烟杂交组合中烟100×翠碧1号的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群体烟叶易烤性性状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烟叶易烤性性状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 1),同时两对主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且显性效应值相近,表现出负向不完全显性。主基因遗传率以B1最高,达78.17%,B2与F2相差不大,分别为63.68%和65.61%,表现出较高的主基因遗传效应;多基因遗传率以B2最高,为7.51%,其次是F2(6.84%),B1最低(0.88%)。主基因+多基因效应决定了各分离世代易烤性性状变异的71.19%~79.06%。  相似文献   

8.
彩色杂交棉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陆海三系杂交选育出的彩色棉杂交组合 ,同时具有彩色棉的絮色基因和海岛棉的纤维品质性状。可有效地提高彩色棉的纤维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 ,使棉纱的档次和品质得以提高。对所配制杂交彩色棉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试验和观察 ,对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期望对今后彩色杂交棉的生产应用能够有所指导。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 2 0 0 1 - 2 0 0 3年进行 ,用本所回交转育的1 3个彩色棉雄性不育系为母本 ,3个海岛棉恢复系为父本 ,进行杂交 ,收获 35个杂种 F1 ,2 0 0 3年对杂种材料进行比较试验和数据分析。以其中的 1 …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对小麦赤霉病抗源H35抗赤霉性(简称“抗赤性”)遗传机制的了解,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抗赤霉病品种H35与感赤霉病品种安农8455杂交组合P1、F1、P2、B1、B2和F2的6家系世代群体抗赤性进行了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H35/安农8455组合抗赤性受两对主基因 多基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E-1-0模型),该组合的B1、B2和F2群体抗赤性主基因遗传率为79.14%~93.93%,多基因遗传率为0.32%~16.09%,表明该组合抗赤性是由2对主基因 多基因相互配合控制遗传的。  相似文献   

10.
油菜倒伏严重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定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与抗倒伏性状相关的QTL,用抗倒伏品系浙平1号和易倒伏品系高芥1号组合重组自交系(RIL)家系为材料,通过两年两点试验,对该RIL群体的F2:6和F2:7家系抗压力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并应用一年两点数据对该群体F2:6家系结角层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试验中共检测到11个家系抗压力QTL,可解释4.41%~52.64%的表型变异,LOD值范围是2.68~26.58。其中qRP16-1可以在3个不同的试验中(南京-2012、溧水-2012和南京-2013)重复检测到,qRP1、qRP4和qRP8-1同时在2个不同的试验中(溧水-2012和溧水-2013)重复检测到。qRP2-1、qRP2-2、qRP8-2、qRP8-3、qRP16-2、qRP3和qRP8-4等7个QTL只能在特定的试验中检测到。同一地点不同年份间家系抗压力性状QTL相对同一年份不同地点间易被重复检测到。在2个试验中共检测到2个结角层厚度QTL,位于第15连锁群的qTPL15在2个试验中重复检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