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常出现在鸡群中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马立克氏病病毒诱发,病鸡主要特征是淋巴肿瘤出现在病鸡皮肤、肌肉、性腺、外周神经等部位。虽然畜禽养殖目前有多种疫苗可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但现实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常导致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本文就一起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群 《湖南农业》2007,(6):16-16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贫血病毒引起的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由于感染该病后可使马立克病毒毒力增强,火鸡疱诊病毒疫苗的免疫力下降,引起世界各国重视.  相似文献   

3.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常见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主要危害3-5月龄的鸡,死亡率可高达80%,尤其是未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鸡群更易爆此本病。  相似文献   

4.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周围神经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以及各内脏器官、眼球、肌肉及皮肤形成肿瘤,最终因消瘦而死亡,由于该病病因较为复杂,常发生免疫失败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常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对于鸡马立克氏病应引起兽医同仁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的病毒性传染病,被认为是与鸡新城疫(ND)、法氏囊(IBD)并列的危害养鸡业的三发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25日龄的鸡群,以对机体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及各种内脏器官、皮肤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和肿瘤成为特征.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养殖户和小型的孵化场对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出现侥幸、麻痹的心理,或使用廉价劣质的疫苗,使马立克氏病死灰复燃,再次呈现流行趋势,并且由于本病破坏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引起严重免疫抑制,受害鸡群对其它病(如白痢、球虫、新城疫等病)的敏感性增高,从而影响各种疫苗的预防效果,给养禽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就马立克氏病作以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长沙市某鸡场发病鸡死亡具体病原,该文对采集病鸡组织病料进行病原的鉴定及重要基因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病鸡全身内脏器官肿大,肝脏、脾脏及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结节主要由禽白血病病毒和马立克氏病毒混合感染导致。进一步对毒株ALV的env和MDV-meq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表明,ALV env基因与内源性AL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MDV-meq基因与我国MDV野毒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说明该鸡群为MDV野毒株和内源性ALV混合感染,建议后期鸡场在种源净化、疫苗免疫及生产管理方面做好疫病防控。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B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淋巴样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传染病.该病引起瘫痪、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淋巴瘤病、灰眼、虹膜炎、眼色素层炎、内脏淋巴瘤病和皮肤型白血病等.鸡马立克氏病引起鸡群免疫抑制和高死亡率,给养鸡户带来巨大损失,马立克氏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鸡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的发病鸡群中采集肝、脾、血液等病料,经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培养盲传数代,分离到1株(MDV)暂定名为沪X株。该病毒在DEF培养上出现典型的MDV细胞病变。电镜下病毒大小为100nm左右,呈椭圆半开圆形,位于细胞核内。细胞培养物经饱和硫酸铵浓缩后,与标准的马立克氏阳性血清出现琼扩沉淀线。病毒按种SPF鸡后,鸡群主要表现内脏肿瘤,并回收到MDV,表明分离的沪X株具有致病性,属于马立克氏疱疹病毒Ⅰ型  相似文献   

9.
病毒感染可直接或间接损害免疫系统的细胞,从而引起鸡群免疫应答功能不全,产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以及继发感染发病率增加.近年来,一些家禽由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免疫抑制越来越严重,因多处于隐性或亚临床感染状态而易被忽视.鸡免疫抑制性病毒主要包括鸡马立克氏病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等.  相似文献   

10.
影响鸡法氏囊病免疫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三大重要疫病之一,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方面由于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可导致免疫抑制,使鸡对马立克氏疫苗、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也使鸡群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连秀清 《现代农业科学》2009,(5):212-212,216
鸡马立克氏病存在于世界所有养禽国家和地区,其危害随着养鸡业的集约化而增大。鸡群中一旦发生该病,即可引起大批死亡,甚至全群覆没,是中国三大重点控制的疫病之一。鸡马立克氏病防制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笔者分析了鸡马立克氏病防制现状,基于理论和生产实践,提出了鸡马立克氏病防制方法的改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简称MD),是由疱疹病毒科α亚群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以危害淋巴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肿瘤为特征的禽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是禽类常见传染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2~5月龄的鸡,该病发病率随鸡品种、病毒毒力、饲养管理等的变化而不同,有的仅几只发病,有的高达  相似文献   

13.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鸡恶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主要特征表现为病鸡产生免疫抑制,外周神经、各种内脏器官、性腺、虹膜、皮肤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增生、形成淋巴肿瘤等。马立克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困扰我国养禽业事业的发展。鸡马立克氏病可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制作石蜡切片病理观察和病毒目的基因PCR扩增进行进一步确诊。本文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3方面重点阐述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鸡群如发生急性MD则往往引起大批死亡,甚至全群覆没。本文对造成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规模化养鸡场及农户养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以及各脏器、皮肤等组织出现增生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可在鸡群中广泛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致死率较高,主要为害4周龄以内的雏鸡,被感染的鸡会表现出渐进性消瘦、精神沉郁、神经症状等,严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大批量死亡。为避免养殖户因鸡马立克氏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养鸡经验,综合分析了该病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并总结了一套预防方法,为养殖户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之为甘保罗病(Gumboro Dis-ease)。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18.
鸡马立克氏病是养鸡场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之一,此病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危害。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主要特征是病鸡外虹膜、各脏器等组织发生淋巴细胞样浸润,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关键之一,但是大多情况下免疫效果不理想,本文对其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将鸡马立克氏病毒血清Ⅱ型Z4毒株500个空斑形成单位与MDV血清Ⅲ型FC126毒株1000PFU组成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免疫对MD高度易感的P系SPF白来航鸡,设301B/1+FC126二价疫苗,Z4,301B/1和FC1263种单价疫苗免疫组做对照,以MDV超强毒MD5毒株攻击,结果表明:Z4+FC126和301B/1+FC1262种二价疫苗均能给免疫鸡提供较强的免疫效力,而3种单价疫苗则不能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养鸡国家当中,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主要有神经损伤和内脏淋巴瘤两种,依据临床表现可以将该病分为神经型、眼型、皮肤型和内脏型四种。在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控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且目前通过对MDV不同血清型研究,已研制出几款不同类型的MD疫苗。除了接种免疫以外,养殖人员通过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也能够降低马立克氏病的发病几率,通过优化现场饲养环境,保证鸡只舒适度,做好日常消毒等等能够消灭养殖场内的潜在风险源,进而降低疫病引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