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李文平 《吉林农业》2010,(7):120-120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农业物理技术,在促进作物的增产、增收方面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原理及其在衡水农业生产中的实验和推广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的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上出现的一项新的物理农业技术,该项技术在2001年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这项技术是仿照太空的部分离子体环境,形成一个具有光、电、磁及活性粒子的局部环境,植物种子通过该环境处理后,各种物理能量综合作用于种子,在不发生遗传改变的情况下,使种子内部的各种活性物质增强。激活了种子的生命力,加速了酶的转化,增加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促进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结果,整个生育周期都具有生长优势,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受航天育种的启示,采用等离子技术,使种子接受0.5秒的短时间低强度的变化的辐射,这种辐射激活了种子的生命力,使种皮的通透性增强,离子交换能力提高,酶的转化加快,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增加,从而达到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结果整个生命周期具有综合优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科技》2009,(6):23-23
该项技术的原理采用机械和光物理方法处理作物种子,激发种子内部各种生物功能因子的活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扩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规模,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是一项绿色、环保的新技术。该项技术在黑龙江省嫩江县经过3年的推广试验取得成功,该项技术2010年将在全县推开,可为全县增产粮食0.75亿kg。  相似文献   

5.
种衣技术是一项增加种子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的高新种子包衣技术,是作物物化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良种标准化、播种精量化、栽培管理轻型化及农业生产节支增收的重要途径。种子包衣后不仅对病虫害的防治、提高种苗抗逆及生长素质、增加作物产量等方面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增强农药的防治效果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也具有潜在优势。种子包衣的特点是处理效果好,目的性强,适应农作物种子加工现代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物理农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农业技术,它利用基本物理学科知识和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农业科研和生产.针对种子加工选后处理的传统与常规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综述采用物理新技术处理种子的特点、意义及应用,重点介绍磁化处理技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各种作物种子,可使各种作物增产8%以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该项技术是有投资少、见效快、易操作、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大力推广和应用此项技术,对开展效益农业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经济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磁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磁处理技术是一种农业物理技术,具有生理损伤小、操作简便、快速和有效等特点.本文就磁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作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2)对作物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3)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4)对粮食增产的影响;(5)对作物抗逆生理的影响.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发展,磁处理技术将会在农业的更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成 《吉林农业》2011,(4):317-317
种子处理是作物在播种前对种子采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的各种有效措施。种子处理一般包括种子清选、种子消毒、催芽等。经过种子处理,可以促进种子发芽的速度及整齐度、培育生长健壮的幼苗,缩短作物的生育期,促进作物早熟,同时能够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种子处理是作物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0.
种子处理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农业措施。它是用化学、物理等方法,给作物或树木种子消毒或予以有利的刺激和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等各种措施的总称。种子经处理后再播种。可使发芽迅速整齐,生长发育健壮,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的变异和提早成熟等。常用的方法有晒种、温汤浸种、药剂拌种、温热处理、微波处理、辐射处理和种子包衣等。  相似文献   

11.
董权 《吉林农业》2011,(3):102-10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指农作物种子在播种前的等离子体技术处理,达到增产目的高新技术。其技术原理是:采用机械和光物理等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激发种子内部各种功能因子的生物活性,充分发挥农作物种子自身的增产潜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绿色、环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通过等离子体发出的各种能量作用于种子,激发种子的潜能、提高种子的活力、增强种子的健壮度,作物生长能力得到提升。经过处理的种子更加健壮,提高种子批次的整体品质,种子个体之间的差异缩小,特别是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的整齐度明显提高。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业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将其增产机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物理技术,在农作物播种前5~12天,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设备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在等离子体能量的刺激和臭氧的强氧化下杀死表面的细菌,提高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病、抗旱、防倒伏等能力。2011年初引进等离子种子处理设备开展了40公顷春播玉米,100公顷夏播玉米等离子种子处理试验,对玉米生长的几个环节进行了观察、研究。1对春播和夏播玉米对比试验在播种前5~12天使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机,电流强度选用1.5安培的电流对种子进行连续的2次处理,5天后可以进行播种,但  相似文献   

14.
《上海农业学报》2006,22(2):F0004-F0004
课题组从事作物种子清选、精选、引发、包衣等种子加工技术的研究,旨在提高种子质量,让优良品种的遗传基因得到充分表现,为种植者及种子销售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种子处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当前农业生产过分注重产量轻视质量的现象还较为严重。因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是当代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一是种子磁化技术;二是声波助长技术;三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四是电子杀虫技术;五是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有效的利用农业物理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污染,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最终到达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捉作物在播种前用等离子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达到显著增产的高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是一项极具推广价值的农业新技术,科技含量高,综合优势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是农机部门近几年重点推广的农机新技术,蛟河市白石山镇农机管理站在友好村五社杨全宝、平岗村肖可两户进行了晒烟种子处理技术的实验,现2010年将实验步骤和结果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7.
种子处理关系到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的基本方向。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诸多优点,随着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逐渐推进,有关农作物种子处理的各种方法应接不暇,种子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方法得到了更加科学的利用。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我国在农作物生产中常用的种子物理处理的方法与特点,分析了种子物理处理与化学处理方面对农作物的影响,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子物理处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湟中县依托省农牧机械推广站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了小麦种子等离子体处理技术试验工作。种子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是国家“863”农业发展计划项目,是一项农作物显著增产的国家高新技术。该技术模拟太空的部分等离子环境,形成一个具有光、电、磁及活性离子的局部环境,植物种子通过该环境处理,能加速植物酶的转化、激活种子的生命力、增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使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结果的整个生长周期都具有生长优势,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该技术已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河北、山东等省份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种子包衣、丸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1996年农业部就提出要把种子精选加工、包衣作为实施种子工程的突破口,近年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科技部也提出要把种子包衣处理示范工程列入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我国目前主要农作物种子年需求量为700万吨,其中商品种子量350万吨,但经分级精选、包衣处理的种子不到种子总量的10%,尤其是对蔬菜、多经农林作物种子的包衣需求方面更为迫切。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农业即将面临一次红色革命即种子包衣、丸化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当前农业生产过分注重产量轻视质量的现象还较为严重。因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是当代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一是种子磁化技术;二是声波助长技术;三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四是电子杀虫技术;五是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有效的利用农业物理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污染,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最终到达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