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反季节栽培香菇或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会导致菌筒发软或霉菌爆发,对香菇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其不利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栽培管理实际,谈谈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产生原因及补救技术措施。一、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的原因代料栽培香菇,当菌丝长满菌筒后,在适宜的通气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表面菌丝分泌红棕色酱液并逐渐倒伏,使菌筒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粉红色、红棕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温保湿隔热避光、抗杂菌增韧性的棕褐色菌被,称之为转色。转色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袋栽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在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杂菌污染、害虫为害、孔内菌丝枯萎和退菌现象,从而造成菌丝稀疏、发菌缓慢、菌种不萌发、料袋分离、烂耳、菌袋褐变或黄耳等,是黑木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现象的产生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1998,(10)
1.搔菌第1潮平菇采收后,会出现料面板结、透水透气性差、菌丝衰老、局部发黑等不良现象,这种现象在第二潮菇采收后尤为严重,直接影响后潮菇的产量,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搔菌措施。对料面板结、菌皮过厚的,可全面薄薄地刮去一层衰老菌皮;对菌皮虽较厚,但较新鲜的,可用小刀或粗铁丝在料表面纵横交叉地划出多道小沟。室外阳畦栽培的菌床,可在采收1~2批菇后,用竹帚把在床面上来回扫动,以划破表面一层菌皮外露底层菌丝为度;室内袋  相似文献   

4.
平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成熟的菇床迟迟不出菇,或采过1~2潮菇的菇床,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料温偏高。菌丝培养成熟的菇床,若无较低温度的影响.其料温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温高于出菇温度范围,则原基不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秋栽的低温型品种中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正黑木耳在养菌期有时会出现退菌现象,即当菌丝长至培养基的中部或中底部时,从料面开始菌丝逐渐变弱,甚至消失。在培养料和菌种良好的情况下,产生退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装料过松装料过松不仅易造成袋料分离,还会导致退菌。这是由于料间空隙大,气生菌丝多,而气生菌丝抗老化能力差,极易老化死亡,从而使培养基收缩、变软,出现退菌现象。二、培养料过干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才能保证菌丝长势良好。如果含水量低于53%,菌丝抗老化能力明显下降,菌丝纤弱,生长速度慢,且随长随枯缩老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6,(6):21-21
近年来,食用菌业发展迅速.其副产品——食用菌废菌料也越来越多。农户可以利用这些废菌料饲喂育肥猪,比喂米糠效果要好,可达到玉米的饲用效果,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一、平菇:"打孔增氧"不可过度 为了促进平菇发菌,菇农大多采取后期打孔增氧的方法.但很多菇农打孔过多,出现"烧菌"现象,即菌袋内的菌丝因高温而被烧坏.由于平菇采用生料栽培,尤其是在菌丝发满半袋之前,如果打孔过多,在氧气含量充足的情况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导致料温升高,当菌袋料温高于35℃时,就会造成"烧菌".对于使用生料栽培的平菇,菌袋有以下3种打孔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在食用菌生产中,任意丢弃或堆制废菌料,是目前食用菌废料处理上存在的一大问题,如何能有效利用食用菌生产中的废料,成为食用菌企业及广大菇农十分关心的问题。废菌料含有未降解的纤维素、大量菌丝体蛋白质和其他养分,营养丰富,目前国内食用菌废菌料主要用于二次种菇、无土栽培基质、菌糠饲料、生物有机肥、燃料和生物提取等6种用途。为掌握四川省青川食用菌废菌料的利用现状,通过对青川县食用菌产地进行调查,研究了食用菌废弃物  相似文献   

9.
1.平菇:“打孔增氧”不可过度。为了促进平菇发菌,菇农大多采取后期打孔增氧的方法。但很多菇农打孔过多,出现“烧菌”现象,即菌袋内的菌丝因高温而被烧坏。由于平菇采用生料栽培,尤其是在菌丝发满半袋之前,如果打孔过多,在氧气含量充足的情况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导致料温升高,当菌袋料温高于35℃时,就会造成“烧菌”。  相似文献   

10.
<正>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根据灭菌方法不同,选用不同质量的塑料袋装。如用高压蒸气灭菌,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常压蒸气灭菌可用低压聚乙烯塑料。料袋筒宽17厘米,长35厘米。培养料常用的配方比例:棉籽壳89%,麸皮10%,石膏或碳酸钙1%。料与水的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89-1691
研究了黑平菇出菇前后菌料对番茄上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出菇前后的黑平菇菌料对番茄上根结线虫病均有防效,防治效果在13.33%~56.52%;在相同用量下,出菇前菌料防效要好于出菇后的菌料;其中,出菇前300 g/盆的处理防效最好,达56.52%,且番茄生长最好,平均茎粗5.00 mm,平均株高32.70 cm。  相似文献   

12.
菌料搅拌机混合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料中所包含的各种成分的混合均匀程度直接影响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在分析影响菌料搅拌机混合质量诸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是搅拌装置的转速、混合时间和填料量,并对其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以此建立了上述3个参数的最优组合转速为23r@min-1,混合时间为3min,填料量为100kg.该菌料搅拌机的混合均匀度可达96%以上,保证了菌料的混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工厂化金针菇废菌料配合不同比例的竹屑在楠竹林下栽培棘托竹荪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不同的竹屑与金针菇废菌料的配比对棘托竹荪产量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单纯采用废菌料栽培棘托竹荪出荪周期短且较集中,可以显著降低生产中的劳动力成本,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海鲜菇栽培料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海鲜菇栽培料细菌16S rDNA的V3~V4区测序共获得52 192条序列,10 588个OTU数目,栽培料中具有较多的微生物群落;群落中,变形菌门占92.71%,γ-变形菌纲占75.77%,假单胞菌目占69.76%,莫拉氏菌科占68.73%,不动杆菌属占66.30%。  相似文献   

15.
1.幼菇不分化幼菇不分化的原因有两方面。(1)棚温偏低棚温低不适合幼蕾发育分化。处理方法:通过提高棚温即可解决。(2)药物影响为防发病有的菇农使用大量农药拌料,甚至发菌期间也喷洒农药,结果使菌袋内废气浓重,抑制菌丝发生。处理方法:将料面划  相似文献   

16.
<正>食用菌生产中,无论制种还是栽培,无论生料、熟料、发酵料,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接种后不萌发,菌丝不长、长速极慢等类现象,一般多集中在6~8月制种时段和国庆节后的栽培季节。笔者根据长期食用菌研发实践,将之确定为基料酸化或酸败,其基本表现及其处理方法如下。1.基料酸化的特征及其处理措施(1)特征及表现:无论生料、熟料或发酵料,播种后的菌种块可以萌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索菌渣再利用新途径,在栽培料中分别添加5种配比的杏鲍菇菌渣进行茶树菇栽培,结果表明:随着菌渣用量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随之减慢,吨菇投料成本随之降低;采用不同菌渣配比的栽培料在杂菌污染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1995,(10)
冬季,由于气温低,代料栽培香菇常常出现菇块上不结蕾,产量低等现象。而用热水浸菇的方法催蕾,能使菇块产量增加。具体做法是:一、选择菇块或菌筒将发好菌的菇块或菌筒,充分转色干燥,然后选用无污染、完整的菇块或菌筒。若老菌皮过厚可先行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挑选。二、浸泡将挑选的菇块或菌筒倒入33℃的热水中,浸泡3~5小时。在浸泡过程中,水温应保持在18~  相似文献   

19.
菌糠饲料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正> 目前,食用菌在我国广大地区已普遍栽培,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特别是袋料栽培法的应用,其下床料一菌糠的产量在逐年增加。近年来,菌糠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资源,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饲养研究,现将这方面的材料综述如下。一、菌糠的饲用价值及其安全性作为饲料的菌糠,主要是采收平菇、香菇、凤尾菇等食用菌后的下床料。食用菌的种类以及培养基原料不同,其菌糠的营养价值也不同。收菇2~3茬后,菌糠的营养价值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庄一龙 《农家致富》2005,(21):33-33
一、播种后菌种不吃料 (1)培养料含水量过高:重新拌料(灭菌)接种。(2)发菌时产生烧菌.菌种已死亡:清料或重新灭菌接种。(3)培养料杂菌污染严重:清料或重新灭菌接种。(4)发菌温度过低:采取加温、堆积、覆盖等措施提高料温。(5)菌种退化、老化:重新拌料(灭菌)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