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中我们经常发现:棉花枯萎病发病程度和不同的棉花品种有关.例如棉花苗期发病轻的品种在开花结铃期发病严重,而前期发病重的品种在开花结铃期却发病很轻甚至不发病.这可能与品种生理特性及外界因素有关.笔者工作的地方棉花枯萎病常年发生都较重.据调查,棉农认为棉花品种及施肥情况对棉花枯萎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因此笔者就这一问题在2004年做了如下试验,以了解施肥量对棉花品种发病程度的影响,为棉农选择对路的棉花品种和合理的施肥量,以有效控制棉花枯萎病在本地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五年六个品种19个点次模式图观察的近15000个数据,应用PC-1500计算机通过数学模拟,得出了棉花现蕾、开花和吐絮与果枝、节位的回归方程;惠民地区5月1日出苗的棉花,现蕾、开花和吐絮的模式及已知播种期条件下对现蕾、开花和吐絮进行预测的方法;结合本地区生态气候条件,初步探讨了有效结铃期及结铃部位。  相似文献   

3.
新陆早21号是适应新疆南、北疆、甘肃河西走廊早熟棉区种植的早熟、丰产、优质、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种。2005年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33天,株型较紧凑,开花结铃集中,结铃性强,吐絮集中,易摘拾,适宜机械采收。现将该品种在北疆等适宜棉区宽膜丰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万勇 《农村科技》2010,(9):30-31
2009年,我团棉花在开花、结铃期遇到高温危害,在不同地力、不同品种的棉田喷施Solubor,以探索高温胁迫下硼元素在棉花增产中的效果,并筛选出喷施Solubor后能提高保花、保蕾、保铃率,并能增加铃重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5年-2007年萧县棉花枯萎病的田间系统调查,对不同年份棉花枯萎病的田间消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棉花枯萎病的发病程度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呈波浪式递增,有多个发病高峰,在病菌存在的前提下,棉花品种、栽培与耕作制度、气象因子是影响枯萎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叫红叶枯病、凋枯病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生在棉花成株后期。此病不传染,但发生后可造成棉株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蕾铃脱落,影响光合作用,使棉花成铃减少,铃小、衣分低。甚至导致全株早衰、早死,影响产量和品质。 一、发病原因 主要是花期和结铃期缺钾和肥水失调所致。棉株现蕾、开花前在长期高温、干旱或连续……  相似文献   

7.
红叶茎枯病又称"黄叶枯病"或"凋枯病",是棉花中后期经常发生的暴发性生理性病害,一般在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生普遍且严重。棉花发生红叶茎枯病这一生理性病害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钾(k)引起的,发病的棉花植株维管束颜色通常不发生改变,与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症状想区别。最近几年,我国农民两市作用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地降低,旱地作物,尤其是棉花的种植在不断地提升,但是棉花种植以及管理技术并没有跟上,所以,棉花在不同生育时期发生红叶茎枯病的几率比较大。本文对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之一。多数地区为枯萎病和黄萎病混发区。该病具有毁灭性,一旦发生很难根治。重病株于苗期或蕾铃期枯死,轻病株发育迟缓,结铃少,吐絮不畅,纤维品质和产量均下降。一、症状枯萎病在子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重病株大量死亡。现蕾期过后,未死的病株逐渐恢复生长,症状趋向不明显或隐蔽。到结铃后期,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在陕西关中棉区,黄萎病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的严重危害不一,早熟品种在7月下旬,中熟品种为8月下旬,严重危害期对结铃数及铃重影响最大,对衣分影响较小,品种间影响差异不显著。棉花品种抗病性鉴定应以各严重危害的病情指数作区别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一、棉花花铃期生育特点与生产上的要求 棉花从开花到棉铃成熟、开始吐絮这段时间,称为花铃期,一般50天左右(即花见花(絮)四十八)。花铃期的长短因品种和气候的不同而有差异。鄂杂棉20F1属中熟偏早品种.公安毛家港、省农科院测坑采用移栽地膜棉、移栽棉促早栽培的示范,6月18日见花,6月下旬已进入花铃期,另加6月中旬至7月上旬气温高,棉花生育进程快.大面积棉花7月上句进入花铃期。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一方面继续长根、茎、枝、叶.另一方面又要现蕾、开花、结铃。  相似文献   

11.
棉花花铃期管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花铃期一般50天左右。花铃期的长短因品种和气候的不同而有差异。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一方面继续长根、茎、枝、叶,另一方面又现蕾、开花、结铃。尤其从初花到盛花的2~3周,棉株生长非常迅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出现高峰。盛花后,营养生长逐渐减弱,生殖生长逐渐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2.
棉花优质高产最佳生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双膜覆盖或地膜覆盖促早发,塑造立体采光群体结构综合措施,可获得以最佳出叶期棉叶为主体的棉花高产最佳出叶模式,建立起通风透光好的高光效群体结构,提高棉花的光合性能,增加光合产物量,为棉花优质高产打下物质基础;再进一步调节开花结铃的时间和部位,让棉花利用有限的养分,在最佳结铃期和最佳结铃部位集中多结优质大桃,实现以伏桃和早秋桃为主体的棉花优质高产最佳结铃模式,才能最终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1991~ 2 0 0 0年育成的 5个通棉系列棉花品种在区域试验中均表现出产量高、纤维品质较好、抗枯萎病强的特点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以高产为主要育种目标的通棉系列棉花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选择原则 :结铃性强、铃重中等、衣分较高。还讨论了通棉系列棉花品种选育中的亲本选配和优异种质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棉花自开花至吐絮为花铃期,为55~60天。棉花花铃期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逐渐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这一时期棉株边长枝叶,边现蕾、开花、结桃,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对水肥要求最大时期。初花期后,进入结铃盛期,棉株营养生长逐渐转慢,生殖生长开始占优势,叶面积系数达最大值,根系吸收能力进入最旺盛时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武宁县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发生趋势加重,2004年此病发病田率为1.5%,发病株率为0.6%;2006年此病发病田率为4.8%,发病株率为1.1%.此病发生高峰在现蕾至花铃期,对产量影响大.现将有关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异同点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敏 《河北农业》2014,(10):37-38
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为害极大,且具毁灭性的病害。病害一旦发生,苗期引起大量死苗,成株期蕾铃大量脱落、植株枯死,损失严重。由于二者发病症状比较相似,常被人混淆难辨。现将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异同点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相似点l、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均为真菌性病害,且两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均与温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处理棉花冠层关键生育时期,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APAR) 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 FAPAR)与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快速、非破坏性地监测棉花长势和产量预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线性光量子传感器,获取棉花新陆早61号和新陆早72号2品种4氮素处理5个生育时期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计算出APAR和FAPAR,分别与实测籽棉产量和其构成因素建立相关关系。【结果】2个棉花品种4种氮素处理的冠层APAR、FAPAR随生育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冠层APAR在整个生育期呈现“M”的变化趋势;冠层FAPAR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较高值都出现在开花结铃期和盛铃期,除盛花期外,2品种4氮素处理的其它4个生育时期FAPAR均为N3>N2>N1>N0的;5个生育时期的FAPAR与籽棉产量和单株有效铃数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关系,而只有开花结铃期的APAR与二者达到极显著相关(α=1%,n=24),APAR和FAPAR与其它产量构成因素未达到显著相关关系。利用开花结铃期FAPAR与籽棉产量和单株有效铃数相关最高的线性函数模型对其估算,籽棉产量和单株有效铃数的实测值与估测值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线性关系,预测精度分别达93.20%、93.25%。【结论】棉花不同氮素处理影响棉花冠层APAR、FAPAR的变化,利用棉花开花结铃期的冠层FAPAR可以预测棉花产量和单株有效铃数。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07,(21):61-61
湘杂棉3号 全生育期126天,株高128厘米,株型较松散,结铃性强,内围铃及中批花单铃重6.3克,衣分42%左右,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年推广面积达6.7万公顷,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棉区的主推品种。该品种由湖南亚华棉花种子有限公司独家开发。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影响因子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方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34-13235
通过多年观察与系统调查研究表明,棉花枯萎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候、土壤和栽培措施。棉花枯萎病发生的最适土温为25℃左右;土温达到30℃以上时,则会造成症状的隐蔽;在适温条件下,雨水多、分布均匀,则发病重;棉株不同生育阶段对枯萎病的感病程度也有很大影响,棉花枯萎病的发病高峰期基本上处于现蕾期;抗病品种的应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及优良的土壤结构均可以减轻棉花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1997~ 1999年我们在吐鲁番棉花枯萎病自然重病田和人工病圃 ,研究气温、地温对长绒棉棉区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气温对棉花枯萎病影响较小 ,地温是影响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灌溉和棉田日辐射量是影响地温的主要因子。在火焰山以南 ,棉花枯萎病发生盛期较南北疆棉区早 ,6月是棉花枯萎病隐症期 ,7~ 8月该病发病率回升 ,这与其他棉区不同。在火焰山以北 ,地温超过 30℃ ,棉花枯萎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