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鸡巴氏杆菌病,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成鸡,雏鸡较少发病,常常造成大批鸡只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损失。1990年5月,我省某鸡场先后两次送检病死鸡雏,经检查确诊为禽霍乱,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该鸡场于4月末引进滨白42鸡雏2080只,按新城疫免疫程序进行了N系苗接种。20日龄时出  相似文献   

2.
从保定市某养鸡场发病死亡雏鸡采集了病料,通过微生物学的病原分离鉴定,最终确定病原体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并用11种药物做了药敏试验,结果该鸡场分离的鸡多杀性巴氏杆菌除对蒽诺沙星、环丙沙星两种药物敏感,对氟派酸中介外,对其余的8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玉林市某养鸡场一周龄雏鸡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的诊断过程。病鸡表现呼吸因难,张口呼吸、有湿性罗音,鼻有分泌物,食欲废绝,进而不能行走而死亡;剖检病鸡可见较明显的病变。从病鸡中分离出的细菌分离物,经过各项生化实验,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4.
禽霍乱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鸡、火鸡、鸭、鹅等禽类的一种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在我国有些地区的养鸡场发病严重,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011年10月广西某鸡场发生产蛋鸡急性致死病例,流行病学与临床剖检结果疑似禽巴氏杆菌感染所致疾病.分离的病原镜检可见革兰染色阴性、瑞氏染色两极浓染的小杆菌,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与禽巴氏杆菌的同源性为98%,经分型PCR鉴定该菌为A型巴氏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鸡表现为较高的致病性,人工感染100 CFU即能导致10周龄的鸡3d内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痢特灵、氧氟沙星敏感,通过鸡场彻底消毒并结合使用恩诺沙星和四环素进行治疗,控制了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肉鸡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强毒株能使不同年龄的育成鸡和成年鸡发生100%的感染与60%以上的死亡,是需重点防制的家禽疫病之一.广州市某鸡场肉鸡出现大量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原分离鉴定,证实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于曼  刘洋 《养殖技术顾问》2013,(12):141-141
鸡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常呈现急性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这两种病单独发生,都会对养鸡业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这两种病混合感染,鸡的死亡率刚会大大提高。2013年3月,我市某鸡场发生一起鸡巴氏杆菌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鸡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治祖艳(沈阳益华实业总公司防疫站110145)1发病情况某鸡场200日龄罗曼父母代蛋种鸡5600只,采用阶梯式笼养。1995年3月11日开始发病,5天内死亡165只,死亡率占存栏数的2.9%。2临庆症状病鸡精神沉郁,体温...  相似文献   

8.
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理变化,结合病原分离、动物试验、毒素试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等,证实广西某鸡场鸡群急性死亡是由鸡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霍乱。  相似文献   

9.
鸡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导致,呈地方流行,根据发病缓急程度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主要表现全身症状,急性发病鸡病死率较高,临床危害较大;对健康鸡群接种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率,加强舍内消毒能切断其传播,同时还要提升鸡场的整体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病鸡推荐使用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硫酸黏菌素、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抗菌治疗,慢性感染鸡及进入产蛋期的鸡可通过中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禽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均可共患,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一例林下放养肉鸡发生鸡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情况,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变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巴氏杆菌病.经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鸡场发生一种以雏鸡急性死亡、严重下痢为主的传染病。通过采集发病死亡雏鸡的肝脏等作病原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得到两种不同的菌。暂命名为001菌和002菌。001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该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三糖铁琼脂斜面上菌落为红色,穿刺线呈黄色,底部变黑,有气泡。发酵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硫化氢试验为阳性。001菌与沙门氏因子A-F多价O血清发生凝集,与鸡白痢沙门氏因子血清O9、O122、O123的玻片凝集试验为阳性。故确定该菌为D群鸡白痢沙门氏菌。002菌为革兰氏阴性卵圆形短小杆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上不溶血,为露珠样小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不生长,该菌与沙门氏因子A-F多价O血清和大肠艾希氏OK多价诊断血清不发生凝集。故确认002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养鸡业中,葡萄球菌导致雏鸡、育成鸡感染发病屡有报道,而雏鸡链球菌感染造成大量死亡确属少见。1991年4月本区某个体种鸡场雏鸡突然发病,短期内死亡89只,经微生物学等方面的诊断,确诊为败血性链球菌病。一、发病情况该鸡场1991年3月底由牡丹江三道种鸡场引入艾维茵种鸡雏1800只,鸡群发育良好。曾用0.02%痢特灵拌料预防鸡白痢,1周龄育雏成活率99.21%。7日龄滴鼻接种鸡 L 系新城疫弱毒苗。2日后3只鸡未见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次日死亡7只,随后死亡迅速增加,3日内死亡51只。病程持续10余日。发病率11.5%(206/1785),致死率43%(89/206)。二、临床表现最初死亡的病鸡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抽搐而死,口吐鲜血。随病程延长,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头藏于翅下,食欲减少或废绝,闭  相似文献   

14.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和火鸡的盲肠及肝脏所引起的急性原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主要特征是肝脏坏死、盲肠溃疡,多发生在春末初秋的暖热季节,鸡、火鸡、鹧鸪和雏鸡均可感染,以3~12周龄火鸡易感性最强。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  相似文献   

15.
1临床症状 鸡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最急性型无明显症状,常在吃食时或吃食后突然倒地,迅速死亡,有时见蛋鸡死在窝内,有时夜间一切正常,第二天清晨即发现大批鸡死亡。急性型病程为1-3天,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增加,常有下痢,排出黄色、灰白色或淡绿色的稀粪,有时混有血丝或血块,味恶臭等。慢性型多发生在本病流行的后期,病鸡消瘦、贫血,腿关节肿胀、化脓、跛行,最后消瘦、衰竭而死。少数病鸡即使康复,也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6.
2010年5月,北京动物园饲养的1只大灰袋鼠急性死亡。解剖发现其胰腺、心肌、大网膜、肾上腺等大面积出血。无菌采集肝、脾、大网膜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分离到一株细菌。对细菌纯培养物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分别做氧化酶、触酶、糖发酵等生化特性试验,初步判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时,API鉴定系统显示,该菌为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API20E鉴定试纸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鉴定百分率为90%。用该菌的培养物对6只小白鼠做致病性试验。6只小鼠均于6 h内死亡,经剖检均从心血中分离到较纯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一步说明分离到的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7.
用5批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疫苗共接种300万只鸡。现场观察62437只免疫鸡。结果表明,该苗对不同品种鸡安全,只有3.8%免鸡表现为一过性食欲减少,精神稍差,但2天内都能恢复正常,没有引起免疫鸡直接死亡现象。田间免疫140天抽取各批苗免疫鸡攻毒,有80%(16/20)鸡得到保护,免疫鸡群在免疫140天内没有发生禽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8.
以多杀性巴氏杆菌 (C-481 )、致病性大肠杆菌 O85、O119、O18、鸡白痢沙门氏菌等菌株制备的禽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油乳与中药灭活菌苗 ,经实验室免疫试验和中间试验证明 ,该菌苗在免疫后第 1 4天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经攻毒试验证明 ,该菌苗的保护率为 93 % ,免疫期为 9个月 ,免疫效果普遍反应良好。该菌苗在 4℃可保存 1 8个月以上 ,室温阴暗处可保存 1 0个月以上。临床证明该菌苗能有效地控制禽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与鸡白痢在鸡群中的流行 ,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症或禽霍乱 ,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细菌性传染病 ,造成鸡大批死亡 ,生产力大幅下降 ,对养禽业危害极大。1 发病情况及症状2 0 0 0年 4、 5二个月 ,库尔勒市及其周围养殖户送来进行诊断的鸡病料有 162例 ,检出禽巴氏杆菌的有 48例。其中蛋鸡 13例 ,肉鸡 17例 ,肉杂鸡 5例 ,三黄鸡 5例 ,麻花鸡 2例 ,土公鸡 6例。发病鸡群大小为 5 0 0~ 5 0 0 0只不等 ,日龄为 3~5 40日龄之间 ,每日死亡率最高在 0 3 %~ 7%。大多数病例并发新城疫 (ND)或传染性法氏囊炎 (IBD)。病鸡症状可分为三型。最急性型…  相似文献   

20.
禽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传播性疾病,可危害家禽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常表现为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败血性疾病。2002年9月,某火鸡场饲养的火鸡发生了以精神沉郁、不安、倒地挣扎、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病例,我们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了尸体剖解、采取病料作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火鸡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患鸡为尼古拉火鸡,在鸡场繁殖长大,3月龄,注射过鸡新城疫,2002年9月突然发病,在5天内先后死亡6只,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不愿走动,离群独立或蹲伏一隅,作瞌睡状,羽毛蓬松无光,两翅下垂,行走缓慢无力,呼吸急促,口鼻有粘液流出,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