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的重要病害,由真菌在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受害部位主要是玉米的雌、雄穗。是一种叫丝孢黑粉菌引起的病害,黑粉是该菌的冬孢子。该病属积年流行性病害,调查表明,近年来黑龙江省严重发生,田间平均发病株率达10%,减产达3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玉米丝轴黑粉菌侵染玉米雌穗和雄穗的一种病害,传播途径是通过土壤带菌传染,是近年来大面积发生的一种主要玉米病害。  相似文献   

3.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玉米丝轴黑粉菌侵染玉米雌穗和雄穗的一种病害,传播途径是通过土壤带菌传染,是近年来大面积发生的一种主要玉米病害.  相似文献   

4.
玉米黑穗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黑穗病主要包括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症状是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暗窄小,丛生分蘖多,主要为害雌穗.为害雄穗时全部或部分枝受到破坏,形成病瘤,包有白色薄膜,黑粉不易飞散,飞散后也只剩下丝状穗轴;玉米瘤黑粉病发病症状是在玉米的各生育期都可发生,为害植株地上任何分化尚为完整的幼嫩器官,受害组织受病原菌的刺激形成肿大的瘤,病瘤表面包有白色、淡红、灰或黑色薄膜,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病瘤大小差异悬殊.其病原菌分别为担子菌亚门黑粉病目的轴黑粉菌属和黑粉菌属.  相似文献   

5.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发病后期形成菌瘿,菌瘿破裂后散发大量黑粉。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黑疸,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黑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玉米丝黑穗病已成为影响玉米的主要病害,一般减产20%~40%,严重时个别地块甚至达到60%以上。因此,研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对减轻病害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豫东地区玉米的主要病害,是由真菌sphacelocheca reiliana侵染的,主要为害玉米的雌、雄穗.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颖片增生呈叶状,不能形成雄芯.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黑粉在前期不易飞散,后期干燥时易于散落,露出丝状的维管束;雌穗受害时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有时雌、雄穗都受害.1996~1998年我们进行了防治,取得一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如何防治春玉米丝黑穗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侵害部位主要为玉米雌穗和雄穗,苗期症状表现为:秆矮,下边粗,上边细,叶子密,叶子暗,颜色绿;玉米抽雄时的症状:雄穗全部或部分小穗变成菌瘿,菌瘿破裂后,散出大量的块状黑粉,病株雌穗短小,基部膨大,多不抽花丝,苞叶提早枯黄并向一侧开裂,内部除穗轴外全部变成黑粉。2发生规律玉米丝黑穗病在早播玉米田发生重,晚春播及夏播玉米为害较轻;玉米连作时间长发病较重;沙壤地、旱地墒情好的发病轻,墒情差的发病重。玉米丝黑穗病已成为影响玉米的主要病害,一般减产20%~40%,严重时个别地块甚至达到60%以上。3防治措…  相似文献   

8.
玉米丝黑穗病又名乌米,属种苗侵入系统性侵染的黑穗病,主要危害玉米的雌、雄穗。苗期发病严重时表现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暗绿、窄小、茎弯曲、茎部稍粗,随着叶龄的增加,特征愈加明显。其典型症状是雄穗花器变形,颖片增生呈叶状,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膨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春玉米产区重要病害。该病只在雌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受害前期表现为矮缩丛生型、黄条型、顶叶扭曲型等特异症状,抽穗期出现黄条型症状。病株雌穗变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雌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  相似文献   

10.
一、危害症状 丝黑穗病,又被老百姓称为"乌米".病菌主要为害植株穗部,通常于玉米抽穗之后呈现症状.雄穗受害时花器变形,颖片变长,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灰褐色菌瘿,以后菌瘿破裂散出大量黑粉.雌穗受害时,果穗变短,穗基部膨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菌瘿,成熟后苞叶开裂散出黑粉,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的维菅束组织.一般情况下,雄穗发病雌穗都发病,而有时雌穗发病雄穗却正常.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玉米产区发生比较严重的病害。一旦发病,病株果穗(玉米棒子)全部变为黑粉,几乎没有收成,许多地区称为"乌米"或"灰包"。它的危害在一些地方已远远超过玉米大小斑病。1症状识别玉米丝黑穗病是一个系统性的侵染病害,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一般在穗期表现症状。受害严重的植株,在苗期也有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丛生、矮化、叶色暗绿等症状。雄穗染病后,花器变形增生,  相似文献   

12.
<正>青饲玉米是指将果穗和茎叶都用于家畜饲料的玉米品种,具有生产周期短、种植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点。丹东地区青饲玉米生产中经常遭到病虫危害,主要病害有6种,虫害有5种,现特将其防治关键技术做一介绍。1病害防治1.1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俗称灰穗、火穗。病原菌为孢堆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典型病症是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一种叫丝孢堆黑粉菌引起的病害,黑粉是该菌的冬孢子。发生地块的发病率在10-2%,个别地块发生率高达50-80%,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1、症状表现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果穗和雄穗。多数病株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近球形,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  相似文献   

14.
浅议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玉米连作的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害时有发生,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就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因提出主要防治措施。玉米丝黑穗病又名乌米、黑疸,属种苗侵入系统性侵染的黑穗病。幼苗期多数病株不表现异常,但后期植株矮化,且抽穗较迟。中后期在雄穗上全部或部分分枝被破坏,形成病瘤,外面包有白膜,破裂后露出黑粉,不易飞散,黑粉散出后残留丝状穗轴,有的小花颖壳增生成小叶状,长4~5厘米。雌穗发病时,基部膨大,端部尖而向外弯曲,多不抽花丝,苞叶早枯黄,由一侧裂开,内部全变成黑粉,外有白膜包被,膜破黑粉散出后,残留黑色丝状物,有的仅穗上部受害,基部籽粒变成畸形丛生的小叶状物,内含少量黑粉。雌病穗前期黑粉包在苞叶内不易见到。玉米丝黑穗病只为害雌、雄穗,使病株全无收成。此病以土壤传播为主,粪肥传播为辅,病菌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丝黑穗病(sphacclotheca reiliana)系甘洛县玉米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它危害玉米雄穗、雌穗,使其全部变成黑粉,导致玉米整株绝收。近年来,由于菌源量累积及玉米品种抗性弱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病害在甘洛县流行成灾,已上升为制约全县玉米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为了摸清玉米丝黑穗病在甘洛县流行的原因,有效的做好防治工作,为此,笔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与有效控制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彩萍  赵同芝  徐金兰 《农业与技术》2004,24(3):146-146,153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的重要病害,由真菌在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受害部位主要是玉米的雌、雄穗。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颖片增生呈叶状,不能形成雄蕊,雄花基部膨大,内包一团黑粉。雌蕊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 ,是豫东地区玉米的主要病害。主要侵染玉米的雌、雄穗。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 ,颖片增生呈叶状 ,不能形成雄蕊。雄花基部膨大 ,内为一包黑粉。黑粉在前期不易飞散 ,后期干燥时易于散落 ,露出丝状的维管束。雌穗受害后果穗变短 ,基部粗大 ,除苞叶外 ,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有时雌、雄穗都受害 ,有时其中之一受害。 1 996~ 1 998年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 ,效果良好。现将该病的防治技术报道如下 :1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选用抗病自交系 ,种植抗病杂交种。一般双亲抗病 ,杂种一代也抗病 ,双亲感…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的重要病害,由真菌在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受害部位主要是玉米的雌、雄穗。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颖片增生呈叶状,不能形成雄蕊。桃花基部粗大,内包一团黑粉。雌蕊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调查表明,近年来吉林省严重发生,最严重的地方达50%,田间平均发病株率达15%,减产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春玉米的一种重要病害,又称作乌米、哑玉米,近几年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一旦雌穗得病,此株玉米即可绝产。春季持续低温,且土壤湿度较大,如种子在土中出苗时间拉长,势必增加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的机率,加之品种抗病性弱,导致丝黑穗病发病更加严重。一、发病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病菌称黍轴黑粉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厚垣孢子近圆球形或卵形,黑褐至赤褐色,表面有细刺,萌发时产生先菌丝和担孢子。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