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州地铁二、八号线延长线三元里站至远景站、江夏站至陈田村站盾构区间工程中,线路沿线长距离穿越石灰岩地层,溶洞、土洞发育,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面建(构)筑物密集。盾构施工风险高,属首次在岩溶、土洞复合地层中采用盾构长距离掘进施工。文章概要介绍了广州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及施工工序,希望使读者对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为从事盾构施工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侯杰 《技术与市场》2022,(2):122-123
为解决盾构吊装井距离盾构始发围护结构较远、在既有地铁车站正下方进行盾构始发的难题,以郑州地铁7号线黄河迎宾馆站—英才街站区间盾构始发工作进行研究,提出设置盾构始发导台承载盾构机自重及调整盾构机中心、固定负环管片、反力架的安装及加固等施工措施,以期为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土建D2-TA05标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通过本工程的施工,认真研究南京软土地层隧道掘进施工的特点,掌握在流塑、软塑粘性土中土压平衡式盾构的掘进施工技术;总结盾构施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注意搜索信息,掌握动态;试验先行,取得参数;组织协调,团队攻关的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保护隧道区间内的市政环境,取得控制地面沉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天文 《森林工程》2009,25(5):66-69
盾构始发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事故多发阶段,如何保证该阶段加固土体的强度和安全性,从而确定土体加固的范围,是盾构隧道施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盾构隧道端头常用的土体加固方式以及目前盾构始发设计施工中所采用的计算理论及模型,结合苏州地铁滨河路站西端头盾构始发工程进行理论设计与验算,并且讨论软土地区常用加固方式的加固时机、加固所采用的技术参数以及应急措施。研究得出:对于软土地区,采用最多的是水泥土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或注浆)的加固方式;抗滑移验算对安全系数起主导因素的是加固土体的粘聚力;土体扰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得出的横向加固尺寸小于构造要求,只要能够满足构造要求,土体在抵抗扰动上就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5.
孤石埋藏分布随机、形状大小各异,同时与周围地层形成软硬不均地层,地铁盾构施工遇到孤石时,易造成刀具磨损严重、地层扰动加剧、掘进速度较慢等问题,增加掘进施工风险。结合深圳地铁10号线1011-4B标坂贝区间盾构施工实例,分析孤石对盾构施工造成的危害,提出探测方式,且根据孤石位置地质条件及地面环境,制定处理方案,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对比分析各项处理措施间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6.
彭涌涛 《森林工程》2013,(6):106-110
盾构机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已经成为主流,盾构在掘进中的姿态控制是确保隧道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由于影响盾构掘进姿态的因素较多,情况复杂,掘进姿态控制难度大.本文结合南京地铁三号线某标段隧道盾构施工,分析隧道设计轴线、盾构轴线和管片中线三者在施工中存在的5种位置关系:一是三条线基本重合,二是盾构轴线与隧道轴线重合,三是管片中线与隧道设计轴线重合,四是管片中心与盾构轴线有偏差,五是三条轴线不重合而且轴线水平移动;从土压的设定值、地质变化、注浆位置与时间、转弯管片的使用、管片的姿态和施工的连续性等6个方面对影响盾构掘进姿态的因素进行总结;从偏移量、油缸行程差和最小盾尾间隙三个方面对盾构掘进姿态控制的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从掘进方向的控制,掘进姿态调整与纠偏两个方面阐述盾构掘进过程中姿态控制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由于长距离、小半径盾构掘进情况越来越多,导致盾尾刷因长时间受力或受力不均而磨损,降低或失去密封性,需对其及时进行更换。本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虎殿路站—虎丘湿地公园站出入场线区间更换盾尾刷为背景,基于盾尾刷更换各种止水方式比选分析,结合该工程位于软弱局部透水地层特点,提出并实施了一种多方式注浆止水的盾尾刷更换方法。即在软弱局部透水地层中,通过在盾尾注入聚氨酯、惰性浆液、双浆液,以及通过盾体径向注入惰性浆液,对盾尾前后地下水进行有效封堵,再通过拆卸一环管片进行第一道盾尾刷的拆卸与更换,更换期间实测表明地表累积沉降与日沉降均满足控制要求,注浆加固后打开观测孔止水效果良好,仅耗时14 d便恢复掘进。本研究提出的软弱局部透水地层注浆止水的盾尾刷更换成套工艺与方法取得很好的实施效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某地铁三期工程106标段南经路站至北门街站区间的地铁工程为例,阐述了地铁暗挖区间施工中袖阀管注浆技术的实际应用,以期能对业界的同行们在处理类似情况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盾构法隧道施工在城市交通工程中的日益发展,隧道将不可避免地近距离穿越城市中一些重要建(构)筑物,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选择合理的盾构施工参数,有效控制地层沉降成为盾构掘进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以某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项目为实例,借助该案例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造成的地面沉降转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盾构作业影响区间是盾构机切口前方以及后方各30 m范围,两边各6 m,其余范围基本不会受到影响或者说受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一定条件下,地表沉降会伴随着土仓压力、注浆压力的增多而降低,土仓压力的区间范围控制在0.15~0.2 MPa之内、注浆压力控制在0.2~0.3 MPa之内才符合标准,研究所得的数据对之后的项目设计以及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长距离过江隧道掘进中,盾构机的尾部可能由于盾尾刷磨损等原因失去密封能力导致涌砂冒水事故,若不能及时抽排水或泥浆并恢复盾尾密封,将导致盾构机被淹没,造成经济损失,延误工期。因此,高水压富含水地层盾尾的渗漏防治和盾尾刷更换前的盾尾止水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南京地铁某过江隧道工程为依托,从盾尾密封脂选取、涂抹及注入,同步注浆浆液选择与注入,管片的预制和安装,盾构机体密封及盾构掘进施工等方面研究了盾尾渗漏原因及预防渗漏的技术与措施,并根据已有施工经验,针对该过江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各施工参数进行了量化,给出了该工程盾尾渗漏防治的具体技术工艺与参数。比选研究了以往工程盾尾发生渗漏,更换盾尾刷前对盾尾进行密封止水的方法,包括化学注浆止水、盐水冻结止水及液氮冻结止水,提出液氮冻结止水方法最适合过江隧道。对比研究了不同液氮输送方式及冻结管布置方式的特点,提出如需更换盾尾刷,在管片上直接打孔并使用液氮罐供冷冻结最适合该过江隧道工程。该过江隧道工程已安全竣工多年,盾构机采用了防渗技术工艺与参数,掘进过程中未发生盾尾渗漏,无须更换盾尾刷,因此各施工参数与工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广西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建设中存在的建设资金缺口大,建设用地难落实,林种、树种单一等问题,提出了拓宽投资渠道,改变建设模式,构筑生态防线,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后续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周宪伟  袁正国  邢姣秀 《森林工程》2007,23(3):28-30,50
采用应力释放法模拟盾构法隧道开挖时,合理地确定生成衬砌前的应力释放系数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地表变形以及衬砌内力的影响非常明显。通过对工程实例进行二维有限元模拟得到了不同荷载释放系数下的地表变形和衬砌内力的变化规律,说明了合理确定释放系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张腾超 《绿色科技》2013,(7):143-145
指出了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施工准备、施工、竣工审计等整个过程的合理优化。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难点、要点及亮点,对组织、质量、进度、成本、安全以及资料等管理方面进行了项目探讨,阐述了管理要点。重点对景观理念的特色、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成本控制等环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访问调查、样线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对宣威市火车站至电视台公路改扩建工程影响评价区内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进行系统调查,评价分析该公路改扩建对云南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的影响程度。评价结果认为,评价区动物物种丰富度低,该拟改扩建公路建设对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影响较小,项目建设不会导致重要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对其迁移、散布、繁衍产生的影响不明显。对项目建设提出进一步优化工程施工方案,避免在动物繁殖季节施工,加强巡护监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铁路建设方案比选的决策过程提供了一个明确而直接的判据,以实现铁路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选线方案的合理决策。以新建铁路海天至青岛线工程为例,对该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经济分析,运用环境经济学价值计算原理,对项目主要环境投资成本和环境效益进行了估算。通过实证分析,说明了环境经济评价不仅是必要的,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王海飙  郭宏伟  高明巧 《森林工程》2003,19(2):20-20,19
通过工程现场监理经历,介绍文道客运站车库工程建设中,采用多种防火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工程建设,有效保证车库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为其它工程防火施工建设提供建设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