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分析和物理模型简化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了降低驾驶员施加于方向盘的转向力矩,并使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路感,改善转向系的回正特性,提出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算法以提高转向盘的转向特性,探讨了一种基于转向盘转角估计的控制策略.同时,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可提高转向盘的转向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汽车转向系转向特性为研究对象和目标,为了探讨汽车转向回正特性对汽车行驶安全和操纵稳定性的影响,降低驾驶员施加于方向盘的转向力矩,并使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路感,改善汽车转向系的回正特性,提出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控制算法以提高转向盘的回正特性,开发了一种基于转向盘转角估计的PID控制策略.为了分析获得汽车转向回正特性和回正控制逻辑,通过分析和物理模型简化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建立的模型,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可提高转向盘的回正特性和稳定性,利于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停驶汽车的车轮如果长期处于回正不良状态,会导致车辆四轮定位、转向和悬架等系统的受力状况以及相应参数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及安全性。本文设计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系统、测距装置和预警装置三部分组成的监测装置。该装置通过分析停车前车轮的偏转状况,把车轮相对于车辆前进方向的不同偏转角度转换成测距仪的距离参数,反馈到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和车轮无偏转时的标准距离进行比对,判断车轮的状态,显示监测结果,并在必要时发出报警蜂鸣以提示驾驶者调整方向盘摆正车轮。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完成车轮状态监测、报警的功能,能有效避免停驶车辆因车轮回正不良造成的后续行车安全危害,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该装置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车辆转向轮定位参数的调整频率以及转向轮轮胎的更换次数,有利于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和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4.
基于驾驶员-EPS闭环系统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具有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的闭环控制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选择恰当的驾驶员模型、汽车转向运动简化模型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rrIAB/Simulik建立驾驶员一汽车闭环非线性操纵动力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装备EPS系统整车操纵稳定性进行仿真研究,详细分析EPS系统助力增益对整车操纵稳定性能的影响。其结果对EPS系统与整车匹配以及提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体外预应力转向块的构造形式,并模拟体外受弯构件的工作状况,研究了转向块对体外预应力筋偏心距二次效应的作用及转向块对体外预应力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为体外预应力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舵机转向结构是水域救援无人船中关键的组成部分。针对现有的舵机转向结构设计经常导致船舱内部容易进水等缺点,设计了一种能够防止船舱内部进水的新型水域救援无人船舵机转向结构,该转向结构具有设计简单、操作控制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套集疲劳驾驶计时功能、疲劳驾驶检测功能、疲劳驾驶警示灯显示功能、GPS疲劳语音提示功能及GPS定位功能于一体的防疲劳驾驶系统,绘制工作流程图.通过模拟驾驶器模拟实际驾驶,对比分析头部位置检测系统、车道偏离报警系统、转向盘监测系统、驾驶员警示系统及PERCLOS系统检测疲劳驾驶的优缺点,得出了PERCLOS系统为最优疲劳驾驶检测方法.依据人因工程理论,给出了车体外部警示灯的位置和颜色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J—80拖拉机的转向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但在使用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当拖拉机处于“老旧”状态时,就易出现故障.下面仅就此问题进行分析,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常见的基础液压回路与车辆转向液压系统相结合,采用标准化的液压控制部件,设计出了满足特种车辆使用工况的转向系统。使用实践表明:通过回路组合,实现了单一动力输出的分流及切换,实现了两套执行系统共用一套动力系统,在满足使用工况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0.
我单位使用过转向系带有液压助力装置的车型有瑞典的 LT—76 10台,瑞典的沃尔沃36台,瑞典的 T112H 11台,捷克的太脱拉15台,大型龙江客车1台等共计73台。本人根据长期的使用和修理总结转向助力装置的故障有如下几点:1.转向时方向盘强烈的抖动原因:缺油或油中有气泡;齿条与齿扇间的间隙过大;转向螺杆和螺旋套的球槽与钢球间的间隙磨损过大。排除办法:缺油加油(加补到油尺上下刻线之间);  相似文献   

11.
李志鹏  张双双 《森林工程》2014,30(5):106-109
为验证鲁棒控制理论是否适用于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EPS系统,本文针对EPS系统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的系统特点,在应用无刷直流电机的基础上,采用H∞控制方法设计其控制器。首先根据EPS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然后建立EPS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和增广被控对象矩阵,将其描述成标准H∞问题求解;利用H∞方法极小化系统中各种干扰对被控输出的不确定性影响。计算机运算结果表明:应用鲁棒控制理论所设计的EPS控制器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家具板材封边生产线大多有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4台封边机生产线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为保证4台封边机生产线在运行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流畅性,需要设计一个转向机构.转向机构根据家具板材的生产节拍、运输速度以及生产线占地面积等综合因素进行设计,确保可以准时、稳定的完成家具板材的直角拐弯运输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转向机构的设计方案、基本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模型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在ADAMS软件上进行主要部件的动态仿真,为以后的优化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动力学分析,建立EPS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建立EPS系统助力过程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运算.由于单一运用PID控制或者模糊控制对EPS进行助力控制,会存在运动滞后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针对EPS系统的目标电流模糊控制器并结合PID控制器对EPS进行精确控制,通过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共同控制来满足EPS控制系统快速特性的要求.结果表明,运用PID和模糊两种控制方法共同对EPS控制,EP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反应迅速.  相似文献   

14.
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会增加腰痛(LBP)的发生几率,尽管目前有很多研究揭示了腰痛的产生原因,但对于最佳坐姿的选择尚无明确的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比多维度坐姿舒适性指标,研究找出最佳坐位方式以减少腰痛发生的几率。挑选20名志愿者参与了实验数据采集,采用肢体动作追踪方法、臀部压力分布测量方法和背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方法对比研究座椅前端直立坐姿(NBSP)、座椅靠背坐姿(BSP)和加入腰靠后靠背坐姿(LPSP)的舒适程度,探究靠背坐姿与非靠背坐姿的舒适性程度以及检验通过增加腰部支撑能否提高坐姿舒适性。结果表明:靠背坐姿对比前端直立坐姿颈部角度平均变化减少5.8%,腰部的角度变化率更低,即人体靠背坐姿时肢体活动度更少,肌肉激活更低;靠背坐姿对比前端直立坐姿臀部压力峰值平均减少17.2%,并且加入腰靠后压力峰值平均减少27.6%,即更低的压力峰值表明臀部局部不适感更低;靠背坐姿的背部肌肉激活程度相比前端坐姿更低,肌肉疲劳度更小。因此,建议办公人员采用靠背坐姿,并且选择一个合适的腰靠提供给背部足够的支撑,提高坐姿舒适性,可有效减轻和预防腰痛。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The band saw blade vibration under non-moving and moving conditions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studied for band saw blades unfitted with saw tension and back crown, fitted only with saw tension, and only with back crown. The lateral natural frequency of a band saw blade was found to decrease by fitting saw tension in a saw blade, but there was little or no effect for blades having only back crown. The torsional natural frequency of a band saw blade increased by fitting saw tension in a saw blade, but again there was little or no effect of fitting back crown in a blade. The lateral natural frequency decreased by tilting the upper wheel for the band saw blades investigated. On the contrary, when the upper wheel was tilted the torsional natural frequency increased for an untensioned blade with no back crown, and blades fitted only with back crown, however, there was little or no effect for a band saw blade fitted only with tension. The lateral and torsional natural frequencie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over all self-excited displacement vibration of band saw blades. However, the displacement vibration due to the frequency of the number of wheel rotation affected significantly the over all self-excited displacement vibration of a band saw blade fitted with excessive back crown.The authors wish to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to Dr. F. E. Dickinson, Univ.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lif., for an excellent job of revising the grammar and his valuable suggestions. This investigation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Grants in Ai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JapanMembers of the Faculty of Forestry, Shimane Univ., Matsue, JapanMember of Shimane Prefecture Forestry Experiment Station, Shimane, Japan  相似文献   

16.
步行机器人控制方案及单足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足步行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动力学补偿”的分布式关节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单步行足结构、多关节驱动的控制实现及步行足控制实验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器的可行性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