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巴松错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客满意度作为反映森林公园竞争力以及游客需求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2009年10月及2010年5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巴松错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导游服务、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游客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景区旅游资源综合满意度较高,景区对厕所、垃圾筒、标牌等旅游设施管理不善。藉此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游客满意度作为旅游业竞争力及游客需求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林芝市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娱乐活动、导游服务、旅游商品等方面进行了游客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林芝市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内容、旅游餐饮等满意度较高,对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满意度一般,据此提出了提升林芝市游客满意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永济五老峰为例,基于抽样调查资料,综合运用因子分析、IPA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定量分析游客对24项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感知。结果显示:游客对基本服务与设施及文化景观、旅游保障设施等8个方面最为关注;24项评价指标的均值差均为负值,五老峰的旅游环境质量不能满足游客期望;今后改善旅游环境质量的工作重点在于公共厕所、休闲设施、自然资源品质、水体质量、门票价格和通讯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采用SPSS定量研究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保定农业生态园游客体验式旅游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影响游客满意度的相关要素中,基础设施体验因子中的景观完整性要素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旅游产品体验因子中的员工服务态度要素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在景区要素重要程度因子同其满意程度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园内管理及设施体验因子、旅游产品体验因子、景观要素体验因子3个因子满意度均值分别为3.64、3.25、3.70,明显低于相对应的重要程度均值4.13、3.54、3.87。对此,提出从加强特色以突出差异性、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游客管理、提高游客参与度、合理定价、加强宣传等方面入手促进保定市农业生态园建设的措施,以此提升保定市农业生态园游客体验式旅游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陕西省3家森林公园(自西向东依次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和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现状及影响游客满意度评价的关键因素,为森林公园景区发展质量提升提供基础理论借鉴。【方法】在有效性改进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划分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等级,并结合IPA分析影响森林公园发展质量的优劣势资源。【结果】3家森林公园游客总体满意度得分为5.076,处于"有点满意"等级;自然环境满意度评价得分最高,处于"非常满意"等级;旅游设施及其质量、旅游信息与通讯满意度评价等级最低,处于"比较不满"等级;旅游消费价格满意度评价等级为"一般";景区服务质量与安全、旅游交通与环卫设施以及旅游吸引物满意度评价等级为"有点满意";IPA分析显示,指标层中的门票价格合理、景区内小交通价格合理、餐饮价格合理、餐饮设施、餐饮质量、住宿质量、外部交通可进入性、景区手机通讯良好、景区无线网络完备、珍稀动植物多样、文化遗存价值高以及紧急救援体系完备位于高重要性-低满意度象限,急需重点改进。【结论】在森林公园景区发展建设中,应重点改进旅游设施及其质量、旅游信息与通讯、旅游消费价格等满意度较低的项目。具体而言,应注重创新旅游吸引物,重点控制景区内小交通价格、餐饮价格,着重改善餐饮设施、旅游通讯设施,提高餐饮质量和住宿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游客满意度的评价问题,选取天津盘山旅游景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及游客满意度分析评价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及问题分析中,经统计分析发现:该景区交通、公共休息设施不完善,景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特色服务项目缺乏统一管理,对于这些问题,从协调规划景区交通、建立完善培训体系等方面对项目统筹规划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构建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森林公园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载体,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以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参与观察法对西山森林公园游憩及游客满意度开展研究,构建出森林旅游形象、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共4个逻辑变量对西山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游客的满意度和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联系;森林公园的环境和设施会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和满足感;森林公园的游客满意度越高,它的感知价值就越高。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景区实际发展及发展前景制定发展策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来提升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节庆期间游客对景区旅游形象感知,以杭州超山梅花节为例,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把近4a梅花节期间游客在各大旅游网站上的评论和游记作为研究样本,以景区整体环境、景区旅游资源、游客行为活动、旅游设施服务作为游客旅游形象感知的构成元素,对游客关于梅花节期间景区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整体环境认知良好;认为景区对现有资源利用不充分;在对景区内开展的各项娱乐活动较为满意的同时认为景区旅游元素过于单一;对景区的旅游设施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基础设施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游客旅游体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轶  王博 《绿色科技》2023,(20):170-175+235
游客在游览活动后的网络在线评价日趋成为塑造和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因素,也对游客的决策行为与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游客角度阐述景区的旅游形象,使用爬虫软件获取青秀山景区旅游网站的评论,借助集搜客和ROST CM6软件,将文本材料具体化和直观化,进行高频词统计。并从认知、情感、整体3个形象维度对青秀山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论为:服务质量与价格是游客关注的核心因素;整体情感态度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景区收费标准不统一,服务质量不达标。整体上来看,游客对青秀山景区旅游形象的评价比较高,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景区要通过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设施、加强管理以及构建网络宣传平台等措施,提升游客满意度,推动青秀山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重点和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与进展的研究,结合勐蚌村自然、人文概况,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勐蚌村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完成评价体系构建及指标权重计算,结合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人口学变量、信效度、差异性、满意度均值等进行分析,综合指标权重值与满意度对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乡村历史文化等5项指标权重高于平均值,山水风光等7项指标游客满意度高于平均值,及不同学历、年龄、职业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对资源、权重、满意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民风民俗等3项优势资源,传统民居等4项过渡资源,卫生条件等4项机会资源,客源市场等2项弱势资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腾冲勐蚌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西塘古镇为例,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下旅游者重游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地方依恋和满意度对短期、中期和长期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地方依恋对短期重游意愿有直接和间接正向影响,对中期和长期重游意愿只有间接正向影响;满意度对短期和中期重游意愿均有直接正向影响,并通过中间变量对长期重游意愿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因子中"相比其他景区,对西塘更满意"和满意度因子中"总的来说,对这次旅游感到满意"对重游意愿的影响最大。因此,西塘古镇可从培育地方依恋和提升满意感知2个方面着手,提高旅游者在各个时期的重游意愿。  相似文献   

12.
以互联网络游客评论为数据来源,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从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和语义分析、情感分析3个方面对洛阳市王城公园景观形象感知进行分析,以了解王城公园旅游地形象。结果表明,王城公园景观形象由空间场地、植物景观、景观设施和人文景观组成;游客感知由游客关注点、游客行为特征以及游客评价组成;游客对王城公园的整体感知印象较好,情感倾向以正面为主,负面情绪多集中在服务管理、景观设施和景观维护等方面。最后,基于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游憩体验,提出改善设施服务、提升互动体验、丰富景观内涵、加强高峰期与数字化的管理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鹞落坪旅游影响因子与地理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影响因子与自然地理因子之间具有较小的相关性,与人文地理因子之间的有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董思羽 《绿色科技》2020,(3):217-219
选取綦江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案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解说主题以及解说媒介两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群体对地质公园的解说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的解说需求各题项评分中等偏高。在解说主题方面,大学生更喜欢人文历史以及地貌成因。在解说媒介需求方面,大学生对多媒体,出版物需求偏高,而对解说牌的内容和外观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以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新浪微博社交网络数据为资料来源,运用ROST6.0信息挖掘软件对其客源地、移动模式及偏好进行分析,以及就游客满意度评价进行情感探测和反映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客源以河南省内和临近河南省的省市游客为主。游客最喜欢的景点和事物依次是玉皇顶、云海、九龙瀑布等。在游客出行目的方面,游客主要以避暑和观光游览为目的出行。在游客移动模式方面,游客通过自驾或乘坐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到达白云山,在景区内可选择步行、坐电瓶车、乘坐客运索道等多种移动方式进行游览。在游客出游时间方面,游客更喜欢夏季和秋季出行。游客总体上对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印象是正面和积极的,同时反映出存在内部交通、环境卫生、管理服务、公共服务设施4个方面问题,据此提出提升策略,以期更好的促进其规划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选取郑州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从大众点评网、携程网等旅游网站获取的网络评价进行分析,筛选出高频词并制作语义网络分析图,以此为基础,运用IPA分析法构建模型,全面系统地评价郑州植物园游憩资源。结果表明,植物园整体游憩资源水平较高,各资源要素间关联协调度高。运用IPA模型对14个植物园游憩资源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整体满意度高而重要性分值较为分散,其中自然环境、植物资源、旅游成本等为优势要素,服务设施、管理水平等为弱势要素。提出丰富植物资源,科学配置管理,改进科普方式,增加主题活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人的移动性空间感知为研究视角,对城市公园进行动态和静态满意度相结合的调查,探讨静态满意度和动态满意度评价结果与绿视率存在的统计学关系,分析得出基于空间满意的绿视率数值区间.结果显示:1)绿视率30%~60%为样本数量最为集中的区间,当绿视率超过70%后,样本数量显著减少;2)动态满意度与静态满意度无论在评分分布还是数值均值都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性;3)绿视率与满意度呈现出负相关性.研究方法可为绿视率的动态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大理市10个寺观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大理市寺观园林景观吸引力进行评价,并对其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大理市寺观园林游客群体以青中年及老年为主,观光旅游是主要的游览模式,寺观观光、宗教崇拜为主要出游目的.大理市寺观园林景观吸引力级别分为4级,景观资源吸引力差距大,资源利用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收集马鞍山森林公园相关基础资料,对资源现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认为马鞍山森林公园适宜开展森林野营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野营地规划,将野营地规划为帐篷野营区、木屋野营区、吊床野营区和汽车野营区4个营区,并设置了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和能体现森林生态特色的野营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