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本报讯北方马铃薯集中种植区域属于施可丰承德公司管辖范围,为更好地服务好马铃薯种植业主,提高公司产品销量,承德营销公司张浩经理制定3月份召开7场产品订货会的营销策略。近日,第一场产品订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隆重召开,武川县及其周边区域70多位种植大户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内蒙古武川县农业局薯业办主任、塞丰薯业公司总经理宁怀宝主持。会议伊始,承德营销公司张浩经理就翔龙集团、施可丰化工、特别是公司产品——稳定性缓释肥料、5A金牌肥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如皋市城郊菜农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了中棚黄瓜、豇豆、芹菜高效种植模式,年亩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其中亩产黄瓜4000公斤、豇豆1000公斤、芹菜3500公斤。一、种植方式以3米为1组合,中棚覆盖,棚高1.5~1.6米。棚内分成两畦,每畦定植2行黄瓜,行距8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栽3500株左右;6月上旬将豇豆播于黄瓜株间,穴距25厘米,亩栽3500穴  相似文献   

3.
林下参,即林下人工播种山参式种子。自然生长10~20 a以上,也称为籽海山参,年限越长,其价值也随之猛涨。经过多年来的过度采挖,野山参已面临绝迹。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在人工种植人参。播林下参,用的种子有讲究。一棵有价值的林下参,讲根、体、皮、纹、须及珍珠点。故种子最好选本地长脖芦参籽或本地二马芽参籽。播林下参的方法也有讲究,有林下条播,有林下棚播,有野播,还有将山皮土拉回家里在园田棚下管理的。  相似文献   

4.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6,(22):32-32
一、茬口安排 1.冬莴苣育好苗后,于11月中旬定植并搭好中棚,中棚宽140厘米,棚间距20厘米.种植两棚后.棚与棚之间开一条排水沟:每棚内种莴苣4行,平均行距35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密度6500~7000株.翌年2月中旬上市。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新乐市农技推广中心在当地农民多年种植中棚西瓜、大豆的基础上,摸索出中棚西瓜套春甘薯,西瓜收获后点大豆,甘薯收获后栽秋菜花一年四种四收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获得亩产西瓜3500公斤、甘薯1500~2000公斤、大豆100公  相似文献   

6.
<正>春天是药材种植的黄金季节。3月,东北三省大地进入了2010年新一轮药材种植阶段。3月从辽宁开始,4月进入吉林,5月为黑龙江种植期。今年东北三省药材种植面积和品种增否?药材种子市场走势如何?笔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东北三省的几家种子市场,同时电话了解东北三省部分药农去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药市购买种子的一些信息。现将东北种子市场走势报道如下,供业内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期,小街街道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在永昌村委会八街窝组和大海洽村委会棚达组两个温带水果金丝小枣种植示范点的醒目位置树立示范标牌。在示范标牌上注明种植示范地点、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及种植时间,同时注明片区负责人及技术指导员的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便于农户在种植管理中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同时有利于接受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正>拱型棚又叫春暖棚,适宜种植瓜果、叶菜类作物,适用范围广,建棚成本低,是广大菜农乐意接受的一种建棚种植形式。但是在冬天卷放草帘时却遇见许多实际问题:很多菜农采用人工用竹竿往上挑往下拉草帘的方式,这样占用劳动时间长,又非常费力,草帘在棚顶遮光面积大,劳动效率低,大棚种植效益差。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葡萄 番茄 食用菌 立体栽培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温室内利用棚架种植葡萄、棚下种冬茬番茄,夏闲种植草茹的立体种植模式产量高、效益好,每棚周年可获22450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春西瓜秋番茄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营邱镇积极推广“拱圆棚早春西瓜一夏秋番茄”栽培模式,一年种植收获两茬,早春以种植西瓜为主,夏秋季以种植番茄为主,成为早春西瓜、夏秋番茄的主要产区。该模式充分利用拱圆棚设施,冬春季节覆盖薄膜种植西瓜,夏秋季节利用棚顶部旧薄膜,  相似文献   

11.
从种子质量因素和非质量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的成因,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种子质量因素和非质量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的成因,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曹德宾 《农家科技》2009,(10):26-26
<正>一、双孢菇一年两作栽培技术传统的双孢菇种植模式,一般为每年一批,以山东为例,一般于9月上旬至中旬播种,翌年5月底清棚,需时长达9个月之多,从占用菇棚、占用劳动力等方面考虑,均是不合算的。打破常规,在同一菇棚中实现一年两作,一个生产年度内投料  相似文献   

14.
以技术的革新不断推进种植产业是农业进步的正确道路。种子是否保存完好,是否能够投入种植生产是农业的关键基础。在农业生产环节,让种子保持稳定是减小农业危机最关键的一步。种植各个环节都顺利,农业才能获得大丰收,农民才能致富奔小康。在一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好,产生很多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有些地方土地质量不好,天气环境不稳定,遇到这些情况就更要分析好种子在种植中面临的风险,想办法提高种子质量,确保种子能够被正常种植,这样农作物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中也能得到很好的培育。本文将对种子的种植风险成因和怎样才能提高种子质量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1994年起奉贤区成功推广了糯玉米地膜栽培和小环棚栽培技术,每年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亩净产值3000多元。为进一步扩大我区糯玉米种植,提高糯玉米经济效益,笔者对糯玉米中棚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提早糯玉米的上市时间,提高糯玉米的产量、品质,从而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设施栽培黄瓜适宜的种植密度,比较了一棚四畦和一棚五畦两种种植密度对大棚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以及黄瓜产量和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棚四畦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秋季后期大棚空气温度、降低空气湿度,从而降低了植株病害的发生;一棚四畦由于种植密度小,促进了植株茎粗和叶面积的增长,单株产量也有所提高。因此,黄瓜在八型棚(棚宽8 m)内栽培,可以采取一棚四畦的种植密度(即每棚种植900株)。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省新余市自2006年开始应用大棚西瓜一年两种四收高效栽培技术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4年全市种植面积达到4.5万多亩,总产22.5万t,产值7.2亿元,现已成为江西省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大棚西瓜种植基地。该技术主要采用大棚内套小棚、小棚内覆地膜的两棚三膜保护地早熟促成栽培模式,以塑料大棚和膜下滴灌系统作为主要栽培设施。可使播种育苗提早到2月,上市时间提前到5月,结束又可延后到11月底甚至12月初,实现春  相似文献   

18.
<正> 山西省闻喜县宋家庄村农民探索出一项低投入(0.067公顷投资346元),高产出(年收回3422元)的种植结构,成为当地群众种地致富的一种模式。 1 种植方式 小麦播种时,每40厘米宽开沟,人工撒种1行宽行小麦,0.067公顷用种子12.5公斤。来年春季在两行麦子中间的空档中,3厘米株距种1行大葱,0.067公顷用种子0.85公斤。小麦种后浇1次冬水,0.067公顷用水量50余立方米。大葱种后,前期半  相似文献   

19.
拱形棚又叫春暖棚,适宜种植瓜果、叶菜类作物,适用范围广,建棚成本低,是广大菜农乐意接受的一种建棚种植形式。但是在冬天卷放草帘时却遇见一些实际问题。很多菜农采用人工用竹竿往上挑往下拉草帘的方式,这样占用劳动时间长,又非常费力,并且草帘在棚顶遮光面积大,劳动效率低,大棚种植效益差。  相似文献   

20.
<正>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育新镇育新村村民李增文,经过近10年奋斗和无数次失败,终于成功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菇大王"。目前,他的菇棚发展到了18座,种植香菇100万棒,年产香菇近18万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