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建平县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350~450毫米,且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气温8.1℃.年有效积温3200℃,属一年一作制。耕地面积219万亩,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近年来播种面积都在120万亩左右。玉米优良品种的推广,使得玉米增收效益大大增加,玉米的增产潜力和市场价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从而使玉米播种面积也逐年增加,如此大面积的播种玉米,  相似文献   

2.
<正>1小麦播种特点2014年衡水市计划播种小麦面积400万亩左右,截止到目前,全市播种已基本结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1小麦播期不集中。由于今年夏玉米生育时期差异较大,收获时间不一,加之部分地块造墒影响,自10月7日陆续进入小麦播种期,目前已基本结束,小麦播期不集中,日播种进度缓慢,大部分地块播期比去年晚5~7d。  相似文献   

3.
团场地处塔尔巴哈台山南麓山前冲积平原,为前洪积扇地区土质。辖区内北高南低,坡降10~15‰。海拔624~1208米。年平均气温6.5℃,夏季炎热短促,多阵性天气,夏季日照时间长,极端最高气温41.3℃,无霜期128~150天。冬季严寒漫长,日照很短,极端最低气温-39.2℃。年降水量北部山区450毫米,平原300~350毫米。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蒸发量大,播种期稍纵即逝。秋季气温骤然而降,不期而至。土地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14.5万亩(灌溉面积12万亩,旱地,半旱地2.5万亩),年正播面积12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甜菜、番茄、辣椒、打瓜等农作物。  相似文献   

4.
王立波 《现代农业》2010,(5):144-144
阜蒙县位于辽宁省西部,耕地面积400万亩,无霜期150--160天,多年平均降雨500毫米(近10年只有300毫米)。主要农作物有玉米200万亩、花生90万亩、杂粮50万亩,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商品油基地县、牧业基地县。2009年人均收入5400元,花生产业收入占26%。  相似文献   

5.
<正>我市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全市总人口5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现有耕地93万亩,以旱田为主,旱田主要播种作物玉米、大豆,播种面积5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8%。全市属于温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光照较好,年平均无霜期156天,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400小时,大于10℃活动积温3095℃。  相似文献   

6.
袁海燕 《吉林农业》2011,(9):119-119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部,境内耕地平均海拔高度为200-400米之间。属于长白山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境内南部、东南部为半山区。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5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万亩。全县全年平均气温4.6℃,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平均为2804.9℃,无霜期138天。年降水量627.8毫米,耕地面积中旱地面积14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63%,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75亩,是典型的北方旱作雨养农业区,农作物以玉米种植为主,一年一熟制。  相似文献   

7.
壶关县地处太行山东南巅,辖5镇7乡1个经济开发区,390个行政村,6.8万农户,26万农业人口,粮田面积24.5万亩,其中旱地24.2万亩,多以种植玉米为主,占总粮田面积的90%.境内平均海拔1252米,平均气温8.9℃,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无霜期110~1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02小时,≥10℃有效积温3184℃;工矿企业少,治理污染好,污染程度轻.  相似文献   

8.
丰宁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毗邻京、滓、唐地区,总面积8765km^2,总人口38.4万,其中农业人口33.2万,总耕地面积97.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94亩,农作物种植以玉米、蔬菜为主。粮食作物75万多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在40万~45万亩,常年亩产量在400kg以上,。分为早、中、晚熟三个玉米种植区,无霜期在100~135d,≥10℃有效积温2200℃~3000℃。  相似文献   

9.
榆中县北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海拔2100~2480m,年均降水量350mm,无霜期105d,≥10℃的年有效积温2 400~3 400℃。因降水稀少,干旱严重,加之海拔较高,有效积温不足,露地种植玉米保苗困难,不能正常成熟。近几年,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在该地区种植成功,结束了当地不能种植玉米的历史,并且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处阴山南麓.黄土高原东北边缘,辖8个乡(镇)1个办事处,13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95万亩,年降水量427毫米,年蒸发量1938.2毫米,年平均气温5.3℃≥10℃有效积温2400℃,无霜期95.125天。主要作物为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等,全县玉米播种面积35万亩左右,马铃薯播种面积30万亩左右.两种作物占到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8.4%。  相似文献   

11.
2BD—L人畜施肥播种多用机,由河北藁城市农机化研究所和南孟镇农机修造厂共同研制生产,于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目前已批量生产。该机可完成麦垄玉米套播、玉米硬茬播种、麦垄追施化肥等项作业,两人操作每小时可播1.5~2.0亩。主要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1000×200×880毫米机具重量:7千克行数:1行株距:18毫米  相似文献   

12.
<正>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性好、抗逆性强、轴细粒深、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蠡玉37、农华101等。2适时播种力争一播保全苗沙河市春玉米在5月1日后播种较好,夏玉米小麦收获后抢时播种,越早越好。播种时选用单粒播种机播种,省工省时。播种深度3~4 cm,行距55~65 cm。随播种亩施种肥10~15 kg,注  相似文献   

13.
<正>通化市今年重点开展农机新技术项目8项。其中,示范推广玉米机械精量播种技术97.2万亩、机械深施化肥技术65.2万亩、机械深松灭茬起垅复式作业技术40万亩、水稻机插秧盘育苗36.6万亩、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29万亩、等离子体种子磁化处理11.1万亩,全市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作业总面积400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分别召开了玉米机械精量播种、高水平水稻育插秧和水稻高光效机械栽植新技术、水稻机  相似文献   

14.
朝阳市是全国商品粮食重要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常年玉米种植面积近400万亩,占可耕地面积的65%,产量近32亿千克。2012年朝阳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05万亩,机械整地380万亩,机械播种290万亩,机械收获70万亩。机械化水平分别为93.9%、71.6%、17.3%。不难看出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比较落后,玉米收获机械化严重阻碍着朝阳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迫切需  相似文献   

15.
正鄂尔多斯市有耕地面积685万亩,其中水浇地450万亩。境内海拔850~1794米,年平均气温5.3~8.7℃,年降水量平均在200~300毫米、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2200~3000毫米,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一、鄂尔多斯市马铃薯产业现状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以上,所用种薯约有50%是自留种,平均亩产鲜薯2000千克。据农情统计,2015年全市马铃薯种  相似文献   

16.
<正>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性好、抗逆性强、轴细粒深、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蠡玉37、农华101等。2适时播种力争一播保全苗沙河市春玉米在5月1日后播种较好,夏玉米小麦收获后抢时播种,越早越好。播种时选用单粒播种机播种,省工省时。播种深度3~4 cm,行距55~65 cm。随播种亩施种肥10~15 kg,注  相似文献   

17.
<正> 临汾地区西山的乡宁、吉县、大宁、永和、隰县、蒲县、汾西等7县地处吕梁山南端。平均年降水量552毫米,无霜期150—200天。年平均温度9.9℃,≥10℃的积温3002—3835℃,有深厚的黄土层,但普遍肥力不高。据隰县1984年土壤普查结果。有机质含量平均0.90%,全氮量0.056%,全磷量0.057%。总耕地面积181.5万亩。其中旱地176.3万亩,占97.1%,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7.3万亩。占耕地面积80%以上。小麦占粮田面积50%,玉米  相似文献   

18.
正内蒙古达拉特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黄河中游南岸,全旗辖8个苏木镇130个行政村,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3125小时,年平均气温6.8℃,≥10℃有效积温3000~3200℃,全年平均降水量286.2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全旗现有耕地223.54万亩,其中旱地31.02万亩,水浇地192.52万亩,2015年全旗总播面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7,(11)
<正>建平县位于辽宁西部,降雨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地下水资源不足且连年减少,可供农业用水十分紧缺。建平县年降雨量仅450毫米,多集中在6、7、8月份,春旱、秋吊时常发生。全县耕地面积276万亩,水浇地面积仅60万亩,不足耕地面积的1/4,玉米播种面积常年在120万亩左右,旱地占75%以上,其中播种后因土壤含水量不足或保水性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忻州市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年播种362万亩,每年因其杂草危害减产10%左左右。为了解玉米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笔者在近两年对我市玉米田杂草种类的分布,化学除草剂种类以及当地优势种的发生与防除进行了研究,获得主要杂草优势种8~10种;同时对除草剂种类也进行了市场调查,得知80年代单剂发展到现在的混合剂,2~3种混合,使杀草种类广泛,同时降低莠去津的用量,减少了环境的残留和地下水的污染。防除技术也由过去的播后苗前发展到苗后至成株期定向喷雾,有效地控制了玉米整个生育期的杂草危害,亩挽回了损失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