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盐源县大力发展苹果和辣椒生产,苹果一辣椒套种栽培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果蔬高效种植模式之一。原来单一苹果或单一种辣椒的种植模式,改为苹果一辣椒种植模式.这样充分利用光温土地资源,发挥作物间生态共生、互补和协同的作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果蔗与辣椒套种,可充分利用这两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使原来只生产一季果蔗的土地上多产一季辣椒。其经济效益比单种果蔗明显提高,亩收益由原来0.6—0.72万元,提高到1.8—2.1万元。这种套种栽培模式,关键技术是要协调好这两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现将果蔗套种辣椒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西中部东山旱作区多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经过试验与示范,探索出多种适宜山西中部旱作类型区的多作高效种植模式,即粮经结合型的谷豆覆膜条带模式、(鲜食)玉米套种蔬菜模式;纯经型的甘蓝套种苤蓝模式、覆膜番茄套作萝卜模式;经饲结合型的饲草作物套种大豆、饲草作物套种马铃薯模式、饲草作物套种西葫芦模式。重点介绍了几种成型模式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及关键栽培技术。部分模式表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优势明显,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果园栽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朝阳果业大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南国梨的栽植面积增加迅猛,目前全市南国梨幼树面积新增1.5万亩。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南国梨进入丰产期或封行前套种马铃薯,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以短养长,既改善了果园内生态环境,减少了杂草生长、肥水流失及病虫害的发生,促进了果树的生长,又满足了马铃薯生长喜低温冷凉的特点,增加了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花生辣椒是我国种植最普通的经济作物,若把它们在一起合理套种,不但充分利用了地力和光能,有效发挥边行优势,还可防止田间杂草丛生,减少病虫为害。据我们2003~2005年研究结果证实,花生和辣椒套种,平均每亩收花生果386.5kg,干辣椒276.1kg,是一种高产、高效,提高作物品质的优良种植模式,现将一些关键性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提高园艺作物种植效益和设施的利用率及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出发,介绍了早春促成栽培葡萄与茼蒿套种、未封园梨树与毛豆套种、冬春大棚促成栽培草莓与夏丝瓜套种三种果树与蔬菜相结合的立体高效模式。阐述了套种模式的互补优势、种植效益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桑园空间的光、温、水、地力,在不同的时期间内套种其他作物的一种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单位面积效益。结果表明: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比玉米间套种辣椒、青豌豆纯增收入15 465.61元/hm2,增幅52.4%,同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进一步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架豆王套种花生"是在武山县海拔1 600~1 800m山区,三年试验示范种植,取得了成功。该模式通过试验种植,对主作物架豆王产量稳定或增产,套种花生是在单位面积上多增加收入,添补了当地种植空白,给该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了一项新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秋延晚辣椒与小麦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毕节地区种植业以旱地农业为主体,旱地作物传统种植模式多为小麦与玉米(烤烟)一年两熟制。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几年来笔者进行了秋延晚辣椒与小麦高效栽培模式的试验及调查研究。通过示范与推广,系统总结出一套全年高效种植模式,现已推广667hm^2。年产辣椒约3万t,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使大批农民脱贫增收,并为辣椒加工企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早熟辣椒间作半夏套种大蒜栽培模式的优势在于辣椒喜光,根系深;半夏喜阴,根系浅;大蒜素杀菌,可解决连作障碍,避免半夏根腐,是半夏基地的良好栽培模式。半夏近几年国内市场及出口量倍增,货缺价扬,收购价已涨到40~50元/kg,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12.
“大棚辣椒-丝瓜-芜荽”组合套种是利用辣椒保护地栽培的棚架两侧各套种1行丝瓜,辣椒拔秧后,于丝瓜棚架下播种芜荽,芫荽出苗后长至3~4叶前,棚架上的丝瓜蔓覆盖全棚,到了深秋时节,逐渐剪除丝瓜棚蔓,留下芫荽独立生长。该套种组合,各作物彼此互相促进和保护,效益非常好。辣椒属于正常的保护地栽培,其他属于附带性的种植,丝瓜只要整枝技术得以改善,其单位面积的产量仍能达到或接近单一种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辽风谷4号植株特矮小、生育期特短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套种花生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谷子套种花生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套种的效益显著高于谷子、花生单作,谷子套种花生是切实可行的一种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对套种两种作物生理性状的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农林复合生态模式是充分利用果园的光、温、土等资源,套种蔬菜作物,来提高果农收入。周巷镇种植梨树面积1.4万亩,梨是多年生落叶果树,一般种植4年后方可投产,每年4月上旬萌芽,儿月上中旬落叶。因此,梨种植后4年内可长年套种蔬菜作物,成年后可利用冬季落叶休眠期套种蔬菜。  相似文献   

15.
云南热区柑桔套种香叶天竺葵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云南热区柑桔种植区土地利用率,实施柑桔套种香叶天竺葵的栽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果树幼龄期土地产出率低的问题,每年每公顷可增加经济收入12万元左右,为果树套种香料作物提供了可行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苏定昌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30-130,136
为探索菜用鱼腥草的果园套种与覆膜栽培技术。在种有梨、李、桃等果树的园地里利用根茎繁殖加地膜覆盖方式种植野生红茎鱼腥草。结果表明:在品种、种植方法、气候和土壤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果园套种与空地种植菜用鱼腥草产量差异不大(P>0.01)。果园套种覆膜栽培菜用鱼腥草成熟期提前、产量高,且节约耕地和种植成本,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swauyrj@sina.com     
 在三峡库区典型紫色土坡耕地,设置了四种生态种植模式,进行经济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投入产出比,梨×连翘/花生>桃×连翘/花生>桃/花生>梨/花生>CK,其中梨×连翘/花生与桃×连翘/花生模式分别比对照提高69.9%和65.5%,;影响果树冠幅的主要因子是土层厚度、坡位与种植模式;套种连翘的二种模式须根量明显比其它模式高,树种根系分布特征、种植密度和土层厚度是影响须根量的主要因素;种植模式和坡位均显著影响土壤孔隙度的发育,各种植模式的土壤孔隙度顺序:梨×连翘/花生>桃×连翘/花生>桃/花生>梨/花生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孜然套种模式已成为金塔县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型产业。近3年来,在金塔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三千元田",力争"五千元田"、"万元田"特色套种模式的指导下,孜然套种年均播种面积达6 500 hm2左右。但由于长期套种模式单一、种植规格不合理,导致病虫害加剧,经济  相似文献   

19.
<正>地膜干辣椒套种甜玉米是一种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发挥了两种作物对光热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是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连续2年在新民市示范田的试验示范推广,地膜干辣椒套种甜玉米,辣椒亩产一般2000千克,亩产值4000元以上,亩产鲜甜玉米4000多棒,亩产值4000元左右,两项合计亩产值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地膜辣椒套种鲜食(糯)玉米是怀来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后.经过3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合当地气候资源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采用该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光照、温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高温暑期利用玉米对辣椒的遮荫作用.降低了高温暑期阳光对辣椒的直射强度.比单独种植辣椒的田间温度低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