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分析未来中国耕地数量和粮食增产潜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1980/1996-2013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品种区试单产水平”、趋势单产等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结果】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2×108 hm2,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占比为66﹕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108 hm2;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68.9%的增产潜力,从“品种区试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35.5%的增产潜力,从趋势单产看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潜力为6.34×108-6.53×108 t,与2013年相比增产5.3%-8.5%。【结论】未来中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小幅减少之势,但在粮食作物单产不断提高的拉动下,未来中国粮食总生产能力继续呈上升之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强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区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2004年至2007年全区粮食总产已连续四年突破1500万t,并保持年递增率为4.95%的持续增长,2007年全区粮食总产达历史最高的1740.5万t,粮食产量在全国排第13位,粮食人均占有量733kg,比全国平均高329.75kg,在全国排第3位。粮食作物单产由2004年的240kg/667m2提高到2007年253.5kg/667m2,年均递增1.84%。农民人均储粮在全国排第二位,每年为社会提供商品粮1000万t,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邯郸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核心产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幅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利用3年建成粮食生产"吨粮市".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该市圆满完成了"吨粮市"建设的目标任务.2012年全市小麦、玉米两熟平均每667m2土地产量达到1 001.2kg.全市粮食总产由2009年的452万t提高到560.1万t,跃居全国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之列.3年累计增产粮食208.5万t,并创造了"四个河北省之最",即粮食单产总产增幅全省最高、市县财政投入力度全省最强、高产示范方建设的数量和面积全省最大、受国家和省表彰奖励的资金全省最多.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曲靖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16.67万hm^2左右(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100万hm2的16.7%),总产近10亿kg,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1%。玉米生产在整个农、牧、渔业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重大的推动作用玉米单产的高低直接左右着总产的实现,提高单产是实现总产的基础,推广应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是提高单产的关键,是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淮阴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栽种面积在2.87万~3.00万hm^2,平均单产在500~550kg/667m^2,总产23万~24万t,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5%以上,占秋粮总产的75%,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森 《河南农业》2016,(5):18-19
商丘是一个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全市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在9.2万hm2以上,粮食总产连续两年保持在60亿kg以上.其中夏粮40亿kg左右,秋粮22.5亿kg以上.商丘是全国粮食产量超50亿kg的18个地(市)之一,粮食总产占全国的1/90,占全省的1/9.  相似文献   

7.
嫩江县是黑龙江省粮食的主产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约19亿斤,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次耕地地力调查及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嫩江县中低产田土壤还占有相当的比例,另外高产田土壤也有一定的潜力可挖,因此增产潜力十分巨大,若通过适当措施加以改良,消除或减轻土壤中障碍因素的影响,可使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变稳产甚至更高产.  相似文献   

8.
河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河北省委省政府在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提升单产,实现粮食总产稳步提高的内涵式发展路子。2017年河北省粮食实现面积减,单产、总产增的"一减双增"局面,总产达到350.8亿kg。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东部,中、低产农田是影响本县农业生产发展、提高粮食单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中产农田68.5万亩,占农田45.9%;低产农田35.5万亩,占农田23.8%。改良中低产田土壤,变低产田为中产田、变中产田为高产田,是大幅度提高本县粮食单产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吉林省在十二五期间增产百亿斤粮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彧  田洁玫  陈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193-197,208
在河南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测算了粮食核心区的生产能力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实际生产能力总产为4 560.94万t,平均单产为11 647.9 kg/hm~2,实际单产最高的区域位于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区,实际总产最高的区域位于黄淮海平原核心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可实现生产能力总产为10 929.80万t,平均单产为16 260.0 kg/hm~2。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近期总产增产潜力能达到约1 800万t,其中黄淮平原核心区最高,达1 000万t以上,是重要的增产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