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疆农业科学》1989,(3):35-38
本文概述了我国包虫(棘球蚴)病的发病省区、流行特点和当前发病状况.原发性包虫病已在21个省区(台湾省除外)发现,发病面积占全国总面积86.9%,全国人间包虫病手术病例每年超过1000例.全国11种有蹄家畜都不同程度地发病,其中以绵羊感染最严重,猪包虫病流行面积最广.包虫病在我国对人、畜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贵南地区的牛、羊棘球蚴病的感染程度,为正确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2008年9~10月份对该地区的牛、羊包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牛羊棘球蚴感染率为41.67%,感染强度为5.88,由此可见该地区棘球病发病高,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包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棘球蚴病也叫囊虫病或包虫病,俗称肝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狗的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牛、羊、猪、骆驼和马等家畜及各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俗称“寄生虫癌症”。包虫病的流行受社会、民族、生态、地理和风俗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新疆是受其危害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4.
在青海省牛类养殖过程中,由于牛包虫病的流行导致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损失。该文根据当地牛包虫病的症状进行分析,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牛包虫病出现及流行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提出了青海省牛包虫病诊断及防治的一些措施,以便对牛包虫病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避免由于牛包虫病对牛类养殖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豪  阳爱国  邓永强  郭莉  侯巍  陈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71-10172,10212
分析了四川省动物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因素,并回顾了包虫病防控现状,最后提出相应防控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环县是甘肃省包虫病流行县之一,包虫病的流行已严重印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环县自2007年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防治过程中凸显诸多问题,为更好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我结合本单位工作性质对环县包虫病流行现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历史数据汇总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环县地理环境及畜牧业发展现状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黄土高原北端,总面积9236平方  相似文献   

7.
羊包虫病是由刺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以及牛羊等反刍动物体内所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犬科类动物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和最终宿主。羊包虫病的发生流行,不仅会对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威胁到公共秩序安全。随着羊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包虫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一旦爆发流行,将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羊包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绵羊的脑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通过对塔里木河南岸垦区某农场羊群的调查,绵羊脑包虫病的感染率为5.7%,调查结果表明,本病感染与季节和动物年龄有关,临床症状与虫体寄生部位有关,尤其与犬患多头绦虫病的感染强度以及患病羊只屠宰时羊头乱丢弃有密切关系,提出了需要加强对犬的管理和按期驱虫,捕杀强阳性犬以及对病羊及时治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逐步达到控制和消灭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简要阐述环县概况,包虫病的流行特点,汇总了自2007年以来环县包虫病防治的各类数据,介绍环县历年来包虫病防治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环县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病,分布地域广泛,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地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现以治疗包虫病的脂质体药物的制备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棘球蚴病(包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导致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我国属高发区之一,流行于23个省、市、自治区,为牧区的第一火寄生虫病。根据分会的安排,现就3个方面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骆驼、羊的棘球蚴病(称: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Ecinococous,granulosus)的幼虫,寄生于绵羊、山羊、牛、骆驼、猪等中间宿主的肺、肝、脾等脏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在其流行区域内人也易感染,对我旗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包虫病的调查,进一步了解甘南藏区近几年包虫病的流行趋势及感染强弱,为今后防治人畜共患病(包虫病)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被我国当前列为人畜共患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畜牧区是主要流行地区。人因误食虫卵成为中间宿主而患包虫病。这一疾病在西藏属于高发性地方疾病,被看作是西藏的第一癌症,主要传播途径是虫卵随狗粪排出,污染草地水源,目前尚无治疗的特效药。对藏区牧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经济收益以及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此,西藏在全区74个县区全面启动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计划到2020年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基于此就对这一动物疫病的防治提出了一些办法,以其更好地为藏区的包虫病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广大农区和牧区,均有养犬防盗的习惯,家犬、流浪犬随处可见,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包虫病的危险性增加,该病被视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我区已成为全国人畜包虫病发病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患包虫病的人数有明显增长趋势,扭转防治包虫病的严峻形势已刻不容缓。一、病原特征包虫病又名棘球蚴病,我国主要虫种是细粒棘  相似文献   

16.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具有地方传播流行特征的慢性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我国西部地区,牲畜患包虫病后形体瘦小,难以繁殖,导致畜牧业减产,牲畜不能抵抗冬季的严寒,其中羊的患病率相对较高,患病率和死亡率高达60.2%。造成每年经济损失达上亿元,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包虫病在高原牧区比较流行,且由于包虫病有极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又被称为"虫癌"。通过调查显示,犬类属于包虫病虫卵最终的宿主,犬类饲养管理是包虫病防控的重点。多头绦虫侵入草原犬、狼狐等各类食肉兽类动物体内后繁殖成熟,产生孕节片随后脱落,随排泄物散落草场,进而释放出虫卵,导致包虫病的传播与感染。本文主要综述牧区家畜包虫病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体内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慢性寄生虫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我国农牧民身体健康,经过多年努力,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包虫病和家畜的包虫感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我国仍是包虫病发病最高的国家之一。采用疫苗预防是彻底控制包虫病在我国牧区流行的有效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研制分子疫苗的条件已经成熟,透彻了解包虫感染前后的抵抗力,以及防治包虫病在人、畜间的传播,探索基因疫苗技术用于包虫病防治具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包虫病防治重视下游及人医,忽视了源头及兽医,动物源头防控一直均存在缺陷防治并不能起到长久效果。重视源头防控,有助于充分控制我国包虫病流行。分析了我国畜间包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解决方案,希望为我国畜间包虫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及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首次克隆获得石渠棘球绦虫Es95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为研究抗包虫病候选疫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从高原鼠兔肺脏包囊上获得石渠棘球绦虫原头蚴,提取全基因组,并根据NCBI上6种棘球属绦虫9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到Es95基因,并克隆到T载体上,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以石渠棘球绦虫全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Es95基因长为1 330 bp,序列分析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有1个糖基化位点,N端有一信号肽序列(16个氨基酸),C端有跨膜区(23个氨基酸),亲水性低,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有ES95潜在抗原表位6个。[结论]ES95是一个分泌性糖蛋白,在包虫病的预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