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防治鸡法氏囊病(IBD)最有效的生物制品是抗法氏囊病高免血清(IBDS)。利用康复鸡或免疫鸡制备抗IBD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山羊抗IBDS的研制,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山羊抗 IBD、ND 二联高免血清抗体效价,IBD 为AGP1:1024~4096,ND 为 HI1:1280~5120;实验室治疗有效率,IBD 为96%,ND 为90%;实验室预防保护率·IBD 为98%,ND 为94%,双抗血清在-15℃~-20℃保存一年,其 IBD 效价为1:64,ND 为1:320.现地治疗早期 IBD 病鸡3627只,ND 病鸡4689只,治愈率分别为96.2%和90.4%;治疗 IBD、ND 混感鸡1692只,治愈率为91.7%。现地预防受 IBD、ND 威胁鸡4680只,平均预防保护率为97.1%.  相似文献   

3.
术苓渗湿汤防治鸡综合性腹水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引起的鸡腹水病,用抗菌素、亚硒酸钠、维生素E等的治疗效果皆不显著。笔者用中药术苓渗湿汤治疗病鸡90羽,治愈率为91.1%;用术苓渗湿汤预防90羽,有效率为100%;用庆大霉素治疗病鸡90羽, 治愈率为12%。  相似文献   

4.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防治。IBD是鸡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1979年我国在广州首次发现。IBD发病率高,死亡率大,免疫效益不佳。用中草药防治IBD不失为一有效途径。用蒲公英、金银花、千里光和艾叶等为主药组成的中草药燃熏病鸡舍25~40分钟,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达93.96%。用黄芪、白头翁和生地组成的中草药防治鸡人工感  相似文献   

5.
朱子洁 《动物保健》2009,(7):29-29,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法氏囊等器宫,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染其它疾病。上世纪80年代末,欧洲、亚洲等国家开始逐渐有超强毒IBDV(vvIBDV)的流行。致使IBD的流行出现发病鸡群的死亡率可达到90%,发病年龄增高的新特点,使IBD成为严重影响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的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1991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哈尔滨市呈暴发流行,发生IBD疫情108处,发病鸡167620只,发病率48%,死亡52481只,年均死亡率15.3%(死亡率范围10.8~72.3%),给养鸡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根据琼扩试验(AGP)监测雏鸡IBD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制定了哈尔滨市商品蛋鸡、肉用仔鸡、种鸡三种IBD免疫程序。自1991年起在哈尔滨市及我省部分市、县的养鸡场、专业户的鸡群中推广试用,免疫8795万只鸡,免疫率均达90~100%。1992年以来IBD疫情在哈市得到稳定控制。从而在防制IBD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3年7~8月,内蒙古包头地区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温度低、湿度大,易诱发鸡的各种疾病,如鸡沙门氏茵病、大肠杆菌病、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球虫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痛(IBD)等,其中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居多,大约占68%。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以及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IBD。应用卵黄抗体配合其他药物对症治疗效果理想,治愈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法氏囊等器宫,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染其它疾病。80年代末欧洲、亚洲等国家开始逐渐有超强毒IBDV (vvIBDV)的流行。致使IBD的流行出现发病鸡群的死亡率可达到90%,发病年龄增高的新特点,使IBD成为严重影响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的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中药制剂对鸡混合感染ND、IBD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一,选120羽25日龄血清DNV和IBDV抗体效价呈阴性健康的罗曼蛋鸡分雏,在攻责前或出现症状后分别饲喂含不同水平瘟毒杀的日粮,研究瘟毒杀对人工混合感染ND、IBD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毒杀处这迟症状和死亡出现时间,日粮中添中1%和2%毒对混合感染ND、IBD病鸡的预防保护率达到75%和85%,添加2%和3%瘟毒杀对混合感染ND、IBD病鸡的治愈率达到70%和75%,与攻毒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瘟毒杀也优于IBDV+NDV二联卵黄抗体的疗效。瘟毒杀预防和治疗ND、IBD混合感染的适宜剂量分别为2%和3%。试验二,用瘟毒杀治疗ND、IBD自然混合感染的病鸡,治愈率达到80.33%,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卵黄抗体治疗组(P<0.05)。瘟毒杀是治疗ND、IBD混合感染的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10.
试验一,选120羽25日龄血清NDV和IBDV抗体效价呈阴性健康的罗曼蛋鸡公雏,在攻毒前或出现症状后分别饲喂含不同水平瘟毒杀的日粮,研究瘟毒杀对人工混合感染ND、IBD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瘟毒杀延迟症状和死亡出现时间,日粮中添加1%和2%瘟毒杀对混合感染ND、IBD病鸡的预防保护率达到75%和85%,添加2%和3%瘟毒杀对混合感染ND、IBD病鸡的治愈率达到70%和75%,与攻毒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瘟毒杀也优于IBDV+NDV二联卵黄抗体的疗效。瘟毒杀预防和治疗ND、IBD混合感染的适宜剂量分别为2%和3%。试验二,用瘟毒杀治疗ND、IBD自然混合感染的病鸡,治愈率达到80.33%,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卵黄抗体治疗组P<0.05。瘟毒杀是治疗ND、IBD混合感染的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雏、中雏、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四季均可流行,发病率40%,死亡率30%。本试验采用中药颗粒剂“囊康”治疗,观察IBD阳性鸡群法氏囊损伤的修复状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中分离出一株IBD病毒(IBDV)。该病毒是一株IBDV超强毒株,可使10周龄健康鸡100%发病,83.7%死亡。死亡鸡具有TBD的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目前对养鸡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为了探索对该病的防治技术,自1989年开始,我们曾用 IBD 痊愈血清治疗轻重病雏8573羽,治愈8316羽,治愈率达97%,使 IBD 的死亡率由1989年6月份的31.97%逐批下降到4.26%3.17%和2.36%。但因痊愈血清难以随时大量提供,我们根据 IBD 免疫母鸡可将母源抗体被动转移给其雏鸡,且免疫母鸡的蛋能抑制 IBDV 生长等有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3月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我市广泛流行,约95%以上的鸡群发病,致死率一般在30%,严重者达50~70%。使用国内外生产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均不能控制本病。我们利用当地IBD病鸡组织研制的IBD油乳剂组织灭活苗进行了免疫试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抗IBD中药制剂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6 0羽 32日龄 SPF鸡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羽 , 组为抗 IBD中药制剂治疗组 , 组为IBD卵黄囊抗体治疗组 , 组为对照组。对 3组 SPF鸡同时接种 IBDV强毒 0 .2 ml/羽。待全部出现IBD临床症状后 , 组鸡口服抗 IBD中药制剂 2 ml/羽 , 组鸡肌肉注射 IBD卵黄囊抗体 1ml/羽(抗体效价 1:12 8) , 组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 1ml/羽。观察鸡的病情变化、死亡情况和病理变化。结果表明 , 组治愈率为 90 % (18/ 2 0 ) , 组治愈率为 75% (15/ 2 0 ) , 组仅存活 2 0 % (4 / 2 0 ) , 组比 组治愈率高 15% , 组比 组死亡率低 70 %。然后选择 IBD多发的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 IBD病鸡7759例 ,治愈 76 6 2例 ,治愈率为 98.7% ,说明抗 IBD中药制剂治疗 IBD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对鸡的法氏囊、心、肝、脾、肾、胃肠道等器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类高度接触性和主要危害幼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养禽产业。由于疫苗高强度、大范围的使用,致使防治IBD的难度增大。中药治疗IBD,具有药源丰富、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及药残等优点。本文通过阐述中药在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的优势,对比实践在中药治疗该病期间加和不加葡萄糖的  相似文献   

17.
甘保罗病(传染性囊病,IBD)的控制常易犯如下错误,应引起高度重视。 1.带鸡消毒过频。在IBD盛行期,一般要求用0.3%~0.5%过氧乙酸,间隔1~2天带鸡消毒一次。带鸡消毒过频会导致应激强度增加,致使呼吸道粘膜容易损伤,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易诱发呼吸道病。  相似文献   

18.
自1989年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我省呈大范围流行趋势,也是我县危害幼龄鸡最严重的传染病。我们对发生过 IBD 的养鸡场(户),均采用 IBD 冻干苗与新城疫Ⅱ系弱毒苗在第11日龄混合滴鼻免疫,免疫密度在89.4~94.7%之间,但未取得完全的保护效果.我县畜牧兽医站对未获得免疫保护的 IBD 病鸡,作了药物辅助治疗试验,发现复方炔诺酮片(人用避孕药1号)配伍青霉素治疗,治愈率达94%以上.对未进行 IBD 冻干苗滴鼻免疫鸡场散发的 IBD 病鸡也获得相同的效果.具体方法为,每只病鸡每次用复方炔诺酮片一片、青霉素20000u,将复方炔诺酮片碾碎,青霉素用冷开水稀释,混合,重症病鸡一日灌服二次;轻症病鸡可将混合液按以上剂量拌入饲料或饮水中给予.现配现用,一般用药二天后可治愈,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囊病(IBD)又名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法氏囊是受这种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根据病鸡法氏囊普遍肿大这一病变特征,在临床上利用指检法诊断、监测IBD,争取早期用高免卵黄液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本人自1992年8月~1993年5月用指检诊断法检查发现4群病鸡并进行治疗,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临床应用1.1赵永福等用中草药LBD-HB1号(蒲公英、金银花、千里光、艾叶等)对传染性法氏囊炎病鸡熏烟25-40min,共治疗10754羽,治愈9997羽,治愈率92.96%。1.2吴杰用囊病宁(党参、黄芪、金银花、冰片等为主要成分,按一定比例制成散剂,取名为“囊病宁”,开水冲调内服)对鸡IBD进行治疗,治疗初、中期病鸡40只,治愈37只,治愈率为92.5%;后期治疗病鸡30只,治愈9只,治愈率为30%。扩大治疗26个养鸡场11400羽,康复10640羽,治愈率93.4%。1.3李金安从鸡免疫IBD之日起,连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三药以3:2:1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