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徽省主要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利用潜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安徽省为我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估算安徽省主要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利用潜力,可为全省秸秆养分资源合理利用和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对安徽省各市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4种作物秸秆产量、秸秆氮磷钾养分资源量及其在还田条件下的化肥替代潜力进行评估。【结果】2016—2018年安徽省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秸秆年均产量分别为1 758万t、2 251万t、712万t和275万t,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淮北和江淮区域,分别占全省4种作物秸秆总量的47.0%和33.6%。全省4种作物秸秆氮(N)、磷(P2O5)和钾(K2O)养分年均产量分别为40万t、13万t和85万t,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秸秆养分资源量分别占4种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总量的44.6%、34.4%、13.9%和7.1%。在全省作物主要种植地区,单位播种面积水稻秸秆还田的化肥替代潜力为N 29.5—35.0 kg·hm-2、P2O5 13.6—16.2 kg·hm-2和K2O 132.9—157.5 kg·hm-2;小麦秸秆还田的化肥替代潜力为N 24.1—33.5 kg·hm-2、P2O5 8.4—11.7 kg·hm-2和K2O 83.5—115.8 kg·hm-2;玉米秸秆还田的化肥替代潜力为N 24.7—32.7 kg·hm-2、P2O5 12.5—16.5 kg·hm-2和K2O 59.7—79.0 kg·hm-2;油菜秸秆还田的化肥替代潜力为N 24.1—34.0 kg·hm-2、P2O5 11.2—15.8 kg·hm-2和K2O 101.3—142.7 kg·hm-2。【结论】安徽省主要作物秸秆还田可基本满足下季作物的钾素需求,同时可部分替代氮肥和磷肥的施用,各区域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实现农田化肥减施。  相似文献   

2.
方日川 《农技服务》2008,25(5):97-97
对祁门县农作物(油菜和水稻)的秸秆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利用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选择不同的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3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可利用资源量为3 113.37万t,秸秆总量表现为"一高两低",即玉米比重大,水稻和大豆比重小;空间分布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即中西部高,东部低。依据吉林省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将吉林省秸秆资源划分为富集区、相对富集区、一般区、贫乏区,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明晰四川省近年秸秆和畜禽粪便分布格局和特征,基于2018年四川省县域尺度主要粮油作物产量和畜禽出栏量,通过空间分析明确四川主要粮油作物秸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畜禽粪便(牛、羊、猪、家禽)资源分布状况及聚集区,探讨各县秸秆和畜禽粪便循环利用潜力和途径。结果表明:四川省2018年秸秆可收集总量为2 808.55万t,呈现“一个中心,东密西疏”的分布规律,秸秆种类以玉米和水稻秸秆为主;畜禽粪便总量为8 162.02万t,呈现“三个中心,外密内疏”的分布规律,猪粪占绝对优势,占比高达57.8%。2018年四川省秸秆肥料化理论上可节约当年全省7.4%氮肥和5.0%磷肥投入,可全量替代当年全省钾肥用量,秸秆能源化可替代1 422.71万t标准煤或6.22×109m3沼气。2018年四川省畜禽粪便全部肥料化可节约当年全省42.6%氮肥投入,可全量替代当年全省磷肥和钾肥用量,畜禽粪便能源化利用可折算成835.19万t标准煤或4.15×109m3沼气。99%、95%和90%置信区间秸秆热点县分别有30、40...  相似文献   

5.
一、现状 淮安是传统农业大市,拥有耕地面积709万亩,农作物秸秆资源以水稻、小麦秸秆为主。水稻面积440万亩,三麦面积450万亩。年秸秆总量450万吨,其中稻麦秸秆总量为420万吨左右。近年来,淮安市高度重视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集中财力、物力、人力,采取“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在夏收秋收时节,强化监管、群防群控、严防死守;  相似文献   

6.
估算了2013年南阳市宛城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年均总量,调查并列举了秸杆以各种形式利用的数量和比例,推算出因利用不当造成的肥料资源浪费折纯总量达0.98万t、焚烧污染物排放量11.17万t、丢弃污染源进入水环境的COD负荷量为1.31万t,并提出了秸秆利用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产出量逐年增多,仅许昌市年产秸秆量就在330万t以上。由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炊事用能以煤、电、沼气和液化气为主,取代了秸秆燃料,全市有35万t秸秆废弃于田间地头,部分农民为抢农时播种,直接把剩余秸秆在田间地头焚烧,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还污染了大气环境,甚至影响到正常的交通运输安全。因此,秸秆资源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一、许昌市秸秆资源特点(一)秸秆资源丰富根据调查统计,许昌市年产秸秆330万t,占全省秸秆总量5410万t的6%,其中小麦秸秆130万t、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8.
商洛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调查及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摸清了商洛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61.6万t,可利用资源32.8万t,弄清了利用现状,分析了秸秆资源利用潜力,提出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宛城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宛城区是一个郊区型农业大区、国家商品粮生产县区之一。200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718万hm~2,农作物秸秆总量约58.47万t,折标准煤30万t,其中麦类、玉米、棉花、油料作物秸秆分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地区油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藏高原油菜的种植现状和油菜秸秆资源量入手,分析了油菜秸秆的可利用量和油菜秸秆的利用价值。针对青藏高原地区油菜秸秆废弃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现状,文章提出了适宜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油菜秸秆资源化利用的4种模式,旨在探索青藏高原地区油菜秸秆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为改善青藏高原地区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分析陕南汉中近5 a农作物秸秆区域结构特点及综合利用潜力。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陕南汉中农作物秸秆平均产量约为196.60×10~4t,产量总体上增长不明显;秸秆资源平均密度约为4.77t·hm~(-2),资源密度较大的农作物依次为水稻、油料(主要为油菜)、玉米和小麦,秸秆资源的丰度及经济性较好;秸秆平均产量占比较大前4位依次为油料(28.13%)、水稻(27.40%)、玉米(16.03%)和蔬菜(10.32%)。陕南汉中秸秆综合利用因地域特点、传统习惯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可高效综合利用的主要为水稻、油菜、玉米和小麦等4种秸秆,其综合总利用率为75.50%,秸秆年均剩余量约为78.43×10~4t,剩余主要为蔬菜、薯类及豆类等秸秆;秸秆粉碎还田为主要利用方式,其他依次为免耕覆盖、堆肥及生物肥利用、饲料化利用、编织利用及基料化利用,单位面积秸秆平均粉碎还田量约为5.59 t·hm~(-2),单位面积秸秆肥料化用量约为5.59 t·hm~(-2)。  相似文献   

12.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属贫困落后地区,以水稻、玉米、油菜为主要农作物,农村生活用能以薪柴为主,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仅为50.54%,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对保护生态、治理环境、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极为不利。应思考采取政策引导,立项支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宣传培训,转变观念;扩大示范,总结完善等有力措施,才能有效提高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切实改变利用率低、利用效果差的不利现状。  相似文献   

13.
为明晰江苏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分布格局并进行利用潜力评估,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助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本研究借助GIS构建数据批处理模型,测算各区县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4种作物的秸秆和猪、牛、羊、家禽4种畜禽的粪便产生量,及其在肥料化、能源化方面的利用潜力理论值,并结合热点分析结果为江苏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2020年江苏省4种主要作物秸秆可收集总量高达3 972.00万t,以水稻和小麦秸秆为主,集中分布在江苏北部和中部。分析其肥料化利用潜力,理论上相当于1 511.89万t有机碳、12.04万t N、1.59万t P、24.49万t K,能源化理论上相当于1 617.52万t标准煤或6.5×109m3沼气;江苏省4种主要畜禽粪便产生总量为4 560.77万t,家禽粪便与猪粪最多,主要分布在东部边界和西北部地区。分析其肥料化利用潜力,理论计算相当于737.00万t有机碳、31.15万t N、29.86万t P和26.89万t K,能源化利用可折算成1 036.95万t标准煤或4.9×109m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天津市农作物秸秆产量和养分含量情况,促进天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以2012年天津市统计年鉴为依据,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资料,估算了2011年天津市农作物秸秆数量及氮(N)、磷(P2O5)、钾(K2O)养分含量,总结出适合天津市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方式。结果表明,2011年天津农作物秸秆总量429.575 7万t,其中,玉米秸秆量为323.529 4万t,居第1位;小麦秸秆量为71.618 3万t,居第2位;棉花、水稻秸秆量分别为21.682 5万,11.679 0万t,分别列第3、第4位;花生及油料秸秆量仅占秸秆总量的0.25%。2011年天津农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总量为94 592.34 t,其中,氮(N)、磷(P2O5)、钾(K2O)含量分别为38 347.59,5 989.73,50 255.02 t。2011年天津市10个农业区县农作物秸秆量、秸秆氮、磷、钾总养分量由大到小的次序均为:武清区、宝坻区、蓟县、静海县、宁河县、环城四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及滨海新区。今后可通过秸秆粉碎直接还田、与畜禽废弃物结合堆肥处理资源化利用、饲料化和食用菌基质化利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天津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施泽平 《农家致富》2009,(20):46-46
南京市农作物秸秆主要以麦秸秆、稻草和油菜秸秆为主,玉米秸秆主要用作牲畜青饲料。据统计,南京市水稻生产面积为160万亩,水稻秸秆按照0.6吨/亩,计算,约96万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入户调查、利用统计资料及查阅文献的方法,对河北省曲周县秸秆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曲周县秸秆资源丰富,2007年秸秆资源量为49.4万t,据估算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主要秸秆资源是小麦、玉米和棉花秸秆,三者占秸秆总资源量的97.7%;小麦、玉米秸秆主要的利用方式是秸秆还田,其秸秆还田率达96.47%以上,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较低;棉秆利用还应该进一步优化。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业,走秸秆养殖-沼气-肥料高效循环农业生产道路,以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宣城市目前秸秆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还田,综合利用总量达82.4万t,占秸秆资源总量的74.4%左右。各地区也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多种适宜本地区特点的秸秆资源利用模式。该文在调查分析宣城市秸秆资源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秸秆还田的有效模式及对策和措施,如项目支持、科技攻关、示范推广等,进一步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安陆市秸秆资源约58万t。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秸秆用作燃料的功能进一步弱化。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耕牛数量的减少,全市富余秸秆资源量约30万t,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通过分析该市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黑龙江省秸秆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基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对1997—2016年黑龙江省田间秸秆资源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ArcGIS10.2软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近20年来,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产量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16年达到6758万t,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为首要影响因素。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黑龙江省中部和南部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北部地区以大豆秸秆为主,东部地区以水稻秸秆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27,自引:0,他引:127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 2 0 0 0年度土壤肥料专业统计数据 ,分析研究了中国秸秆资源数量、利用途径及养分去向。结果表明 ,2 0 0 0年全国秸秆资源总量达 5 .5 4 1× 10 8t,其中含有的N、P2 O5、K2 O分别为4 .939× 10 6t、15 6 7× 10 6t、9.82 5× 10 6t,总养分为 1.6 33× 10 7t;在作物秸秆资源中 ,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 ,共占76 .1% ;秸秆利用中 ,肥料、燃料和饲料量分别占秸秆资源的 36 .6 %、2 3.7%和 2 2 .6 % ,其它如原料、焚烧和弃置乱堆共占 17% ;秸秆资源中的养分利用也是以肥料量最多 ,其次是燃料和饲料 ,原料、焚烧和弃置乱堆较少 ,N、P2O5和K2 O养分还田率分别为 4 7.3%、82 .9%和 84 .4 % ,每年有大量养分损失 ;不同作物和地区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