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战略规划.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发展好棉花产业对新疆的乡村振兴战略起着无比关键的作用.运用典型的SCP分析方法,对新疆的棉花产业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包括对其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其棉产业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市场行为等问题的理论分析,并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新疆棉花产业腾飞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棉种多杂乱问题、提升棉种质量和优化新疆棉花产业市场结构和行为"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笔者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开展调研,在调研走访座谈中,找差距、找短板、找问题、找思路,同时对宁化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科技与各行业结合,成为新时期产业创新的新方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能够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茶叶是我国传统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茶叶产业的现状为基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茶叶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发展方向,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快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健全完善乡村金融政策,提供茶叶生产技术支持以及实施专业化人才培养与就业计划。  相似文献   

4.
乡村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力量。乡村民宿旅游在增加乡村就业、产业振兴、环境振兴和文化振兴等方面对乡村振兴发挥着独特作用,应多举措促进乡村民宿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做好“土特产”文章,对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阐释了乡村产业发展中“土特产”的基本特征及其新内涵,并剖析了当前推动“土特产”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办法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的设立标志着农村的重点工作由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我国是茶叶之乡产茶区众多,茶叶产业是我国农村部分地区的重要产业,茶叶产业的三产融合对于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和产茶地区的乡村振兴有着重大意义。故本文对茶叶产业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日本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茶叶产业三产融合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已经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而且也有很多地方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以茶乡为例,在简要分析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机遇、挑战的基础上,就如何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旨在为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林修竹  李书魁 《茶叶》2019,45(2):100-103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以茶产业为例,提出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可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科研成果丰硕、高级科技人才聚集、成果转化平台丰富等优势,通过科技创新提供和储备一批核心技术,建立多元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分阶段帮助培育实用新型农村专业人才等措施,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9.
藏茶历史悠久,是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也是雅安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产业。雅安的乡村振兴事业需要藏茶产业助力,藏茶也要乘上乡村振兴这股强劲东风实现产业振兴。本文介绍了藏茶名称的由来和其产业发展概况,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雅安发展藏茶产业的必要性,最后从多方面对雅安藏茶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渊博 《福建茶叶》2022,(1):101-10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茶文化旅游是推动广大产茶地区"三产融合"的有效途径.文章总结了漳州市茶产业的发展基础与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茶文化旅游所存在的问题瓶颈,最后提出了推动茶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漳州市三茶统筹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迈入新阶段,推进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文章在分析新阶段农村居民、农业和农村面临的增收增效、产业转型、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与保障措施。研究认为,构建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产业组织度,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循环为辅的供给流通体系。保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县域统筹规划、智能精准服务、治理人才引育、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对促进产业转型和推动当地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为例,剖析红场镇发展"茶旅一体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茶乡旅游的开发提出相关针对性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实施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百千万行动(简称"百千万"行动),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5月12日,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南平市建阳区科技特派员黄庭旭研究员、游晴如副研究员在建阳区种子管理站廖海林站长及书坊乡人大主席胡雄华的陪同下赴建阳区回瑶镇回瑶村和书坊镇钱塘村开展科技助力乡村"百千万"行动调研与帮扶工作。黄庭旭研究员一行通过与当地农技人员以及种粮大户交流,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历史文化资源角度,以鹤峰市茶文化为背景,探讨茶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贡献及如何发挥茶产业、茶文化的优势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对鹤峰市茶文化历史、产业现状以及茶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等进行分析,指出茶文化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以及茶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方面提出政策及措施建议,以期为实现乡村发展与茶文化的共同繁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乡村农业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下,思想教育彰显与时俱进的内在品格,在教育、引领农村青年思想上发挥重要效度,凸显本科院校育人效能,实现农村乡村振兴理念的践行,进而提升农村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质量。对此,乡村振兴战略下本科院校对农村青年思想教育的内在关联,论述乡村振兴战略下本科院校对农村青年思想教育的方法,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本科院校对农村青年思想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创新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乡村振兴的举措仅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是不够的,激活"资金"支持机制才是通往成功的创新有效途径。创新财政支持机制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应更大力度向乡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匹配。应在"整合""撬动"和"开源"方面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17.
茶产业是上杭县传统与特色产业之一,是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产业。该文基于对上杭县下都镇“砂睦团茶”发展现状的调研,以点带面,对存在着如茶园建设不合理、制茶工艺不规范、茶叶成品结构单一、茶树老龄化等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进一步改善下都镇砂睦村科学管理茶园、规范化生产茶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为促进“砂睦团茶”产业健康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促进乡村经济水平提高、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具有独特自然地理优势和璀璨历史文化底蕴的泾阳茯茶亟需借此东风,做亮这张地理标志品牌名片,以顺应国茶振兴潮流,抢抓陕茶振兴机遇,复兴陕西茯茶产业。文章基于泾阳茯茶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该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赋能乡村振兴、提升泾阳茯茶品牌的建议,以此促进泾阳茯茶产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华 《广东茶业》2023,(5):27-31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茶文化传承和创新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茶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如茶文化市场化过度、茶文化传统知识流失严重以及茶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等,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和茶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建立茶文化传承机构服务乡村建设,培养茶文化传承人才,推广茶文化教育;发展茶文化旅游,利用茶叶公共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打造区域特色和影响力;研发创新茶产品,引进新技术,提升茶叶质量和安全以及建立茶文化交流平台,弘扬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措施。以期有效地推动茶文化保护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乡村振兴,在该背景下开发出了多种产业结构,茶叶产业也是其中一种.信阳毛尖与西湖龙井、祁门红茶、铁观音、碧螺春等并称为十大名茶,在乡村振兴环境下,信阳毛尖不仅是当地名片,还是经济增长支柱.因此,在发展茶叶产业时需走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道路.本文便以河南信阳毛尖为例展开研究,探讨乡村振兴视角下的茶叶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